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感覺一下三國將領的動物屬性,把魏蜀吳當作三個動物園也蠻有意思。
古代大將多以猛獸自居或相誇讚,至今不絕,比如水滸裏有錦豹子,白花蛇等等,當年圍棋名將陳祖德也號“四眼虎”。此風三國最盛,時評價關張皆為“熊虎之將”,黃忠趙雲“並為爪牙” -- 長爪牙的,那不是老狼就是狐狸了,許褚則稱為虎癡(智商不足之老虎?)。仔細觀察,三國時代的軍事將領,或多或少帶有某種動物的屬性。不信,請看他們的動物學種屬分析:
一.獅虎派
獅子老虎都是堂堂猛獸,獅虎派指的正規化的軍事將領。
他們的特點是春秋遺風,職業軍人,講究軍陣兵法,按馮友蘭說法中國古代的兵家在春秋時是一個專門團體,可不是後來抓個老百姓就當壯丁那種軍隊。這種東方的騎士打仗就老老實實打仗,看不起使用花巧,靠實力打堂堂正正之陣,三國裏典型的是呂布,顏良,還有公孫瓚.呂布不屑於在泰山險路伏擊曹操,而要等曹操安營紮寨之後對陣衝殺,依然打的老曹抱頭鼠竄,充分展示了這種職業軍人的能力和心態。這樣的部隊往往是東漢政府軍的殘餘,有的時候不免擺出愚型,比如盤河的嚴綱,排開了陣勢折騰半天,人家就是不理他,連曬帶餓,最後叫人家亂箭射成一群刺蝟,白馬義從就此翻成畫餅。陳留惡鬥曹操派出六員大將圍戰呂布,這溫侯也肯定大叫:“你臭訛!”
君子風度不適合亂世的戰爭,唯物主義占了上風,這一派越到後來越少見,和自然界中的老虎一樣,屬於漸漸絕跡的類型.
二.狐狸派
狐狸派指的是謀略型軍事將領。
他們的特點是重視戰術戰策的運用,甚至超過對於軍隊本身素質的重視,也是中國人最欣賞的軍事家.典型如曹操,鄧艾,尤其是偷襲陰平,在抗戰中都是國民黨軍事教科書的重要內容.沒有把孔明列入,因為他在軍政建設,軍事技術和軍事謀略各方麵都幾乎登峰造極,不知道該如何取捨,不過他的謀略在演義中最為醒目.各國的軍隊都有特點,比如斯巴達的步兵,是力量型的,馬其頓方陣,是紀律型的,美國佬的數字師,是技術型的,薩達姆的共和國衛隊,是烏龜型的,中國崇尚狡狐一樣的將領,因為中國軍隊自古就是一支謀略型的軍隊。烏巢劫糧,赤壁鏖兵,三國是軍謀將領的黃金時期。
這一派弄巧成拙的也不少,比如徐晃在漢中大戰劉備,想學韓信,帶著一幫老兵油子擺開背水為陣的拚命架勢,身後卻修好八座浮橋,打起仗來破釜沉舟的效果沒有,倒是爭渡逃命淹死無數.
三.大象河馬派
從形象上也可看出這是威懾型軍事將領。
其特點是主要不靠戰鬥解決問題,而靠壓力震懾對手,所謂"不戰而曲人之兵",一頭大象甩著大鼻子立在那裏,它是否要進攻是次要的,關鍵是無法忽視它的存在.在兵法上,這叫做猛虎在山,也就是保存實力,迫使對手圍著自己轉圈而不能按照自己的節奏打仗。按照大象的節拍陪它跳舞,這真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這典型的就是對陣孔明的司馬懿了,(他在解決孟達的時候並非大象,而是豹子!),在祁山他明明兵多將廣,就是堅守不出,哪怕你給我送來母大象的外套也別想讓我出來。弄得孔明不得不和他對耗,直到五丈原油盡燈枯。所謂"無招勝有招"簡直是傳神的寫照.雖說難看,這種大笨象戰術還真的往往令狡狐般的對手無計可施.當然,這要有足夠的實力為後盾,司馬可以這樣搞,馬謖就不能這樣幹.
