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中華之魂.星辰譜(全四部) 作者:翟明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933年元月,窮困潦倒的蔡協民回到福州,按照當時地下黨的嚴格紀律,是任何人不能見他的。曾誌再三要求要見蔡協民一麵,市委考慮到他們的關係,勉強同意了,但明令曾誌不能將中央的通知告訴蔡協民一個字,否則就以違反保密紀律論處!
曾誌在一家破舊髒亂的小旅館裏找到了蔡協民,本來年齡就比較大的蔡協民,此時幾乎變成了一個衰弱的老人。他告訴曾誌,他從廈門到上海後,與中央接過一次頭,就再無人理睬。但他總是抱著幻想,一天又一天等下去。到後來無錢交房租,無錢吃飯,隨身帶的東西也典當光了,隻好整天在馬路上流浪……最後,他絕望了,他知道中央把他甩了,但是是什麽原因呢,他百思而不得其解。這種痛苦比忍飢挨餓更加不堪忍受。蔡協民夜夜噩夢,冷汗淋漓,氣起來腳踢拳砸,將被裏撕扯得粉碎……
看到如此落魄的丈夫,曾誌怎能忘記夫妻深情,她又激動又酸楚,覺得應該將實情告訴他。
曾誌由於違反了福州市委的告誡,將中央通知告訴了蔡協民,因而受到留黨察看3個月的處分。她感到很坦然,感到問心無愧,因為在她看來,沒有什麽能比一個共產黨員的政治生命更重要了,她願為自己丈夫的政治清白而付出任何代價。
蔡協民回到廈門,深人到工人中去做工運工作,同時也去做苦工養活自己。後來他被特務發現而被捕。不久,他高喊著“共產黨萬歲”的口號,英勇就義,用壯烈地死,為自己的赤誠抹上了最後一筆秀色!
曾誌受處分後,不能再住市委機關,就搬了出來。此時,她又即將生孩子,身上沒有分文錢。正在她一籌莫展時,得到了急公好義善於體恤人的陶鑄的熱情幫助。他用自己惟一的一條毛巾當了3元錢,花兩元請了位家庭接生婆,剩下的1元買了些奶粉、雞蛋等補養品,總算解決了曾誌的燃眉之急。曾誌第三個孩子出生13天,就不得不送人。這第三胎還是個男孩兒,送給了一位做地下工作的警官的嬸嬸。這位嬸嬸50多歲,膝下無子,丈夫早亡,家境貧寒,她又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因孩子太小,嬸嬸照顧不了,又把他送到一個奶媽家去餵養。
春天,陶鑄在閩東發動武裝鬥爭,突然接到中央通知,命他立即去上海另行分配工作。此時的陶鑄已和曾誌有了深厚的感情,他們分手的時候,陶鑄不過25歲,而曾誌僅僅22歲。
開始時,陶鑄每周都給曾誌寫信,信雖很短,但充滿著熾烈的感情。時間不久,就突然失去了信息。曾誌盼啊,盼啊!吃不下,睡不著,預感到出了事。直到陳子樞來找曾誌,告訴她中央已來通知,說陶鑄被捕叛變……真是晴天霹靂!這怎麽可能呢?……
直到後來曾誌才知道,陶鑄到上海後,遭到與蔡協民相似的厄運。
1933年8月,曾誌回福州匯報工作,順便去看了晝思夜想的兒子。曾誌不見孩子還好點,一旦真見到了親生兒子,那母親的一顆心全碎了。孩子已經半歲,看上去不過像兩個多月時的鐵牛大小,瘦得皮包骨,兩隻小手像小雞爪。一臉的小皺紋,活像一隻醜陋的小猴子。衣著更是寒酸破爛,骯髒不堪,頭上的小帽子還是13天抱走時,曾誌親自給戴上的那頂。
