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綁架:我與菲律賓綁匪的69天 作者:林世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些把本國人生命看得珍貴無比的西方大佬,硬逼著菲律賓把魔鬼"養大"了!美國一向擺出和恐怖分子"誓不妥協"的姿態,可美國人一落到菲律賓恐怖分子手裏,就要菲律賓政府妥協.為什麽?因為我比你強大,你有求於我,我要你妥協,你就得妥協!老美就這麽橫,沒道理可講."養大"後的阿布沙耶夫武裝如今不僅故伎重演,還幹脆殺了一個美國佬,胸有成竹地等著山姆大叔施加壓力,阿羅約乖乖掏錢,兄弟們坐地分贓了.
營救不力事出有因
與前任有所不同,阿羅約總統上台後,就加大了對綁匪的打擊力度,下令對綁匪進行大規模的清剿行動.可是菲律賓軍方為什麽始終打擊綁匪、營救人質不力呢?綜合菲律賓當地媒體的各類報導,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是綁匪是一群訓練有素、手段殘忍、宗教背景極深的亡命之徒.像阿布沙耶夫20世紀90年代初是由一個較大的伊斯蘭獨立運動組織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中分裂出來.因人少勢微,幹脆幹起了綁架外國人的勾當.
二是菲律賓三大穆斯林反政府組織摩洛民族解放陣線.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阿布沙耶夫盤踞和活動的根據地都是菲律賓南部的摩洛伊斯蘭聚居區.穆斯林隻占這個天主教國家7600萬人口總數的百分之五,外界普遍認為歷屆政府沒有給予他們均等的發展機會,使得以穆斯林為主的整個棉蘭老島仍是該國經濟最落後的地區,貧困成為主張獨立的伊斯蘭教極端分離主義者具有民意基礎的主要根源,也是綁匪屢屢獲得當地部分民眾支持的癥結所在.
三是由於菲律賓疏於對槍械的管理,槍枝泛濫現象嚴重.反政府組織得到武器後也很容易掩護,他們扛起槍是劫匪,一湊夥兒,就成為具有一定戰鬥力的匪幫;槍一扔,化整為零,又變成了平民百姓.這給政府軍的剿匪行動增加很多難度.
四是綁匪們往往善待人質,迫使人質與其配合.去年的人質事件中,竟一度有"馬來西亞人質成為綁匪好友"的傳聞和報導.美國人質希林也曾被目擊者發現端著槍和綁匪一起招搖過市.
另外,人質家屬私下付給綁匪巨額贖金,也助長了反政府組織的綁架風.巴拉望島綁架事件發生後不久,阿布沙耶夫就釋放了幾名人質.而菲律賓有影響力的《每日詢問者報》、《星報》等各大媒體指出,幾名人質的所謂"獲釋",既不是武裝部隊營救有功,也不是阿布沙耶夫突發善心,而是人質家屬們付出了巨額贖金的結果.
社會不安代價巨大
當地犯罪團夥原來隻將目標盯在菲律賓富裕的華人社區的綁架勒索行為正在擴展到各國援外人員的身上.這一發展正在加劇當地來自世界各國的援助公司或跨國公司工作人員的極度不安,而這種不安正在影響著菲律賓當地的經濟穩定.
從政治的角度來說,這一事件再一次影響著菲律賓的國際形象,並使其剛剛復甦的旅遊業又遭重創.一年多前,阿布沙耶夫武裝組織在巴西蘭島一夜之中綁架了21名包括許多西方旅客在內的人質,之後在支付了大筆贖金的情況下,一些人質才得以陸續釋放.
菲律賓一個名為"菲律賓人反犯罪行動組織"的人士預測說,作為一個經濟麵臨困境的國家,菲律賓將會為這種不安付出沉重的代價.菲媒體發問道:菲律賓是否正在走向一個經濟困境加劇、社會矛盾突出,而社會矛盾又反過來惡化經濟環境的怪圈呢?這恐怕也是眼下許多菲律賓人正在反思的問題之一.
菲律賓恐怖組織
民族主義還是恐怖主義?
最近十多年來,菲律賓國內局勢一直相當不穩.尤其是最近幾年,菲律賓國內的穆斯林武裝組織逐漸發生演化,出現了一係列極端的武裝團夥,專門從事綁架、爆炸等恐怖活動.這些團夥活動的頻率之高;綁架人數之多,勒索贖金之巨,都是世界上許多同類活動所無法比擬的.菲律賓也因此有了"綁架之都"的稱號.這些團夥的犯罪活動,增加了菲律賓國內的緊張局勢,使大部分平民生活在一種恐怖氣氛之中.
一般的恐怖團夥,其發展形式有兩種.一種是個人或小團體的隨機犯罪,其特點是主觀隨意,缺乏嚴密的組織紀律和連續性.另一種是集團或集團下屬團體的有組織犯罪,其特點是有嚴密的隸屬關係,有相當的組織背景.在菲律賓國內,兩種犯罪情況同時存在.而有組織紀律的集團犯罪和集團恐怖活動則是菲律賓國內恐怖犯罪最為明顯的特點.
菲律賓國內的集團恐怖活動從其歷史淵源來講,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以來穆斯林民族解放運動.而從民族主義陣營中分裂出部分極端勢力,逐漸演化發展成恐怖主義,則是穆斯林民族解放運動的一大不幸.如何能夠走出以暴力乃至土匪行徑達到政治目的怪圈,這是需要菲律賓朝野各方共同付出巨大努力才能解決的問題.
綁匪歸來
2000年5月27日,一群武裝綁匪在巴拉萬旅遊勝地扣押了17名美國人質和14名菲律賓人質,他們把這些人質帶進了位於門達諾的巴錫蘭叢林.
直到2001年歲末,還有數名人質在押,遲遲沒有能夠救出.
