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長穩坐釣魚台,身為國家最高領袖,他手中握有一份最後的應急戰略方案,隻不過那是中國的最高機密,非萬分危急之時不得提交最高軍事會議討論。
早在抗戰爆發之前的1935年,蔣介石的德國軍事顧問法肯豪森陸軍上將在一份對日戰略書中預測說,如果中日開戰,侵華日軍將沿長江水道和京(北京)漢(漢口)鐵路夾擊武漢,導致戰局陷入不可收拾的地步。德國人為此開列一個應急方案說,一旦日軍威脅開封、鄭州,“最後戰線應為黃河,宜作有計劃之人工泛濫,增厚其防禦力。”據說當時批閱文件的蔣介石對此深感震驚,在報告下麵重重劃了兩道紅槓,並打上一個大大問號。
徐州會戰之初,國民黨元老陳果夫諫言蔣介石,建議在豫北之新鄉境內武陟縣掘開黃河大堤,以阻敵人渡河進攻中原。因為該建議關係重大,經論證軍事價值有限,故未被採納。後來又有各方要員向蔣介石獻計獻策,不乏進言掘黃河以水代兵者,亦未被採納。
古往今來,稍有常識的中國人都不會不知道黃水危害之巨和掘開黃河的嚴重後果。古語雲:“玩火者必自焚,玩水者必自溺”。肆虐億萬年的滾滾黃河令任何一個統治者包括蔣介石都不敢掉以輕心,誰敢視千百萬民眾的生命財產為兒戲呢?
隨著北方局勢驟然惡化,德國將軍的預言果然應驗,麵對南北日軍兩路夾攻,中國抗戰已經到了生死關頭。這時鄭州第一戰區將一份緊急禦敵方案秘密呈送大本營,方案內容有二:第一,建議在中牟縣趙口鎮掘開黃堤,以泛水阻敵前進,解除敵軍對武漢側翼的威脅。第二,以黃泛區為界與敵軍對峙,確保中原地區戰略安全。雲雲。
大本營將該方案命名為“k作戰”,決定正式提交最高軍事會議審議通過。
本來武漢地區氣候已趨炎熱,但是與會者們卻好像遭遇寒流襲擊,他們的嘴巴一時間都被凍住了。如果說上次這些人在廬山軍事會議上同仇敵愾,投下的是堅決抗戰的愛國之票,反抗侵略和名垂青史的勇烈之票,弘揚民族氣節的正義之票,那麽現在輪到他們全體目瞪口呆噤若寒蟬。因為此時一個重如泰山的驚天歷史悖論擺在眾人麵前,令他們無法迴避、左右為難,那就是無論這些決策者投下的是贊成票還是反對票,他們都有可能變成千古罪人,要麽禍國,要麽殃民,從此墮入罪孽深重的歷史深淵。
有人小聲說:倘決堤仍不能阻敵,當如何?
蔣介石俯視眾人,他問:公有萬全之策麽?
無人能應。
最高軍事會議全體通過“k作戰”,無人投反對票。該項作戰命令是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名義下達的,換句話說是國家行為,不由個人承擔責任。另有史學專家考證說,現存於南京第二國家檔案館的有關文件主要是電報往來,迄今無人得見“k作戰”命令原件。
第二十章黃水咆哮
1
滔滔黃河,奔騰不息!
