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頁
中華之魂.星辰譜(全四部) 作者:翟明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這個呼喚真情的年代裏,我們格外思念那已經走完人生道路的醜子岡媽媽。她雖然早已離開人世間,然而在今天,她卻似乎更清晰地活在她當年哺育的孩子們的心中。
醜子岡是湖南長沙東邊鄉俞家嶺人。她兩歲時父親去世,依靠母親給人家做針線活維持生活。1918年進節婦堂學繡花,1920年考入湖南長沙公立醫院護士訓練班。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參加國民革命軍第四後方醫院,隨軍到江西南昌。認識了南昌第十一小學校長餘忠,兩人相互愛慕後結婚。婚後生活美滿幸福,正當第二個孩子將要出世時,餘忠突然被捕。不久,國民黨報紙登出:餘忠是共產黨員,已被處決!噩耗傳來,醜子岡精神受了極大刺激,丈夫犧牲的第三天,她的第二個孩子就出世了。
1934年,醜子岡精神逐漸復原,帶著孩子隨婆母遷往上海,在餘忠的堂弟共產黨員餘家宏的影響下,接觸革命活動,閱讀進步書籍,看進步電影和戲劇。1935年到上海浦東軟板工會夜校當義務教師,抗日戰爭爆發後參加救亡工作。
1938年初,醜子岡來到江西,經陳少敏同誌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後由江西到延安。根據組織安排,任陝甘寧邊區保育委員會幹事、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陝甘寧邊區分會保育科科長。這年10月,她受命籌建陝甘寧邊區戰時兒童保育院,即延安第一保育院。該院院址設在延安城南門外柳林堡,並由她臨時代理院長。
在延安第一保育院開院典禮上,她向與會者介紹了保育院籌辦經過,提出孩子們沒有較好的營養,也沒有過冬的厚毛衣和棉外套,房間裏沒有壁爐,木床尚不能滿足所有的孩子……凡此種種困難,她都沒有迴避。然而,她又說:聊以可慰的是,保育院有一批辛苦勤勞的工作人員,他們不計報酬,每天隻有,四分錢的夥食;總會給陝甘寧邊區保育院500個孩子的氣額,5000元開辦費,2500元經費。錢雖少,但尚能解決部分困難。重要的是邊區有著國統區所沒有的優越條件,那就是黨和人民政府的關懷,翻身工農群眾的支持和親自參與。對此,辦好保育院她是充滿信心的。
1940年的1月,醜子岡與傅連暲走在蘭家坪村的冰雪小路上,他們不顧天寒地凍,邊走邊談,當他們拐進一個農家院落時,看到一個一歲左右的男孩兒,腰上拴著一條繩子,另一頭係在窗框上,那繩子的距離使孩子不會掉下炕。醜子岡走上前去解開了繩子,把孩子抱到懷裏說:“大嫂,咱們不是說過不要這樣拴孩子嗎?一個不注意繩子開了就會惹出禍來。掉到鍋裏被煮死的那個孩子,慘案就是這樣發生的。”
那位大嫂滿臉不高興地說:“俺正要找你們呢,俺們莊稼人可不能不下地,如果一眼看不見,孩子出了事俺可擔不起這個責,快讓他爸爸媽媽把孩子接走吧!”
“他的父母都在前線。要不是八路軍打鬼子,咱們今天哪來的安定日子。”傅連暲耐心地解釋著。
“這個道理俺懂,咱老百姓咋能不支援前線?俺是害怕呀!”大嫂的臉色緩和下來。
醜子岡因專心聽他們說話,這時才發現孩子的褲子尿濕了。
“大嫂,孩子尿褲了。”
“可不,老尿。俺捨得給孩子喝水。”
“換條褲子吧?"
“換,換啥?換了還得尿,就讓尿這一條吧。”說著,她一把把孩子抱過去,順勢在炕邊給孩子擰了兩把褲子上的尿,又把孩子放回炕上。
醜子岡忍不住提醒說:“要不就用塊幹尿布墊到褲子裏。”她探身在炕頭抓塊尿布,禁不住衝口而出:“這尿布沒有洗吧,這麽硬?”又把孩子抱過來,發現孩子屁股、大腿根兒都紅了,心疼地說:“看這小屁股淹的該多疼呀!"
