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著閻錫山的一首殘詩,趙戴文兜了好大一個圈,才算說到正題。他對晉北戰局早有看法,腹中也有應對之策,不過卻是壯士斷腕之舉,如果不勸解的委婉些,閻錫山必然不會採納。
閻錫山果然一愣,反問道“後撤?放棄平型關嗎?讓徐永昌撤到哪裏?”
“不錯,就是後撤,不過,不是放棄平型關,而是放棄大同!”趙戴文一語驚人。
“放棄大同!那怎麽行?別的不管,這輿論視聽、民心士氣都交代不過去呀!”閻錫山即是軍人,更是政客,考慮問題多從政治角度出發。
趙戴文接著解說道:“天鎮、陽高既失,大同無險可守,城內隻有李生達部之數千殘兵,兵力有限,防守空虛,很難長期堅持。這種局麵下大同已無死守之價值,與其在巷戰中消耗我軍兵力,不如主動退卻再度構築防線。”
閻錫山麵無表情,猶豫難定,他知道趙戴文說得有理,但還是難下這個決心,大同是山西第二大城市,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就這麽拱手讓給安**,實在是不甘心,不願意。
“郭處長,大同方麵可有最新戰報?”
參謀處長郭宗汾今年隻有二十六歲,一向精明強幹,深得閻錫山器重。他雖在旅途中,也將最新的戰報整理得清清楚楚,閻錫山這一問,立刻就清楚地做出回答。
“報告閻總司令,根據前線最新情報,第四十五師一部已經抵達大同城下,城郊聚樂堡一帶爆發小規模戰鬥,從敵人的調動速度來看,兩日後就可展開全線進攻。”
閻錫山的臉色越發難看,他此時才反應過來,大同到底能守多久,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還得看安**如何考慮,如果高維嶽和肖林執意強攻,大同估計也堅持不了兩天。
明明守不住,不如撤早放棄以求主動,這就是趙戴文的打算。
“郭處長,次隴先生提出放棄大同,你是北方革命軍的參謀處長,也發表一下意見吧。”
“百公,我贊成次隴先生的意見,戰爭應以機動靈活為上,我軍撤出大同可以製敵於極先,大亂敵人的調動部署,然後集中兵力於繁峙一線,尋求與張作相的主力決戰。”
郭宗汾說到這裏停頓片刻,略一思索,又接著說道:“如此一來,我軍就能在局部造成優勢兵力,有望反敗為勝,打退吉林軍的進攻,到那個時候,大同方麵的敵人就呈孤軍深入的態勢,不用我軍進攻,他們自己就得灰溜溜地退出大同。”
“這樣啊……敵人攻占大同後,如果繼續向山西腹地進軍怎麽辦?我軍主力大都在京漢線和京綏線一帶,太原非常空虛,如果被那個肖林再來一次包抄奇襲,咱們連老家都得丟了。”
大同可以放棄,太原卻決不能放棄,多年積攢的瓶瓶罐罐都在那裏,就算想搬也一時搬不走,被敵人一傢夥砸個稀裏嘩啦,損失就大了。
“還有,如果放棄大同,就算最後戰勝重新奪回來,造成的影響也難以挽回。蔣中正會怎麽看?馮煥章會怎麽看?會對各方下一步的行動造成什麽影響?我晉綏軍連保境安民都做不到,還談什麽北伐革命!”
閻錫山最擔心的還是兩位盟友,晉綏軍此時正在難處,全指望這兩位盟友發兵相助,如果自己首先撐不住倒下,那也沒法怪別人不來救命。
作為一方軍政首腦,要考慮的問題實在太多
二七九章逼他下決心
閻錫山執掌山西以來,一向小心謹慎,沒有必勝把握從不輕啟戰端。*.*無論別人打得多熱鬧,他總是奉行明哲保身的態度,以中立姿態靜觀其變,直到戰局明朗才加入到勝利一方,從沒因為站錯隊惹來麻煩。
這樣行事雖然穩妥,但也有其負麵影響。
每次軍閥混戰山西都在最後一刻參戰,風險降低了,收益也跟著減少,從來都是跟在別人的屁股後麵喝湯,根本搶不到最大的那塊肥肉。苦心經營十幾年,閻錫山至今也隻擁有晉綏二省,比起張作霖、馮玉祥這種風光無限的暴發戶,實在有太多的不甘和艷羨。
時間長了,閻錫山還落下一個‘見風使舵’的名聲,在朝野之間風評不佳,因為缺乏一貫的政治綱領,其統治也難以徹底鞏固,山西省內還存在不少針對他的反對力量。
隨著實力的膨脹,閻錫山一直想改變這個局麵,恰逢北伐戰爭爆發,讓他看到了這個機會,相比日薄西山的北洋政fu,南方國民政fu無疑更加先進,更加得到民眾的支持。以他多年的政治經驗,立刻看出北伐軍必將取得這一戰的勝利,統一全國是遲早的事情。
當次風雲際會之時,正該他閻錫山大展宏圖,所以才冒險全力一搏,以晉綏軍充當了二次北伐的急先鋒,傾山西全力進攻張作霖。
戰爭初起,閻錫山對勝利充滿了信心,以晉綏軍、西北軍、中央軍加上桂係幾方巨頭,綜合實力遠遠超過安**政fu。隻要幾家盟友及時跟上,打敗張作霖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不料人算不如天算。前方敵人還未打敗,自家聯盟內部卻出了亂子,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幾家盟友一直沒有及時出兵,隻撇下閻錫山一家和張作霖拚命,以至於晉綏軍先勝後敗,眼看著就要被敵人打到老巢……
閻錫山閉目沉思良久。突然出聲問道:“郭處長,西北軍河南戰事可有進展?”
