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本詩根據《秘史》原文改編,與原作略有出入。
(5)地在垂河(即今之楚河)北岸巴爾喀什湖西部。
(6)關於劄木合之死,《拉施特書》有不同記載。鐵木真將處死他的任務交給他的侄子亦勒赤台(《秘史》作阿勒赤台,altchidaï)。他出自對劄木合的恨意先活生生得砍斷了劄木合的四肢,然後再結束他的生命。《多桑書》也采此說,並指出劄木合對這加諸己身的酷刑並不反對。認為這樣很公平,如果鐵木真落在他手裏,也會這樣對待。也許,《秘史》在這裏對於鐵木真與劄木合之間的安答友情進行了一廂情願得進行了渲染,而《拉施特書》與《多桑書》才是對那個時代草原民族的對待敵人的野蠻殘忍進行了真實的描述。不過,喜歡讀英雄史詩的我還是寧願相信《秘史》裏麵那一幕兩雄告別時從心靈到頭腦碰擦而出的閃亮火花。歷史,往往也需要這種英雄傳奇,不是嗎?
【中篇完】
第四十六章 大海——成吉思汗
更新時間:2005-7-23 10:19:00
字數:9040
晨光,是蒙古人的號令。當東方黑暗四合的天際中透出第一抹微光的時候,勤勉的牧人們便開始了他們日復一日的忙碌。今天也不例外,牧人們甚至比住常更早得進出各自的帳幕。男女老幼們紛紛穿起隻有在節日裏才會上身的禮服,眉目間充盈著莊重而又喜悅的表情。沒有人喧譁,也沒有人交談,熟人之間碰麵也沒有往日的寒喧客套與粗豪玩笑,隻是彼此心照不宣得用目光對視而已,即使是平日最調皮頑劣的孩童也屏息凝氣,乖乖得跟在大人身邊,邁著輕快得步閥向著那麵立於斡難河灘上的九足白旄大纛(1)下聚攏過去。
聚於大纛之下的不但有身為主導民族的蒙古乞牙惕部,更多的則是那些陸續歸順過來或被征服的泛蒙古與非蒙古的從屬民族——克烈亦惕、塔塔兒、劄隻剌惕、蔑兒乞惕、翁吉剌惕、乃蠻、泰亦赤兀惕、火魯剌思、巴阿鄰、兀良哈台、朵兒邊、別速惕、阿魯剌惕、伯牙悟惕、速勒都斯、亦乞剌斯、撒勒隻兀惕、哈塔斤、巴魯剌思、主兒乞、劄合剌惕、格泥格思、捏兀歹、斡羅納、那牙乞、斡勒忽納、別述惕、兀魯兀惕、忙忽惕、晃豁壇、豁羅剌等等,包括新近歸附蒙古並結了親家的汪古惕部在內他們共聚在大纛下,靜靜得等待著他們的共主鐵木真的出現。
以十三歲喪父成為不兒罕孤兒為起點,到征服乃蠻為終點,鐵木真窮三十年之功,憑藉其無與倫比的堅韌信心、英雄氣慨與謀略手腕,踏過無數人以鮮血和白骨鋪就的通天大道,終於走上了全蒙古的致高無上的權力巔峰,躋身於歷代遊牧民族偉大首領的行列,結束了自十世紀回紇帝國崩潰以來長達三百年的草原亂世,將北亞草原失控的歷史野馬重新納入時代的軌道。為了紀念那過去的三十年艱苦卓絕的歲月,更是為了將自己從此君臨草原的消息召告於天地萬靈,召告於蒙古歷代祖先,召告於散居在整個草原上的諸部,他建起了象徵著氈帳民族至高無上權力的九足白旄大纛於斡難河邊,並在今天舉行這個盛大、莊嚴而又神聖的典禮。
