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中華之魂.星辰譜(全四部) 作者:翟明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燼美
當五四運動中湧現出的一代革命精英開天闢地創建中國共產黨時,王燼美是其中一個出身比較特殊的人。參加黨的“一大”的代表,基本上都是知識分子出身,多數人家境較好,隻有王燼美出身貧寒。他在農村為地主當過佃農,這樣貧苦的青年,能走上求學道路,後又成為中國共產黨的發起人,在當時社會裏是極其罕見的現象。王燼美的出現,既是由於個人非常的勤奮,也是特定的歷史社會環境所促成的。他於1922年作為中共代表赴莫斯科參加了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曾受到列寧的接見。當時的蘇俄正值戰亂後的全國饑荒,他和代表團的同誌們看到,列寧辦公室的抽屜裏留著半塊摻著糠菜的低劣“黑列巴”(麵包)。原來這位領袖也與人民吃同樣的夥食,吃到一半遇事外出時還珍藏下另一半等回來再吃。王燼美由此深受感動,回到賓館後看到餐桌上專供外賓的白麵包和肉食,他號召身邊的同誌一起提出應與蘇俄人民吃同樣的夥食。對此,外賓接待部門堅決不同意,說這是上級的規定。王燼美等人卻堅持拒絕享受這種待遇。負責招待的人便說這些食物不能退回,若實在不肯吃便請轉送幼兒園或醫院。於是,他們便一起商定將客飯轉送幼兒園。此後,他們幾個月一直吃粗食,不僅心裏很愉快,還感到與人民同甘苦是共產黨人應有的表現。
△周恩來
周恩來,祖籍浙江紹興,出生於江蘇淮安,據說與魯迅(周樹人)是本家。1917年東渡日本求學,在日本思想界空前活躍的這一時期,他開始思考社會革命問題,並閱讀了幸德秋水等人所著的介紹馬克思主義的書籍。1919年春,周恩來得知南開大學設大學部,便返回天津人南開大學文科。五四運動中,他是天津學生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920年8月(暑假),周恩來、鄧穎超、劉清揚率領天津覺悟社一行二十餘人來到北京,他們訪問了北京大學、少年中國學會及其他團體,倡議各方進步團體聯合起來。採取共同行動改造舊中國。
早期共產主義者人數不多,但工作卓有成效,與各種反馬克思主義思潮進行了堅決的鬥爭,確立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政黨的理論,他們又在革命實踐中逐步明確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奮鬥目標以及組織原則等重大問題。他們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原理,有組織地深人到工人群眾中去開展宣傳和組織工作,促使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在火熱的革命鬥爭中積極培養黨的後備力量。
一個革命的政黨,必須有一個革命的理論作為指導。中國共產黨的建立,緊隨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後,當時隻有極少數赴日本的留學生接觸過一點介紹馬克思主義的著作(還不是原著),共產主義思想傳播幾乎是與黨的建立同時進行的,理論準備非常不足。在這近乎於邊幹邊學的歷史條件下,非常需要專門從事革命理論研究和宣傳的大師。李達與相約建黨的李大釗、陳獨秀以及董必武等人相似,都曾留學日本,並最早接觸了馬克思主義,不過這些人建黨後都以主要精力從事黨務和社會活動,隻有李達專心於理論,並且成果斐然。“一大”後,李達分工任中共中央局宣傳主任,主編《新時代》雜誌,他是中共黨內最早的理論家和宣傳鼓動家。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規定了自己的第一個中心工作是從事工人運動。黨成立了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這是日文詞,後譯為工會聯合會,即中華全國總工會的前身),集中力量領導中國工人運動。其總負責人為鄧中夏等。
△鄧中夏
鄧中夏,1894年出生於湖南宜章縣一個破落地主家庭,其父中過舉人,當過縣長。1917年鄧中夏隨父人京,考入北京大學文學係。在校內他最崇拜李大釗和陳獨秀,並在兩人影響下投身五四新文化運動。他是北大學生上街遊行的主要組織者,而且是衝進趙家樓點火和痛打賣國賊的十幾名學生之一。隨後前往長沙,聯絡已返湘的毛澤東,建立湖南學生聯合會。1920年10月協助李大釗在北京成立共產主義小組,成為黨的創建者之一。建黨後,他投身工人運動,在長辛店、上海和廣東省港大罷工中威名遠揚。