大嫂嘆口氣說:“實在沒工夫到河邊洗,晾幹了就行。”說著用兩手搓搓那硬撅撅的尿布就塞進孩子的胯襠。孩子“哇”地一聲哭起來。這聲音像刀子一樣剜著醜子岡的心,她能說什麽呢?大嫂並不是個狠心人,她有她的難處。可孩子,吃多少苦,受多少罪……
他們仍走在鄉間小路上。醜子岡沉默了好一會兒才說:“這種帶孩子的方法實在不能繼續下去了,可跟他們說過多次,就是不改。”
傅醫生嘆口氣說:“陝北人生育能力差,不大會帶孩子。更何況窮困,沒有必要的條件口”
“聽老鄉說,不生孩子是水的問題。”醜子岡抬頭望著傅醫生。
“是的,這幾年好多了。部隊到陝北後,幫老鄉打了不少井。”在回來的路上,醜子岡沉重地說:“每次查看這些孩子,我心裏都不好受,第一保育院不可能收這麽多孩子,他們雖然能全托,但要增加全托班,就要增加房子、工作人負、全套設備、經費、運輸……實在無法辦到。可這些需要關照的孩子們太苦了,他們的父母有的在前線,有的在延安,也沒有工夫照顧他們呀?就說羅邁(李維漢)的兒子小金(李鐵映)吧,那燙死孩子的事故發生後,他的奶媽死活不肯再帶他。四歲的男孩兒,正是智巧萌發的時候,怎能不淘氣呢?他媽媽又去了蘇聯,實在沒辦法,組織部隻好把曹和靜同誌抽出來臨時帶他。聽說最近又有兩個家長找和靜同誌帶孩子,把三個孩子集中到一塊,這個叫‘大姐姐,我要喝水’,那個叫‘阿姨,我要撒尿’,那個小的拉著她的褲腿直喊‘媽吸’,曹和靜是去年才參加革命的年輕姑娘,遇到這場麵真是哭笑不得。”
醜子岡是湖南長沙東邊鄉俞家嶺人。她兩歲時父親去世,依靠母親給人家做針線活維持生活。1918年進節婦堂學繡花,1920年考入湖南長沙公立醫院護士訓練班。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參加國民革命軍第四後方醫院,隨軍到江西南昌。認識了南昌第十一小學校長餘忠,兩人相互愛慕後結婚。婚後生活美滿幸福,正當第二個孩子將要出世時,餘忠突然被捕。不久,國民黨報紙登出:餘忠是共產黨員,已被處決!噩耗傳來,醜子岡精神受了極大刺激,丈夫犧牲的第三天,她的第二個孩子就出世了。
1934年,醜子岡精神逐漸復原,帶著孩子隨婆母遷往上海,在餘忠的堂弟共產黨員餘家宏的影響下,接觸革命活動,閱讀進步書籍,看進步電影和戲劇。1935年到上海浦東軟板工會夜校當義務教師,抗日戰爭爆發後參加救亡工作。
1938年初,醜子岡來到江西,經陳少敏同誌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後由江西到延安。根據組織安排,任陝甘寧邊區保育委員會幹事、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陝甘寧邊區分會保育科科長。這年10月,她受命籌建陝甘寧邊區戰時兒童保育院,即延安第一保育院。該院院址設在延安城南門外柳林堡,並由她臨時代理院長。
在延安第一保育院開院典禮上,她向與會者介紹了保育院籌辦經過,提出孩子們沒有較好的營養,也沒有過冬的厚毛衣和棉外套,房間裏沒有壁爐,木床尚不能滿足所有的孩子……凡此種種困難,她都沒有迴避。然而,她又說:聊以可慰的是,保育院有一批辛苦勤勞的工作人員,他們不計報酬,每天隻有,四分錢的夥食;總會給陝甘寧邊區保育院500個孩子的氣額,5000元開辦費,2500元經費。錢雖少,但尚能解決部分困難。重要的是邊區有著國統區所沒有的優越條件,那就是黨和人民政府的關懷,翻身工農群眾的支持和親自參與。對此,辦好保育院她是充滿信心的。
1940年的1月,醜子岡與傅連暲走在蘭家坪村的冰雪小路上,他們不顧天寒地凍,邊走邊談,當他們拐進一個農家院落時,看到一個一歲左右的男孩兒,腰上拴著一條繩子,另一頭係在窗框上,那繩子的距離使孩子不會掉下炕。醜子岡走上前去解開了繩子,把孩子抱到懷裏說:“大嫂,咱們不是說過不要這樣拴孩子嗎?一個不注意繩子開了就會惹出禍來。掉到鍋裏被煮死的那個孩子,慘案就是這樣發生的。”
那位大嫂滿臉不高興地說:“俺正要找你們呢,俺們莊稼人可不能不下地,如果一眼看不見,孩子出了事俺可擔不起這個責,快讓他爸爸媽媽把孩子接走吧!”
