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蜀當時合力與魏國實力相差尚遠,和則可圖共存,戰則此消彼長,吳取荊州,自身依然無法對抗曹魏,卻進一步破壞了南方的軍事同盟,兩國亡於魏的命運其實此時已經奠定。
第二,拉長戰線,戰略態勢更加被動
守江者,必守何處?"守江必守淮"也!
自古江東之國,得河淮四鎮則可長期相拒北方,如南宋,東晉,南齊,失之必速亡.如南陳,南唐,南明,乃至近年之國府.何也?心腹無縱深也.呂蒙放棄青徐之論,戰將之策,何可謀國? 吳軍不北向擴展戰略空間,曹軍隨時可臨江而望秣陵,變一衣帶水之險狀,唯一之路乃拚死取合肥壽春,形成首都屏障.此生命之線,為不可不奪也.
取荊州,對改變吳國的被動之態於事無補.縱深沒有加強,反而另開一條兩湖戰線.吳之首要大敵先天為魏.吳弱於魏,處於守勢之方不圖縮短戰線,反而拉長, 從軍事角度,此取敗之道也.
第三,自毀屏藩,苦對上遊壓力
長江上遊之重要人所共知,唯上遊重鎮,乃在襄樊宛城,不在江陵,南宋死守襄陽延續數十年偏安,可謂一個證明.
蜀漢在荊州的主要統治據點,是江陵。漢上君臨之勢,江陵未有不懼也.此亦為關羽必取襄陽的理由.有關羽在荊州,對上遊曹魏的威脅乃是一道屏障,縱對吳有敵意,其生死線在襄樊之間,猛虎在側,焉敢擅自開釁?比之讓吳國直對襄陽曹仁虎視,其威脅不可以道裏計.吳奪長沙等三郡,蜀不敢力爭,已可見一斑.
用蜀國之兵,為東吳守邊,何樂而不為也?取江陵而不得襄樊,依然無法改變上遊事態.終東吳一世,自曹子孝至羊叔子,襄陽如磨盤,成為東吳荊州地區的夢噩. 放著友軍不用,直要自己挑擔,把個大將陸遜長困荊州 -- 伯言,雲長已逝,無人替你擔當上遊,爾不能北獵黃淮,翻弄中原,一生做個默默的看守,曾無嘆乎?
?
2006-01-04 15:50:56
大 中 小
第四,力分增疑,失去戰略進攻實力
取荊州後,東吳不得不將軍力分為荊州,建業兩大集團,不足的力量更加分散,無法形成對曹魏的戰略性進攻,隻能打一點石亭一類的局部戰役,於大局無補.
荊北,淮南兩方麵必須給以同樣的重視,不僅加重了吳國的負擔,而且建業對於荊州鞭長莫及,江南是大族天下,不免多所疑忌,孫權對陸遜之薄,立嗣事訓斥交加以至其死,實因為荊州力量加上太子黨,的確已經可以對中央構成重大威脅.東吳一世,荊州大族割據的例子不鮮見,亂叛時起,製造內耗.兩頭蛇少見,兩頭的國家,就更不可思議了.雖然荊州還稱不到一個頭,至少是多了一個不太聽使喚的神經中樞.
吳國得荊州,而不能用之,戰略上反而成了一個大包袱.
第五,國策失據,孤不帝矣
東吳本來有兩套取得天下的國策。
一套是前期,周瑜的積極策略,所謂役使蜀漢,主取天下.這沒有形成隆中對那樣的文字,但是孫劉聯盟最初的確是以東吳為主的,劉備雖然不聽使喚,但是也要不時顧及東吳的戰略決策,僅僅是因為劉備君臣的出色,才使周瑜難以駕馭.這個政策在周瑜死後,基本告終,但是還留有死灰復燃的餘地,那就是蜀漢掌握的荊州.
看看地圖,實際上吳國對江陵如虎口弄丸,真正口中之食也,含而不吞,可以從蜀漢勒索各種好處,因為蜀國按照隆中對,也視荊州為國策的根本,不能放棄,如果吳國有威脅,自然不能不多所讓步.這是蜀國的小辮子,抓住他,可以迫使吳蜀聯盟向吳國有利方麵發展.吳國奪了荊州,仿佛割下了小辮子,的確人家損失不小, 但是也沒有了把柄,無法再行掌控了.