1922年,鄧中夏參加了全國勞動大會,並當選為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書記,領導工人運動。自1922年1月起至1923年2月止,中國掀起了歷史上第一個工人運動高潮。罷工鬥爭達100次以上,參加的工人達30餘萬人。
毛澤東、何叔衡“一大”後回湘,建立中共湘區委員會。為掩護革命活動,二人又發起建立了湖南自修大學,招收有誌青年業餘前來學習,夏明瀚是該校第一個自修生。後毛澤東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湖南分部主任,並將黨的重要骨幹劉少奇、李立三、蔣先雲、郭亮等,分派到江西萍鄉的安源煤礦、湖南常寧的水口山鉛礦、粵漢鐵路和長沙各重要產業和手工業中去開展工人運動。
△劉少奇
劉少奇,出生於湖南寧鄉縣一個略有些田產的農家。他剛人玉潭高小時,穿的是鄉下的大襟衣衫,被大家喊作“鄉裏伢子”。因他文章寫得好,考試又常得頭名,哪個還敢小看他!因他書讀得多,早在鄉下就有“劉九書櫃”的綽號。他起初的名字叫衛璜,上高小後又改為衛黃,意思是“衛我炎黃子孫”。在他的床頭,刻著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八個篆字,是他“一日三省吾身”的座右銘。畢業那年,他被全縣小學生公推為首領,在寧鄉鬧起了“反袁驅湯”運動。他對素有“湯屠夫”之稱的湖南督軍湯蘿銘毫不畏懼,每次遊行示威,總是走在最前列。1920年秋,他在長沙聯合中學讀書時,加人了剛成立的社會主義青年團。那年冬天,毛澤東和在湘的新民學會會員,團結湖南教育界、新聞界的知名人士,組織了“俄羅斯研究會”,發起留俄運動。劉少奇決定和任弼時、蕭勁光等一同赴莫斯科進人東方勞動者大學學習。1921年冬,劉少奇在蘇俄由青年團轉為中共黨員。1922年他提前回國,被分配到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湖南分部,與中共湘區委員會書記毛澤東相識,隨即被派往安源路礦與李立三會合,參加領導工人罷工。1923年春,任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主任。
當五四運動中湧現出的一代革命精英開天闢地創建中國共產黨時,王燼美是其中一個出身比較特殊的人。參加黨的“一大”的代表,基本上都是知識分子出身,多數人家境較好,隻有王燼美出身貧寒。他在農村為地主當過佃農,這樣貧苦的青年,能走上求學道路,後又成為中國共產黨的發起人,在當時社會裏是極其罕見的現象。王燼美的出現,既是由於個人非常的勤奮,也是特定的歷史社會環境所促成的。他於1922年作為中共代表赴莫斯科參加了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曾受到列寧的接見。當時的蘇俄正值戰亂後的全國饑荒,他和代表團的同誌們看到,列寧辦公室的抽屜裏留著半塊摻著糠菜的低劣“黑列巴”(麵包)。原來這位領袖也與人民吃同樣的夥食,吃到一半遇事外出時還珍藏下另一半等回來再吃。王燼美由此深受感動,回到賓館後看到餐桌上專供外賓的白麵包和肉食,他號召身邊的同誌一起提出應與蘇俄人民吃同樣的夥食。對此,外賓接待部門堅決不同意,說這是上級的規定。王燼美等人卻堅持拒絕享受這種待遇。負責招待的人便說這些食物不能退回,若實在不肯吃便請轉送幼兒園或醫院。於是,他們便一起商定將客飯轉送幼兒園。此後,他們幾個月一直吃粗食,不僅心裏很愉快,還感到與人民同甘苦是共產黨人應有的表現。
△周恩來
周恩來,祖籍浙江紹興,出生於江蘇淮安,據說與魯迅(周樹人)是本家。1917年東渡日本求學,在日本思想界空前活躍的這一時期,他開始思考社會革命問題,並閱讀了幸德秋水等人所著的介紹馬克思主義的書籍。1919年春,周恩來得知南開大學設大學部,便返回天津人南開大學文科。五四運動中,他是天津學生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920年8月(暑假),周恩來、鄧穎超、劉清揚率領天津覺悟社一行二十餘人來到北京,他們訪問了北京大學、少年中國學會及其他團體,倡議各方進步團體聯合起來。採取共同行動改造舊中國。