文字記載,孕育中華文明的黃河流域大約每六年發生一次較大災害,洪水沖毀田地肆虐神州,給中原人民帶來無法估量的災難。自兩漢到近代,黃災愈演愈烈,發展到平均兩年必有大災,每年數次小災,僅史書記載的黃河較大規模改道就達二十六次之多,決口達一千五百多次,因此人稱“害河”。
黃河之害,害在泥沙。
據統計,黃河含沙量高居世界之首,當滔滔黃河晝夜沖刷風化裸露的黃土高原時,每年帶走的泥沙量約為十六億噸,如果將這些泥沙排列成高寬各一米的土堆,可環繞赤道達四十圈之多!而挾帶大量泥沙的黃河一旦衝出高山深穀水流變緩,那些泥沙就在平坦的中原大地上迅速淤積,導致下遊河床不斷增高,因而形成“地上懸河”,也就是“高於地麵的河流”。
《黃河水利誌載》: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黃河三次暴漲,花園口大堤漏水崩塌,初時水口寬四十丈,因北風大作,晝夜不息,兩日後水口寬達三百餘丈,中泓水深達一丈七。至九月初,水口寬達五百五十丈。洪水首沖石橋,經郭當口、馬渡、來童寨、黃岡廟,瀉中牟、祥符、尉氏、扶溝、鄢陵等十五個州縣,災民達一百八十餘萬。
而上述災難僅為歷史上無數次黃河大決口中的一次。
既然古人無法將黃水變清,無力阻止上遊水土流失和下遊泥沙堆積,所以隻好眼睜睜看著河床增高。但是人們不甘心聽憑黃水肆虐,他們唯一能做的抗爭就是年復一年加高加固堤壩,水漲堤高,因此到了近代黃河已經變成一條名副其實的“天河”。據1937年黃河河工局測定,黃河下遊河床比古城開封高出二十多米,換句話說,黃河的底部竟比雄壯的開封古城牆還要高出三尺多!
千年黃患同我的河南老家命運息息相關。
老人說,我們河南老家位於中原腹地的賈魯河流域,也就是歷史上稱為黃河故道的泛水之地,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沒有水災,也許不會發生“河南鄧彭氏”逃難的故事,我們家族的歷史也將重新改寫。關於河南老鄧家的來龍去脈,一種說法要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那時候鄧氏封地在趙國,也就是今天的河北邯鄲一帶,後來逐漸遷入中原地區。另有一種說法是,我們老鄧家與黃河以北的燕趙無關,而是來自南陽鄧州府,為當地最古老的一族姓氏。據說元代之後遭遇戰亂,才有一支族人遷徙到今天的中州地區,也就是鄧氏宗祠的先祖。如今均已無從考證。
早在抗戰爆發之前的1935年,蔣介石的德國軍事顧問法肯豪森陸軍上將在一份對日戰略書中預測說,如果中日開戰,侵華日軍將沿長江水道和京(北京)漢(漢口)鐵路夾擊武漢,導致戰局陷入不可收拾的地步。德國人為此開列一個應急方案說,一旦日軍威脅開封、鄭州,“最後戰線應為黃河,宜作有計劃之人工泛濫,增厚其防禦力。”據說當時批閱文件的蔣介石對此深感震驚,在報告下麵重重劃了兩道紅槓,並打上一個大大問號。
徐州會戰之初,國民黨元老陳果夫諫言蔣介石,建議在豫北之新鄉境內武陟縣掘開黃河大堤,以阻敵人渡河進攻中原。因為該建議關係重大,經論證軍事價值有限,故未被採納。後來又有各方要員向蔣介石獻計獻策,不乏進言掘黃河以水代兵者,亦未被採納。
古往今來,稍有常識的中國人都不會不知道黃水危害之巨和掘開黃河的嚴重後果。古語雲:“玩火者必自焚,玩水者必自溺”。肆虐億萬年的滾滾黃河令任何一個統治者包括蔣介石都不敢掉以輕心,誰敢視千百萬民眾的生命財產為兒戲呢?