這群綁匪就是著名的阿布沙耶夫組織,他們還曾在馬來西亞抓捕了許多來自於不同國家的外國遊客.
阿布沙耶夫組織引起了國際輿論的關注.那麽這個組織是怎樣的一種來歷呢?
阿布沙耶夫組織:生來就是恐怖分子
營救不力事出有因
與前任有所不同,阿羅約總統上台後,就加大了對綁匪的打擊力度,下令對綁匪進行大規模的清剿行動.可是菲律賓軍方為什麽始終打擊綁匪、營救人質不力呢?綜合菲律賓當地媒體的各類報導,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是綁匪是一群訓練有素、手段殘忍、宗教背景極深的亡命之徒.像阿布沙耶夫20世紀90年代初是由一個較大的伊斯蘭獨立運動組織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中分裂出來.因人少勢微,幹脆幹起了綁架外國人的勾當.
二是菲律賓三大穆斯林反政府組織摩洛民族解放陣線.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阿布沙耶夫盤踞和活動的根據地都是菲律賓南部的摩洛伊斯蘭聚居區.穆斯林隻占這個天主教國家7600萬人口總數的百分之五,外界普遍認為歷屆政府沒有給予他們均等的發展機會,使得以穆斯林為主的整個棉蘭老島仍是該國經濟最落後的地區,貧困成為主張獨立的伊斯蘭教極端分離主義者具有民意基礎的主要根源,也是綁匪屢屢獲得當地部分民眾支持的癥結所在.
三是由於菲律賓疏於對槍械的管理,槍枝泛濫現象嚴重.反政府組織得到武器後也很容易掩護,他們扛起槍是劫匪,一湊夥兒,就成為具有一定戰鬥力的匪幫;槍一扔,化整為零,又變成了平民百姓.這給政府軍的剿匪行動增加很多難度.
四是綁匪們往往善待人質,迫使人質與其配合.去年的人質事件中,竟一度有"馬來西亞人質成為綁匪好友"的傳聞和報導.美國人質希林也曾被目擊者發現端著槍和綁匪一起招搖過市.
另外,人質家屬私下付給綁匪巨額贖金,也助長了反政府組織的綁架風.巴拉望島綁架事件發生後不久,阿布沙耶夫就釋放了幾名人質.而菲律賓有影響力的《每日詢問者報》、《星報》等各大媒體指出,幾名人質的所謂"獲釋",既不是武裝部隊營救有功,也不是阿布沙耶夫突發善心,而是人質家屬們付出了巨額贖金的結果.
社會不安代價巨大
當地犯罪團夥原來隻將目標盯在菲律賓富裕的華人社區的綁架勒索行為正在擴展到各國援外人員的身上.這一發展正在加劇當地來自世界各國的援助公司或跨國公司工作人員的極度不安,而這種不安正在影響著菲律賓當地的經濟穩定.
從政治的角度來說,這一事件再一次影響著菲律賓的國際形象,並使其剛剛復甦的旅遊業又遭重創.一年多前,阿布沙耶夫武裝組織在巴西蘭島一夜之中綁架了21名包括許多西方旅客在內的人質,之後在支付了大筆贖金的情況下,一些人質才得以陸續釋放.
菲律賓一個名為"菲律賓人反犯罪行動組織"的人士預測說,作為一個經濟麵臨困境的國家,菲律賓將會為這種不安付出沉重的代價.菲媒體發問道:菲律賓是否正在走向一個經濟困境加劇、社會矛盾突出,而社會矛盾又反過來惡化經濟環境的怪圈呢?這恐怕也是眼下許多菲律賓人正在反思的問題之一.
菲律賓恐怖組織
民族主義還是恐怖主義?
最近十多年來,菲律賓國內局勢一直相當不穩.尤其是最近幾年,菲律賓國內的穆斯林武裝組織逐漸發生演化,出現了一係列極端的武裝團夥,專門從事綁架、爆炸等恐怖活動.這些團夥活動的頻率之高;綁架人數之多,勒索贖金之巨,都是世界上許多同類活動所無法比擬的.菲律賓也因此有了"綁架之都"的稱號.這些團夥的犯罪活動,增加了菲律賓國內的緊張局勢,使大部分平民生活在一種恐怖氣氛之中.
一般的恐怖團夥,其發展形式有兩種.一種是個人或小團體的隨機犯罪,其特點是主觀隨意,缺乏嚴密的組織紀律和連續性.另一種是集團或集團下屬團體的有組織犯罪,其特點是有嚴密的隸屬關係,有相當的組織背景.在菲律賓國內,兩種犯罪情況同時存在.而有組織紀律的集團犯罪和集團恐怖活動則是菲律賓國內恐怖犯罪最為明顯的特點.
菲律賓國內的集團恐怖活動從其歷史淵源來講,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以來穆斯林民族解放運動.而從民族主義陣營中分裂出部分極端勢力,逐漸演化發展成恐怖主義,則是穆斯林民族解放運動的一大不幸.如何能夠走出以暴力乃至土匪行徑達到政治目的怪圈,這是需要菲律賓朝野各方共同付出巨大努力才能解決的問題.
綁匪歸來
2000年5月27日,一群武裝綁匪在巴拉萬旅遊勝地扣押了17名美國人質和14名菲律賓人質,他們把這些人質帶進了位於門達諾的巴錫蘭叢林.
直到2001年歲末,還有數名人質在押,遲遲沒有能夠救出.
這群綁匪就是著名的阿布沙耶夫組織,他們還曾在馬來西亞抓捕了許多來自於不同國家的外國遊客.
阿布沙耶夫組織引起了國際輿論的關注.那麽這個組織是怎樣的一種來歷呢?
阿布沙耶夫組織:生來就是恐怖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