四.飛鷹派
飛鷹矯健,身先士卒類的將領也是如此。
他們的軍隊未必出色,謀略也不突出,但是勇敢善戰,敢於先登沖陣,從而鼓舞起部下的勇氣,靠士氣和自身的表率作用打仗,典型的就是江東小霸王孫策了.喝死一人,夾死一人,大戰太史慈,跟著這樣的主將,哪個部下不拚命呢?孫家一門三世,都有這樣的習慣,包括孫權,也喜歡親自出馬。這是愛好麽?我想多少有點兒。張昭勸誡孫權的時候,他也曾經說過,自己不親自上陣,恐怕將士不肯用心。看來主要目的還是用表率作用帶動全軍。拿破崙也這樣幹過,在義大利戰役中自己舉著軍旗直衝奧地利軍,法蘭西軍團頓時士氣高漲,隨同主帥衝進敵陣一場大殺,這當然危險萬分,好在槍林彈雨之下拿破崙個子矮目標小,不然以後就沒有法蘭西第一帝國了 -- 古今名將淨是小個子,大夥兒有數了吧?
不過,沒有趙雲馬超那樣的本領,還是不要輕試的好.比如袁術老喜歡這麽幹,放著十萬大軍不用和人家單挑,每戰必敗而樂此不疲,純屬不自量力加自虐狂.
五.野狼派
見到過《動物世界》裏麵的狼群麽?蜂擁而上,無論是獅子老虎還是野豬狗熊,沒有一個頂得住這種波浪式的進攻。野狼的特點是集群式混戰,亂軍中讓對手如周芷若進了蒙古軍陣.多好的謀略勇武都無計可施.這一派將領有點兒上不得台麵。
最典型的就是李郭之亂,其軍隊數量並不多,將領謀略也有限,但是強行脅裹百姓,打仗的時候讓老百姓在前麵硬上,不進則殺,名曰"敢死軍",頓時聲勢浩大.居然呂布,楊奉,董承,馬騰都打他不過,也算一個奇事.
曹操伐南皮,袁譚也這樣幹過一回,給曹操製造了不少麻煩.後世蒙古軍團征伐各國,就有戰術用敵國百姓打頭陣,讓對手自相殘殺,可見這一派源遠流長.
古代大將多以猛獸自居或相誇讚,至今不絕,比如水滸裏有錦豹子,白花蛇等等,當年圍棋名將陳祖德也號“四眼虎”。此風三國最盛,時評價關張皆為“熊虎之將”,黃忠趙雲“並為爪牙” -- 長爪牙的,那不是老狼就是狐狸了,許褚則稱為虎癡(智商不足之老虎?)。仔細觀察,三國時代的軍事將領,或多或少帶有某種動物的屬性。不信,請看他們的動物學種屬分析:
一.獅虎派
獅子老虎都是堂堂猛獸,獅虎派指的正規化的軍事將領。
他們的特點是春秋遺風,職業軍人,講究軍陣兵法,按馮友蘭說法中國古代的兵家在春秋時是一個專門團體,可不是後來抓個老百姓就當壯丁那種軍隊。這種東方的騎士打仗就老老實實打仗,看不起使用花巧,靠實力打堂堂正正之陣,三國裏典型的是呂布,顏良,還有公孫瓚.呂布不屑於在泰山險路伏擊曹操,而要等曹操安營紮寨之後對陣衝殺,依然打的老曹抱頭鼠竄,充分展示了這種職業軍人的能力和心態。這樣的部隊往往是東漢政府軍的殘餘,有的時候不免擺出愚型,比如盤河的嚴綱,排開了陣勢折騰半天,人家就是不理他,連曬帶餓,最後叫人家亂箭射成一群刺蝟,白馬義從就此翻成畫餅。陳留惡鬥曹操派出六員大將圍戰呂布,這溫侯也肯定大叫:“你臭訛!”
君子風度不適合亂世的戰爭,唯物主義占了上風,這一派越到後來越少見,和自然界中的老虎一樣,屬於漸漸絕跡的類型.
