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頁
中華之魂.星辰譜(全四部) 作者:翟明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聞訊悲痛欲絕的趙君陶見丈夫兩封信中頭等重要之囑,均是“惟望善育吾兒”、“根本把兒子安頓好為要”之語。趙君陶明白丈夫的心思,他把兒子不是看作延續父母香火的傳宗接代人,而是把他看作民族的未來,革命事業的接班人。況且,這時趙君陶又懷著身孕,就決意遵夫之遺言回川安頓孩子。章漢夫亦從趙君陶之意,即刻撥出款項,作好安排,讓其母子回川去了。
趙君陶帶著無限的悲傷和思念,攜李鵬先去了重慶,在其兄趙世炎的老師吳玉章家中住了一段時間,生下了李碩勛的遺腹女兒李鵬之妹,取名李瓊,以紀念亡夫在瓊崖之難。隨後趙君陶攜子帶女回到成都親戚家。趙君陶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牢記革命伴侶的臨終囑託,深知要將革命進行到底,不是少數天才所能完成的,民族要復興,必須教育好下一代。為此,她先後到合川、雅安、金堂、成都等地教書,並以教師身份作掩護,繼續開展黨的地下工作。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她一麵繼續教書和從事統戰工作,一麵積極發動和組織抗日救亡活動。
趙君陶攜子回川後,周恩來一直記掛著革命戰友的妻子兒女。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六屆六中全會,決定撤銷中共長江局,在重慶建立中共中央南方局,負責領導國民黨統治區中共地下黨組織工作和抗日救亡活動。周恩來任書記,鄧穎超負責南方局婦女工作。直到1939年初,他們才通過地下黨找到了趙君陶和孩子的下落。
鄧穎超親自去成都來到趙君陶二哥家,中共川康特委婦委甘棠、趙世蘭、陶桓馥和趙君陶等已聚集在這裏。當趙君陶、趙世蘭與鄧穎超久別重逢時,真是喜出望外。趙君陶緊握著鄧大姐的雙手,激動得熱淚盈眶。鄧穎超對趙君陶說:“南方局成立後,加強了統一戰線工作,要在戰時兒童保育會中加強我黨的力量。組織上考慮到你這些年長期從事教育工作,想安排你到直屬第三保育院任院長。”
趙君陶自1932年從上海返回四川後,這是第一次聽到老上級的指示,心裏感到極大的撫慰和鼓舞。鄧穎超緊握著她的手說:“直三院在合川縣土主鎮,那裏離重慶北暗不遠,比較偏僻隱蔽,不僅便於孩子教育,也便於我們隱藏力量和往來,要把直三院建成黨的一個據點,一定要把它辦好。”
1939年初夏,正是日寇瘋狂轟炸重慶、人們紛紛向外逃難時,趙君陶攜兒拖女從相對安全的成都來到重慶。李鵬來重慶之前,曾受其母的課教,已有了識字讀文的基礎,故被送進了陶行知在北磅籌辦的育才學校。趙君陶隻身帶著女兒李瓊去土主鎮周家祠堂,投入了直三院的創建工作。
這一天,對土主鎮的人們說來,確是一個很異常的日子。這個鄰靠嘉陵江的鎮子說不清形成於何時,大概由於處於兩水一道交通便利的緣故吧,世代的人們多以此結蘆為舍,聚族而居,到此時,雖處於山地的這裏已是1000多戶人家、6000多人口的鄉鎮了。這個小鎮的聞名還在於,這兒礦藏豐富,光煤礦便有近20家,上千名工人終日在地底下忙碌採煤,為這裏經濟的繁榮做出了很大貢獻。除此之外,還有小型糧食等類加工廠、商行、旅舍。因此,時常會有外方人或旅客來往於此。但卻從未像今天這樣,一下子來這麽多下江娃兒,且還多是女娃兒,這著實令土主人既感到新鮮而又有幾分迷惑不解。
