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漢族的觀念,廢後為“聖德之累”,總是件不體麵的事,而且必然要引起朝臣的一番辯論,對皇帝來說也就毫無隱私可言了。
一般說不是為了要另立一位妃嬪為皇後,任何一個有頭腦的皇帝都不會輕易提出廢後的。
一旦廢後,幹隆與烏拉那拉氏之間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就很可能給抖摟一個底掉。
以幹隆的精明絕不會行此下策,他寧肯讓烏拉那拉氏保留皇後的名號,對幹隆來說收回這個名號並無任何意義,反正他已經不打算再冊立皇後了。
十三年過去了,金從善這個書呆子,還就皇後斷髮一事指責幹隆私生活失德,要求皇帝下罪己詔,如果當初幹隆不對烏拉那拉氏採取“曲予包容,不行廢斥”,皇後斷髮所引發的波瀾就更加難以淡化與平息。
生活在宮廷中的婦女,絕大多數都是森嚴等級製度與一夫多妻的受害者。
幹隆有四十多個後妃,即使有些陸續去世,一般也要有二三十個左右,那些不得寵的妃嬪難得能與幹隆一見。
當年杜牧在《阿房宮賦》中就曾對宮中美女之多以及那些女性盼望得到秦始皇的寵幸而大多數終身不能見皇帝一麵的悲慘境遇。
而用思想家李贄的話來說就是“男女飲食,人之大欲”!繼後烏拉那拉氏落到欲出家為尼而不可得、被打入冷宮、甚至在死後連一個獨自墓穴都沒有的地步,就是因為她不甘於“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兩如何”的命運,她向皇帝的淫威進行了挑戰。
一個孤苦無依的弱女子在威嚴的皇權之下,也隻能落得悲慘而亡的下場,即使她選擇了死,也沒得到應有的尊嚴。
無論是生還是死,她都不能擺脫無處不在的皇權……
上一頁[返回目錄]下一頁
不再立後
在幹隆三十年發生皇後斷髮之後,幹隆晉封魏佳氏為皇貴妃,皇貴妃的地位僅亞於皇後。
魏佳氏能贏得這一封號,同她的容忍具有直接的關係。
已經在後宮生活快20年的魏佳氏當然清楚,即使是皇後也要對皇帝的移情別戀心靜如水,這一點從入宮的第一天就已經決定了,她沒有選擇的權力,隻有等待的義務……她以心平氣和的等待贏得了皇貴妃的封號,贏得“攝後宮事”的權力,此時她已經38歲。
在魏佳氏晉升為皇貴妃後一年,被幽禁的皇後烏拉那拉氏去世,皇貴妃魏佳氏已經成為後宮中名分最高的人。
盡管魏佳氏的辦事能力以及待人謙和的態度都令幹隆很滿意,但幹隆卻不打算再立皇後,寧肯讓魏佳氏以皇貴妃的身份管理後宮,也不會把皇後的桂冠賞給她。
在幹隆看來,當年烏拉那拉氏在以皇貴妃的身份攝六宮事時也是相當小心謹慎的,一旦得到皇後的桂冠竟會鬧到斷髮的地步,誰會擔保魏佳氏不會成為第二個烏拉那拉氏?他可不想在後宮中再冊立一個同自己平起平坐的人,他自己要成為前三殿後六宮的惟一主子,絕不立後。
當年幹隆的父親雍正在孝敬皇後去世後(雍正九年九月),並未再立皇後,而幹隆的祖父康熙在第三位皇後——孝懿皇後於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去世後,在長達33年的歲月裏也未再冊立皇後。
更何況當幹隆在三十八年(1773年)秘密立皇十五子永琰為皇太子後,為了不流露出立儲意向,也隻能讓永琰的母親魏佳氏繼續保持皇貴妃的身份。
幹隆本想等到幹隆六十年公布皇太子的人選、宣布退位的同時,再冊封魏佳氏為皇後,不料秘密立儲才兩年,魏佳氏竟一命歸天,享年49歲。
這就使得以皇貴妃的身份攝六宮事長達11年的魏佳氏,一直到去世也未得到本應得到的皇後名分。
也許是出於一種心靈上的彌補,在魏佳氏去世後幹隆令將皇貴妃魏佳氏的靈柩葬入裕陵地宮。
在幹隆看來,這樣做不會引起臣下對立儲的種種猜測,在裕陵的地宮裏已經安葬了三位皇貴妃——慧賢皇貴妃高佳氏、哲憫皇貴妃富察氏、淑嘉皇貴妃金佳氏,而且金佳氏生有的三個兒子都健在。
從幹隆二十年到四十年長達20年的時間裏,無論是在幹隆心中,還是在後宮中,最有影響的當屬魏佳氏。
對魏佳氏來說最幸運的是,她在圓明園“天地一家春”生育了皇十五子永琰,正是由於這個兒子被幹隆立為了繼承人——也就是後來的嘉慶帝,她才能母以子貴,在幹隆六十年九月初三宣布永琰為皇太子之後追封她為孝儀皇後。
但這隻是死後的哀榮,魏佳氏的陽壽同繼後烏拉那拉氏一樣,她們在進入更年期後,身體、心理都發生巨大變化,是需要得到關心照顧的時期。
可在現實中他們見不到丈夫,而兒女也都已經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在空蕩蕩的宮殿隻有獨自品味著孤寂。
盡管是錦衣玉飾,魏佳氏同那拉氏竟然都在49歲撒手而去,看似偶然,實際並不偶然。
“一閉上陽多少春”“一生遂向空房宿”,的確寫出紫禁城中絕大多數女性精神上的痛苦,不管她們是敏感的還是麻木的……
