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華紗廠乃至我家族麵臨滅頂之災。


    4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六月初,武漢當局發布緊急撤退公告,命令一出,全國譁然。


    遭受打擊最大的當屬那些對前線戰報一直深信不疑的知識分子和愛國民眾,他們與其說輕信宣傳,不如說為自己一廂情願的勝利願望付出代價。《大公報》載:日前有來自東北、華北流亡師生數千人前往行政院請願,許多人披麻戴孝,如喪考妣。一李姓教授當場割腕自殺,表達寧死不做亡國奴的激憤心願。行政院長孔祥熙出麵接見愛國師生,表示政府決不會放棄武漢,但是敵人發動的戰爭是很殘酷的,撤退是為避免傷及平民無辜,雲雲。


    《新華日報》報導說,武漢各民眾團體和流亡師生連日紛紛表達決心,前往行政院和軍委會請願的人群絡繹不絕,許多人當場痛哭流涕,場麵感人至深。一燕京大學老教授質問政府,我軍一退再退,“九>一八”東北淪陷,“七>七事變”日寇陷我華北、華東,現在又輪到華中,今後還有何路可退?我泱泱中華豈不要被倭寇滅亡,國民政府豈不要逃到國外去做流亡政府?我億萬同胞豈不隻有任人宰割做亡國奴之悲慘命運?該教授講到悲痛激憤之處,當場暈厥>>


    武漢大撤退一石激起千重浪,世界輿論紛紛聚焦中國戰場,關注中日戰爭的嚴重走勢。國際通訊社電訊指出:種種跡象表明,這場亞洲人的戰爭已經到了關鍵時刻,中國政府脆弱的軍事防線有崩潰的可能性。


    英國《衛報》則悲觀地預言說,武漢大撤退很可能演變為一場毫無秩序的大潰敗,那將是中國人抵抗意誌的滅頂之災。


    事實上武漢大撤退的局勢並未完全失控,民眾抗戰意誌也未一蹶不振。武漢某進步團體舉行撤退前最後一場《保衛大武漢》義演,多位著名藝術家登台演唱《黃河大合唱》、《保衛黃河》、《我的家在東北鬆花江上》、《放下你的鞭子》等抗戰歌曲,全場氣氛極為熱烈感人。許多人忍不住痛哭失聲,台下觀眾則高呼口號,群情激憤如火山爆發。會後組織遊行請願,途中不斷有市民加入,到達國民黨中委會已有數萬之眾。國民黨副總裁汪精衛出麵接見各界代表,當場發表《抗戰守土與退敵之策》之演說。


    但是水陸運輸方麵卻傳來種種令人沮喪的壞消息:開往中原方向的火車已經全部取消,武漢通往外界的鐵路隻剩下粵(廣東)漢(武昌)線。長江上遊的航運極度緊張,僅有的客船已經爆滿,水運陷入停滯不前。汽車站雖有班車發出,但因種種原因,許多班次已經停開。記者聞訊趕往武昌火車站,看見等待前往湖南、兩廣的候車旅客人頭攢動擠滿廣場。車站方麵宣稱,鐵路運力已達極限,不排除取消多次臨客的可能性>>


    報載:東北籍教師白先生一家三代輾轉流亡至漢,原圖投寄親友簷下,不期烽火再起,武漢將成戰場。白先生無所投靠,亦不甘心當亡國奴,絕望之餘,一家三代七口在臨時寓所服毒自殺。


    報載:某南方軍隊奉命開赴前線禦敵,在漢陽碼頭緊急徵用民船,有船老大拒絕開船,被以“通敵罪”當場射殺>>


    >>


    史料表明:武漢淪陷前夕,正是出於對國民政府屢戰屢敗的深刻失望,成千上萬走投無路和報國無門的流亡知識分子紛紛投奔延安,成為後來共產黨成長壯大的重要有生力量>>


    5


    北方形勢急轉直下,令最高當局措手不及。由於撤退工作已經成為擺在決策者麵前一道最為棘手的難題,蔣介石為此前往素有“中國軍工搖籃”之稱的漢陽兵工廠秘密視察。


    漢陽兵工廠始建於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由時任湖廣總督的張之洞親自選址,歷時五年始得建成,稱“漢陽槍炮廠”。到抗戰爆發前夕,該廠已具備年產“漢陽造”步槍十萬枝,子彈五千萬發,手榴彈一百五十萬枚的生產能力,並能同時生產輕、重機槍、手槍和迫擊炮,成為抗戰初期中國規模最大、品種最齊全的主力兵工廠。


    蔣介石在何應欽、白崇禧、陳誠、戴笠等要員陪同下來到規模最大的槍枝分廠,委員長看見工人正在進行緊張有序的生產,那些形狀各異的毛坯零件經過切割、鑽眼、打孔、焊鉚、冷熱處理等多道工序,再經機器組裝,於是一枝枝簇新的步槍就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了。在機關槍車間,從德國購買的輕、重機槍生產線更是呈現一派熱氣騰騰的生產景象;馬達轟鳴,火星飛濺,焊槍閃爍,機器歌唱,廠房到處懸掛著“堅決擁護蔣委員長領導”和“每天貢獻兩小時,加緊生產抗戰救國”的標語口號,同外麵大撤退的混亂形勢形成鮮明對照,充分說明產業工人是國家抗戰的脊樑和主力軍的道理。委員長一時心情大好,不住點頭稱讚。


    在武器試驗場,蔣介石觀看中日武器對比試驗。


    在率先進行的步槍實彈對抗中,實驗員通過一係列快慢射、遠近射和穿透力、初速抗風等等試驗,得出多組確鑿數據表明,國產“漢陽造”步槍各項性能指標居於領先地位。漢陽兵工廠廠長,著名軍工專家鄭家俊解釋說,“漢陽造”步槍仿造對象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德式步槍,具有子彈初速快,抗風力強,射擊精度高等諸多優點,而日軍現役的“三八式”步槍(俗稱“三八大蓋”)則比較笨重,射擊初速慢,精度較差,撞針易斷,所以中國步槍性能更勝一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黃河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鄧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鄧賢並收藏黃河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