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敘述亞洲史上的這一新篇章之前,讓我們對塞爾柱克人的冒險勾畫出種族關係對照表。總的來看,該表有些自相矛盾。它記下的是塞爾柱克人,即成為波斯蘇丹們的這些土庫曼人,沒有使波斯突厥化--無疑是因為他們不希望這樣做。相反,正是他們主動成為波斯人,並且以古代偉大的薩珊王的方式,極力地保護伊朗人民免受古茲部落的掠奪,使伊朗文化免受土庫曼人的蹂躪。然而,他們又未能阻止那些土庫曼人定居在烏茲特-烏爾特高原和莫夫之間的阿姆河下遊南岸人口密集的地區,即在以後成為土庫曼斯坦的、在種族上已經完全伊朗化的地區,這大概是1153年桑伽被古茲人打敗的持續因素之一。同時,在安納托利亞高原上由幼支塞爾柱克人領導的土庫曼部落無疑把古代拜占庭的土地變成了突厥人的土地,並產生了如此重要的結果,以至於使他們--在科尼亞的蘇丹們,即奧斯曼人的統治之下,以及在穆斯塔法·基馬爾·阿塔圖克的統治下--成為近代史上的土耳其人。
第一篇 第三章(5)
更新時間:2005-7-23 10:46:00
字數:1912
5.喀喇契丹帝國
要了解12世紀25至50年內東突厥斯坦內發生的騷動,必須考慮到同時期內中國北部發生的革命。從936年到1122年(參看前129頁)期間,一支起源於遼河西岸的蒙古族契丹人在北京統治著河北和山西北部,以及熱河和察哈爾地區。這是較早時期以來的疆域。在1116至1122年間,屬通古斯族的女真人(或稱金人)取代了他們,繼承了他們在北部中國的統治。
契丹人的主體以金國臣民的身份仍舊居住在他們自己原有的領地上,即滿洲西南部和今熱河東部之間的地區內。但是,一部分契丹人企圖往西到塔裏木北緣去碰碰運氣,塔裏木北緣的吐魯番、別失八裏和庫車的回鶻突厥人都承認了他們的宗主權。在1128年,似乎有一支契丹人又從這些地區開始進入喀什噶爾,不料被該地哈拉汗朝的阿爾斯蘭·阿黑馬德汗擊潰。契丹流亡者們在一位漢文名耶律大石的原契丹王室王子的率領下向西北方向遷徙,他們交了好運。在塔爾巴哈台,即今楚固恰克附近建立額敏城。伊塞克湖以西,在八拉沙袞進行統治的哈拉汗朝這時正受到來自伊犁河下遊的葛邏祿人和分布於鹹海以北的康裏突厥人兩方麵的威脅。哈拉汗朝可汗向契丹首領耶律大石求援,耶律大石前往八拉沙袞,廢黜了這位輕率的哈拉汗王朝汗,並取代了他的位置。於是,八拉沙袞成了耶律大石的都城,他採用“古兒汗”(意為“世界之王”)的稱號,在他之後,他的子孫們都沿用此稱號。其後不久,新的古兒汗征服了在喀什和於闐實施統治的哈拉汗朝地方統治者。於是,新的契丹帝國在東突厥斯坦建立起來,穆斯林史上稱之為“喀喇契丹帝國”(即黑契丹),這就是本節所談到的喀喇契丹帝國。
契丹人屬蒙古種,但是,在北京統治的兩百年中,他們已經明顯地中國化了。他們的子孫們,雖然從此居住在突厥斯坦的穆斯林突厥人中,但是,仍然敵視伊斯蘭教和阿拉伯-波斯文化,因為他們仍傾向中國文化,無論是佛教或者是儒教,他們是穆斯林所說的“異教徒”。像在中國一樣,賦稅是每個家庭的主要負擔。與其他遊牧部落不同的是,古兒汗們不賜予“封邑”和“屬地”來取悅於他們的親屬們——這似乎是中國式行政管理思想存在的最直接的證據。巴托爾德甚至認為,契丹行政機構中使用的語言可能是漢語。還應該提到的是,在喀喇契丹國內,與佛教並存的基督教也十分興盛。在這一時期的喀什,我們發現有一位基督教主教,楚河流域發現的最古老的基督教碑文屬於這同一時期。