“快來看啊,來份這麽多女娃兒!”小娃娃們喊著,跑來看熱鬧。“下江娃兒要吃人的,你趕快給老子回來!”大人們跟著吼。也不知是為嚇唬自家娃兒,還是真相信下江人是野蠻子。
近些日子,聽說此地要住一批從漢口轉來的娃兒,又見有人從重慶趕來這兒看地勢、號房子,在鎮上轉悠好半天,最後由鎮公所的人陪同察看了土主廟。自那以後,真有人在土主廟裏打掃布置……就在這同時,關於下江人如何如何可怕、要吃人的說法便傳開了。
可怕的下江佬,倒真的來了!土主鎮像一瓢冷水澆進油鍋,一下子炸開了。跑出來看熱鬧的何止娃兒,同樣有不少的大人。人們擁到田埂上、莊稼地裏,直盯著河的對麵。
初夏時節,雨水多,正逢小溪裏漲水,平常蓋不住腳麵的溪流竟然見不到底,黃湯似的水花兒冒著泡兒、打著漩兒嘩嘩流淌。
土主人自然也明白,這裏河床寬,水隻是樣子凶,頂多不過尺多深,隨便怎麽過都沒事,不過下江娃兒們不知底細。
時間已近正午,江南岸已經到了好一陣的下江女娃兒看樣子確實是擔心水深不敢過河,都聚集在一起,由好些個大人招呼著。看起來娃兒們倒很是有紀律的,隻是躊躇不安,嘰嘰喳喳像講外國話,聽不懂說什麽,終是沒人貿然下水。
有個大人往坡下走,像是個女先生,30多歲模樣,走路斯斯文文。她下到溪邊,挽起褲腿踩進河裏,顯然是在試探水的深淺。另有一個男的,也像教師模樣,和兩三個大點的孩子也下了河,幾個人指指點點,邊商量邊在水中走來走去。女先生倒是一口四川腔,說話挺幹脆,動作也利索,這情景引起北岸這邊土主人的極大興趣。
接著,在女先生的指揮下,男教師帶著有組織的娃兒們開始過河了。但見那些十來歲的娃兒,大的也不過十五六歲,她們有秩序地下了坡。手挽手她淌水過河,她們邊走邊說笑,看來並不害怕。
趙君陶帶著無限的悲傷和思念,攜李鵬先去了重慶,在其兄趙世炎的老師吳玉章家中住了一段時間,生下了李碩勛的遺腹女兒李鵬之妹,取名李瓊,以紀念亡夫在瓊崖之難。隨後趙君陶攜子帶女回到成都親戚家。趙君陶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牢記革命伴侶的臨終囑託,深知要將革命進行到底,不是少數天才所能完成的,民族要復興,必須教育好下一代。為此,她先後到合川、雅安、金堂、成都等地教書,並以教師身份作掩護,繼續開展黨的地下工作。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她一麵繼續教書和從事統戰工作,一麵積極發動和組織抗日救亡活動。
趙君陶攜子回川後,周恩來一直記掛著革命戰友的妻子兒女。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六屆六中全會,決定撤銷中共長江局,在重慶建立中共中央南方局,負責領導國民黨統治區中共地下黨組織工作和抗日救亡活動。周恩來任書記,鄧穎超負責南方局婦女工作。直到1939年初,他們才通過地下黨找到了趙君陶和孩子的下落。
