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中華之魂.星辰譜(全四部) 作者:翟明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921年初,新民學會內部就“改造中國與世界”應用什麽主義展開討論,何叔衡明確反對無政府主義,表示應信仰馬克思主義。同年6月,湖南軍閥以“宣傳過激主義”的罪名,撤銷其教育館館長之職,7月間,他與毛澤東在長沙同登一艘輪船赴上海,參加中共建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
湖南,是革命的發祥地。革命,是人們生活的必需。革命者是幸福的,無論在哪個時代,從亙古的大地到蒼涼的宇宙間,總會有一種平凡的聲音,盪氣迴腸。有一些平凡人,奮鬥不息;歷史記錄了這些平凡的、從平凡中湧現出來的不平凡的人及他們所做的平凡的和不平凡的事。
中國共產黨的發起人中,除了毛澤東、何叔衡、易禮容外,李達、林伯渠、鄧中夏、蔡和森等也都是湖南人。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期的五大書記中,就有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三個湖南人。湖南籍的革命先驅還有:郭亮、羅亦農、李立三、徐特立、段德昌、何長工、李維漢、李富春、譚震林、陶鑄、謝覺哉、毛澤民、蔡協民、左權、耿脫、黃公略、江華、李卓然、滕代遠、伍中豪等;我軍首次授銜的十大元帥中彭德懷、賀龍、羅榮桓三位是湖南人;十個大將中粟裕、黃克誠、陳賡、譚政、蕭勁光、許光達六位是湖南人;上將中有鄧華、李濤、王震、蕭克、甘泗淇、楊勇、李誌民、唐亮、彭紹輝、楊得誌、朱良才、宋任窮、蘇振華等人;中國共產黨第一個女中央委員向警予、中國共產黨軍隊中第一個女將軍李貞也都是湖南人。彭德懷、羅亦農、彭紹輝等,還都是毛澤東的湘潭老鄉。歷史給了這些平凡人機遇,時勢將這些平凡人造就成了英雄。
△董必武
董必武,是黨的“一大”代表中僅次於何叔衡的第二個年長者。他1886年3月5日出生於湖北黃安縣城一個貧苦的知識分子家庭,從小跟隨教私塾的父親讀書,18歲應試中秀才。辛亥革命爆發後赴武昌投奔軍政府任秘書官和軍政總務科長。1913年反袁世凱的“二次革命”失敗後流亡東京,人日本大學讀法律,並加人了孫中山建立的中華革命黨。在日留學期間,他接觸到馬克思主義書籍,1917年回國後在武漢開辦律師事務所並辦學,成為湖北頗有些名氣的教育家和律師。五四運動後,他的思想轉向共產主義,翌年夏,通過李漢俊與陳獨秀為首的上海共產黨小組接上關係,隨即和陳潭秋等在武漢組織共產主義研究小組。
在董老的家鄉黃安,就出了兩位國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200多位軍級幹部;我軍首次授銜就授了50多位將軍,如陳錫聯、韓先楚、郭天民、周純全、王建安、謝富治、胡奇才、秦基偉、徐深吉、李天煥、吳先恩、劉昌毅等。這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過英雄們反過來也可以推進時勢的前進。不管是湖南還是湖北的黃安,都是一個極好的例證。
黃安,地處鄂豫皖三省要衝,近代為多戰之地,民風勇悍。這些革命前輩從小就受到群眾反洋教鬥爭的影響,既看到周圍貧苦之狀,又能到武漢等地上學接觸到新的物質和精神文明,因此多萌發出尋求真理救國救民的誌向。
董老等出外求學有成後,馬上為故鄉興辦學堂,培養出家鄉第一批共產黨人,並在大革命的風暴中,促使了民眾精神麵貌的巨變。土地革命時期,紅軍曾將黃安稱為“紅安”,解放後又正式定名為紅安縣。
紅安,是人民軍隊的幾支主力― 紅四方麵軍、紅二十五軍、新四軍五師的誕生地。隻有這樣的堅實基礎,才能在一個縣裏造就出兩位國家主席,上百名將軍。在這些輝煌的數字下,奠基的是全縣48萬人口;在戰火中有8萬人參加了紅軍、八路軍、新四軍和南下的劉鄧解放大軍;先後共有12萬軍民英勇犧牲。從1927年黃安、麻城暴動至1949年最後解放,大別山上戰鬥紅旗長達22年不倒。
講起艱難的中國革命,人民都不會忘記從湖南出來的毛澤東走上井岡山;同時人們也不能忘記董必武的家鄉——以黃麻為起點的大別山!
