傘兵剛剛退出陣地,解放軍就衝進了蘆葦盪。蔡智誠邊打邊撤,斜刺裏突然飛來一陣彈雨,一顆子彈打在衝鋒鎗的護鐵上,“咣”的一下把他的武器砸飛了,還沒來得及彎腰揀槍,又被一顆子彈擊中了他的胯部,猛烈的衝擊力把蔡智誠撞了個跟頭,他心說“完了完了”,可沒想到爬起來以後試試身手、居然還能接著跑。
跑回夏廟村,渾身上下摸一摸,前胸後背都沒有見血,撩開衣服一瞧,腰間好大一團烏青的血印——原來那顆子彈正打在蔡智誠的槍套上,勃郎寧手槍被打壞了,卻救了他的性命。
身體沒受傷,嘴巴裏卻覺得怪怪的,拿舌頭頂一頂——咦?兩次手術都沒能拔掉的那顆牙齒不見了,也不知是吐出去了還是被吞進了肚子裏……
這時候,夏廟村的東北和東南方也都出現了解放軍部隊。幸虧遊樂智早有準備,特務隊立刻朝西南方向奪路而逃,經袁莊、沈牌坊村,退回商丘去了。
8月13日,特務隊在夏廟村附近遇到的是晉冀魯豫野戰軍二縱(陳再道部),與此同時,傘兵各隊也發現了劉鄧的其他縱隊。根據已知情況判斷,中原共軍並沒有退縮到黃河以北,反而正“突破隴海鐵路、向長江流域進犯”。
劉鄧大軍的行動毫無預兆,完全出乎國民黨高層的意料之外,南京、徐州方麵一時難以判斷共軍的戰略企圖,又鑑於快速縱隊和交警總隊根本無法阻攔解放軍主力的南進步伐,不得不從山東戰場緊急抽調重兵支援隴海路。這樣一來,原本已經合攏的魯西包圍圈也就自行解體,華東野戰軍的五個縱隊脫困而出,與陳毅、粟裕帶領的野直機關、6縱(王必成)、特縱(陳銳霆)和冀魯豫11縱(王秉璋)匯合,組成了日後橫掃豫皖蘇戰場的“華野西兵團”。
事實上,在當時,包括蔡智誠在內的許多國民黨軍官也在分析應對“突變”的辦法。
有人提議能不能首先集中力量消滅魯西包圍圈裏的華野主力、再回過頭去追趕南下的劉鄧部隊,從而實現“各個擊破”——但討論之後的結果卻是“不是做不到,而是不能做”。原因一,國民政府是中央政權,這就決定了它在國內戰爭中隻能傾向於建設性而不是破壞性,任何執政黨都難以承受放棄經濟文化中心城市的政治風險;原因二,經過兩年內戰,國民黨的兵力已嚴重不足,長江以南基本上沒有國軍正規部隊,如果放任戰線延伸到長江流域,江南各省勢必要採取全麵動員、進入極端狀態,這不僅會進一步動搖國民的信心、也將在國際上造成難以挽回的惡劣影響……因此,在蔡智誠看來,劉鄧部隊躍進江淮,屬於“圍魏救趙”、攻政府之必救,而國民黨軍是非接招不可的。
且不論蔡智誠們的評論是否正確,毫無疑問的是,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是解放戰爭的重要轉折點,中國人民解放軍從此拉開了戰略反攻的序幕。雖然從時間上看,華東野戰軍更早一點開展了外線攻擊,但華野的“七月分兵”並沒有遏製住國軍的進攻勢頭,最終是晉冀魯豫野戰軍的破釜沉舟之舉才使得國民黨軍喪失了戰略上的主動權,從而陷入了“全麵防禦”的困境。
