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蒙古語到契丹語
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中心的齊木德道爾吉教授在2002年第3期《中央民族大學學報》上發表題為《從原蒙古語到契丹語》的文章,研究契丹語和原蒙古語的關係。蒙古語是東胡後裔諸語言中的一支,東胡人的後裔——鮮卑人、室韋人、契丹人的語言有一脈相承的聯繫,室韋人的語言被稱作原蒙古語。原蒙古語經過一係列突厥化過程而形成古蒙古語。研究蒙古語的形成過程,必須結合東胡後裔的歷史來觀察東胡後裔諸語言的發展,及其同蒙古語族各語言之間的歷史關係。對原蒙古語的研究,對蒙古族族源研究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蒙古學研究之十一
更新時間:2005-7-23 10:53:00
字數:10493
試論12-13世紀蒙古地區的農業
蒙古民族的經濟是以遊牧經濟為主,以狩獵、農業、手工業為輔的經濟。蒙古人現實生活中需要農產品,但他們在觀念上輕視農業藐視農民。著名學者紮奇斯欽寫道:“蒙古人認為騎在馬上傲視大地和牲畜的遊牧生活,遠比仆俯在地上與泥土為伍的農耕生活,適意而且高貴得多。”這段話充分體現了蒙古民族陶醉於遊牧生活,滿足於現狀的內心世界。隨著時代的發展,特別是隨著蒙古統治者入主中原,蒙古傳統文化與中原農耕文化的交匯,這種陳舊觀念逐漸得以改變。內蒙古師範大學電教係的烏日陶克套胡副教授在2002年第4期《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上發表題為《試論12-13世紀蒙古地區的農業》的文章,認為12—13世紀在蒙古地區農業的發展,對畜牧業抵抗自然災害能力的提高和畜牧業的穩定增長起到了積極作用。這無疑為蒙古帝國奠定了強大的經濟基礎。同時也擴大了蒙古民族的生活領域,改進勞動方式,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值得我們借鑑的是當時的農業不是濫開濫墾,是集中在宜農的江河流域。這樣做不但沒有破壞生態環境,反而對畜牧業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補充和輔助作用。這對我們今天的“退耕還草”、治理“沙塵暴”工程提供了有益的歷史經驗。
元代漠南地區教育考
元代漠南地區相當於今天的內蒙古地區。該地區北接瀚海,南臨漢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據載,蒙古統治者為加強對這一地區的控製,除修建上都城外,還設置了淨州、興和、德寧、砂井、集寧、應昌、全寧、亦集乃、大寧、泰寧、寧昌等路或總管府。元代漠南地區教育的發展與該地區行政區劃的建置有著密切的聯繫。內蒙古師範大學教育係王風雷副教授在2002年第4期《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上發表題為《元代漠南地區教育考》的文章,根據歷史資料,對元代漠南地區汪古部的多語教學、淨州路和集寧路的儒學、雲寧雲內豐州的教育和進入中原的汪古部教育以及對亦集乃路的各類教育和應昌路、全寧路的教育進行了探討,認為,當時漠南地區的教育達到了相當的規模,為當地社會的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這對了解內蒙古地區教育的歷史以及當今對西部文化教育的開發,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也談元代上都之佛教教育
內蒙古喀拉沁旗統戰部副部長宋文輝先生在2002年第4期《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上發表題為《也談元代上都之佛教教育》的文章,根據記述有寺院教育內容的喀喇沁旗龍泉寺內的一方元代的智然律師道行碑,證實了在《內蒙古師大學報》2000年第4期刊登的王風雷先生撰寫的《元上都教育考》一文的觀點。元代喀喇沁旗西北部屬上都路,東部屬大寧路。《元上都教育考》論述了在元代的上都教育很發達,儒學、佛學、醫學、陰陽學、蒙古字學等都很有特色。元上都路所屬州縣的宗教教育也十分活躍。認為,如果我們進一步審視各種宗教,就可以發現,若離開了教育,各類宗教便無法傳承,同樣道理,元上都的各類宗教都以自己特殊的教育方式維繫著自身的發展。
清代蒙古族學堂教育及其語言教育
從20世紀初開始,清朝教育製度發生了極大變化,出現了近代教育的萌芽。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蒙古族近代學校教育的艱苦實踐和探索也走上新的道路。蒙古族學堂教育是新教育思想的產物,雖然同舊的官學有一定的繼承關係,但它打破封閉的傳統教育,提倡開放的近代教育,由此教育種類和等級開始多樣化、多層次化,出現普通教育、留學生教育和內地求學等形式。在學堂教育中,各種語言教育模式是同時並存的,這些模式經過分化和重組後,出現向漢語和蒙古語兩個單語教育模式或蒙古語漢語雙語教育模式集中的傾向。中央民族大學期刊社寶玉柱副研究員在2002年第5期《中央民族大學學報》上發表題為《清代蒙古族學堂教育及其語言教育》的文章,分地方學堂的建立及其語言教育、多語種教科書的編輯出版和發行使用、蒙藏回地方興學章程的公布和蒙古學堂係統設置的規範、學堂教育及其語言教育特點等小標題,論述清代蒙古族學堂教育及其語言教育。
