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是迷信軍事力量,不重視政治修為,因此,他養軍甚多,謀臣以為過分,而他表示這個軍隊,自保固然不需要這樣多,取天下還少呢。其實,孫氏政權終其一世,問題都不在軍隊多寡,而在內政。大族政治,山越問題,東吳是三國中政治上建樹最為有限的一個政權。


    其次就是割據思想。這就體現在他認為取天下就是取地盤。換句話說,缺乏對全局的認識。孫策認為他不適合爭雄天下,隻擅長守護江東,便是這個含義。正因為如此,他才對魯肅的借荊州逐漸產生了反感,因為他借出的江陵,是自己明明可以握在手中的富庶之地,卻交給了劉備。打不下合肥,東吳要擴張領土,那就隻有西進取江陵了。


    孫權取江陵,帶有很大的圖一城一地得失的色彩。奪取江陵,給東吳帶來的危害相當大。拿到荊州,孫權有了青徐和荊州兩個出擊點。問題是當時吳弱魏強,吳北伐的威脅大大小於魏南征的威脅,因此多了一個接觸點,為吳國帶來的更是防守壓力。吳國因此以頭號大將陸遜鎮守荊州,阻擋襄陽的威脅。東吳的軍事力量化為青徐和荊州兩大集團,力分則弱,魏國則無需戰略調整,吳國正麵的魏國軍事壓力就倍增。


    限於實力,東吳荊州一線,自保尚且不足,根本無法和青徐方向發揮“兩個拳頭打人”的威力。從歷史上看,從此吳國再也無法恢復在長江一線的戰略主動權,陷入了和魏國消耗戰的泥潭,而這種對峙和消耗,對於較弱的吳國顯然是不利的。


    所謂取荊州為了防範劉備集團,則說法比較勉強。


    因為如果察看地圖,荊州並非一家所有,劉備集團在荊州隻有三郡,象零陵掛在地圖一角,戰略上毫無價值,真正有力的隻有南郡,根本沒有防禦縱深,戰略態勢極為被動,無法和東晉的王桓相比。


    劉備政權的建設,集中在益州,並以其為大本營,不大可能再把政治中心轉到荊州。北取襄陽如果成功,直接威脅許都,對魏國心腹壓力太大,魏國不可能輕易放棄,必然全力爭奪,劉備政權在荊州的重心,也不的不隨之北移,無法再有力量主動攻擊東吳。


    而劉備政權如果試圖首先滅亡東吳,其軍事上必然採取速決戰,否則吳國可以輕易向魏國稱臣,聯手西向,劉備集團沒有足夠的實力對付兩國的聯合力量。如果採取速決戰,唯一的辦法就是沿長江而下,取建業。但是這個補給線一樣漫長和危險,它的後方江陵本身就是一個突出部,北方是曹魏,南方是孫權控製的荊州部分,一旦戰爭開始,無論孫曹,都會想到從長江中遊攻擊劉備軍後路,切斷他和益州大本營的聯繫,因為從江陵到建業的距離還很長,千裏水路,無法處處設防,這條防線的任何一點都是一突即破,劉備首尾不能相顧,就是拿下建業也是死路一條。


    還有一點,從歷史角度看,東吳的軍事實力,從來都在蜀漢以上,隻是使用上比較被動而已。


    因此,劉備攻吳,從軍事上看,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孫權也沒有必要為了防範劉備而奪取荊州。


    襄陽對於蜀魏,如同合肥對於魏吳,雙方都難以輕易放棄,看曹操對於襄陽的反覆增援可見一斑。如果東吳把握機會,等待蜀魏在此線陷入激戰,自己取合肥,魏國因為首都受到威脅,權衡輕重,也必然是襄陽線重於合肥線,孫權取得青州徐州一線可能性相當大,那時,吳的態勢就是控製整個東方,而且建業無需保留龐大的軍事集團,戰略彈性要好得多。


    [完]


    ?


    2006-01-04 15:45:05


    大 中 小


    魯肅,是探討三國荊州問題的一個不可或缺的人物。他最先向孫權獻上“榻上策”,力主東吳西進,奪取荊州,而後“窮長江之極”,統一天下。“榻上策”和諸葛亮的“隆中對”都強調了占據荊州的重要性,被後人稱為吳蜀兩國最為典型的“國策”。


    然而,諸葛亮在輔佐劉備期間,始終不渝的貫徹“隆中對”的戰略思想,占據荊州,西進益州,北上漢中,魯肅卻沒有積極的推進他的“榻上策”,相反,還建議孫權把“榻上策”中東吳的戰略要點 -- 荊州,借給劉備,這和“窮長江之極”的策略顯然是矛盾的。


    那麽,從“榻上策”對荊州的重視,到主動出借荊州,魯肅是不是背叛了自己的思想呢?


    筆者以為並非如此。


    魯肅的榻上策,雖然也要占據荊州,其真實用意和諸葛亮的隆中對不同。


    魯肅的想法提出比“隆中對”早得多,當時北方的局麵是軍閥混戰,魯肅的觀點就是針對這個形勢提出的。他提出占據荊州,真實目的在於橫斷長江,割據南方,局限北方軍閥的活動範圍,使其無法南下,隻能在中原爭雄混戰,從而彼此消耗,形成南強北弱的局麵,吳國統一中國將成為順理成章的結局。


    這個觀點的要害是北方為一盤散沙,吳國鎖定長江,便可坐觀成敗,合縱連橫。


    換句話說,這不是一個以曹魏為作戰目標的統一方案。


    大話三國網站曾經組織統一三國遊戲,當時的遊戲規則是各國可以自由發展,而幾個自建勢力都在北方洛陽,南皮等地,薩當時在蜀國“為官”,我們的戰略就基本和魯肅的打法差不多,我們和當時在揚州的吳國預約,遊戲開始後,表麵上我們對在洛陽的魏國發動聲討,實際上根本不去動它。吳沿長江向西,我們從成都向東,一個占襄陽,一個占江陵,先切斷長江,北邊各國誰向南進,我們就聯合打它。這樣,我們南方各地,就不會受到騷擾,我們隻要清除當地很弱的勢力,就可以割據很大的國土,而北方各國,南下碰到我們兩家不好對付,北麵的領土有限,隻好互相交手,我們就事半功倍,當時的確感到了魯肅“榻上策” 的妙處。這次遊戲進行到一半,因為網站組織的問題沒有打下去,但是魏國已經看到情況不妙,遷都長安,也是把中原讓出來讓別人混戰,可見這一招的效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下英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薩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薩蘇並收藏天下英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