隨著北方局勢驟然惡化,德國將軍的預言果然應驗,麵對南北日軍兩路夾攻,中國抗戰已經到了生死關頭。這時鄭州第一戰區將一份緊急禦敵方案秘密呈送大本營,方案內容有二:第一,建議在中牟縣趙口鎮掘開黃堤,以泛水阻敵前進,解除敵軍對武漢側翼的威脅。第二,以黃泛區為界與敵軍對峙,確保中原地區戰略安全。雲雲。
大本營將該方案命名為“k作戰”,決定正式提交最高軍事會議審議通過。
本來武漢地區氣候已趨炎熱,但是與會者們卻好像遭遇寒流襲擊,他們的嘴巴一時間都被凍住了。如果說上次這些人在廬山軍事會議上同仇敵愾,投下的是堅決抗戰的愛國之票,反抗侵略和名垂青史的勇烈之票,弘揚民族氣節的正義之票,那麽現在輪到他們全體目瞪口呆噤若寒蟬。因為此時一個重如泰山的驚天歷史悖論擺在眾人麵前,令他們無法迴避、左右為難,那就是無論這些決策者投下的是贊成票還是反對票,他們都有可能變成千古罪人,要麽禍國,要麽殃民,從此墮入罪孽深重的歷史深淵。
有人小聲說:倘決堤仍不能阻敵,當如何?
蔣介石俯視眾人,他問:公有萬全之策麽?
無人能應。
最高軍事會議全體通過“k作戰”,無人投反對票。該項作戰命令是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名義下達的,換句話說是國家行為,不由個人承擔責任。另有史學專家考證說,現存於南京第二國家檔案館的有關文件主要是電報往來,迄今無人得見“k作戰”命令原件。
第二十章黃水咆哮
1
滔滔黃河,奔騰不息!
文字記載,孕育中華文明的黃河流域大約每六年發生一次較大災害,洪水沖毀田地肆虐神州,給中原人民帶來無法估量的災難。自兩漢到近代,黃災愈演愈烈,發展到平均兩年必有大災,每年數次小災,僅史書記載的黃河較大規模改道就達二十六次之多,決口達一千五百多次,因此人稱“害河”。
黃河之害,害在泥沙。
據統計,黃河含沙量高居世界之首,當滔滔黃河晝夜沖刷風化裸露的黃土高原時,每年帶走的泥沙量約為十六億噸,如果將這些泥沙排列成高寬各一米的土堆,可環繞赤道達四十圈之多!而挾帶大量泥沙的黃河一旦衝出高山深穀水流變緩,那些泥沙就在平坦的中原大地上迅速淤積,導致下遊河床不斷增高,因而形成“地上懸河”,也就是“高於地麵的河流”。
《黃河水利誌載》: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黃河三次暴漲,花園口大堤漏水崩塌,初時水口寬四十丈,因北風大作,晝夜不息,兩日後水口寬達三百餘丈,中泓水深達一丈七。至九月初,水口寬達五百五十丈。洪水首沖石橋,經郭當口、馬渡、來童寨、黃岡廟,瀉中牟、祥符、尉氏、扶溝、鄢陵等十五個州縣,災民達一百八十餘萬。
而上述災難僅為歷史上無數次黃河大決口中的一次。
既然古人無法將黃水變清,無力阻止上遊水土流失和下遊泥沙堆積,所以隻好眼睜睜看著河床增高。但是人們不甘心聽憑黃水肆虐,他們唯一能做的抗爭就是年復一年加高加固堤壩,水漲堤高,因此到了近代黃河已經變成一條名副其實的“天河”。據1937年黃河河工局測定,黃河下遊河床比古城開封高出二十多米,換句話說,黃河的底部竟比雄壯的開封古城牆還要高出三尺多!
千年黃患同我的河南老家命運息息相關。
老人說,我們河南老家位於中原腹地的賈魯河流域,也就是歷史上稱為黃河故道的泛水之地,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沒有水災,也許不會發生“河南鄧彭氏”逃難的故事,我們家族的歷史也將重新改寫。關於河南老鄧家的來龍去脈,一種說法要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那時候鄧氏封地在趙國,也就是今天的河北邯鄲一帶,後來逐漸遷入中原地區。另有一種說法是,我們老鄧家與黃河以北的燕趙無關,而是來自南陽鄧州府,為當地最古老的一族姓氏。據說元代之後遭遇戰亂,才有一支族人遷徙到今天的中州地區,也就是鄧氏宗祠的先祖。如今均已無從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