△陳潭秋
與董必武同為武漢代表的陳潭秋,1896年出生於湖北黃岡縣一個書香之家。他祖父中過舉人,是當地名流,父親家道中落,還有能力供他上新式學堂。他在中學、大學期間酷愛文學,精通英語,同時也是校內足球健將和長跑能手。在五四運動中他是遊行的帶頭人,並被推選為武漢學生代表之一到上海聯絡各地學聯。經董必武介紹,在思想上接受了共產主義。大學畢業後任湖北人民通訊社記者,併到董必武主持的武漢中學兼任英語教員。1920年秋協助董必武發起成立共產主義研究小組,隨後又建立了半公開的社會主義青年團。
△李達
上海代表李達,1890年生於湖南零陵嵐角山鎮。1913年、1917年兩次赴日留學,並在那裏開始研究馬克思主義。1920年回國後與陳獨秀、陳望道等人發起建立上海共產主義小組,並代理小組書記。他主編《共產黨》理論月刊和《新時代》雜誌。他是共產黨的哲學家,也是黨內早期的理論家和宣傳鼓動家。
△林伯渠
林伯渠,是上海共產主義小組成員,1886年3月20日出生於湖南臨澧縣。幼年讀私塾,1902年人常德西路師範,因學習成績優秀被送到日本公費留學,常和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等交往並加人同盟會。1914年加入中華革命黨,繼續追隨孫中山革命。他二次赴日期間,結識了李大釗,並接受了馬列主義。1920年經李大釗、陳獨秀介紹,加入上海共產主義小組,成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黨員之一。隨後,他按照李大釗意見,安排孫中山與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越飛,中共領導人陳獨秀、李大釗會見,商討國民黨改組與國共合作問題。
湖南,是革命的發祥地。革命,是人們生活的必需。革命者是幸福的,無論在哪個時代,從亙古的大地到蒼涼的宇宙間,總會有一種平凡的聲音,盪氣迴腸。有一些平凡人,奮鬥不息;歷史記錄了這些平凡的、從平凡中湧現出來的不平凡的人及他們所做的平凡的和不平凡的事。
中國共產黨的發起人中,除了毛澤東、何叔衡、易禮容外,李達、林伯渠、鄧中夏、蔡和森等也都是湖南人。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期的五大書記中,就有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三個湖南人。湖南籍的革命先驅還有:郭亮、羅亦農、李立三、徐特立、段德昌、何長工、李維漢、李富春、譚震林、陶鑄、謝覺哉、毛澤民、蔡協民、左權、耿脫、黃公略、江華、李卓然、滕代遠、伍中豪等;我軍首次授銜的十大元帥中彭德懷、賀龍、羅榮桓三位是湖南人;十個大將中粟裕、黃克誠、陳賡、譚政、蕭勁光、許光達六位是湖南人;上將中有鄧華、李濤、王震、蕭克、甘泗淇、楊勇、李誌民、唐亮、彭紹輝、楊得誌、朱良才、宋任窮、蘇振華等人;中國共產黨第一個女中央委員向警予、中國共產黨軍隊中第一個女將軍李貞也都是湖南人。彭德懷、羅亦農、彭紹輝等,還都是毛澤東的湘潭老鄉。歷史給了這些平凡人機遇,時勢將這些平凡人造就成了英雄。
△董必武
董必武,是黨的“一大”代表中僅次於何叔衡的第二個年長者。他1886年3月5日出生於湖北黃安縣城一個貧苦的知識分子家庭,從小跟隨教私塾的父親讀書,18歲應試中秀才。辛亥革命爆發後赴武昌投奔軍政府任秘書官和軍政總務科長。1913年反袁世凱的“二次革命”失敗後流亡東京,人日本大學讀法律,並加人了孫中山建立的中華革命黨。在日留學期間,他接觸到馬克思主義書籍,1917年回國後在武漢開辦律師事務所並辦學,成為湖北頗有些名氣的教育家和律師。五四運動後,他的思想轉向共產主義,翌年夏,通過李漢俊與陳獨秀為首的上海共產黨小組接上關係,隨即和陳潭秋等在武漢組織共產主義研究小組。