二.狐狸派
狐狸派指的是謀略型軍事將領。
他們的特點是重視戰術戰策的運用,甚至超過對於軍隊本身素質的重視,也是中國人最欣賞的軍事家.典型如曹操,鄧艾,尤其是偷襲陰平,在抗戰中都是國民黨軍事教科書的重要內容.沒有把孔明列入,因為他在軍政建設,軍事技術和軍事謀略各方麵都幾乎登峰造極,不知道該如何取捨,不過他的謀略在演義中最為醒目.各國的軍隊都有特點,比如斯巴達的步兵,是力量型的,馬其頓方陣,是紀律型的,美國佬的數字師,是技術型的,薩達姆的共和國衛隊,是烏龜型的,中國崇尚狡狐一樣的將領,因為中國軍隊自古就是一支謀略型的軍隊。烏巢劫糧,赤壁鏖兵,三國是軍謀將領的黃金時期。
這一派弄巧成拙的也不少,比如徐晃在漢中大戰劉備,想學韓信,帶著一幫老兵油子擺開背水為陣的拚命架勢,身後卻修好八座浮橋,打起仗來破釜沉舟的效果沒有,倒是爭渡逃命淹死無數.
三.大象河馬派
從形象上也可看出這是威懾型軍事將領。
其特點是主要不靠戰鬥解決問題,而靠壓力震懾對手,所謂"不戰而曲人之兵",一頭大象甩著大鼻子立在那裏,它是否要進攻是次要的,關鍵是無法忽視它的存在.在兵法上,這叫做猛虎在山,也就是保存實力,迫使對手圍著自己轉圈而不能按照自己的節奏打仗。按照大象的節拍陪它跳舞,這真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這典型的就是對陣孔明的司馬懿了,(他在解決孟達的時候並非大象,而是豹子!),在祁山他明明兵多將廣,就是堅守不出,哪怕你給我送來母大象的外套也別想讓我出來。弄得孔明不得不和他對耗,直到五丈原油盡燈枯。所謂"無招勝有招"簡直是傳神的寫照.雖說難看,這種大笨象戰術還真的往往令狡狐般的對手無計可施.當然,這要有足夠的實力為後盾,司馬可以這樣搞,馬謖就不能這樣幹.
四.飛鷹派
飛鷹矯健,身先士卒類的將領也是如此。
他們的軍隊未必出色,謀略也不突出,但是勇敢善戰,敢於先登沖陣,從而鼓舞起部下的勇氣,靠士氣和自身的表率作用打仗,典型的就是江東小霸王孫策了.喝死一人,夾死一人,大戰太史慈,跟著這樣的主將,哪個部下不拚命呢?孫家一門三世,都有這樣的習慣,包括孫權,也喜歡親自出馬。這是愛好麽?我想多少有點兒。張昭勸誡孫權的時候,他也曾經說過,自己不親自上陣,恐怕將士不肯用心。看來主要目的還是用表率作用帶動全軍。拿破崙也這樣幹過,在義大利戰役中自己舉著軍旗直衝奧地利軍,法蘭西軍團頓時士氣高漲,隨同主帥衝進敵陣一場大殺,這當然危險萬分,好在槍林彈雨之下拿破崙個子矮目標小,不然以後就沒有法蘭西第一帝國了 -- 古今名將淨是小個子,大夥兒有數了吧?
不過,沒有趙雲馬超那樣的本領,還是不要輕試的好.比如袁術老喜歡這麽幹,放著十萬大軍不用和人家單挑,每戰必敗而樂此不疲,純屬不自量力加自虐狂.
五.野狼派
見到過《動物世界》裏麵的狼群麽?蜂擁而上,無論是獅子老虎還是野豬狗熊,沒有一個頂得住這種波浪式的進攻。野狼的特點是集群式混戰,亂軍中讓對手如周芷若進了蒙古軍陣.多好的謀略勇武都無計可施.這一派將領有點兒上不得台麵。
最典型的就是李郭之亂,其軍隊數量並不多,將領謀略也有限,但是強行脅裹百姓,打仗的時候讓老百姓在前麵硬上,不進則殺,名曰"敢死軍",頓時聲勢浩大.居然呂布,楊奉,董承,馬騰都打他不過,也算一個奇事.
曹操伐南皮,袁譚也這樣幹過一回,給曹操製造了不少麻煩.後世蒙古軍團征伐各國,就有戰術用敵國百姓打頭陣,讓對手自相殘殺,可見這一派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