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慈寧宮中的孤燈終於燃盡,75歲的孝莊平靜地走了,結束了她那波瀾壯闊又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
ψ硬積Ψ蚓褪切⒆的最後抉擇,她執意要把萬年吉祥地選擇在遵化縣馬蘭峪順治孝陵附近,而不是瀋陽北麵皇太極的昭陵附近,她寧願把種種猜測留給世人……
太皇太後的抉擇使康熙很為難,按照祖母的遺言去辦,與祖製不符,把祖母的棺柩運回關外昭陵,又違背了她老人家的心願。
萬般無奈,隻能在孝陵南側的風水牆外建“暫安奉殿”,並把祖母生前最喜歡的慈寧宮中的五間寢宮遷到“暫安奉殿”。
康熙二十七年四月太皇太後的梓宮,移至“暫安奉殿”內停放,這一放就整整擱了34年,一直到康熙去世仍未能把祖母下葬。
雍正三年(1725年)初,孝莊的曾孫胤┮浴霸蒞卜畹睢狽縊好、自曾祖母暫安以來國家昌盛、子孫興旺為理由,決定在“暫安奉殿”的基礎上建昭西陵,同年十二月初十,孝莊的梓宮葬入昭西陵的地宮,去世37年的孝莊才得入土為安。
對孝莊的ψ硬積Ψ虻娜酚兄種執說,官方的說法是“尊者先葬,卑者不得入”,但順治六年去世的孝端皇後的骨灰還是被送進皇太極陵寢的地宮。
而從民間的說法則是太後已經下嫁,無臉麵再回到皇太極的身邊,把她葬在風水牆外麵,以示懲罰……
要知道當年的武則天不僅有男寵,還把李唐的國號廢了,當了20年的武周女皇,但在武氏死後還是回到唐高宗的幹陵……
還有一種更離奇的說法,孝莊死後,把她的棺柩抬往關外,當走到順治孝陵南麵時棺柩突然沉得抬不動,隻得就地休息。
當休息之後槓夫再去抬棺柩時,棺柩就像長了釘子那樣被釘在了那裏,根本抬不起來,隻好在那裏建陵寢……
建在關內的昭西陵與建在關外的昭陵已經被遼闊的空間隔開,但從觀念上講孝莊的昭西陵依舊是昭陵的一部分,同清東陵不是一個體係。
上一頁[返回目錄]下一頁
墓地之謎為(2)
昭西陵建在東陵的風水牆外,就是為了體現這一區別。
但孝莊最終還是留在了子孫的身邊,她的魂靈也得到安息之所……
13.內侄孫女為了滿蒙聯姻,從孝莊的姑母到孝莊姐妹、孝莊的內侄女(即順治廢後靜妃)、孝莊的兩個內侄孫女(姐姐係順治的第二位皇後,妹妹係順治淑惠妃)一家四代有六個女子分別嫁給了皇太極、順治父子。
然而這種基於政治目的的聯姻,所釀出的往往是一生的苦澀。
在孝莊的安排下,順治在十一年(1654年)六月十六日冊順治冊立孝莊皇太後內侄孫女——博爾濟吉特氏為皇後的詔書(即孝惠皇後)封廢後靜妃的內侄女——14歲的博爾吉濟特氏為皇後,此即孝惠章皇後。
實際上順治同第二個蒙古皇後依舊存在文化的差異。
從順治十五年正月初七(1658年2月4日)孝惠被停表箋,到順治帝在十八年正月初七(1661年2月5日)因天花去世,她熬過了最艱難的三年。
皇後的名分帶給她的雖然隻是苦澀,但她正是憑藉皇後的名分才能同康熙的生母佟氏並列為皇太後。
從輩分上說,康熙的這位嫡母實際上是他的表姐;從年齡上說21歲的博爾吉濟特氏比新君——8歲的康熙年長13歲。
