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中華之魂.星辰譜(全四部) 作者:翟明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叔娠 劉了畢夫人。1927年人黨並被派到國民聯軍總政治部任秘書,大革命失敗後到上海,在濟難會工作,1930年秋和丈夫劉伯堅奉命離滬到中央革命根據地,任中共蘇區中央局秘書科長,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後留在根據地堅持武裝鬥爭,1935年3月在福建長汀因“肅反”擴大化而遭殺害;
範樂春 林伯渠夫人。1928年加人中國共產黨,任永定溪南區蘇維埃政府婦女會主席,永定縣蘇維埃政府主席,1930年3月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1932年任福建省土地部長,5月任省婦女生活改善委員會主任,省蘇維埃政府工農檢察委員會主席。臨時中央政府內務部優待紅軍局局長,中央紅軍長征後隨同張鼎丞等回到龍巖、永定領導開展遊擊戰爭,1935年4月任閩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婦女部部長兼任中共永定縣委書記,因積勞成疾,病逝於永定溪南;
任誌真 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利用學生身份做地下工作,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陝北遊擊隊任指導員,在戰鬥中不幸被捕而犧牲;
賀英 賀龍的大姐。早年在湘西組織農民軍,殺富濟貧,懲惡除奸,任農民軍司令,1926年幫助賀龍組織紅軍隊伍,創建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後加人中國共產黨,1933年在戰鬥中犧牲……
第二篇 伴侶.戰友
引 言
談起革命隊伍中的女同誌,有些人總願將她們和丈夫某某連在一起,在她們的名字前麵,總愛加上某某夫人的字樣,好像她們身上閃現的隻是丈夫的光輝。事實並非如此,這些女同誌本身就是革命隊伍中的半邊天,是甘願將一切獻身於丈夫事業的無名英雄,是不計名利和功勞的無私奉獻者!她們將自己的追求、信念、事業,甚至於生命,都融化到了丈夫的業績中。我們隻想在這有限的篇幅裏,用部分女同誌的事跡,還歷史一個真實。
應該承認:兩個獨立的、擁有同等權利意識的男人和女人,才能夠產生和體驗具有人的尊嚴的真正平等的愛情。否則,男女的結合,隻能是一種“擁有”與“獻出”的隸屬關係。如果一方自覺自願為另一方做了什麽,那僅僅是因為愛,而不是為了獲得供養或施恩圖報。
中國的女性,壓迫深,反抗重,她們身上有著最深刻的革命動因和能量。她們是偉大的,如果民族和時代遭遇災難和不幸,卻又是她們首先承受著——更深重地承受著災難和不幸。
由於幾千年封建社會的影響,即使在無產階級革命事業中,中國男性依然處於支配地位,女性的加入,通常必須得到男性的默許與確認。在革命隊伍中,衡量一個獨立的社會人的標準,雖然與封建時代相比已有根本的不同,但依然是由男尊女卑文化無處不在的浸染中脫胎出來的標準。女性要使自己適合這種標準是很困難的,甚至是很殘酷的。她必須泯滅自己的“女性”,迫使自己變成一個抽象的人,甚至是充滿男子氣的人。作為一個革命者她或許成功了,但作為自然人的特性卻泯滅了,這種人自身的撕裂是極痛苦的。然而從根本上說,這種痛苦並不能換取女性的解放,而隻是表現了對男性文化的一種屈從。
第16章 長空舞忠魂——楊開慧
她是1921年入黨的為數不多的女黨員之一,她把終身獻給了黨和革命事業但在黨內外沒有任何職務;
她和毛澤東的愛情是真切而浪漫的,她對婚事的觀念與眾不同,獨特而“新潮”
她個性倔強而堅定,寧被殺頭也不登報聲明和毛澤東脫離夫妻關係。
楊開慧號霞,字雲錦,出身於書香門第。1901年11月,生於湖南長沙縣東鄉的板倉。她不滿3歲時,父親楊昌濟懷著救國救民的抱負,遠涉重洋去留學,楊開慧在母親向振熙的撫養下度過了童年。
開慧長到7歲,爸爸從國外來信,囑咐媽媽要開慧上學讀書。板倉女孩子還沒有上學讀書的先例,楊開慧開了風氣之先。她長得秀麗可愛,聰明好學,生就一身傲骨,有超凡脫俗的個性。
開慧在楊公廟小學讀了三個學期,轉到離板倉5裏多路的儲能學校。辛亥革命發生後不久,她又轉到衡粹女校。這個學校辦了實業科,可以學編織、縫紉、繡花等。校長是留學日本回來的,思想進步,有時給學生講日本的明治維新、廣州起義黃花崗72烈士、辛亥革命和孫中山等,給學生們灌輸了初步的民主主義革命思想。後因衡粹女校要遷到長沙,楊開慧又轉到麻林橋附近縣立第一女子高小,一直讀到畢業。
1912年楊昌濟從國外歸來,任教於長沙湖南省立一師,全家從鄉下遷來長沙,住在大鵝塘。學高為師,德高為範,楊昌濟以淵博的學識和高尚的品德吸引著向上有為的學生,毛澤東、蔡和森、陳昌浩等經常去楊寓向老師請教各種問題。
從遷居長沙到1920年1月楊昌濟病逝,楊開慧沒有再進人學校。在家裏由父親指導自學。當毛澤東等來家向父親請教時,她總是搬一條小凳坐在旁邊,聽他們談論治學、做人之道,研討朝代興衰,探尋救國救民真理。
毛澤東和楊開慧日漸熟悉,毛澤東像兄長一樣照顧氏自己小8歲的師妹
