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頁
中華之魂.星辰譜(全四部) 作者:翟明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直七院的歷史課是用社會發展史的觀點,著重講近代史中的帝國主義侵華史、近代農民戰爭、五四運動、日本侵華史等。
在上地理課時,老師利用掛圖,講解祖國的大好河山被敵人搶占,無數地下寶藏被敵人踐踏掠奪。如講山西,就講日寇如何把山西的無煙煤運回日本國去煉鋼鐵,造槍炮來打我們。講八路軍和山西人民的抗日鬥爭,平型關大捷、夜襲陽明堡機場、反攻娘子關,講呂梁山、五台山、太行山根據地的鬥爭。
上公民課時,就講新三民主義,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等政策;講民主、講階級剝削;講時事課,以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為指導思想;講解放區的民主政府,八路軍、新四軍的英勇抗戰;講蘇德戰場、太平洋戰爭等。杜彥桐院長經常親自給高年級學生講時事課。
直七院的孩子幾乎都是“小歌手”,最喜歡音樂課,課餘時間到處是歌聲。由於他們的遭遇經歷,對敵人的仇恨,對革命的依靠,對勝利的嚮往,他們唱歌時都帶有豐富的感情,他們常用歌聲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憤怒和報仇雪恨的決心。小小的保育生,抗戰初期的歌曲都會唱。後來又學了《黃河大合唱》、《呂梁大合唱》,《生產大合唱》、《伏爾加船夫曲》、《囚徒之歌》、《拿起刀槍幹一場》、《古城頌》、《延安頌》、《草原我的親娘》等抗戰歌曲。
在直七院,杜院長把課外活動辦成了學生的第二課堂。既是實踐“教”和“做”相結合的一個陣地,又是學生自己教育自己的一種好形式;既學到了知識,又增長了才幹,鍛鍊了身心。
直七院的學生自治組織是學生自治會,後來叫學生會。下設有學習部、文體部、生活部等。七院採用“童子軍”編隊,一個中隊就等於一般小學的一個“班”,正副中隊長小隊長組成隊委(即班委),由自治會直接領導。學習部領導各種學習組、讀書會、壁報社等;文體部領導話劇組、歌詠隊及開展各種文娛、體育活動;生活部組織學生管理自己的生活事宜和生產勞動等。
杜院長很注意師生關係,所以直七院的老師絕大多數是非常愛護學生的。杜院長經常對老師們講,我們既要做嚴師又要做慈母;孩子們既需要知識,又需要母愛。她以自己的“身教”帶動老師們的愛生行動。她對孩子的關懷無微不至,白天查夥食,夜間查床鋪,到醫務室看望生病的孩子,和孩子們談心。她為小孩兒、病孩兒請保姆,洗澡,洗衣,照看生活。孩子們都喜歡杜院長,都親切地喊她“杜媽媽”,都願意親近她,心裏有委屈就跑去向她哭訴。
七院的進步老師們的房間裏,課餘時經常擠滿了保育生。孩子們到老師房間裏就像到了母親的房間裏,可高興啦!問這何那,毫無拘束。如果老師、阿姨能對幼小的孤兒親一親,他們會感到是莫大的幸福。還有的課餘時間,孩子們隨老師們到草坪、河邊、橋頭散步,能和老師、阿姨一起做遊戲、講故事、唱歌那也是非常快樂、幸福的。老師們常利用這些機會,對難童們做些潛移默化的工作,讓孩子們在愛中去體味、感受人世間的真情。
直七院人數多,條件差,幾百個孩子集體生活,衛生防疫是個大問題。當時經費困難,缺醫少藥,更談不上醫療設備。全院隻有一個醫生、一個護理員、兩個專搞防護、衛生的老婆婆。醫生、護士、勤雜工、炊事員都是“包打包唱”,要確保孩子們的健康真難呀!保育生們都記得醫務室的老女醫生“張二先生”。
