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頁
中華之魂.星辰譜(全四部) 作者:翟明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子不嫌母醜”,許許多多當年和劉允斌一樣選擇的人們,不也正是如此嗎?新中國初創的核事業在艱難之中拓展著。陳毅外長曾專程到原子能研究院,他緊緊握著研究院副院長王塗昌教授的手說:“要快!要快!你們打響了,我在外麵說話才響亮。我的腰杆硬不硬,全靠你們了!”外長之言包含著多少難言的痛楚和焦急的企盼啊!新生的共和國,不僅一些外國列強敢於蔑視,就連印度都敢在1962年向她發動進攻。為了反對核武器,早在1952年2月,全國四億五千萬兒女就搞過簽名運動。是的,新生的共和國沒有原子彈就要受人欺辱。
為了不受人欺辱,新中國在成立後的第一年5月,就成立了“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吳有訓、錢三強分別任正副所長;1955年7月,成立“原子能中央領導小組”; 1956年中共“八大”會上,劉少奇、周恩來的報告中都提出要加快我國原子能事業的發展。
1957年,原子能研究所研製成功第一台能量為2。5兆電子伏特的質子靜電加速器;1958年,第一座實驗性原子反應堆和第一台迴旋式加速器開始運轉。新中國的核工業開始起步了。
但是,1959年蘇共中央給中共中央來信,拒絕向我提供原子彈模型和有關技術資料。老大哥開始對這個不怎麽馴服的弟弟釜底抽薪了。怎麽辦?中國的核工業麵臨著挑戰,中國的尊嚴麵臨著挑戰。周恩來總理指示:“自己動手,從頭摸起。”中央決定:核研究院所與生產廠家結合,實行“廠所(院)合一”的方針,一定要用最快的時間把原子彈拿出來,為自己爭口氣。
1961年,原子能研究院一院部分科研人員調人中國西部的包頭核燃料元件生產廠,成立設計處;原子能401所元件工藝室全部並人該廠,成立第二研究室。後來,劉允斌又受命調人中國西部的202廠去組建第三研究室,負責熱核材料方麵的研究工作。
受命之日,他對領導說:“我服從組織決定。”
“暫去兩年,戶口在京不動。”這是組織的意見。
“不,我最好也在那裏安家落戶吧,這樣更有利於工作。”允斌誠懇地說。202廠位於橫亙在中國西北部某高原的巨大山脈之中,一條僻靜的公路伸向這裏。1 % 2 年隆冬,公路上一輛奔馳的吉普車裏,坐著年輕的劉允斌副研究員。
“這裏還真有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意味。”他對坐在身邊來接他的202廠黨委書記張誠說。
“不要看這裏荒涼,卻還是個歷史悠久的古蹟哩。”
據有關文字記載,這個地方的歷史可推溯到戰國時代。遙遙千年古史,早已灰飛煙滅,但古長城的遺址至今仍清晰可辨。
公元1962年的中國,已絕非能用萬裏長城抵禦外族的進犯了。要捍衛祖國的安寧,就必須建造新的核長城,這就是現實。
202廠是中國第一個核燃料元件廠,它的保密性極強,凡是進人這個廠的人員均要進行嚴格的審查和保密宣誓,甚至職工戀愛也需要經上級部門批準方可。它對外稱30號甲,對內稱408廠。廠區周圍數十公裏以內進行一般控製,5公裏以內進行重點控製,除鐵絲網外,牆上還有電網封鎖,頗有些當年美國在阿拉莫斯峽穀之中搞的“曼哈頓工程區”一樣。
劉允斌來到這裏後,被任命為研究室主任,他立即和其他負責人投人了研究組織工作。不久,他新婚的妻子李妙秀也來該廠工作。研究室的工作開始步人正軌了!
在關於41#工程的問題上,劉允斌和汪德熙教授等人研究,認為計劃方案有重新修改的必要,於是提出了新的科研方案,解決了銼汞齊在串連組中的分解、交換塔的化工、傳質及連接運轉等問題。
允斌終日忙碌,頭髮蓬亂,不修邊幅。一雙磨掉了毛的翻毛皮鞋在腳上似乎捨不得脫下來,一年不分春夏秋冬,他總是穿著工作服。
允斌就是這樣一個人,工作起來就完全忘記了一切。他很少有時間輕鬆一下,但一玩起來就像變了個人似的。春節聯歡舞會上,他的華爾茲跳得如行雲流水,飄逸瀟灑。他演唱的《伏爾加船夫曲》和《三套車》 ,雄渾洪亮,情感真摯。在日常生活中他隨便自然,沒有一點專家和高幹子弟的架子。除有要事外,他很少坐車到廠區上班,而是和普通職工一樣,每日背個黑書包,裏麵塞上飯盒匆匆步行到廠區。有些新進廠的工人聽說他是劉少奇的兒子,都不相信。
是的,他就是國家主席的兒子。他不像電影和小說中描寫的衣冠楚楚的風流灑脫的專家學者,更不像趾高氣揚藐視眾生的龍種貴宵。他實在普通得與一般的技術人員沒有什麽兩樣,甚至在衣帽打扮上還不如一般的技術人員。新春佳節,他經常把住單身宿舍的科研人員和老工人請到家中做客,交流思想,促進感情。平時他抽菸極凶,且多為“海河”、“瑞金”等中低檔香菸,每當抽菸必呼周圍的“菸民”:“來來來,發煙啦!來者有份,搶不到者自認命苦喲!”一盒煙掏出來,瞬時間就剩空盒了。