1918年5月,楊昌濟受聘北京大學,出任倫理學教授。全家隨父遷至北京,17歲的楊開慧,不僅樹立了自己的人生觀,而且有了自己的愛情觀。她認為:對愛,不能一廂情願刻意去追求,那樣很容易而且最終會失去真摯的、神聖的、高尚純潔的愛情。她用一句話來概括自己的態度:“不完全則寧無。”
範樂春 林伯渠夫人。1928年加人中國共產黨,任永定溪南區蘇維埃政府婦女會主席,永定縣蘇維埃政府主席,1930年3月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1932年任福建省土地部長,5月任省婦女生活改善委員會主任,省蘇維埃政府工農檢察委員會主席。臨時中央政府內務部優待紅軍局局長,中央紅軍長征後隨同張鼎丞等回到龍巖、永定領導開展遊擊戰爭,1935年4月任閩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婦女部部長兼任中共永定縣委書記,因積勞成疾,病逝於永定溪南;
任誌真 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利用學生身份做地下工作,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陝北遊擊隊任指導員,在戰鬥中不幸被捕而犧牲;
賀英 賀龍的大姐。早年在湘西組織農民軍,殺富濟貧,懲惡除奸,任農民軍司令,1926年幫助賀龍組織紅軍隊伍,創建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後加人中國共產黨,1933年在戰鬥中犧牲……
第二篇 伴侶.戰友
引 言
談起革命隊伍中的女同誌,有些人總願將她們和丈夫某某連在一起,在她們的名字前麵,總愛加上某某夫人的字樣,好像她們身上閃現的隻是丈夫的光輝。事實並非如此,這些女同誌本身就是革命隊伍中的半邊天,是甘願將一切獻身於丈夫事業的無名英雄,是不計名利和功勞的無私奉獻者!她們將自己的追求、信念、事業,甚至於生命,都融化到了丈夫的業績中。我們隻想在這有限的篇幅裏,用部分女同誌的事跡,還歷史一個真實。
應該承認:兩個獨立的、擁有同等權利意識的男人和女人,才能夠產生和體驗具有人的尊嚴的真正平等的愛情。否則,男女的結合,隻能是一種“擁有”與“獻出”的隸屬關係。如果一方自覺自願為另一方做了什麽,那僅僅是因為愛,而不是為了獲得供養或施恩圖報。
中國的女性,壓迫深,反抗重,她們身上有著最深刻的革命動因和能量。她們是偉大的,如果民族和時代遭遇災難和不幸,卻又是她們首先承受著——更深重地承受著災難和不幸。
由於幾千年封建社會的影響,即使在無產階級革命事業中,中國男性依然處於支配地位,女性的加入,通常必須得到男性的默許與確認。在革命隊伍中,衡量一個獨立的社會人的標準,雖然與封建時代相比已有根本的不同,但依然是由男尊女卑文化無處不在的浸染中脫胎出來的標準。女性要使自己適合這種標準是很困難的,甚至是很殘酷的。她必須泯滅自己的“女性”,迫使自己變成一個抽象的人,甚至是充滿男子氣的人。作為一個革命者她或許成功了,但作為自然人的特性卻泯滅了,這種人自身的撕裂是極痛苦的。然而從根本上說,這種痛苦並不能換取女性的解放,而隻是表現了對男性文化的一種屈從。
第16章 長空舞忠魂——楊開慧
她是1921年入黨的為數不多的女黨員之一,她把終身獻給了黨和革命事業但在黨內外沒有任何職務;
她和毛澤東的愛情是真切而浪漫的,她對婚事的觀念與眾不同,獨特而“新潮”
她個性倔強而堅定,寧被殺頭也不登報聲明和毛澤東脫離夫妻關係。
楊開慧號霞,字雲錦,出身於書香門第。1901年11月,生於湖南長沙縣東鄉的板倉。她不滿3歲時,父親楊昌濟懷著救國救民的抱負,遠涉重洋去留學,楊開慧在母親向振熙的撫養下度過了童年。
開慧長到7歲,爸爸從國外來信,囑咐媽媽要開慧上學讀書。板倉女孩子還沒有上學讀書的先例,楊開慧開了風氣之先。她長得秀麗可愛,聰明好學,生就一身傲骨,有超凡脫俗的個性。
開慧在楊公廟小學讀了三個學期,轉到離板倉5裏多路的儲能學校。辛亥革命發生後不久,她又轉到衡粹女校。這個學校辦了實業科,可以學編織、縫紉、繡花等。校長是留學日本回來的,思想進步,有時給學生講日本的明治維新、廣州起義黃花崗72烈士、辛亥革命和孫中山等,給學生們灌輸了初步的民主主義革命思想。後因衡粹女校要遷到長沙,楊開慧又轉到麻林橋附近縣立第一女子高小,一直讀到畢業。
1912年楊昌濟從國外歸來,任教於長沙湖南省立一師,全家從鄉下遷來長沙,住在大鵝塘。學高為師,德高為範,楊昌濟以淵博的學識和高尚的品德吸引著向上有為的學生,毛澤東、蔡和森、陳昌浩等經常去楊寓向老師請教各種問題。
從遷居長沙到1920年1月楊昌濟病逝,楊開慧沒有再進人學校。在家裏由父親指導自學。當毛澤東等來家向父親請教時,她總是搬一條小凳坐在旁邊,聽他們談論治學、做人之道,研討朝代興衰,探尋救國救民真理。
毛澤東和楊開慧日漸熟悉,毛澤東像兄長一樣照顧氏自己小8歲的師妹
1918年5月,楊昌濟受聘北京大學,出任倫理學教授。全家隨父遷至北京,17歲的楊開慧,不僅樹立了自己的人生觀,而且有了自己的愛情觀。她認為:對愛,不能一廂情願刻意去追求,那樣很容易而且最終會失去真摯的、神聖的、高尚純潔的愛情。她用一句話來概括自己的態度:“不完全則寧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