早在自乃蠻回軍的路上,鐵木真已經開始考慮要舉辦一個規模空前的典禮來紀念這個偉大的時刻。他認為,這不僅僅是為了彰顯自己的至尊權威,更是為這三十年血雨腥風做一次總結。惟其如此,方可告慰那些如今已長眠於九泉之下的英靈。
在鐵木真的心目之中,這些英靈所函概的層麵是相當廣闊的,其中既有為自己奮戰捐軀、鞠躬盡瘁的蒙古勇士,也包括其他各族之中與自己逐鹿草原的敵手。汪罕也好,劄木合也罷,甚至於脫黑脫阿、塔兒忽台、不亦魯黑等人亦有其可資紀念之處。如果將這場歷時三十年的草原爭霸比作一出波瀾壯闊的大劇,那麽身為主角的鐵木真在行將謝幕的時候,確實有必要請出這些配角來共享所有的榮耀與歡樂。
因為有了他們,可敬的敵手們!自己才能步上絕頂顛峰,迎接輝煌的新時代。正是他們精彩出演,造就了自己,也造就了今天——鐵木真如是想。
秉承鐵木真的意願,兩位眾人之長——博兒術與者勒蔑會同眾多執事人員花費一月之功來籌備這次典禮。眼前這個氣度恢弘,井井有條的大會場即使在昨日還顯得那樣紛繁雜亂。來自四麵八方的運送特產與貢物的車輛、馬匹、駱駝以及民伕源源不絕地匯聚而來,全草原上的能工巧匠與與壯丁們為搭建看台與彩篷而徹夜忙碌。這些看台與彩棚從斡難河畔一直延伸到不兒罕山腳下。
近幾天來,不計其數的屠夫、廚師、侍女和造酒師父們穿梭來往於營地與會場之間,為慶典後的大宴張羅著美味的飲食:幾十口足以生煮整頭小牛的大鑊中冒出的白色蒸汽,瀰漫於整個營地的上空,形成了大片的蒙濛霧靄;數百把切肉剔骨的利刀銳斧一齊做響,其聲可傳數裏之外;沿著會場的外側,搭起了百餘間帳篷,裏麵擺放著數不清有馬奶酒桶,直待大庫勒裏台召開之際,任與會者狂斟豪飲。這景象落在觀者的眼中,即使是那些最年長的老者,任他們如何見識廣博,也是有生第一次見到規模如此宏大的宴會。三百年來,草原上的氈帳民族從未有過同在一麵旗幟下共飲的盛舉,這種情況隻有在統一後的和平年代中才會出現。
(5)地在垂河(即今之楚河)北岸巴爾喀什湖西部。
(6)關於劄木合之死,《拉施特書》有不同記載。鐵木真將處死他的任務交給他的侄子亦勒赤台(《秘史》作阿勒赤台,altchidaï)。他出自對劄木合的恨意先活生生得砍斷了劄木合的四肢,然後再結束他的生命。《多桑書》也采此說,並指出劄木合對這加諸己身的酷刑並不反對。認為這樣很公平,如果鐵木真落在他手裏,也會這樣對待。也許,《秘史》在這裏對於鐵木真與劄木合之間的安答友情進行了一廂情願得進行了渲染,而《拉施特書》與《多桑書》才是對那個時代草原民族的對待敵人的野蠻殘忍進行了真實的描述。不過,喜歡讀英雄史詩的我還是寧願相信《秘史》裏麵那一幕兩雄告別時從心靈到頭腦碰擦而出的閃亮火花。歷史,往往也需要這種英雄傳奇,不是嗎?