上一頁[返回目錄]下一頁
f07 嘉慶孝和皇後鈕祜祿氏
一般說不是為了要另立一位妃嬪為皇後,任何一個有頭腦的皇帝都不會輕易提出廢後的。
一旦廢後,幹隆與烏拉那拉氏之間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就很可能給抖摟一個底掉。
以幹隆的精明絕不會行此下策,他寧肯讓烏拉那拉氏保留皇後的名號,對幹隆來說收回這個名號並無任何意義,反正他已經不打算再冊立皇後了。
十三年過去了,金從善這個書呆子,還就皇後斷髮一事指責幹隆私生活失德,要求皇帝下罪己詔,如果當初幹隆不對烏拉那拉氏採取“曲予包容,不行廢斥”,皇後斷髮所引發的波瀾就更加難以淡化與平息。
生活在宮廷中的婦女,絕大多數都是森嚴等級製度與一夫多妻的受害者。
幹隆有四十多個後妃,即使有些陸續去世,一般也要有二三十個左右,那些不得寵的妃嬪難得能與幹隆一見。
當年杜牧在《阿房宮賦》中就曾對宮中美女之多以及那些女性盼望得到秦始皇的寵幸而大多數終身不能見皇帝一麵的悲慘境遇。
而用思想家李贄的話來說就是“男女飲食,人之大欲”!繼後烏拉那拉氏落到欲出家為尼而不可得、被打入冷宮、甚至在死後連一個獨自墓穴都沒有的地步,就是因為她不甘於“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兩如何”的命運,她向皇帝的淫威進行了挑戰。
一個孤苦無依的弱女子在威嚴的皇權之下,也隻能落得悲慘而亡的下場,即使她選擇了死,也沒得到應有的尊嚴。
無論是生還是死,她都不能擺脫無處不在的皇權……
上一頁[返回目錄]下一頁
不再立後
在幹隆三十年發生皇後斷髮之後,幹隆晉封魏佳氏為皇貴妃,皇貴妃的地位僅亞於皇後。
魏佳氏能贏得這一封號,同她的容忍具有直接的關係。
已經在後宮生活快20年的魏佳氏當然清楚,即使是皇後也要對皇帝的移情別戀心靜如水,這一點從入宮的第一天就已經決定了,她沒有選擇的權力,隻有等待的義務……她以心平氣和的等待贏得了皇貴妃的封號,贏得“攝後宮事”的權力,此時她已經38歲。
在魏佳氏晉升為皇貴妃後一年,被幽禁的皇後烏拉那拉氏去世,皇貴妃魏佳氏已經成為後宮中名分最高的人。
盡管魏佳氏的辦事能力以及待人謙和的態度都令幹隆很滿意,但幹隆卻不打算再立皇後,寧肯讓魏佳氏以皇貴妃的身份管理後宮,也不會把皇後的桂冠賞給她。
在幹隆看來,當年烏拉那拉氏在以皇貴妃的身份攝六宮事時也是相當小心謹慎的,一旦得到皇後的桂冠竟會鬧到斷髮的地步,誰會擔保魏佳氏不會成為第二個烏拉那拉氏?他可不想在後宮中再冊立一個同自己平起平坐的人,他自己要成為前三殿後六宮的惟一主子,絕不立後。
當年幹隆的父親雍正在孝敬皇後去世後(雍正九年九月),並未再立皇後,而幹隆的祖父康熙在第三位皇後——孝懿皇後於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去世後,在長達33年的歲月裏也未再冊立皇後。
更何況當幹隆在三十八年(1773年)秘密立皇十五子永琰為皇太子後,為了不流露出立儲意向,也隻能讓永琰的母親魏佳氏繼續保持皇貴妃的身份。
幹隆本想等到幹隆六十年公布皇太子的人選、宣布退位的同時,再冊封魏佳氏為皇後,不料秘密立儲才兩年,魏佳氏竟一命歸天,享年49歲。
這就使得以皇貴妃的身份攝六宮事長達11年的魏佳氏,一直到去世也未得到本應得到的皇後名分。
也許是出於一種心靈上的彌補,在魏佳氏去世後幹隆令將皇貴妃魏佳氏的靈柩葬入裕陵地宮。
在幹隆看來,這樣做不會引起臣下對立儲的種種猜測,在裕陵的地宮裏已經安葬了三位皇貴妃——慧賢皇貴妃高佳氏、哲憫皇貴妃富察氏、淑嘉皇貴妃金佳氏,而且金佳氏生有的三個兒子都健在。
從幹隆二十年到四十年長達20年的時間裏,無論是在幹隆心中,還是在後宮中,最有影響的當屬魏佳氏。
對魏佳氏來說最幸運的是,她在圓明園“天地一家春”生育了皇十五子永琰,正是由於這個兒子被幹隆立為了繼承人——也就是後來的嘉慶帝,她才能母以子貴,在幹隆六十年九月初三宣布永琰為皇太子之後追封她為孝儀皇後。
但這隻是死後的哀榮,魏佳氏的陽壽同繼後烏拉那拉氏一樣,她們在進入更年期後,身體、心理都發生巨大變化,是需要得到關心照顧的時期。
可在現實中他們見不到丈夫,而兒女也都已經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在空蕩蕩的宮殿隻有獨自品味著孤寂。
盡管是錦衣玉飾,魏佳氏同那拉氏竟然都在49歲撒手而去,看似偶然,實際並不偶然。
“一閉上陽多少春”“一生遂向空房宿”,的確寫出紫禁城中絕大多數女性精神上的痛苦,不管她們是敏感的還是麻木的……
上一頁[返回目錄]下一頁
f07 嘉慶孝和皇後鈕祜祿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