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西亞的蘇爾維人混和,或者與西哥特人混合,形成了混合種族的人,可以想像這
種混合種的人有了加太羅尼亞(catalonia,即哥特-阿蘭人)一名。
匈人對羅馬和日耳曼世界的入侵所產生的恐懼已經由阿米安努斯·馬塞尼努斯
和約丹勒斯充分地表達出來。阿米安努斯寫道,“匈奴人的兇猛和野蠻是難以想像
的。他們劃破他們的孩子們的麵頰,使他們以後長不出鬍子。他們身體粗壯、手臂
巨長,不合比例的大頭,形成了畸形的外表。他們像野獸般地生活,食生食,不調
味,吃樹根和放在他們馬鞍下壓碎的嫩肉。不知道犁的使用,不知道固定住處,無
論是房屋,還是棚子。常年遊牧。他們從小習慣了忍受寒冷、飢餓和幹渴。其牧群
隨著他們遷徙,其中一些牲畜用來拉篷車,車內有其妻室兒女。婦女在車中紡線做
衣,生兒育女,直到把他們撫養成人。如果你問他們來自何方,出生於何地,他們
不可能告訴你。他們的服裝是縫在一起的一件麻織內衣和一件鼠皮外套。內衣是深
色,穿上後不再換下,直到在身上穿壞。頭盔或帽子朝後戴在頭上,多毛的腿部用
羊皮裹住,是他們十足的盛裝。他們的鞋子,無形狀和尺碼,使他們不宜行走,因
此他們作為步兵是相當不適合的,但騎在馬上,他們幾乎像鉚在他們的醜陋的小馬
上一樣,這些馬不知疲乏,並且奔馳時像閃電一樣迅速。他們在馬背上度過一生,
有時跨在馬上,有時像婦女一樣側坐在馬上。他們在馬背上開會、做買賣、吃喝—
—甚至躺在馬脖子上睡覺。在戰鬥中,他們撲向敵人,發出可怕的吶喊聲。當他們
受到阻擋時,他們分散,又以同樣的速度返回,砸碎和推翻沿路所見到的一切。他
們不知道如何攻下一個要塞或一個周圍控有壕溝的營帳。但是,他們的射箭技術是
無與倫比的,他們能從驚人的距離射出他們的箭,其箭頭上裝有像鐵一樣硬的可以
殺死人的骨頭”。
西多尼斯·阿波林納裏斯把匈人的體形歸結於孩提時代慢慢形成的畸形。他不
無一種厭惡地談起這些短頭型的人們,他們有扁平鼻子(毫無輪廓),高顴骨,眼
睛陷在洞似的眼眶中(銳利的目光時刻警覺地注視著遠方),遊牧民鷹一般的眼睛
習慣於環視廣闊的草原,能夠分辨出現在遠處地平線上的鹿群或野馬群。該作者還
吟詩歌頌這些草原上永恆的牧人:“當他們站在地上時,他們確實矮於一般人,當
他們跨上駿馬,他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
把這些人的外貌與中國編年史家們留下來的、對匈奴的描述比較一下是很有趣
的,匈奴在形體和生活方式上都與他們一致,也與中國和基督教世界兩地所留傳下
來的13世紀蒙古人的肖像相同。草原上的這些短頭型人,無論是匈人、突厥人或蒙
古人——他們頭大,身壯,腿短,是常年騎馬的遊牧民,這些來自亞洲高原上的
“馬背上的弓箭手”們沿耕地邊緣徘徊——在15個世紀中幾乎沒有變化地襲擊定居
文明社會。
阿蘭人與東哥特人的臣服和西哥特人的離去,把烏拉爾山和喀爾巴阡山之間的
整個草原留給了匈奴主人們。接著他們經喀爾巴阡山豁口或瓦拉幾亞平原占據了匈
牙利平原,匈牙利平原上的吉別達伊人成了他們的臣民,他們由此擴張到多瑙河右
岸(405-406年)。此時他們似乎已經分裂成由三個首領統治下的三支部落,大約
在425年,盧噶斯、蒙杜克和鄂克塔三兄弟同時掌權。434年,這些部落由蒙杜克的
兩個兒子布勒達和阿提拉統治,前者很快被後者除掉。
阿提拉就是在這時開始了他的征服。他於441年向東羅馬宣戰。他渡過多瑙河,
沿令塞爾維亞境內的摩拉瓦河逆流而上,占領了尼什,掠奪菲利普波利斯(即普羅
夫迪夫),然後劫掠色雷斯,直抵盧累布爾加茲(阿可卡迪奧波利斯),洗劫了該
城。在448年的和約中,東羅馬帝國隻好割讓多瑙河以南地帶給他,其長度從今貝爾
格萊德到今斯維什托夫,其寬度從多瑙河一直到尼什。
451年1至2月,阿提拉把軍隊集中在匈牙利草原之後向高盧進軍,聚集在他一邊
的有萊茵河右岸的日耳曼各族。渡過萊茵河後,他攻擊仍屬羅馬帝國的高盧的部分
地區,該地區由羅馬行政長官埃提烏斯統治。4月7日,阿提拉火燒梅斯,接著圍困
奧爾良。7月14日,埃提烏斯的羅馬軍和狄奧多裏克王率領的西哥特軍趕來解除了對
奧爾良的圍困。阿提拉朝特魯瓦撤退。正是在特魯瓦以西的“莫裏亞庫斯駐地”,
他在一次激戰中受到羅馬人和西哥特人阻截,這一仗幾乎算不上一次決定性的戰役,
然而它拯救了西方(451年6月底)。