“張二先生”名叫張維新,抗戰前是北平協和醫院的護士長,精通醫學知識和看護技術。她逃難到武漢參加了保育會,到戰地搶救過難童,後來到直七院做醫生。她是協和培養出來的專業人才,繼承了我國歷代醫家救死扶傷、濟世活人的美德。她終生獨身,把全部心血和母愛都傾注到這些孤兒、難童身上。那年直七院流行麻疹,杜院長、譚主任都非常焦急!“張二先生”採取了緊急措施,防止了擴散。對幾十個患麻疹住院的孩子她日夜守護,眼睛熬紅了,人累瘦了,可是經她精心醫護,這些孩子全部脫險康復。
還有疥瘡和頭癬也是流行頑症,她親自監督剃頭、包藥、蒸煮衣服消毒,終於逐漸消滅了頑症。她還親自給多病體弱的孩子煮豬肝湯,守著他們喝下才走。她前前後後,救活了許多瀕臨死亡的兒童。
1942年5月,“上麵”又派來兩位青年教師,負責童子軍的訓練工作。保育生在廁所先後發現這兩個人身上都有小手槍。有一個的槍還掉到廁所地板上,被幾個同學同時看見。這兩位青年教師,還向難童打聽過其他教師的情況。譚紫光將這些情況向王雪樵匯報後,他倆經過研究,向上級黨進行了匯報,為了慎重起見,組織決定除白仲山、白詩觀等幾個來得晚一些又是執教普通課程不被人注意的人外,其他共產黨員立即撤離直七院。
1942年8月下旬,王雪樵、謝薇若、範繼華和譚紫光等都藉故離開直七院,秘密撤到了重慶。
1943年元月18日,國民黨特務在直七院製造了震驚南川的“馬鞍山事件”,中共地下黨員陳健生、劉振聲、金曉還三位老師突然被捕,給直七院的正常生活、教學秩序帶來了很大的混亂。劉振聲、陳隧生、金曉還三位老師被捕時,杜院長在重慶開會,大同學們去山上背米未回,特務是趁這個機會突然下手的。杜院長得知後急忙從重慶趕回問明情況後,又連夜帶著高年級的兩個學生祁萬祥和程家典摸夜路翻山越嶺趕到綦江,再乘車趕到重慶,找到副理事長李德全匯報情況,商討營救辦法。又拿著李德全的手諭找保育總會,拿到保育總會的文件,又連夜趕回相距360華裏的直七院。
在上地理課時,老師利用掛圖,講解祖國的大好河山被敵人搶占,無數地下寶藏被敵人踐踏掠奪。如講山西,就講日寇如何把山西的無煙煤運回日本國去煉鋼鐵,造槍炮來打我們。講八路軍和山西人民的抗日鬥爭,平型關大捷、夜襲陽明堡機場、反攻娘子關,講呂梁山、五台山、太行山根據地的鬥爭。
上公民課時,就講新三民主義,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等政策;講民主、講階級剝削;講時事課,以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為指導思想;講解放區的民主政府,八路軍、新四軍的英勇抗戰;講蘇德戰場、太平洋戰爭等。杜彥桐院長經常親自給高年級學生講時事課。
直七院的孩子幾乎都是“小歌手”,最喜歡音樂課,課餘時間到處是歌聲。由於他們的遭遇經歷,對敵人的仇恨,對革命的依靠,對勝利的嚮往,他們唱歌時都帶有豐富的感情,他們常用歌聲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憤怒和報仇雪恨的決心。小小的保育生,抗戰初期的歌曲都會唱。後來又學了《黃河大合唱》、《呂梁大合唱》,《生產大合唱》、《伏爾加船夫曲》、《囚徒之歌》、《拿起刀槍幹一場》、《古城頌》、《延安頌》、《草原我的親娘》等抗戰歌曲。
在直七院,杜院長把課外活動辦成了學生的第二課堂。既是實踐“教”和“做”相結合的一個陣地,又是學生自己教育自己的一種好形式;既學到了知識,又增長了才幹,鍛鍊了身心。