【中篇完】
第四十六章 大海——成吉思汗
更新時間:2005-7-23 10:19:00
字數:9040
晨光,是蒙古人的號令。當東方黑暗四合的天際中透出第一抹微光的時候,勤勉的牧人們便開始了他們日復一日的忙碌。今天也不例外,牧人們甚至比住常更早得進出各自的帳幕。男女老幼們紛紛穿起隻有在節日裏才會上身的禮服,眉目間充盈著莊重而又喜悅的表情。沒有人喧譁,也沒有人交談,熟人之間碰麵也沒有往日的寒喧客套與粗豪玩笑,隻是彼此心照不宣得用目光對視而已,即使是平日最調皮頑劣的孩童也屏息凝氣,乖乖得跟在大人身邊,邁著輕快得步閥向著那麵立於斡難河灘上的九足白旄大纛(1)下聚攏過去。
聚於大纛之下的不但有身為主導民族的蒙古乞牙惕部,更多的則是那些陸續歸順過來或被征服的泛蒙古與非蒙古的從屬民族——克烈亦惕、塔塔兒、劄隻剌惕、蔑兒乞惕、翁吉剌惕、乃蠻、泰亦赤兀惕、火魯剌思、巴阿鄰、兀良哈台、朵兒邊、別速惕、阿魯剌惕、伯牙悟惕、速勒都斯、亦乞剌斯、撒勒隻兀惕、哈塔斤、巴魯剌思、主兒乞、劄合剌惕、格泥格思、捏兀歹、斡羅納、那牙乞、斡勒忽納、別述惕、兀魯兀惕、忙忽惕、晃豁壇、豁羅剌等等,包括新近歸附蒙古並結了親家的汪古惕部在內他們共聚在大纛下,靜靜得等待著他們的共主鐵木真的出現。
以十三歲喪父成為不兒罕孤兒為起點,到征服乃蠻為終點,鐵木真窮三十年之功,憑藉其無與倫比的堅韌信心、英雄氣慨與謀略手腕,踏過無數人以鮮血和白骨鋪就的通天大道,終於走上了全蒙古的致高無上的權力巔峰,躋身於歷代遊牧民族偉大首領的行列,結束了自十世紀回紇帝國崩潰以來長達三百年的草原亂世,將北亞草原失控的歷史野馬重新納入時代的軌道。為了紀念那過去的三十年艱苦卓絕的歲月,更是為了將自己從此君臨草原的消息召告於天地萬靈,召告於蒙古歷代祖先,召告於散居在整個草原上的諸部,他建起了象徵著氈帳民族至高無上權力的九足白旄大纛於斡難河邊,並在今天舉行這個盛大、莊嚴而又神聖的典禮。
早在自乃蠻回軍的路上,鐵木真已經開始考慮要舉辦一個規模空前的典禮來紀念這個偉大的時刻。他認為,這不僅僅是為了彰顯自己的至尊權威,更是為這三十年血雨腥風做一次總結。惟其如此,方可告慰那些如今已長眠於九泉之下的英靈。
在鐵木真的心目之中,這些英靈所函概的層麵是相當廣闊的,其中既有為自己奮戰捐軀、鞠躬盡瘁的蒙古勇士,也包括其他各族之中與自己逐鹿草原的敵手。汪罕也好,劄木合也罷,甚至於脫黑脫阿、塔兒忽台、不亦魯黑等人亦有其可資紀念之處。如果將這場歷時三十年的草原爭霸比作一出波瀾壯闊的大劇,那麽身為主角的鐵木真在行將謝幕的時候,確實有必要請出這些配角來共享所有的榮耀與歡樂。
因為有了他們,可敬的敵手們!自己才能步上絕頂顛峰,迎接輝煌的新時代。正是他們精彩出演,造就了自己,也造就了今天——鐵木真如是想。
秉承鐵木真的意願,兩位眾人之長——博兒術與者勒蔑會同眾多執事人員花費一月之功來籌備這次典禮。眼前這個氣度恢弘,井井有條的大會場即使在昨日還顯得那樣紛繁雜亂。來自四麵八方的運送特產與貢物的車輛、馬匹、駱駝以及民伕源源不絕地匯聚而來,全草原上的能工巧匠與與壯丁們為搭建看台與彩篷而徹夜忙碌。這些看台與彩棚從斡難河畔一直延伸到不兒罕山腳下。
近幾天來,不計其數的屠夫、廚師、侍女和造酒師父們穿梭來往於營地與會場之間,為慶典後的大宴張羅著美味的飲食:幾十口足以生煮整頭小牛的大鑊中冒出的白色蒸汽,瀰漫於整個營地的上空,形成了大片的蒙濛霧靄;數百把切肉剔骨的利刀銳斧一齊做響,其聲可傳數裏之外;沿著會場的外側,搭起了百餘間帳篷,裏麵擺放著數不清有馬奶酒桶,直待大庫勒裏台召開之際,任與會者狂斟豪飲。這景象落在觀者的眼中,即使是那些最年長的老者,任他們如何見識廣博,也是有生第一次見到規模如此宏大的宴會。三百年來,草原上的氈帳民族從未有過同在一麵旗幟下共飲的盛舉,這種情況隻有在統一後的和平年代中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