“他的父母都在前線。要不是八路軍打鬼子,咱們今天哪來的安定日子。”傅連暲耐心地解釋著。
“這個道理俺懂,咱老百姓咋能不支援前線?俺是害怕呀!”大嫂的臉色緩和下來。
醜子岡因專心聽他們說話,這時才發現孩子的褲子尿濕了。
“大嫂,孩子尿褲了。”
“可不,老尿。俺捨得給孩子喝水。”
“換條褲子吧?"
“換,換啥?換了還得尿,就讓尿這一條吧。”說著,她一把把孩子抱過去,順勢在炕邊給孩子擰了兩把褲子上的尿,又把孩子放回炕上。
醜子岡忍不住提醒說:“要不就用塊幹尿布墊到褲子裏。”她探身在炕頭抓塊尿布,禁不住衝口而出:“這尿布沒有洗吧,這麽硬?”又把孩子抱過來,發現孩子屁股、大腿根兒都紅了,心疼地說:“看這小屁股淹的該多疼呀!"
大嫂嘆口氣說:“實在沒工夫到河邊洗,晾幹了就行。”說著用兩手搓搓那硬撅撅的尿布就塞進孩子的胯襠。孩子“哇”地一聲哭起來。這聲音像刀子一樣剜著醜子岡的心,她能說什麽呢?大嫂並不是個狠心人,她有她的難處。可孩子,吃多少苦,受多少罪……
他們仍走在鄉間小路上。醜子岡沉默了好一會兒才說:“這種帶孩子的方法實在不能繼續下去了,可跟他們說過多次,就是不改。”
傅醫生嘆口氣說:“陝北人生育能力差,不大會帶孩子。更何況窮困,沒有必要的條件口”
“聽老鄉說,不生孩子是水的問題。”醜子岡抬頭望著傅醫生。
“是的,這幾年好多了。部隊到陝北後,幫老鄉打了不少井。”在回來的路上,醜子岡沉重地說:“每次查看這些孩子,我心裏都不好受,第一保育院不可能收這麽多孩子,他們雖然能全托,但要增加全托班,就要增加房子、工作人負、全套設備、經費、運輸……實在無法辦到。可這些需要關照的孩子們太苦了,他們的父母有的在前線,有的在延安,也沒有工夫照顧他們呀?就說羅邁(李維漢)的兒子小金(李鐵映)吧,那燙死孩子的事故發生後,他的奶媽死活不肯再帶他。四歲的男孩兒,正是智巧萌發的時候,怎能不淘氣呢?他媽媽又去了蘇聯,實在沒辦法,組織部隻好把曹和靜同誌抽出來臨時帶他。聽說最近又有兩個家長找和靜同誌帶孩子,把三個孩子集中到一塊,這個叫‘大姐姐,我要喝水’,那個叫‘阿姨,我要撒尿’,那個小的拉著她的褲腿直喊‘媽吸’,曹和靜是去年才參加革命的年輕姑娘,遇到這場麵真是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