然而,喀喇契丹帝國的建立似乎是對哈拉汗朝人所取得的伊斯蘭教化事業的一種反作用力。
喀喇契丹的第一代古兒汗耶律大石(大約1130-1142年在位)在犧牲了東哈拉汗朝的利益而鞏固了他在伊塞克湖和喀什噶爾的勢力之後,進攻河中的西哈拉汗朝人,在西哈拉汗朝人以西,是仍屬桑伽統治的東伊朗的塞爾柱克蘇丹國。1137年5月至6月,耶律大石在費爾幹納的忽氈打敗了撒馬爾罕的哈拉汗朝統治者魯肯·阿德丁·馬赫穆德。桑伽蘇丹在趕來援救他在河中的封臣們時,他本人也在撒馬爾罕北部的卡特文被喀喇契丹打敗(1141年9月9日)。布哈拉和撒馬爾罕的宗主權從桑伽手中轉到古兒汗手中,但是,古兒汗允許地區哈拉汗朝的統治者們作為封臣留在撒馬爾罕。同年,即1141年,喀喇契丹入侵花刺子模。花刺子模沙赫阿特西茲同樣被迫承認自己是契丹人的納貢臣。他的繼承者阿爾斯蘭(1156-1172年在位),盡管懷有要繼承塞爾柱克人在東伊朗的統治的野心,但幾乎終生都不得不向古兒汗稱臣納貢。
現在喀喇契丹國的領土已經從哈密一直延伸到威海和忽氈,其宗主權從葉尼塞河上遊地區達到阿姆河。從穆斯林的觀點來看,處在穆斯林突厥疆域內的這支異教蒙古人的霸權是一個嚴重的障礙和奇恥大辱。這些人的目光不是注視著穆斯林社會,而是注視著他們獲取其文化的中國。耶律大石是其中最傑出者,堪稱為優秀的中國學者,反過來,中國對這些原北京君主們的子孫也仍然很感興趣,而阿拉伯-波斯的歷史地理學家們卻用某種輕蔑的稱呼間接地提到過他們。結果,人們隻是通過他們的漢文轉寫名才知道他們。古兒汗耶律大石死(約1142年2月)後,其遺孀塔不煙成了帝國的攝政者(1142-1150年在位)。以後是他們的兒子夷列的統治(1150-1163年在位)。夷列死後,其姐耶律詩,或稱普速完攝政(1163-1178年在位),在此期間,一支喀喇契丹軍進入呼羅珊,掠奪巴爾赫(1165年)。最後,耶律夷列之子耶律直魯古在1178年至1211年間親理國政。在其統治期間,喀喇契丹國與其封臣花刺子模沙赫之間發生衝突;這次衝突是發生在成吉思汗即將征服的時候,衝突在極短時期內使敵對雙方都走向衰落,唯獨對蒙古人有利。
第一篇 第三章(5)
更新時間:2005-7-23 10:46:00
字數:1912
5.喀喇契丹帝國
要了解12世紀25至50年內東突厥斯坦內發生的騷動,必須考慮到同時期內中國北部發生的革命。從936年到1122年(參看前129頁)期間,一支起源於遼河西岸的蒙古族契丹人在北京統治著河北和山西北部,以及熱河和察哈爾地區。這是較早時期以來的疆域。在1116至1122年間,屬通古斯族的女真人(或稱金人)取代了他們,繼承了他們在北部中國的統治。
契丹人的主體以金國臣民的身份仍舊居住在他們自己原有的領地上,即滿洲西南部和今熱河東部之間的地區內。但是,一部分契丹人企圖往西到塔裏木北緣去碰碰運氣,塔裏木北緣的吐魯番、別失八裏和庫車的回鶻突厥人都承認了他們的宗主權。在1128年,似乎有一支契丹人又從這些地區開始進入喀什噶爾,不料被該地哈拉汗朝的阿爾斯蘭·阿黑馬德汗擊潰。契丹流亡者們在一位漢文名耶律大石的原契丹王室王子的率領下向西北方向遷徙,他們交了好運。在塔爾巴哈台,即今楚固恰克附近建立額敏城。伊塞克湖以西,在八拉沙袞進行統治的哈拉汗朝這時正受到來自伊犁河下遊的葛邏祿人和分布於鹹海以北的康裏突厥人兩方麵的威脅。哈拉汗朝可汗向契丹首領耶律大石求援,耶律大石前往八拉沙袞,廢黜了這位輕率的哈拉汗王朝汗,並取代了他的位置。於是,八拉沙袞成了耶律大石的都城,他採用“古兒汗”(意為“世界之王”)的稱號,在他之後,他的子孫們都沿用此稱號。其後不久,新的古兒汗征服了在喀什和於闐實施統治的哈拉汗朝地方統治者。於是,新的契丹帝國在東突厥斯坦建立起來,穆斯林史上稱之為“喀喇契丹帝國”(即黑契丹),這就是本節所談到的喀喇契丹帝國。