其實,如果換個角度來看,華野外線兵團先前若是打得好一些,國民黨主力則極有可能退守到隴海線附近,那樣一來反而會給劉鄧大軍的南下造成很大困難。可現在,華野部隊打得不如人意,結果卻把國民黨重兵吸引到了山東西部,給趁虛南進的中原野戰軍留下了絕佳的運動空間,而劉鄧的大踏步躍進又反過來化解了華野方麵的危機——陳粟丟了山東、卻又在豫皖蘇獲得了空間,劉鄧丟了河南、卻又在大別山站住了腳跟。兩大主力都在被動局麵下完成了大區域的戰場轉換,連同陳謝兵團,在中原戰場上形成了“三箭齊發”局麵,從而創造了聯繫更為密切、協作更為靈活的戰略態勢。
戰爭的規律,有時候真是出人意料、奇妙非常。
在47年8月份以後的那段時間裏,蔡智誠一直是稀哩糊塗的,不知道局勢應該算好還是算壞。
根據“重點進攻”的計劃,徐州國軍的主要目標是山東,待山東戰場大功告成之後,再分兵河南、增援東北——這計劃說起來應該沒有啥毛病,可莫名其妙的是,眼看著山東的共軍被打跑了、河南的共軍也“逃跑”了,國軍大獲全勝,卻不得不由重點進攻轉入了全麵防禦。
“被打敗的共軍”跑得到處都是,說他們是“流竄”吧,既抓不住也擋不住;說他們是進攻吧,又不知道到底要攻擊哪裏,搞得國軍處處設防、時刻緊張。打來打去,“山東問題”解決了,可徐州剿總不僅抽不出人馬支援其他戰區,反而覺得兵力越來越不夠用……這可真讓蔡智誠們傷透了腦筋——國軍到底是打贏了、還是打輸了呢?
戰略上的局麵撲朔迷離、搞不清楚,而眼前的場景卻是一目了然的。
8月下旬,整編第11師的大部隊開到了河南商丘。第11旅和第18旅的官兵們早就從118旅那裏得知了快速縱隊的“暴行”,一下火車,人家就直接控製了朱集車站,一大幫強兵悍將虎視眈眈,把機槍和大炮全都對準了傘兵的營房,搞得蔡智誠他們出門進屋的時候頭皮直發麻,生怕從背後的什麽地方飛出一顆子彈來。
跑回夏廟村,渾身上下摸一摸,前胸後背都沒有見血,撩開衣服一瞧,腰間好大一團烏青的血印——原來那顆子彈正打在蔡智誠的槍套上,勃郎寧手槍被打壞了,卻救了他的性命。
身體沒受傷,嘴巴裏卻覺得怪怪的,拿舌頭頂一頂——咦?兩次手術都沒能拔掉的那顆牙齒不見了,也不知是吐出去了還是被吞進了肚子裏……
這時候,夏廟村的東北和東南方也都出現了解放軍部隊。幸虧遊樂智早有準備,特務隊立刻朝西南方向奪路而逃,經袁莊、沈牌坊村,退回商丘去了。
8月13日,特務隊在夏廟村附近遇到的是晉冀魯豫野戰軍二縱(陳再道部),與此同時,傘兵各隊也發現了劉鄧的其他縱隊。根據已知情況判斷,中原共軍並沒有退縮到黃河以北,反而正“突破隴海鐵路、向長江流域進犯”。
劉鄧大軍的行動毫無預兆,完全出乎國民黨高層的意料之外,南京、徐州方麵一時難以判斷共軍的戰略企圖,又鑑於快速縱隊和交警總隊根本無法阻攔解放軍主力的南進步伐,不得不從山東戰場緊急抽調重兵支援隴海路。這樣一來,原本已經合攏的魯西包圍圈也就自行解體,華東野戰軍的五個縱隊脫困而出,與陳毅、粟裕帶領的野直機關、6縱(王必成)、特縱(陳銳霆)和冀魯豫11縱(王秉璋)匯合,組成了日後橫掃豫皖蘇戰場的“華野西兵團”。
事實上,在當時,包括蔡智誠在內的許多國民黨軍官也在分析應對“突變”的辦法。