孩子怎麽會搞成這個樣?原來那位奶媽自己還有個兩歲的孩子,奶水不夠,曾誌的孩子不能給奶吃。曾誌含著熱淚將隨身帶的饅頭掰了一塊,用白開水泡泡,餵兒子吃,孩子居然吃得津津有味,吃了還要吃,看來是實在餓極了。曾誌心裏酸楚,淚水禁不住又湧了上來。曾誌悄悄地環顧著四周,她不能讓養母看穿她的真實身份,隻好強把淚水吞咽下去。麵對親生兒子卻不能相認,兒子又是如此的可憐、不幸、弱小無助,母親怎能不痛苦、內疚,本能的母愛與革命者的誌向糾纏在一起,使她徒生一股惆然;不是嗎,她,一個年輕輕的女人,在短短的5年裏,已經失去了兩位相親相愛的丈夫,而深愛著的第三個戀人陶鑄又被捕入獄,至今生死不明;她在這幾年生了3個兒子,為了信仰和追求,隻好將兒子送人、賣人,從來沒有體會過做母親的幸福和滿足感;而本人,也屢遭打擊,一次又一次被誤解、委屈和不被信任……但曾誌,畢竟不是普通的妻子,一般的母親,在她的心中,裝的是閩東人民和全國老百姓的苦難……
1934年春天,曾誌意外地收到陶鑄一封簡訊,信寄自監獄。陶鑄寫道:我已判刑,沒有再出去的可能了,請你能善待我的老母親,替我盡份孝道。並說病重,若回信可寄南京軍人監獄1271號。
一年的朝思暮想,總算得到了陶鑄的消息,很顯然,他被判了無期徒刑,但是活下來了。曾誌當即給陶鑄寫了封信,湊了20元錢,可是無法寄出去。曾誌當時是受通緝的“女共匪”,國民黨懸賞30加元大洋捉拿她。可是一想到陶鑄,想到他們之間已有的感情,想到陶鑄目前的處境,她下決心去冒險!
數年後,陶鑄出獄後告訴她,那封信和錢居然都收到了。那時他肺病嚴重,咳血不止,他用曾誌寄的錢買了幾瓶魚肝油,又買了些書,把牢房當作學堂,勤讀了幾年,直到第二次國共合作,黨中央才救他出獄。
1940年春天,陶鑄作為鄂中選出的七大代表,也來到了延安,與曾誌在延安團聚了。他們終於又有了個家。
曾誌在一家破舊髒亂的小旅館裏找到了蔡協民,本來年齡就比較大的蔡協民,此時幾乎變成了一個衰弱的老人。他告訴曾誌,他從廈門到上海後,與中央接過一次頭,就再無人理睬。但他總是抱著幻想,一天又一天等下去。到後來無錢交房租,無錢吃飯,隨身帶的東西也典當光了,隻好整天在馬路上流浪……最後,他絕望了,他知道中央把他甩了,但是是什麽原因呢,他百思而不得其解。這種痛苦比忍飢挨餓更加不堪忍受。蔡協民夜夜噩夢,冷汗淋漓,氣起來腳踢拳砸,將被裏撕扯得粉碎……
看到如此落魄的丈夫,曾誌怎能忘記夫妻深情,她又激動又酸楚,覺得應該將實情告訴他。
曾誌由於違反了福州市委的告誡,將中央通知告訴了蔡協民,因而受到留黨察看3個月的處分。她感到很坦然,感到問心無愧,因為在她看來,沒有什麽能比一個共產黨員的政治生命更重要了,她願為自己丈夫的政治清白而付出任何代價。
蔡協民回到廈門,深人到工人中去做工運工作,同時也去做苦工養活自己。後來他被特務發現而被捕。不久,他高喊著“共產黨萬歲”的口號,英勇就義,用壯烈地死,為自己的赤誠抹上了最後一筆秀色!