鄧穎超親自去成都來到趙君陶二哥家,中共川康特委婦委甘棠、趙世蘭、陶桓馥和趙君陶等已聚集在這裏。當趙君陶、趙世蘭與鄧穎超久別重逢時,真是喜出望外。趙君陶緊握著鄧大姐的雙手,激動得熱淚盈眶。鄧穎超對趙君陶說:“南方局成立後,加強了統一戰線工作,要在戰時兒童保育會中加強我黨的力量。組織上考慮到你這些年長期從事教育工作,想安排你到直屬第三保育院任院長。”
趙君陶自1932年從上海返回四川後,這是第一次聽到老上級的指示,心裏感到極大的撫慰和鼓舞。鄧穎超緊握著她的手說:“直三院在合川縣土主鎮,那裏離重慶北暗不遠,比較偏僻隱蔽,不僅便於孩子教育,也便於我們隱藏力量和往來,要把直三院建成黨的一個據點,一定要把它辦好。”
1939年初夏,正是日寇瘋狂轟炸重慶、人們紛紛向外逃難時,趙君陶攜兒拖女從相對安全的成都來到重慶。李鵬來重慶之前,曾受其母的課教,已有了識字讀文的基礎,故被送進了陶行知在北磅籌辦的育才學校。趙君陶隻身帶著女兒李瓊去土主鎮周家祠堂,投入了直三院的創建工作。
這一天,對土主鎮的人們說來,確是一個很異常的日子。這個鄰靠嘉陵江的鎮子說不清形成於何時,大概由於處於兩水一道交通便利的緣故吧,世代的人們多以此結蘆為舍,聚族而居,到此時,雖處於山地的這裏已是1000多戶人家、6000多人口的鄉鎮了。這個小鎮的聞名還在於,這兒礦藏豐富,光煤礦便有近20家,上千名工人終日在地底下忙碌採煤,為這裏經濟的繁榮做出了很大貢獻。除此之外,還有小型糧食等類加工廠、商行、旅舍。因此,時常會有外方人或旅客來往於此。但卻從未像今天這樣,一下子來這麽多下江娃兒,且還多是女娃兒,這著實令土主人既感到新鮮而又有幾分迷惑不解。
“快來看啊,來份這麽多女娃兒!”小娃娃們喊著,跑來看熱鬧。“下江娃兒要吃人的,你趕快給老子回來!”大人們跟著吼。也不知是為嚇唬自家娃兒,還是真相信下江人是野蠻子。
近些日子,聽說此地要住一批從漢口轉來的娃兒,又見有人從重慶趕來這兒看地勢、號房子,在鎮上轉悠好半天,最後由鎮公所的人陪同察看了土主廟。自那以後,真有人在土主廟裏打掃布置……就在這同時,關於下江人如何如何可怕、要吃人的說法便傳開了。
可怕的下江佬,倒真的來了!土主鎮像一瓢冷水澆進油鍋,一下子炸開了。跑出來看熱鬧的何止娃兒,同樣有不少的大人。人們擁到田埂上、莊稼地裏,直盯著河的對麵。
初夏時節,雨水多,正逢小溪裏漲水,平常蓋不住腳麵的溪流竟然見不到底,黃湯似的水花兒冒著泡兒、打著漩兒嘩嘩流淌。
土主人自然也明白,這裏河床寬,水隻是樣子凶,頂多不過尺多深,隨便怎麽過都沒事,不過下江娃兒們不知底細。
時間已近正午,江南岸已經到了好一陣的下江女娃兒看樣子確實是擔心水深不敢過河,都聚集在一起,由好些個大人招呼著。看起來娃兒們倒很是有紀律的,隻是躊躇不安,嘰嘰喳喳像講外國話,聽不懂說什麽,終是沒人貿然下水。
有個大人往坡下走,像是個女先生,30多歲模樣,走路斯斯文文。她下到溪邊,挽起褲腿踩進河裏,顯然是在試探水的深淺。另有一個男的,也像教師模樣,和兩三個大點的孩子也下了河,幾個人指指點點,邊商量邊在水中走來走去。女先生倒是一口四川腔,說話挺幹脆,動作也利索,這情景引起北岸這邊土主人的極大興趣。
接著,在女先生的指揮下,男教師帶著有組織的娃兒們開始過河了。但見那些十來歲的娃兒,大的也不過十五六歲,她們有秩序地下了坡。手挽手她淌水過河,她們邊走邊說笑,看來並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