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小”這座熔爐裏,過不了多長時間,不管什麽樣的成分,在集體中都會被熔化。吃小米飯,穿粗布衣,住土窯洞……艱苦的生活,快樂的童年,甜甜地印在當年這些小“土洋包子”的心裏,變成了他們終生無法消除的記憶。


    當晨曦從東方出現魚肚白時,白家坪的小山溝裏敲響了起床的鍾聲。同學們從睡夢中醒來,像戰士一樣迅速地起床、疊被,穿上寬大的灰製服,走出各自居住的土窯洞,集合在大操場上。哨聲響起,他們列隊出操,整齊的步伐揚起了黃土飛煙,嘹亮的歌聲在山巔迴蕩。出操回來,他們用從山上引下來的泉水刷牙、洗臉。


    開飯了,同學們在飯場上圍成一個個圓圈,香甜地吃著他們自己動手種的蘿蔔、白菜、土豆、西紅柿……還有學校豆腐房做的豆腐、豆漿,有時也殺一頭自己養的豬,就著小米飯、窩窩頭,聞著噴香噴香,讓同學們直咽口水!


    在吃飯前,值日班長要指揮大家唱《吃飯歌》:“我們的糧食是老百姓供給的,我們就應當加倍努力,服從紀律,用功學習,準備去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歌聲止,隻聽隊長一聲“開動”的口令,同學們小嘴齊開,大口大口地吞咽著那些香噴噴的粗茶淡飯。在那時候,同學們沒有挑食的,終是吃得盆光碗淨,從不浪費一粒糧食。


    上課了,夏天隻要不颳風下雨。各班多在露天上課。把小黑板靠在大樹幹上,同學們坐在大樹陰下,每人都有一塊統一製作的小木板,把它放在膝頭上當桌子。有的同學用鉛筆,有的同學用廢彈殼做成的鋼筆,在邊區自製的馬蘭紙上練習做習題,在自製的石板上練寫字。他們還用各種顏色的石頭磨成粉,用來繪畫彩色圖畫。


    為了提高音樂水平,老師們作詞、作曲創作了很多革命歌曲,教大家唱。還帶著同學自製樂器。用鬆木、椴木做音箱,用蛇皮、蛙皮、馬尾做二胡。曾憲波、曾憲林兄弟倆在當時,可是一對能工巧匠,他倆製作的小提琴外形美觀,音質好,在全校聞名。


    那時候雖然物質條件差,生活很艱苦,但自力更生的精神貫穿在一切活動中。當時學校缺少課外讀物,老師就發動同學們動腦筋想辦法。他們就從報紙上剪下小知識、小故事、漫畫裝訂成冊,作為大家的課外讀物。同學們還自動的把自己的課外讀物捐獻出來,開辦小圖書館。


    星期天老師帶同學們上山採集種子,收集各種花草、樹葉、藥材、蛇、蛙、鳥、蟲等。上手工課時,在老師指導下,把那些飛禽走獸、花鳥魚蟲製成標本。


    泥工組的同學用黃膠泥,做了一百多個標本盒子。有圓的、方的、菱形的、梅花形的、三角形的、五角星的,曬幹後糊上紙,畫上各種圖案,創造出了實用美觀的標本盒子。這種盒子,一點也不覺得比瓷的、玻璃的有遜色之處。大家動手,自力更生,開辦了深受師生們歡迎的小博物館。


    同學們還自編自演秧歌劇。老師說,演秧歌劇是一種體育課,舞蹈是秧歌裏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是勞動人民在生活中、勞動時的動作的規律化的表現,所以它的形式是豐富的、活潑的、自由的。同學們演起秧歌來又跑、又跳、又舞,這對於增進身體健康和開發智力都是有好處的,比單純的體育課要活潑豐富得多。


    秧歌,又是一種社會常識課。因為同學們從自己演的戲裏麵和社會相接觸了,從戲裏麵能夠學習工農兵的語言,了解工農兵的生活,並且學著工農兵在勞動中各種變化的姿態,豐富了同學們們的創造性和想像力。


    秧歌,又是國語課。中國的語文誰都知道是難學而又難教的,利用秧歌活動可以用來幫助學好國語課。因為秧歌裏有唱的、說的、朗誦的、演講的,這樣就把學和用聯繫起來了。在排秧歌劇時,不但要了解字義,同時對字、句、彝的高低的發音與腔調,也要掌握起來。另一方麵,也學到各種文字描寫的方法,象徵的、寫實的、誇大的,都很自然地印在頭腦裏;同時又豐富了各種新的語彙,用這些新的語彙來充實自己的生活,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


    秧歌,也改變了大家的生活,有助於發展每個同學的個性,發現有才能的同學。同學們在實踐中學習演戲、化妝、保管服裝、打鼓、拉琴等。增多了同學之間互教互學的機會,增強了團結友愛和相互關心、照顧。


    那時候晚上因沒有電燈,老師怕同學們擠在一個小油燈下學習把眼睛搞壞,所以晚上沒有自習。同學們在這空閑的時間裏,就想方設法玩,在玩裏也有創造。


    燈影戲就是同學們一個自發的小創造。道具並不複雜,一盞清油燈,一麵鏡子,一些紙剪的動物、人物等,一床白被單,這些是必備物品。晚上在宿舍裏,把一塊白被單掛起來當銀幕,後麵放一盞燈,用紙剪好的樣譜,拿起來在布後動來動去。在白布銀幕上就出現許多好玩的形象,如“鵝”、“花”、“地主”、“資本家”……那些影子跳來跳去,非常好玩。


    同學們還開拓思路,相互啟發,製作出一套一套的燈影片。表演的方法也隨著實踐不斷地創新。這種小玩意兒,很受同學們歡迎,大家就給它起個名字叫“燈影”。實際上就是用電影的原理,在困難的條件下,利用清油燈的光,經過鏡子反射出來。片子是自己畫出來的,光線雖然不強,畫片畫得也不好,但是這是同學們自己在困難中做出來的。後來,同學們編了一些有內容的連環故事,又把這個創作更推進了一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之魂.星辰譜(全四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翟明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翟明戰並收藏中華之魂.星辰譜(全四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