曾誌受處分後,不能再住市委機關,就搬了出來。此時,她又即將生孩子,身上沒有分文錢。正在她一籌莫展時,得到了急公好義善於體恤人的陶鑄的熱情幫助。他用自己惟一的一條毛巾當了3元錢,花兩元請了位家庭接生婆,剩下的1元買了些奶粉、雞蛋等補養品,總算解決了曾誌的燃眉之急。曾誌第三個孩子出生13天,就不得不送人。這第三胎還是個男孩兒,送給了一位做地下工作的警官的嬸嬸。這位嬸嬸50多歲,膝下無子,丈夫早亡,家境貧寒,她又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因孩子太小,嬸嬸照顧不了,又把他送到一個奶媽家去餵養。
春天,陶鑄在閩東發動武裝鬥爭,突然接到中央通知,命他立即去上海另行分配工作。此時的陶鑄已和曾誌有了深厚的感情,他們分手的時候,陶鑄不過25歲,而曾誌僅僅22歲。
開始時,陶鑄每周都給曾誌寫信,信雖很短,但充滿著熾烈的感情。時間不久,就突然失去了信息。曾誌盼啊,盼啊!吃不下,睡不著,預感到出了事。直到陳子樞來找曾誌,告訴她中央已來通知,說陶鑄被捕叛變……真是晴天霹靂!這怎麽可能呢?……
直到後來曾誌才知道,陶鑄到上海後,遭到與蔡協民相似的厄運。
1933年8月,曾誌回福州匯報工作,順便去看了晝思夜想的兒子。曾誌不見孩子還好點,一旦真見到了親生兒子,那母親的一顆心全碎了。孩子已經半歲,看上去不過像兩個多月時的鐵牛大小,瘦得皮包骨,兩隻小手像小雞爪。一臉的小皺紋,活像一隻醜陋的小猴子。衣著更是寒酸破爛,骯髒不堪,頭上的小帽子還是13天抱走時,曾誌親自給戴上的那頂。
孩子怎麽會搞成這個樣?原來那位奶媽自己還有個兩歲的孩子,奶水不夠,曾誌的孩子不能給奶吃。曾誌含著熱淚將隨身帶的饅頭掰了一塊,用白開水泡泡,餵兒子吃,孩子居然吃得津津有味,吃了還要吃,看來是實在餓極了。曾誌心裏酸楚,淚水禁不住又湧了上來。曾誌悄悄地環顧著四周,她不能讓養母看穿她的真實身份,隻好強把淚水吞咽下去。麵對親生兒子卻不能相認,兒子又是如此的可憐、不幸、弱小無助,母親怎能不痛苦、內疚,本能的母愛與革命者的誌向糾纏在一起,使她徒生一股惆然;不是嗎,她,一個年輕輕的女人,在短短的5年裏,已經失去了兩位相親相愛的丈夫,而深愛著的第三個戀人陶鑄又被捕入獄,至今生死不明;她在這幾年生了3個兒子,為了信仰和追求,隻好將兒子送人、賣人,從來沒有體會過做母親的幸福和滿足感;而本人,也屢遭打擊,一次又一次被誤解、委屈和不被信任……但曾誌,畢竟不是普通的妻子,一般的母親,在她的心中,裝的是閩東人民和全國老百姓的苦難……
1934年春天,曾誌意外地收到陶鑄一封簡訊,信寄自監獄。陶鑄寫道:我已判刑,沒有再出去的可能了,請你能善待我的老母親,替我盡份孝道。並說病重,若回信可寄南京軍人監獄1271號。
一年的朝思暮想,總算得到了陶鑄的消息,很顯然,他被判了無期徒刑,但是活下來了。曾誌當即給陶鑄寫了封信,湊了20元錢,可是無法寄出去。曾誌當時是受通緝的“女共匪”,國民黨懸賞30加元大洋捉拿她。可是一想到陶鑄,想到他們之間已有的感情,想到陶鑄目前的處境,她下決心去冒險!
數年後,陶鑄出獄後告訴她,那封信和錢居然都收到了。那時他肺病嚴重,咳血不止,他用曾誌寄的錢買了幾瓶魚肝油,又買了些書,把牢房當作學堂,勤讀了幾年,直到第二次國共合作,黨中央才救他出獄。
1940年春天,陶鑄作為鄂中選出的七大代表,也來到了延安,與曾誌在延安團聚了。他們終於又有了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