有人提議能不能首先集中力量消滅魯西包圍圈裏的華野主力、再回過頭去追趕南下的劉鄧部隊,從而實現“各個擊破”——但討論之後的結果卻是“不是做不到,而是不能做”。原因一,國民政府是中央政權,這就決定了它在國內戰爭中隻能傾向於建設性而不是破壞性,任何執政黨都難以承受放棄經濟文化中心城市的政治風險;原因二,經過兩年內戰,國民黨的兵力已嚴重不足,長江以南基本上沒有國軍正規部隊,如果放任戰線延伸到長江流域,江南各省勢必要採取全麵動員、進入極端狀態,這不僅會進一步動搖國民的信心、也將在國際上造成難以挽回的惡劣影響……因此,在蔡智誠看來,劉鄧部隊躍進江淮,屬於“圍魏救趙”、攻政府之必救,而國民黨軍是非接招不可的。
且不論蔡智誠們的評論是否正確,毫無疑問的是,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是解放戰爭的重要轉折點,中國人民解放軍從此拉開了戰略反攻的序幕。雖然從時間上看,華東野戰軍更早一點開展了外線攻擊,但華野的“七月分兵”並沒有遏製住國軍的進攻勢頭,最終是晉冀魯豫野戰軍的破釜沉舟之舉才使得國民黨軍喪失了戰略上的主動權,從而陷入了“全麵防禦”的困境。
其實,如果換個角度來看,華野外線兵團先前若是打得好一些,國民黨主力則極有可能退守到隴海線附近,那樣一來反而會給劉鄧大軍的南下造成很大困難。可現在,華野部隊打得不如人意,結果卻把國民黨重兵吸引到了山東西部,給趁虛南進的中原野戰軍留下了絕佳的運動空間,而劉鄧的大踏步躍進又反過來化解了華野方麵的危機——陳粟丟了山東、卻又在豫皖蘇獲得了空間,劉鄧丟了河南、卻又在大別山站住了腳跟。兩大主力都在被動局麵下完成了大區域的戰場轉換,連同陳謝兵團,在中原戰場上形成了“三箭齊發”局麵,從而創造了聯繫更為密切、協作更為靈活的戰略態勢。
戰爭的規律,有時候真是出人意料、奇妙非常。
在47年8月份以後的那段時間裏,蔡智誠一直是稀哩糊塗的,不知道局勢應該算好還是算壞。
根據“重點進攻”的計劃,徐州國軍的主要目標是山東,待山東戰場大功告成之後,再分兵河南、增援東北——這計劃說起來應該沒有啥毛病,可莫名其妙的是,眼看著山東的共軍被打跑了、河南的共軍也“逃跑”了,國軍大獲全勝,卻不得不由重點進攻轉入了全麵防禦。
“被打敗的共軍”跑得到處都是,說他們是“流竄”吧,既抓不住也擋不住;說他們是進攻吧,又不知道到底要攻擊哪裏,搞得國軍處處設防、時刻緊張。打來打去,“山東問題”解決了,可徐州剿總不僅抽不出人馬支援其他戰區,反而覺得兵力越來越不夠用……這可真讓蔡智誠們傷透了腦筋——國軍到底是打贏了、還是打輸了呢?
戰略上的局麵撲朔迷離、搞不清楚,而眼前的場景卻是一目了然的。
8月下旬,整編第11師的大部隊開到了河南商丘。第11旅和第18旅的官兵們早就從118旅那裏得知了快速縱隊的“暴行”,一下火車,人家就直接控製了朱集車站,一大幫強兵悍將虎視眈眈,把機槍和大炮全都對準了傘兵的營房,搞得蔡智誠他們出門進屋的時候頭皮直發麻,生怕從背後的什麽地方飛出一顆子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