直七院的學生自治組織是學生自治會,後來叫學生會。下設有學習部、文體部、生活部等。七院採用“童子軍”編隊,一個中隊就等於一般小學的一個“班”,正副中隊長小隊長組成隊委(即班委),由自治會直接領導。學習部領導各種學習組、讀書會、壁報社等;文體部領導話劇組、歌詠隊及開展各種文娛、體育活動;生活部組織學生管理自己的生活事宜和生產勞動等。
杜院長很注意師生關係,所以直七院的老師絕大多數是非常愛護學生的。杜院長經常對老師們講,我們既要做嚴師又要做慈母;孩子們既需要知識,又需要母愛。她以自己的“身教”帶動老師們的愛生行動。她對孩子的關懷無微不至,白天查夥食,夜間查床鋪,到醫務室看望生病的孩子,和孩子們談心。她為小孩兒、病孩兒請保姆,洗澡,洗衣,照看生活。孩子們都喜歡杜院長,都親切地喊她“杜媽媽”,都願意親近她,心裏有委屈就跑去向她哭訴。
七院的進步老師們的房間裏,課餘時經常擠滿了保育生。孩子們到老師房間裏就像到了母親的房間裏,可高興啦!問這何那,毫無拘束。如果老師、阿姨能對幼小的孤兒親一親,他們會感到是莫大的幸福。還有的課餘時間,孩子們隨老師們到草坪、河邊、橋頭散步,能和老師、阿姨一起做遊戲、講故事、唱歌那也是非常快樂、幸福的。老師們常利用這些機會,對難童們做些潛移默化的工作,讓孩子們在愛中去體味、感受人世間的真情。
直七院人數多,條件差,幾百個孩子集體生活,衛生防疫是個大問題。當時經費困難,缺醫少藥,更談不上醫療設備。全院隻有一個醫生、一個護理員、兩個專搞防護、衛生的老婆婆。醫生、護士、勤雜工、炊事員都是“包打包唱”,要確保孩子們的健康真難呀!保育生們都記得醫務室的老女醫生“張二先生”。
“張二先生”名叫張維新,抗戰前是北平協和醫院的護士長,精通醫學知識和看護技術。她逃難到武漢參加了保育會,到戰地搶救過難童,後來到直七院做醫生。她是協和培養出來的專業人才,繼承了我國歷代醫家救死扶傷、濟世活人的美德。她終生獨身,把全部心血和母愛都傾注到這些孤兒、難童身上。那年直七院流行麻疹,杜院長、譚主任都非常焦急!“張二先生”採取了緊急措施,防止了擴散。對幾十個患麻疹住院的孩子她日夜守護,眼睛熬紅了,人累瘦了,可是經她精心醫護,這些孩子全部脫險康復。
還有疥瘡和頭癬也是流行頑症,她親自監督剃頭、包藥、蒸煮衣服消毒,終於逐漸消滅了頑症。她還親自給多病體弱的孩子煮豬肝湯,守著他們喝下才走。她前前後後,救活了許多瀕臨死亡的兒童。
1942年5月,“上麵”又派來兩位青年教師,負責童子軍的訓練工作。保育生在廁所先後發現這兩個人身上都有小手槍。有一個的槍還掉到廁所地板上,被幾個同學同時看見。這兩位青年教師,還向難童打聽過其他教師的情況。譚紫光將這些情況向王雪樵匯報後,他倆經過研究,向上級黨進行了匯報,為了慎重起見,組織決定除白仲山、白詩觀等幾個來得晚一些又是執教普通課程不被人注意的人外,其他共產黨員立即撤離直七院。
1942年8月下旬,王雪樵、謝薇若、範繼華和譚紫光等都藉故離開直七院,秘密撤到了重慶。
1943年元月18日,國民黨特務在直七院製造了震驚南川的“馬鞍山事件”,中共地下黨員陳健生、劉振聲、金曉還三位老師突然被捕,給直七院的正常生活、教學秩序帶來了很大的混亂。劉振聲、陳隧生、金曉還三位老師被捕時,杜院長在重慶開會,大同學們去山上背米未回,特務是趁這個機會突然下手的。杜院長得知後急忙從重慶趕回問明情況後,又連夜帶著高年級的兩個學生祁萬祥和程家典摸夜路翻山越嶺趕到綦江,再乘車趕到重慶,找到副理事長李德全匯報情況,商討營救辦法。又拿著李德全的手諭找保育總會,拿到保育總會的文件,又連夜趕回相距360華裏的直七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