經過這次較量之後,阿提拉退回到多瑙河畔,在那兒度過了冬天。他於452年春
種混合種的人有了加太羅尼亞(catalonia,即哥特-阿蘭人)一名。
匈人對羅馬和日耳曼世界的入侵所產生的恐懼已經由阿米安努斯·馬塞尼努斯
和約丹勒斯充分地表達出來。阿米安努斯寫道,“匈奴人的兇猛和野蠻是難以想像
的。他們劃破他們的孩子們的麵頰,使他們以後長不出鬍子。他們身體粗壯、手臂
巨長,不合比例的大頭,形成了畸形的外表。他們像野獸般地生活,食生食,不調
味,吃樹根和放在他們馬鞍下壓碎的嫩肉。不知道犁的使用,不知道固定住處,無
論是房屋,還是棚子。常年遊牧。他們從小習慣了忍受寒冷、飢餓和幹渴。其牧群
隨著他們遷徙,其中一些牲畜用來拉篷車,車內有其妻室兒女。婦女在車中紡線做
衣,生兒育女,直到把他們撫養成人。如果你問他們來自何方,出生於何地,他們
不可能告訴你。他們的服裝是縫在一起的一件麻織內衣和一件鼠皮外套。內衣是深
色,穿上後不再換下,直到在身上穿壞。頭盔或帽子朝後戴在頭上,多毛的腿部用
羊皮裹住,是他們十足的盛裝。他們的鞋子,無形狀和尺碼,使他們不宜行走,因
此他們作為步兵是相當不適合的,但騎在馬上,他們幾乎像鉚在他們的醜陋的小馬
上一樣,這些馬不知疲乏,並且奔馳時像閃電一樣迅速。他們在馬背上度過一生,
有時跨在馬上,有時像婦女一樣側坐在馬上。他們在馬背上開會、做買賣、吃喝—
—甚至躺在馬脖子上睡覺。在戰鬥中,他們撲向敵人,發出可怕的吶喊聲。當他們
受到阻擋時,他們分散,又以同樣的速度返回,砸碎和推翻沿路所見到的一切。他
們不知道如何攻下一個要塞或一個周圍控有壕溝的營帳。但是,他們的射箭技術是
無與倫比的,他們能從驚人的距離射出他們的箭,其箭頭上裝有像鐵一樣硬的可以
殺死人的骨頭”。
西多尼斯·阿波林納裏斯把匈人的體形歸結於孩提時代慢慢形成的畸形。他不
無一種厭惡地談起這些短頭型的人們,他們有扁平鼻子(毫無輪廓),高顴骨,眼
睛陷在洞似的眼眶中(銳利的目光時刻警覺地注視著遠方),遊牧民鷹一般的眼睛
習慣於環視廣闊的草原,能夠分辨出現在遠處地平線上的鹿群或野馬群。該作者還
吟詩歌頌這些草原上永恆的牧人:“當他們站在地上時,他們確實矮於一般人,當
他們跨上駿馬,他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
把這些人的外貌與中國編年史家們留下來的、對匈奴的描述比較一下是很有趣
的,匈奴在形體和生活方式上都與他們一致,也與中國和基督教世界兩地所留傳下
來的13世紀蒙古人的肖像相同。草原上的這些短頭型人,無論是匈人、突厥人或蒙
古人——他們頭大,身壯,腿短,是常年騎馬的遊牧民,這些來自亞洲高原上的
“馬背上的弓箭手”們沿耕地邊緣徘徊——在15個世紀中幾乎沒有變化地襲擊定居
文明社會。
阿蘭人與東哥特人的臣服和西哥特人的離去,把烏拉爾山和喀爾巴阡山之間的
整個草原留給了匈奴主人們。接著他們經喀爾巴阡山豁口或瓦拉幾亞平原占據了匈
牙利平原,匈牙利平原上的吉別達伊人成了他們的臣民,他們由此擴張到多瑙河右
岸(405-406年)。此時他們似乎已經分裂成由三個首領統治下的三支部落,大約
在425年,盧噶斯、蒙杜克和鄂克塔三兄弟同時掌權。434年,這些部落由蒙杜克的
兩個兒子布勒達和阿提拉統治,前者很快被後者除掉。
阿提拉就是在這時開始了他的征服。他於441年向東羅馬宣戰。他渡過多瑙河,
沿令塞爾維亞境內的摩拉瓦河逆流而上,占領了尼什,掠奪菲利普波利斯(即普羅
夫迪夫),然後劫掠色雷斯,直抵盧累布爾加茲(阿可卡迪奧波利斯),洗劫了該
城。在448年的和約中,東羅馬帝國隻好割讓多瑙河以南地帶給他,其長度從今貝爾
格萊德到今斯維什托夫,其寬度從多瑙河一直到尼什。
451年1至2月,阿提拉把軍隊集中在匈牙利草原之後向高盧進軍,聚集在他一邊
的有萊茵河右岸的日耳曼各族。渡過萊茵河後,他攻擊仍屬羅馬帝國的高盧的部分
地區,該地區由羅馬行政長官埃提烏斯統治。4月7日,阿提拉火燒梅斯,接著圍困
奧爾良。7月14日,埃提烏斯的羅馬軍和狄奧多裏克王率領的西哥特軍趕來解除了對
奧爾良的圍困。阿提拉朝特魯瓦撤退。正是在特魯瓦以西的“莫裏亞庫斯駐地”,
他在一次激戰中受到羅馬人和西哥特人阻截,這一仗幾乎算不上一次決定性的戰役,
然而它拯救了西方(451年6月底)。
經過這次較量之後,阿提拉退回到多瑙河畔,在那兒度過了冬天。他於452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