在董老的家鄉黃安,就出了兩位國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200多位軍級幹部;我軍首次授銜就授了50多位將軍,如陳錫聯、韓先楚、郭天民、周純全、王建安、謝富治、胡奇才、秦基偉、徐深吉、李天煥、吳先恩、劉昌毅等。這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過英雄們反過來也可以推進時勢的前進。不管是湖南還是湖北的黃安,都是一個極好的例證。
黃安,地處鄂豫皖三省要衝,近代為多戰之地,民風勇悍。這些革命前輩從小就受到群眾反洋教鬥爭的影響,既看到周圍貧苦之狀,又能到武漢等地上學接觸到新的物質和精神文明,因此多萌發出尋求真理救國救民的誌向。
董老等出外求學有成後,馬上為故鄉興辦學堂,培養出家鄉第一批共產黨人,並在大革命的風暴中,促使了民眾精神麵貌的巨變。土地革命時期,紅軍曾將黃安稱為“紅安”,解放後又正式定名為紅安縣。
紅安,是人民軍隊的幾支主力― 紅四方麵軍、紅二十五軍、新四軍五師的誕生地。隻有這樣的堅實基礎,才能在一個縣裏造就出兩位國家主席,上百名將軍。在這些輝煌的數字下,奠基的是全縣48萬人口;在戰火中有8萬人參加了紅軍、八路軍、新四軍和南下的劉鄧解放大軍;先後共有12萬軍民英勇犧牲。從1927年黃安、麻城暴動至1949年最後解放,大別山上戰鬥紅旗長達22年不倒。
講起艱難的中國革命,人民都不會忘記從湖南出來的毛澤東走上井岡山;同時人們也不能忘記董必武的家鄉——以黃麻為起點的大別山!
△陳潭秋
與董必武同為武漢代表的陳潭秋,1896年出生於湖北黃岡縣一個書香之家。他祖父中過舉人,是當地名流,父親家道中落,還有能力供他上新式學堂。他在中學、大學期間酷愛文學,精通英語,同時也是校內足球健將和長跑能手。在五四運動中他是遊行的帶頭人,並被推選為武漢學生代表之一到上海聯絡各地學聯。經董必武介紹,在思想上接受了共產主義。大學畢業後任湖北人民通訊社記者,併到董必武主持的武漢中學兼任英語教員。1920年秋協助董必武發起成立共產主義研究小組,隨後又建立了半公開的社會主義青年團。
△李達
上海代表李達,1890年生於湖南零陵嵐角山鎮。1913年、1917年兩次赴日留學,並在那裏開始研究馬克思主義。1920年回國後與陳獨秀、陳望道等人發起建立上海共產主義小組,並代理小組書記。他主編《共產黨》理論月刊和《新時代》雜誌。他是共產黨的哲學家,也是黨內早期的理論家和宣傳鼓動家。
△林伯渠
林伯渠,是上海共產主義小組成員,1886年3月20日出生於湖南臨澧縣。幼年讀私塾,1902年人常德西路師範,因學習成績優秀被送到日本公費留學,常和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等交往並加人同盟會。1914年加入中華革命黨,繼續追隨孫中山革命。他二次赴日期間,結識了李大釗,並接受了馬列主義。1920年經李大釗、陳獨秀介紹,加入上海共產主義小組,成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黨員之一。隨後,他按照李大釗意見,安排孫中山與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越飛,中共領導人陳獨秀、李大釗會見,商討國民黨改組與國共合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