閻錫山果然一愣,反問道“後撤?放棄平型關嗎?讓徐永昌撤到哪裏?”
“不錯,就是後撤,不過,不是放棄平型關,而是放棄大同!”趙戴文一語驚人。
“放棄大同!那怎麽行?別的不管,這輿論視聽、民心士氣都交代不過去呀!”閻錫山即是軍人,更是政客,考慮問題多從政治角度出發。
趙戴文接著解說道:“天鎮、陽高既失,大同無險可守,城內隻有李生達部之數千殘兵,兵力有限,防守空虛,很難長期堅持。這種局麵下大同已無死守之價值,與其在巷戰中消耗我軍兵力,不如主動退卻再度構築防線。”
閻錫山麵無表情,猶豫難定,他知道趙戴文說得有理,但還是難下這個決心,大同是山西第二大城市,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就這麽拱手讓給安**,實在是不甘心,不願意。
“郭處長,大同方麵可有最新戰報?”
參謀處長郭宗汾今年隻有二十六歲,一向精明強幹,深得閻錫山器重。他雖在旅途中,也將最新的戰報整理得清清楚楚,閻錫山這一問,立刻就清楚地做出回答。
“報告閻總司令,根據前線最新情報,第四十五師一部已經抵達大同城下,城郊聚樂堡一帶爆發小規模戰鬥,從敵人的調動速度來看,兩日後就可展開全線進攻。”
閻錫山的臉色越發難看,他此時才反應過來,大同到底能守多久,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還得看安**如何考慮,如果高維嶽和肖林執意強攻,大同估計也堅持不了兩天。
明明守不住,不如撤早放棄以求主動,這就是趙戴文的打算。
“郭處長,次隴先生提出放棄大同,你是北方革命軍的參謀處長,也發表一下意見吧。”
“百公,我贊成次隴先生的意見,戰爭應以機動靈活為上,我軍撤出大同可以製敵於極先,大亂敵人的調動部署,然後集中兵力於繁峙一線,尋求與張作相的主力決戰。”
郭宗汾說到這裏停頓片刻,略一思索,又接著說道:“如此一來,我軍就能在局部造成優勢兵力,有望反敗為勝,打退吉林軍的進攻,到那個時候,大同方麵的敵人就呈孤軍深入的態勢,不用我軍進攻,他們自己就得灰溜溜地退出大同。”
“這樣啊……敵人攻占大同後,如果繼續向山西腹地進軍怎麽辦?我軍主力大都在京漢線和京綏線一帶,太原非常空虛,如果被那個肖林再來一次包抄奇襲,咱們連老家都得丟了。”
大同可以放棄,太原卻決不能放棄,多年積攢的瓶瓶罐罐都在那裏,就算想搬也一時搬不走,被敵人一傢夥砸個稀裏嘩啦,損失就大了。
“還有,如果放棄大同,就算最後戰勝重新奪回來,造成的影響也難以挽回。蔣中正會怎麽看?馮煥章會怎麽看?會對各方下一步的行動造成什麽影響?我晉綏軍連保境安民都做不到,還談什麽北伐革命!”
閻錫山最擔心的還是兩位盟友,晉綏軍此時正在難處,全指望這兩位盟友發兵相助,如果自己首先撐不住倒下,那也沒法怪別人不來救命。
作為一方軍政首腦,要考慮的問題實在太多
二七九章逼他下決心
閻錫山執掌山西以來,一向小心謹慎,沒有必勝把握從不輕啟戰端。*.*無論別人打得多熱鬧,他總是奉行明哲保身的態度,以中立姿態靜觀其變,直到戰局明朗才加入到勝利一方,從沒因為站錯隊惹來麻煩。
這樣行事雖然穩妥,但也有其負麵影響。
每次軍閥混戰山西都在最後一刻參戰,風險降低了,收益也跟著減少,從來都是跟在別人的屁股後麵喝湯,根本搶不到最大的那塊肥肉。苦心經營十幾年,閻錫山至今也隻擁有晉綏二省,比起張作霖、馮玉祥這種風光無限的暴發戶,實在有太多的不甘和艷羨。
時間長了,閻錫山還落下一個‘見風使舵’的名聲,在朝野之間風評不佳,因為缺乏一貫的政治綱領,其統治也難以徹底鞏固,山西省內還存在不少針對他的反對力量。
隨著實力的膨脹,閻錫山一直想改變這個局麵,恰逢北伐戰爭爆發,讓他看到了這個機會,相比日薄西山的北洋政fu,南方國民政fu無疑更加先進,更加得到民眾的支持。以他多年的政治經驗,立刻看出北伐軍必將取得這一戰的勝利,統一全國是遲早的事情。
當次風雲際會之時,正該他閻錫山大展宏圖,所以才冒險全力一搏,以晉綏軍充當了二次北伐的急先鋒,傾山西全力進攻張作霖。
戰爭初起,閻錫山對勝利充滿了信心,以晉綏軍、西北軍、中央軍加上桂係幾方巨頭,綜合實力遠遠超過安**政fu。隻要幾家盟友及時跟上,打敗張作霖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不料人算不如天算。前方敵人還未打敗,自家聯盟內部卻出了亂子,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幾家盟友一直沒有及時出兵,隻撇下閻錫山一家和張作霖拚命,以至於晉綏軍先勝後敗,眼看著就要被敵人打到老巢……
閻錫山閉目沉思良久。突然出聲問道:“郭處長,西北軍河南戰事可有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