允斌在生活上大大咧咧,不拘小節;但在工作上卻一絲不苟,認真負責。科研攻關時,他在研究室裏常常是一呆就是十天半個月。餓了到食堂打些飯,困了蓋件大衣在辦公室躺一會兒。他妻子生孩子時,科研任務正緊張,他匆匆地跑到商店給妻子買了一大堆營養品,拜託了護理人員,就匆匆地趕回廠裏。
為了不受人欺辱,新中國在成立後的第一年5月,就成立了“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吳有訓、錢三強分別任正副所長;1955年7月,成立“原子能中央領導小組”; 1956年中共“八大”會上,劉少奇、周恩來的報告中都提出要加快我國原子能事業的發展。
1957年,原子能研究所研製成功第一台能量為2。5兆電子伏特的質子靜電加速器;1958年,第一座實驗性原子反應堆和第一台迴旋式加速器開始運轉。新中國的核工業開始起步了。
但是,1959年蘇共中央給中共中央來信,拒絕向我提供原子彈模型和有關技術資料。老大哥開始對這個不怎麽馴服的弟弟釜底抽薪了。怎麽辦?中國的核工業麵臨著挑戰,中國的尊嚴麵臨著挑戰。周恩來總理指示:“自己動手,從頭摸起。”中央決定:核研究院所與生產廠家結合,實行“廠所(院)合一”的方針,一定要用最快的時間把原子彈拿出來,為自己爭口氣。
1961年,原子能研究院一院部分科研人員調人中國西部的包頭核燃料元件生產廠,成立設計處;原子能401所元件工藝室全部並人該廠,成立第二研究室。後來,劉允斌又受命調人中國西部的202廠去組建第三研究室,負責熱核材料方麵的研究工作。
受命之日,他對領導說:“我服從組織決定。”
“暫去兩年,戶口在京不動。”這是組織的意見。
“不,我最好也在那裏安家落戶吧,這樣更有利於工作。”允斌誠懇地說。202廠位於橫亙在中國西北部某高原的巨大山脈之中,一條僻靜的公路伸向這裏。1 % 2 年隆冬,公路上一輛奔馳的吉普車裏,坐著年輕的劉允斌副研究員。
“這裏還真有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意味。”他對坐在身邊來接他的202廠黨委書記張誠說。
“不要看這裏荒涼,卻還是個歷史悠久的古蹟哩。”
據有關文字記載,這個地方的歷史可推溯到戰國時代。遙遙千年古史,早已灰飛煙滅,但古長城的遺址至今仍清晰可辨。
公元1962年的中國,已絕非能用萬裏長城抵禦外族的進犯了。要捍衛祖國的安寧,就必須建造新的核長城,這就是現實。
202廠是中國第一個核燃料元件廠,它的保密性極強,凡是進人這個廠的人員均要進行嚴格的審查和保密宣誓,甚至職工戀愛也需要經上級部門批準方可。它對外稱30號甲,對內稱408廠。廠區周圍數十公裏以內進行一般控製,5公裏以內進行重點控製,除鐵絲網外,牆上還有電網封鎖,頗有些當年美國在阿拉莫斯峽穀之中搞的“曼哈頓工程區”一樣。
劉允斌來到這裏後,被任命為研究室主任,他立即和其他負責人投人了研究組織工作。不久,他新婚的妻子李妙秀也來該廠工作。研究室的工作開始步人正軌了!
在關於41#工程的問題上,劉允斌和汪德熙教授等人研究,認為計劃方案有重新修改的必要,於是提出了新的科研方案,解決了銼汞齊在串連組中的分解、交換塔的化工、傳質及連接運轉等問題。
允斌終日忙碌,頭髮蓬亂,不修邊幅。一雙磨掉了毛的翻毛皮鞋在腳上似乎捨不得脫下來,一年不分春夏秋冬,他總是穿著工作服。
允斌就是這樣一個人,工作起來就完全忘記了一切。他很少有時間輕鬆一下,但一玩起來就像變了個人似的。春節聯歡舞會上,他的華爾茲跳得如行雲流水,飄逸瀟灑。他演唱的《伏爾加船夫曲》和《三套車》 ,雄渾洪亮,情感真摯。在日常生活中他隨便自然,沒有一點專家和高幹子弟的架子。除有要事外,他很少坐車到廠區上班,而是和普通職工一樣,每日背個黑書包,裏麵塞上飯盒匆匆步行到廠區。有些新進廠的工人聽說他是劉少奇的兒子,都不相信。
是的,他就是國家主席的兒子。他不像電影和小說中描寫的衣冠楚楚的風流灑脫的專家學者,更不像趾高氣揚藐視眾生的龍種貴宵。他實在普通得與一般的技術人員沒有什麽兩樣,甚至在衣帽打扮上還不如一般的技術人員。新春佳節,他經常把住單身宿舍的科研人員和老工人請到家中做客,交流思想,促進感情。平時他抽菸極凶,且多為“海河”、“瑞金”等中低檔香菸,每當抽菸必呼周圍的“菸民”:“來來來,發煙啦!來者有份,搶不到者自認命苦喲!”一盒煙掏出來,瞬時間就剩空盒了。
允斌在生活上大大咧咧,不拘小節;但在工作上卻一絲不苟,認真負責。科研攻關時,他在研究室裏常常是一呆就是十天半個月。餓了到食堂打些飯,困了蓋件大衣在辦公室躺一會兒。他妻子生孩子時,科研任務正緊張,他匆匆地跑到商店給妻子買了一大堆營養品,拜託了護理人員,就匆匆地趕回廠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