早期共產主義者人數不多,但工作卓有成效,與各種反馬克思主義思潮進行了堅決的鬥爭,確立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政黨的理論,他們又在革命實踐中逐步明確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奮鬥目標以及組織原則等重大問題。他們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原理,有組織地深人到工人群眾中去開展宣傳和組織工作,促使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在火熱的革命鬥爭中積極培養黨的後備力量。
一個革命的政黨,必須有一個革命的理論作為指導。中國共產黨的建立,緊隨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後,當時隻有極少數赴日本的留學生接觸過一點介紹馬克思主義的著作(還不是原著),共產主義思想傳播幾乎是與黨的建立同時進行的,理論準備非常不足。在這近乎於邊幹邊學的歷史條件下,非常需要專門從事革命理論研究和宣傳的大師。李達與相約建黨的李大釗、陳獨秀以及董必武等人相似,都曾留學日本,並最早接觸了馬克思主義,不過這些人建黨後都以主要精力從事黨務和社會活動,隻有李達專心於理論,並且成果斐然。“一大”後,李達分工任中共中央局宣傳主任,主編《新時代》雜誌,他是中共黨內最早的理論家和宣傳鼓動家。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規定了自己的第一個中心工作是從事工人運動。黨成立了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這是日文詞,後譯為工會聯合會,即中華全國總工會的前身),集中力量領導中國工人運動。其總負責人為鄧中夏等。
△鄧中夏
鄧中夏,1894年出生於湖南宜章縣一個破落地主家庭,其父中過舉人,當過縣長。1917年鄧中夏隨父人京,考入北京大學文學係。在校內他最崇拜李大釗和陳獨秀,並在兩人影響下投身五四新文化運動。他是北大學生上街遊行的主要組織者,而且是衝進趙家樓點火和痛打賣國賊的十幾名學生之一。隨後前往長沙,聯絡已返湘的毛澤東,建立湖南學生聯合會。1920年10月協助李大釗在北京成立共產主義小組,成為黨的創建者之一。建黨後,他投身工人運動,在長辛店、上海和廣東省港大罷工中威名遠揚。
1922年,鄧中夏參加了全國勞動大會,並當選為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書記,領導工人運動。自1922年1月起至1923年2月止,中國掀起了歷史上第一個工人運動高潮。罷工鬥爭達100次以上,參加的工人達30餘萬人。
毛澤東、何叔衡“一大”後回湘,建立中共湘區委員會。為掩護革命活動,二人又發起建立了湖南自修大學,招收有誌青年業餘前來學習,夏明瀚是該校第一個自修生。後毛澤東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湖南分部主任,並將黨的重要骨幹劉少奇、李立三、蔣先雲、郭亮等,分派到江西萍鄉的安源煤礦、湖南常寧的水口山鉛礦、粵漢鐵路和長沙各重要產業和手工業中去開展工人運動。
△劉少奇
劉少奇,出生於湖南寧鄉縣一個略有些田產的農家。他剛人玉潭高小時,穿的是鄉下的大襟衣衫,被大家喊作“鄉裏伢子”。因他文章寫得好,考試又常得頭名,哪個還敢小看他!因他書讀得多,早在鄉下就有“劉九書櫃”的綽號。他起初的名字叫衛璜,上高小後又改為衛黃,意思是“衛我炎黃子孫”。在他的床頭,刻著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八個篆字,是他“一日三省吾身”的座右銘。畢業那年,他被全縣小學生公推為首領,在寧鄉鬧起了“反袁驅湯”運動。他對素有“湯屠夫”之稱的湖南督軍湯蘿銘毫不畏懼,每次遊行示威,總是走在最前列。1920年秋,他在長沙聯合中學讀書時,加人了剛成立的社會主義青年團。那年冬天,毛澤東和在湘的新民學會會員,團結湖南教育界、新聞界的知名人士,組織了“俄羅斯研究會”,發起留俄運動。劉少奇決定和任弼時、蕭勁光等一同赴莫斯科進人東方勞動者大學學習。1921年冬,劉少奇在蘇俄由青年團轉為中共黨員。1922年他提前回國,被分配到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湖南分部,與中共湘區委員會書記毛澤東相識,隨即被派往安源路礦與李立三會合,參加領導工人罷工。1923年春,任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