蒙古族傳統飲食文化
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中心教授齊木德道爾吉先生在2002年第4期《內蒙古社會科學》上發表題為《蒙古族傳統飲食文化》的文章,闡述蒙古族從古代到現代傳統飲食結構。古代蒙古族生活在茫茫的草原上,逐水草而遷徙,不事耕稼,以牲畜肉和奶為其主要食物,並以獵物加以補充。蒙古人將牛、羊,甚至馬以及獵物肉或者烤食,或者煮用,甚或風幹食用。隨著蒙古帝國的建立,蒙古人在更廣闊的地域活動,同多種文化和人民交往,使得其飲食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蒙韃備錄》:“韃人……近來掠中國人為之奴婢,必米食而後炮,故乃掠米麥,而於紮寨亦煮粥而食。彼國亦有一二處出黑黍米,彼亦煮為解粥。”普蘭迦爾賓也寫道:“他們還用水煮小米飯,但由於煮得稀薄,隻能喝而不能吃。”過了10餘年,魯布魯克見到蒙古人能夠用大米、小米、小麥和蜂蜜釀成一種極好的飲料,清澈如葡萄酒。這時葡萄酒也開始進入蒙古地區,但還未見飲茶的記載。蒙古人還食用炒米、奶油或酸奶煮麵糊以及粗糙的麵包。到了元代,蒙古人的飲食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飲食文化具有了豐富的內容。在現代蒙古人的飲食中主要包括:肉食、奶食、穀物。據有關專家研究,酸馬奶具有獨特的醫療保健功能。據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蒙醫研究所紮木蘇先生的研究,形成人體蛋白的20種胺基酸中的8種隻能從食物中獲得,而馬奶恰恰含有以上所有8種胺基酸。通常在100g馬奶中含有蛋白2.2g,脂肪1.6g,乳糖6.8g,水88.7g;維他命a 130個國際單位,vbl0.095mg,vb2 0.061mg,vc 11.5mg,ve 0.24mg;鈣6l 6mg,磷25mg,鐵0.27mg,銅0.01mg,鋅0.7mg,錳0.01mg,鎂5.8mg,以及其他礦物質。當製成酸馬奶時,其成分發生一定的變化,糖分變小,乳酸、酒精和其他香料變多。在發酵過程中乳糖分解,從6%—7%的含量降到1.4%—4.4%,其他營養成分則不發生變化,隻是vc和vb組的含量要比鮮馬奶多一些。
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中心的齊木德道爾吉教授在2002年第3期《中央民族大學學報》上發表題為《從原蒙古語到契丹語》的文章,研究契丹語和原蒙古語的關係。蒙古語是東胡後裔諸語言中的一支,東胡人的後裔——鮮卑人、室韋人、契丹人的語言有一脈相承的聯繫,室韋人的語言被稱作原蒙古語。原蒙古語經過一係列突厥化過程而形成古蒙古語。研究蒙古語的形成過程,必須結合東胡後裔的歷史來觀察東胡後裔諸語言的發展,及其同蒙古語族各語言之間的歷史關係。對原蒙古語的研究,對蒙古族族源研究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蒙古學研究之十一
更新時間:2005-7-23 10:53:00
字數:10493
試論12-13世紀蒙古地區的農業
蒙古民族的經濟是以遊牧經濟為主,以狩獵、農業、手工業為輔的經濟。蒙古人現實生活中需要農產品,但他們在觀念上輕視農業藐視農民。著名學者紮奇斯欽寫道:“蒙古人認為騎在馬上傲視大地和牲畜的遊牧生活,遠比仆俯在地上與泥土為伍的農耕生活,適意而且高貴得多。”這段話充分體現了蒙古民族陶醉於遊牧生活,滿足於現狀的內心世界。隨著時代的發展,特別是隨著蒙古統治者入主中原,蒙古傳統文化與中原農耕文化的交匯,這種陳舊觀念逐漸得以改變。內蒙古師範大學電教係的烏日陶克套胡副教授在2002年第4期《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上發表題為《試論12-13世紀蒙古地區的農業》的文章,認為12—13世紀在蒙古地區農業的發展,對畜牧業抵抗自然災害能力的提高和畜牧業的穩定增長起到了積極作用。這無疑為蒙古帝國奠定了強大的經濟基礎。同時也擴大了蒙古民族的生活領域,改進勞動方式,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值得我們借鑑的是當時的農業不是濫開濫墾,是集中在宜農的江河流域。這樣做不但沒有破壞生態環境,反而對畜牧業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補充和輔助作用。這對我們今天的“退耕還草”、治理“沙塵暴”工程提供了有益的歷史經驗。
元代漠南地區教育考
