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妃所擔心的一幕終於發生了:崇德八年(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八月初九,多情天子終於追隨他的心上人而去了。


    瀋陽後宮一片悲哀,在悲悲切切的啼哭聲中既有對大行皇帝的追思,也有對未來命運的擔心,眾妃嬪不會忘記17年前太祖晏駕時後妃被逼殉葬的悲劇……


    在後妃中隻有一個人顧不上流淚,此人就是莊妃,不是她太絕情,而是她必須麵對皇太極突然去世所造成的動盪局勢,如果處理得好她的兒子不僅能入承大統,後妃被逼殉葬的厄運也就能避免。


    冷清的永福宮為她提供了梳理思緒的場所:多爾袞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不會把17年前太祖去世時的舊帳一筆勾銷。


    如今多爾袞是功績顯赫的睿親王,32歲的睿親王已經步入政治成熟的年紀,何況在他周圍還有一母同胞兄弟阿濟格、多鐸以及兩白旗大臣的支持,多爾袞肯定會為兄終弟及而全力一拚的。


    皇太極親自統領的兩黃旗,絕不會允許帝係從兩黃旗向兩白旗轉移,而且兩黃旗大臣中的核心人物都把同多爾袞競爭的希望寄托在長子——35歲的肅親王豪格身上。


    皇太極剛一去世,兩黃旗大臣索尼、圖賴、圖爾格、鰲拜等就去肅王家“私相計議,欲立肅王為君”。


    豪格不僅得到兩黃旗的支持,也得到兩藍旗的擁戴,他本人所統領正藍旗自不必說,統領鑲藍旗的皇太極堂弟——鄭親王濟爾哈朗也對擁立豪格明確表態:“我意如此。


    ”而兩白旗則針鋒相對地提出:“若立肅王,我等俱無生理。


    ”這的確給了莊妃一個信號,麵對兩黃旗要爭個魚死網破的態度,多爾袞及其兩白旗已經有所退讓——在皇太極的兒子中立儲,但必須排除最有能力也最有實力的豪格。


    靜觀事態發展的莊妃意識到,為了避免在即位問題上同室操戈的發生,必須讓肅親王豪格及其支持者意識到在兩白旗有所退讓的情況下,兩黃旗也要做出相應的讓步,從擁立肅親王豪格轉變為擁立皇太極的兒子。


    莊妃在幕後究竟做了哪些,史料上沒有記載。


    皇太極去世已經五天,擇立繼承人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但當八月十三日多爾袞在三官廟就冊立新君一事徵求兩黃旗的智囊人物索尼時,這位曾在廣渠門同袁崇煥喋血大戰中把被明軍圍困的豪格救出、同豪格有著生死之交的索尼卻做出“先帝有子在,必立其一”。


    這一表態反映出,兩黃旗大臣已經按照莊妃的意圖,在策略上做了相應的調整,從擁立肅親王豪格退讓到擁立皇太極的兒子,這就意味著多爾袞可以通過擁立幼主而成為攝政王,而成為事實上的皇帝。


    上一頁[返回目錄]下一頁


    縱橫捭闔(2)


    正是這種策略上的調整,為八月十四日諸王在崇政殿所召開的冊立新君的會議奠定了基礎。


    從擁立皇太極之子到擁立皇九子福臨隻有咫尺的距離,但在五宮後妃中麟趾宮的貴妃也生下了皇十一子博穆博果爾,在即位問題上十一子同九子享有同等的權利。


    雖然說皇後同福臨比同博穆博果爾的血緣近,但皇後也不可能左右崇政殿的諸王議立會議。


    如果稍有疏忽福臨就可能同皇位失之交臂……


    莊妃想到了一個關鍵人物——嫁給多爾袞的皇後幼妹,必須通過這位深得寵愛的王妃來向睿親王強化擁立皇九子的意識,福臨畢竟是科爾沁部莽古思家族的外孫。


    實際上多爾袞在兩白旗內部也受到巨大的壓力,兩白旗大臣的“跪請即位”,必然會使睿王心中並未泯滅的稱帝之念重新膨脹起來,在正式冊立之前的確有著太多的變數。


    對此莊妃不得不慮、不得不防,經同索尼、鰲拜等兩黃旗大臣策劃,必須在冊立皇太極之子這一點上向以多爾袞為代表的兩白旗大臣進一步施加壓力……


    在八月十四日清晨——崇政殿的冊立新君會議召開之前,兩黃旗大臣就已經虎視眈眈地聚集在大清門示威。


    鰲拜所統領的三個牛錄封鎖了崇政殿,“張宮挾矢,環立宮內”。


    議立會議開始後,在已經有思想準備的肅親王以自己福薄寡德不堪為嗣退出議立會議之後,又或多或少地讓多爾袞的即位之念死灰復燃,以至崇政殿內遲遲不能達成擁立皇太極之子即位的協議……


    按照事先的安排,索尼、鰲拜佩劍闖進崇政殿,不惜血濺宮廷,以“吾輩食於帝、衣於帝,不立帝之子寧從死於地下”來逼迫睿王妥協……


    莊妃的設想變成了現實,多爾袞又回到擁立皇太極之子即位的立場,最終達成一個彼此都能接受的折中方案——以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即位、改元順治。


    並以睿王多爾袞、鄭王濟爾哈朗輔政。


    從八月初九皇太極去世到八月十四,莊妃經歷了風雲巨變、波瀾迭起的六天,對突發事變的從容駕馭也使得她本人從莊妃變成了孝莊皇太後。


    上一頁[返回目錄]下一頁


    太後下嫁(1)


    孝莊皇太後當然明白:多爾袞不會滿足同鄭王濟爾哈朗共同輔政,而生性謙和的濟爾哈朗麵對咄咄逼人的多爾袞隻能是節節退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正說清朝十二後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廣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廣源並收藏正說清朝十二後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