但由於皇後的冊封儀式,表姐就變成了嫡母。
在盛行早婚的時代,十三四歲就生兒育女並不是個別現象,佟氏生康熙時也不過14歲。
孝惠章皇後是康熙在繼承皇位的同時就必須繼承的一份遺產,也是祖母太皇太後饋贈給他的一份禮物。
早在康熙失去父母之前,孝惠就要依仗孝莊皇太後的庇護。
而在康熙即位後,無論是順治的未亡人還是繼承人,在鰲拜專權時期更是要仰仗孝莊的智慧與權臣周旋。
對於孝惠,太皇太後是堅固的屏障,而康熙則是今後的希望。
尤其是當皇帝的生母在康熙二年病逝後,她就不僅在名分上而且在實質上也開始承擔起母親的責任,去關心、照顧10歲的康熙,視皇帝如己出。
母子間的親情在理智中深化,當康熙外出巡視天氣突然變冷時,孝惠就派人把皮衣送到康熙身邊;當在前線抗擊噶爾丹的康熙到了壽誕之期時,孝惠就把慶祝萬壽的禮品送到軍前。
而恪盡子道的康熙也極為尊重這位名義上的母親,在侍奉太後去盛京謁陵途經科爾沁時,在行至距孝惠父母墓地僅200裏的地方,康熙特令大臣進行遙祭;而當孝惠六十大壽時,康熙不僅準備豐盛的壽禮,還親自撰寫了“萬壽無疆賦”,母子之間“其樂也融融”。
在清一代的後妃中,孝惠並不是壽命最長的,但卻是當太後時間最長的。
她沒有得到一個妻子本該得到的,卻得到一個沒有子女的人不敢奢望得到的。
康熙五十六年十一月,當她大限已到陽壽將終之時,64歲的康熙也患病在身。
“頭眩足腫”的康熙“以帕纏足乘軟輿”來到太後居住的寧壽新宮(康熙二十八年所建),已經處於半昏迷狀態的孝惠沒能看到這感人的一幕:康熙跪在病榻旁邊,“捧太後手”說道“母後,兒臣在此”。
ψ硬積Ψ蚓褪切⒆的最後抉擇,她執意要把萬年吉祥地選擇在遵化縣馬蘭峪順治孝陵附近,而不是瀋陽北麵皇太極的昭陵附近,她寧願把種種猜測留給世人……
太皇太後的抉擇使康熙很為難,按照祖母的遺言去辦,與祖製不符,把祖母的棺柩運回關外昭陵,又違背了她老人家的心願。
萬般無奈,隻能在孝陵南側的風水牆外建“暫安奉殿”,並把祖母生前最喜歡的慈寧宮中的五間寢宮遷到“暫安奉殿”。
康熙二十七年四月太皇太後的梓宮,移至“暫安奉殿”內停放,這一放就整整擱了34年,一直到康熙去世仍未能把祖母下葬。
雍正三年(1725年)初,孝莊的曾孫胤┮浴霸蒞卜畹睢狽縊好、自曾祖母暫安以來國家昌盛、子孫興旺為理由,決定在“暫安奉殿”的基礎上建昭西陵,同年十二月初十,孝莊的梓宮葬入昭西陵的地宮,去世37年的孝莊才得入土為安。
對孝莊的ψ硬積Ψ虻娜酚兄種執說,官方的說法是“尊者先葬,卑者不得入”,但順治六年去世的孝端皇後的骨灰還是被送進皇太極陵寢的地宮。
而從民間的說法則是太後已經下嫁,無臉麵再回到皇太極的身邊,把她葬在風水牆外麵,以示懲罰……
要知道當年的武則天不僅有男寵,還把李唐的國號廢了,當了20年的武周女皇,但在武氏死後還是回到唐高宗的幹陵……
還有一種更離奇的說法,孝莊死後,把她的棺柩抬往關外,當走到順治孝陵南麵時棺柩突然沉得抬不動,隻得就地休息。
當休息之後槓夫再去抬棺柩時,棺柩就像長了釘子那樣被釘在了那裏,根本抬不起來,隻好在那裏建陵寢……