第二套是魯肅的榻上策,其根本精神不在取長江上遊的表象,而在於"袖手旁觀,漁翁得利",所謂借荊州,便是挑唆蜀魏火併的釣餌,這個政策前麵可算成功,蜀魏果然打成一團了.糟糕就糟糕在取了荊州,一來蜀魏矛盾馬上緩解,失去了利用曹操死製造天下大亂的機會,二來蜀國元氣大傷,也沒有了和魏國決一死戰的實力.不能讓兩家兩敗俱傷,袖手旁觀,不知道能觀到什麽.
取得荊州之後,吳國自此出現了戰略真空,再沒有了一個統一中原的指導思想,而完全轉為割據偏安.可以說,吳國的一統天下之國策,死於荊州.
第六,劉備襲吳純屬臆測
劉備控製荊州,是否會對吳國構成戰略威脅?
某以為蜀是不會首先開釁滅吳的,戰略上,所謂江東已歷三世,樹大根深,實力不弱,吳蜀都是弱國,如果滅吳,自己實力必然也要大損,成為魏國的口中之食.這是大勢,也是蜀國君臣早已明了的.隆中對對此的看法就相當深刻.
退一萬步,劉備利令智昏,扔掉隆中對的決策,從荊州進攻東吳,其戰術上也不可行.劉備主力東出到夷陵,已經補給線過於漫長,從夷陵到建業,其補給線更長, 單單這條補給線,就可以使東吳輕易抵擋劉備的攻擊.而江南兩湖地區遍布湖沼,陸路行動不便,唯一的補給動脈就是長江,蜀漢的軍事行動必然也要圍繞長江展開.東吳軍隊善於水戰,這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長了.
更重要的,您看過宰殺甲魚麽,用一根筷子逗弄,待其咬住,可以拉出一個長長的頭頸,然後一刀斬首... 如果劉備攻吳,他的補給線就是甲魚的頭頸,那屠刀呢?就是曹魏在江北的百萬大軍!幾千裏長的補給線北方強敵麵前沒有任何屏障,自古沒有這樣用兵的.如果劉備沒有精神病,應該不會做這樣的蠢事吧?
第二,拉長戰線,戰略態勢更加被動
守江者,必守何處?"守江必守淮"也!
自古江東之國,得河淮四鎮則可長期相拒北方,如南宋,東晉,南齊,失之必速亡.如南陳,南唐,南明,乃至近年之國府.何也?心腹無縱深也.呂蒙放棄青徐之論,戰將之策,何可謀國? 吳軍不北向擴展戰略空間,曹軍隨時可臨江而望秣陵,變一衣帶水之險狀,唯一之路乃拚死取合肥壽春,形成首都屏障.此生命之線,為不可不奪也.
取荊州,對改變吳國的被動之態於事無補.縱深沒有加強,反而另開一條兩湖戰線.吳之首要大敵先天為魏.吳弱於魏,處於守勢之方不圖縮短戰線,反而拉長, 從軍事角度,此取敗之道也.
第三,自毀屏藩,苦對上遊壓力
長江上遊之重要人所共知,唯上遊重鎮,乃在襄樊宛城,不在江陵,南宋死守襄陽延續數十年偏安,可謂一個證明.
蜀漢在荊州的主要統治據點,是江陵。漢上君臨之勢,江陵未有不懼也.此亦為關羽必取襄陽的理由.有關羽在荊州,對上遊曹魏的威脅乃是一道屏障,縱對吳有敵意,其生死線在襄樊之間,猛虎在側,焉敢擅自開釁?比之讓吳國直對襄陽曹仁虎視,其威脅不可以道裏計.吳奪長沙等三郡,蜀不敢力爭,已可見一斑.
用蜀國之兵,為東吳守邊,何樂而不為也?取江陵而不得襄樊,依然無法改變上遊事態.終東吳一世,自曹子孝至羊叔子,襄陽如磨盤,成為東吳荊州地區的夢噩. 放著友軍不用,直要自己挑擔,把個大將陸遜長困荊州 -- 伯言,雲長已逝,無人替你擔當上遊,爾不能北獵黃淮,翻弄中原,一生做個默默的看守,曾無嘆乎?