元代漠南地區相當於今天的內蒙古地區。該地區北接瀚海,南臨漢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據載,蒙古統治者為加強對這一地區的控製,除修建上都城外,還設置了淨州、興和、德寧、砂井、集寧、應昌、全寧、亦集乃、大寧、泰寧、寧昌等路或總管府。元代漠南地區教育的發展與該地區行政區劃的建置有著密切的聯繫。內蒙古師範大學教育係王風雷副教授在2002年第4期《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上發表題為《元代漠南地區教育考》的文章,根據歷史資料,對元代漠南地區汪古部的多語教學、淨州路和集寧路的儒學、雲寧雲內豐州的教育和進入中原的汪古部教育以及對亦集乃路的各類教育和應昌路、全寧路的教育進行了探討,認為,當時漠南地區的教育達到了相當的規模,為當地社會的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這對了解內蒙古地區教育的歷史以及當今對西部文化教育的開發,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也談元代上都之佛教教育
內蒙古喀拉沁旗統戰部副部長宋文輝先生在2002年第4期《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上發表題為《也談元代上都之佛教教育》的文章,根據記述有寺院教育內容的喀喇沁旗龍泉寺內的一方元代的智然律師道行碑,證實了在《內蒙古師大學報》2000年第4期刊登的王風雷先生撰寫的《元上都教育考》一文的觀點。元代喀喇沁旗西北部屬上都路,東部屬大寧路。《元上都教育考》論述了在元代的上都教育很發達,儒學、佛學、醫學、陰陽學、蒙古字學等都很有特色。元上都路所屬州縣的宗教教育也十分活躍。認為,如果我們進一步審視各種宗教,就可以發現,若離開了教育,各類宗教便無法傳承,同樣道理,元上都的各類宗教都以自己特殊的教育方式維繫著自身的發展。
清代蒙古族學堂教育及其語言教育
從20世紀初開始,清朝教育製度發生了極大變化,出現了近代教育的萌芽。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蒙古族近代學校教育的艱苦實踐和探索也走上新的道路。蒙古族學堂教育是新教育思想的產物,雖然同舊的官學有一定的繼承關係,但它打破封閉的傳統教育,提倡開放的近代教育,由此教育種類和等級開始多樣化、多層次化,出現普通教育、留學生教育和內地求學等形式。在學堂教育中,各種語言教育模式是同時並存的,這些模式經過分化和重組後,出現向漢語和蒙古語兩個單語教育模式或蒙古語漢語雙語教育模式集中的傾向。中央民族大學期刊社寶玉柱副研究員在2002年第5期《中央民族大學學報》上發表題為《清代蒙古族學堂教育及其語言教育》的文章,分地方學堂的建立及其語言教育、多語種教科書的編輯出版和發行使用、蒙藏回地方興學章程的公布和蒙古學堂係統設置的規範、學堂教育及其語言教育特點等小標題,論述清代蒙古族學堂教育及其語言教育。
蒙古族傳統飲食文化
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中心教授齊木德道爾吉先生在2002年第4期《內蒙古社會科學》上發表題為《蒙古族傳統飲食文化》的文章,闡述蒙古族從古代到現代傳統飲食結構。古代蒙古族生活在茫茫的草原上,逐水草而遷徙,不事耕稼,以牲畜肉和奶為其主要食物,並以獵物加以補充。蒙古人將牛、羊,甚至馬以及獵物肉或者烤食,或者煮用,甚或風幹食用。隨著蒙古帝國的建立,蒙古人在更廣闊的地域活動,同多種文化和人民交往,使得其飲食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蒙韃備錄》:“韃人……近來掠中國人為之奴婢,必米食而後炮,故乃掠米麥,而於紮寨亦煮粥而食。彼國亦有一二處出黑黍米,彼亦煮為解粥。”普蘭迦爾賓也寫道:“他們還用水煮小米飯,但由於煮得稀薄,隻能喝而不能吃。”過了10餘年,魯布魯克見到蒙古人能夠用大米、小米、小麥和蜂蜜釀成一種極好的飲料,清澈如葡萄酒。這時葡萄酒也開始進入蒙古地區,但還未見飲茶的記載。蒙古人還食用炒米、奶油或酸奶煮麵糊以及粗糙的麵包。到了元代,蒙古人的飲食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飲食文化具有了豐富的內容。在現代蒙古人的飲食中主要包括:肉食、奶食、穀物。據有關專家研究,酸馬奶具有獨特的醫療保健功能。據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蒙醫研究所紮木蘇先生的研究,形成人體蛋白的20種胺基酸中的8種隻能從食物中獲得,而馬奶恰恰含有以上所有8種胺基酸。通常在100g馬奶中含有蛋白2.2g,脂肪1.6g,乳糖6.8g,水88.7g;維他命a 130個國際單位,vbl0.095mg,vb2 0.061mg,vc 11.5mg,ve 0.24mg;鈣6l 6mg,磷25mg,鐵0.27mg,銅0.01mg,鋅0.7mg,錳0.01mg,鎂5.8mg,以及其他礦物質。當製成酸馬奶時,其成分發生一定的變化,糖分變小,乳酸、酒精和其他香料變多。在發酵過程中乳糖分解,從6%—7%的含量降到1.4%—4.4%,其他營養成分則不發生變化,隻是vc和vb組的含量要比鮮馬奶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