建在關內的昭西陵與建在關外的昭陵已經被遼闊的空間隔開,但從觀念上講孝莊的昭西陵依舊是昭陵的一部分,同清東陵不是一個體係。
上一頁[返回目錄]下一頁
墓地之謎為(2)
昭西陵建在東陵的風水牆外,就是為了體現這一區別。
但孝莊最終還是留在了子孫的身邊,她的魂靈也得到安息之所……
13.內侄孫女為了滿蒙聯姻,從孝莊的姑母到孝莊姐妹、孝莊的內侄女(即順治廢後靜妃)、孝莊的兩個內侄孫女(姐姐係順治的第二位皇後,妹妹係順治淑惠妃)一家四代有六個女子分別嫁給了皇太極、順治父子。
然而這種基於政治目的的聯姻,所釀出的往往是一生的苦澀。
在孝莊的安排下,順治在十一年(1654年)六月十六日冊順治冊立孝莊皇太後內侄孫女——博爾濟吉特氏為皇後的詔書(即孝惠皇後)封廢後靜妃的內侄女——14歲的博爾吉濟特氏為皇後,此即孝惠章皇後。
實際上順治同第二個蒙古皇後依舊存在文化的差異。
從順治十五年正月初七(1658年2月4日)孝惠被停表箋,到順治帝在十八年正月初七(1661年2月5日)因天花去世,她熬過了最艱難的三年。
皇後的名分帶給她的雖然隻是苦澀,但她正是憑藉皇後的名分才能同康熙的生母佟氏並列為皇太後。
從輩分上說,康熙的這位嫡母實際上是他的表姐;從年齡上說21歲的博爾吉濟特氏比新君——8歲的康熙年長13歲。
但由於皇後的冊封儀式,表姐就變成了嫡母。
在盛行早婚的時代,十三四歲就生兒育女並不是個別現象,佟氏生康熙時也不過14歲。
孝惠章皇後是康熙在繼承皇位的同時就必須繼承的一份遺產,也是祖母太皇太後饋贈給他的一份禮物。
早在康熙失去父母之前,孝惠就要依仗孝莊皇太後的庇護。
而在康熙即位後,無論是順治的未亡人還是繼承人,在鰲拜專權時期更是要仰仗孝莊的智慧與權臣周旋。
對於孝惠,太皇太後是堅固的屏障,而康熙則是今後的希望。
尤其是當皇帝的生母在康熙二年病逝後,她就不僅在名分上而且在實質上也開始承擔起母親的責任,去關心、照顧10歲的康熙,視皇帝如己出。
母子間的親情在理智中深化,當康熙外出巡視天氣突然變冷時,孝惠就派人把皮衣送到康熙身邊;當在前線抗擊噶爾丹的康熙到了壽誕之期時,孝惠就把慶祝萬壽的禮品送到軍前。
而恪盡子道的康熙也極為尊重這位名義上的母親,在侍奉太後去盛京謁陵途經科爾沁時,在行至距孝惠父母墓地僅200裏的地方,康熙特令大臣進行遙祭;而當孝惠六十大壽時,康熙不僅準備豐盛的壽禮,還親自撰寫了“萬壽無疆賦”,母子之間“其樂也融融”。
在清一代的後妃中,孝惠並不是壽命最長的,但卻是當太後時間最長的。
她沒有得到一個妻子本該得到的,卻得到一個沒有子女的人不敢奢望得到的。
康熙五十六年十一月,當她大限已到陽壽將終之時,64歲的康熙也患病在身。
“頭眩足腫”的康熙“以帕纏足乘軟輿”來到太後居住的寧壽新宮(康熙二十八年所建),已經處於半昏迷狀態的孝惠沒能看到這感人的一幕:康熙跪在病榻旁邊,“捧太後手”說道“母後,兒臣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