?
2006-01-04 15:50:56
大 中 小
第四,力分增疑,失去戰略進攻實力
取荊州後,東吳不得不將軍力分為荊州,建業兩大集團,不足的力量更加分散,無法形成對曹魏的戰略性進攻,隻能打一點石亭一類的局部戰役,於大局無補.
荊北,淮南兩方麵必須給以同樣的重視,不僅加重了吳國的負擔,而且建業對於荊州鞭長莫及,江南是大族天下,不免多所疑忌,孫權對陸遜之薄,立嗣事訓斥交加以至其死,實因為荊州力量加上太子黨,的確已經可以對中央構成重大威脅.東吳一世,荊州大族割據的例子不鮮見,亂叛時起,製造內耗.兩頭蛇少見,兩頭的國家,就更不可思議了.雖然荊州還稱不到一個頭,至少是多了一個不太聽使喚的神經中樞.
吳國得荊州,而不能用之,戰略上反而成了一個大包袱.
第五,國策失據,孤不帝矣
東吳本來有兩套取得天下的國策。
一套是前期,周瑜的積極策略,所謂役使蜀漢,主取天下.這沒有形成隆中對那樣的文字,但是孫劉聯盟最初的確是以東吳為主的,劉備雖然不聽使喚,但是也要不時顧及東吳的戰略決策,僅僅是因為劉備君臣的出色,才使周瑜難以駕馭.這個政策在周瑜死後,基本告終,但是還留有死灰復燃的餘地,那就是蜀漢掌握的荊州.
看看地圖,實際上吳國對江陵如虎口弄丸,真正口中之食也,含而不吞,可以從蜀漢勒索各種好處,因為蜀國按照隆中對,也視荊州為國策的根本,不能放棄,如果吳國有威脅,自然不能不多所讓步.這是蜀國的小辮子,抓住他,可以迫使吳蜀聯盟向吳國有利方麵發展.吳國奪了荊州,仿佛割下了小辮子,的確人家損失不小, 但是也沒有了把柄,無法再行掌控了.
第二套是魯肅的榻上策,其根本精神不在取長江上遊的表象,而在於"袖手旁觀,漁翁得利",所謂借荊州,便是挑唆蜀魏火併的釣餌,這個政策前麵可算成功,蜀魏果然打成一團了.糟糕就糟糕在取了荊州,一來蜀魏矛盾馬上緩解,失去了利用曹操死製造天下大亂的機會,二來蜀國元氣大傷,也沒有了和魏國決一死戰的實力.不能讓兩家兩敗俱傷,袖手旁觀,不知道能觀到什麽.
取得荊州之後,吳國自此出現了戰略真空,再沒有了一個統一中原的指導思想,而完全轉為割據偏安.可以說,吳國的一統天下之國策,死於荊州.
第六,劉備襲吳純屬臆測
劉備控製荊州,是否會對吳國構成戰略威脅?
某以為蜀是不會首先開釁滅吳的,戰略上,所謂江東已歷三世,樹大根深,實力不弱,吳蜀都是弱國,如果滅吳,自己實力必然也要大損,成為魏國的口中之食.這是大勢,也是蜀國君臣早已明了的.隆中對對此的看法就相當深刻.
退一萬步,劉備利令智昏,扔掉隆中對的決策,從荊州進攻東吳,其戰術上也不可行.劉備主力東出到夷陵,已經補給線過於漫長,從夷陵到建業,其補給線更長, 單單這條補給線,就可以使東吳輕易抵擋劉備的攻擊.而江南兩湖地區遍布湖沼,陸路行動不便,唯一的補給動脈就是長江,蜀漢的軍事行動必然也要圍繞長江展開.東吳軍隊善於水戰,這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長了.
更重要的,您看過宰殺甲魚麽,用一根筷子逗弄,待其咬住,可以拉出一個長長的頭頸,然後一刀斬首... 如果劉備攻吳,他的補給線就是甲魚的頭頸,那屠刀呢?就是曹魏在江北的百萬大軍!幾千裏長的補給線北方強敵麵前沒有任何屏障,自古沒有這樣用兵的.如果劉備沒有精神病,應該不會做這樣的蠢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