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當然了解自己內侄女的能力以及時局的動盪,不然她是不會讓光緒的弟弟載灃來當攝政王的。


    慈禧是個很霸道、專橫的女人,雖然醇親王奕槎蘊後恭謙得都有點令人肉麻,但當他在光緒十七年(1891年)去世後還因墳前的一棵樹而引起軒然大波。


    根據“翁同鋈占恰奔竊兀捍記淄醯牧昴骨壩幸恢甏執蟮囊杏樹,一些迷信風水的人說:醇王墓有帝王陵墓的氣象,醇親王的後代依然會入承大統。


    慈禧聽信了這話,立刻令人去砍掉那棵樹。


    光緒在得知自己父親墳上的一棵樹都保不住,氣得下諭說:誰敢砍這棵樹,先來砍他光緒的頭……但慈禧還是在光緒趕到墓地前把樹砍了,光緒悲忍不住號啕大哭,繞著父親的墓走了三匝……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慈禧雖然砍了銀杏樹,結果仍然要從醇親王的後裔中去選擇皇位繼承人,並讓奕櫚畝子當了攝政王……別看慈禧對醇親王一支接連出皇帝非常不情願,但老醇王的福晉不僅不感激涕零,反而失聲痛哭地說道:“既殺我子,復殺我孫,雖擁皇帝虛名,實等終身幽禁”,緊緊地抱著孫子不肯鬆手。


    去接溥儀的王公大臣,隻能用不能抗旨來迫使老福晉就範。


    在老福晉看來,所謂入承大統就是把孫子送到終身幽禁的地方,就是生死之別……在光緒去世的第二天——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5日)慈禧也不得不伴隨著生命的終結而放棄把持了近半個世紀的權力。


    由於她一直把主要精力用於對付已經親政的同治與光緒、用於大權獨攬,由於她的孤陋寡聞以及對世界風雲缺乏最起碼的了解,因而她給過繼孫子溥儀留下的是一個即將壽終正寢的王朝……一切都無法挽回了。


    慈禧不僅在紫禁城內揮霍無度,在陵寢的修建上也耗盡民脂民膏。


    慈禧與慈安的陵寢分別建在遵化的菩陀峪與普祥峪,均稱為定東陵,兩座陵寢在光緒五年(1879年)已經完工,各用去將近300萬兩的白銀的巨資,已經相當可觀了。


    兩年後慈安暴亡,葬入普祥峪的陵寢。


    但到了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慈禧為了體現自己獨尊的地位,下令把菩陀峪定東陵的方城、明樓、三殿(隆恩殿及東西配殿)全部拆掉重建,整整用了13年的時間,如果不是慈禧大限已到,陵寢的工程還會持續下去。


    重新建成的三殿,所用木料都是最名貴的黃花梨,殿內的彩繪用的是貼金,牆壁是掃金,地麵的雕磚上也都用掃金裝飾……重修後的慈禧陵寢,不僅在清東陵中是最豪華的,即使把建在易縣的清西陵以及建在昌平的明十三陵都加在一起,在驕奢淫逸方麵也沒有一座能達到慈禧陵寢的水平……請別忘了,慈禧下令重修陵寢時的1895年,正是甲午戰爭期間。


    在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不把資金用於增加或改進軍事裝備,而用於大肆重修陵寢,即使把富國強兵天天掛在嘴邊上,又能如何呢!至於慈禧墓中的隨葬物品雖然反映了她生前的意願,但畢竟是後人給操辦的,大太監李蓮英的侄子李營舟寫的《愛月軒筆記》以及清代檔案中都對隨葬的珠寶玉器進行了記載,《愛月軒筆記》對隨葬物品還進行了詳細的描繪,檔案中的記載僅僅是器物的名稱;盡管在隨葬物品的名稱以及數量的記載上,彼此存在一定的差異,但隨葬品數量之多、價格之昂貴的確令人驚詫不已。


    國勢已經衰落到這一步,清王朝的決策人還不思奮起,又怎能減緩向下墜落的加速度……當1928年,軍閥孫殿英以軍事演習為名對慈禧陵寢中的珍寶公開劫掠的案件發生後,《愛月軒筆記》的作者就說過“慈禧的葬物若均追回,足以富國”……慈禧的執迷不悟已經鑄成大錯,而她的後人也一個賽一個的頑固不化,清王朝的滅亡已經指日可待……


    上一頁[返回目錄]下一頁


    f010 同治皇後阿魯特氏


    阿魯特氏是從大清門抬進來的,她享受了最隆重的皇家婚禮;她氣質優雅,飽讀詩書,雖有六宮之尊,卻不能討得婆婆慈禧的歡心,以至獨守空房;在旁人的眼裏她是令人羨慕的,但她內心的痛苦卻是錐心刺骨的;身在富貴的皇宮,卻落得活活餓死的下場……同治皇後阿魯特氏21歲時被迫絕食自盡,這時距離她進宮才僅僅兩年,在這兩年中她度過了常人難以想像的人生劫難……


    狀元之女


    阿魯特氏出生在一個世代官宦的家族,隸屬於蒙古正藍旗。她的祖父賽尚阿在嘉慶年間中舉,曾為大學士,並曾任道光年間兵部尚書兼刑部尚書,可謂權傾一時。鹹豐元年(1851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賽尚阿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入廣西鎮壓太平軍。但太平軍攻勢淩厲,從廣西一直打到湖南,賽尚阿由此被革職。父親崇綺在道光二十八年即中舉,因受祖父株連,亦被免掉工部主事的職位。


    同治三年崇綺重新參加科舉考試,居然奪得一甲一名的狀元頭銜。


    關於父親得狀元的故事,還在很小的時候,阿魯特氏就聽家人說過,這裏麵還有一段插曲。


    當時看到考官的評分後,慈禧竟為把狀元的稱號給一個蒙古人而猶豫不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正說清朝十二後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廣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廣源並收藏正說清朝十二後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