契丹人屬蒙古種,但是,在北京統治的兩百年中,他們已經明顯地中國化了。他們的子孫們,雖然從此居住在突厥斯坦的穆斯林突厥人中,但是,仍然敵視伊斯蘭教和阿拉伯-波斯文化,因為他們仍傾向中國文化,無論是佛教或者是儒教,他們是穆斯林所說的“異教徒”。像在中國一樣,賦稅是每個家庭的主要負擔。與其他遊牧部落不同的是,古兒汗們不賜予“封邑”和“屬地”來取悅於他們的親屬們——這似乎是中國式行政管理思想存在的最直接的證據。巴托爾德甚至認為,契丹行政機構中使用的語言可能是漢語。還應該提到的是,在喀喇契丹國內,與佛教並存的基督教也十分興盛。在這一時期的喀什,我們發現有一位基督教主教,楚河流域發現的最古老的基督教碑文屬於這同一時期。
然而,喀喇契丹帝國的建立似乎是對哈拉汗朝人所取得的伊斯蘭教化事業的一種反作用力。
喀喇契丹的第一代古兒汗耶律大石(大約1130-1142年在位)在犧牲了東哈拉汗朝的利益而鞏固了他在伊塞克湖和喀什噶爾的勢力之後,進攻河中的西哈拉汗朝人,在西哈拉汗朝人以西,是仍屬桑伽統治的東伊朗的塞爾柱克蘇丹國。1137年5月至6月,耶律大石在費爾幹納的忽氈打敗了撒馬爾罕的哈拉汗朝統治者魯肯·阿德丁·馬赫穆德。桑伽蘇丹在趕來援救他在河中的封臣們時,他本人也在撒馬爾罕北部的卡特文被喀喇契丹打敗(1141年9月9日)。布哈拉和撒馬爾罕的宗主權從桑伽手中轉到古兒汗手中,但是,古兒汗允許地區哈拉汗朝的統治者們作為封臣留在撒馬爾罕。同年,即1141年,喀喇契丹入侵花刺子模。花刺子模沙赫阿特西茲同樣被迫承認自己是契丹人的納貢臣。他的繼承者阿爾斯蘭(1156-1172年在位),盡管懷有要繼承塞爾柱克人在東伊朗的統治的野心,但幾乎終生都不得不向古兒汗稱臣納貢。
現在喀喇契丹國的領土已經從哈密一直延伸到威海和忽氈,其宗主權從葉尼塞河上遊地區達到阿姆河。從穆斯林的觀點來看,處在穆斯林突厥疆域內的這支異教蒙古人的霸權是一個嚴重的障礙和奇恥大辱。這些人的目光不是注視著穆斯林社會,而是注視著他們獲取其文化的中國。耶律大石是其中最傑出者,堪稱為優秀的中國學者,反過來,中國對這些原北京君主們的子孫也仍然很感興趣,而阿拉伯-波斯的歷史地理學家們卻用某種輕蔑的稱呼間接地提到過他們。結果,人們隻是通過他們的漢文轉寫名才知道他們。古兒汗耶律大石死(約1142年2月)後,其遺孀塔不煙成了帝國的攝政者(1142-1150年在位)。以後是他們的兒子夷列的統治(1150-1163年在位)。夷列死後,其姐耶律詩,或稱普速完攝政(1163-1178年在位),在此期間,一支喀喇契丹軍進入呼羅珊,掠奪巴爾赫(1165年)。最後,耶律夷列之子耶律直魯古在1178年至1211年間親理國政。在其統治期間,喀喇契丹國與其封臣花刺子模沙赫之間發生衝突;這次衝突是發生在成吉思汗即將征服的時候,衝突在極短時期內使敵對雙方都走向衰落,唯獨對蒙古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