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探險] 《神秘島》作者:[法]儒勒·凡爾納【完結】
第一章
“我們又在上升了嗎?”“不,正相反!我們在下降!”“比那還要糟,史密斯先生!我們正在往下掉!”“天哪!快把壓倉物扔出去吧!”“瞧!這最後的一袋都空了!”“氣球上升了嗎?”“沒有!”“我好象聽到波浪衝擊的聲音!”“吊籃下麵就是海!”“離我們至多不過五百英尺了!”“把所有占分量的東西都扔下去!……所有的東西!”
這就是1865年3月23日下午四點鍾從遼闊的太平洋上空傳來的喊聲。
那年春分前後,那場從東北方吹來的駭人暴風是令人難忘的。從3月18日到26日,大風暴片刻不停地怒吼著。它從北緯35度斜穿赤道,直到南緯40度,掠過了一千八百英裏的地帶,給美洲、歐洲和亞洲造成了嚴重的災害。城市被吹毀;樹木被連根撥起;排山倒海似的巨浪沖毀了堤岸,僅僅根據已經發表的數字,一直拋上陸地的船就有幾百隻;有些龍捲風經過的地方,整個都變成了平地;好幾千人在陸上和海裏喪了命;這就是當時瘋狂肆虐的暴風過去以後所留下的罪證。1810年10月25日哈瓦那和1825年7月26日瓜德羅普的災情固然可怕,但是也比不上這一次。
就在這陸地和海洋上慘遭浩劫的時候,激盪的高空中也演出了同樣驚心動魄的悲劇。
一隻輕氣球,象被龍捲風帶到水柱頂上的皮球一樣,卷進了一股氣流的旋渦中,它以每小時九十英裏的速度掠過太空,仿佛被什麽空中旋渦抓住了似的,不停地轉著。
氣球的下邊繫著一隻吊籃,裏麵坐著五個人,由於濃霧和水汽瀰漫在整個的洋麵上,人們很難看得清楚。
也許有人會問,這個氣球——暴風的玩具是從哪兒來的?它是從地球的哪個角落升起的?當然,它是不會在刮暴風的時候起飛的。但是,暴風已經颳了五天,並且在18日那天就已經有了要起風暴的徵兆。毫無疑問,這個氣球是從極遠的地方飛來的,因為大風一晝夜至少要把它帶走兩千英裏。
這些迷失方向的乘客,橫豎也沒法計算他們起航以來經歷了多少路程。奇怪的是,他們雖然在這怒吼的暴風中飄蕩,卻還是平安無事。他們被風拋來拋去,吹得團團亂轉,卻絲毫不覺得自己在滾動,也不覺得怎樣顛簸。
他們的目光沒法透過吊籃下麵的濃霧。陰雲環抱著他們。他們分辨不清是白天還是黑夜。當時他們懸浮在高空中,周圍一片昏暗,既看不見地上的反光,也聽不到地上的人聲,連海洋的澎湃聲也傳不到他們的耳朵裏。隻有當急驟下降的時候,他們才意識到會有慘遭滅頂的危險。他們扔下了彈藥、槍枝和糧食一些重負以後,便又升到四千五百英尺高度的空中。飛行的人們一發覺下麵是汪洋大海,就覺得上麵的危險總比下麵小些,因此毫不猶豫地連他們最有用的東西都扔掉了,同時他們盡量想法不讓氣球漏掉一點氫氣,隻有這種氫氣,才是他們的命根子,才能把他們懸在海洋上。
黑夜在驚險恐怖中過去了(如果是膽小的人,恐怕早已嚇死了)。白晝又來臨了。隨著白晝的來臨,暴風也逐漸和緩下來。從3月24日那一天清晨起,暴風有了減弱的徵象。黎明時分,一片片的輕雲向更高處升去。幾小時的工夫,颶風已經變成了“強風”,這就是說:大氣流動的速度已經減弱了一半。這時雖然還是水手們所說的“緊帆風”,然而風勢畢竟減弱不少了。
將近十一點鍾的時候,下層的空氣顯得比較明朗了。大氣已經發出象雷雨過後常有的那種濕潤的氣息。暴風似乎不再向西颳了。風力已經顯得有氣無力了。它會不會象印度洋上的颱風那樣,往往說停就停,一下子就煙消雲散呢?
可是,就在這時候,氣球顯然又在慢慢地下降了。看來它正在逐漸癟下去,氣囊愈伸愈長,從球形變成了橢圓形。到了中午,氣球離海麵隻有兩千英尺了。氣囊能容納五萬立方英尺氣體,正因為它有這麽大容量,所以它才能在空中——或是向上升得很高,或是保持平行方向移動——停留很長時間。
乘客們感覺到自己有危險,把僅存的一些能夠使吊籃下墜的物品:少量存糧,每一件東西,甚至衣袋裏的小刀都扔掉了。這時,有一個人爬到套住網索的圓環上,打算把氣球的下部係得更牢一些。
然而,乘客們心裏都很明白,氫氣已經不足了,氣球不可能再維持在更高的空際。他們隻有死路一條了。
他們底下沒有大陸,甚至連一個小島也沒有。隻是一片汪洋,沒有一處可以讓他們著陸、也沒有任何地麵可以讓他們下錨。
遼闊的大海上,仍然翻騰著驚濤駭浪!這片汪洋大海,即使人們居高臨下,視野擴大到半徑四十英裏,也同樣是一眼望不到邊。這流動的平原在暴風無情的鞭撻下激起洶湧的浪頭,真好比萬馬奔騰,那一片白色鬃毛還在迎風飄拂哩!看不到一寸陸地,也看不到一葉孤帆!這時必須不借任何代價阻止氣球再往下降,否則就有被波浪吞沒的危險。乘客們在這緊急關頭顯然是盡了最大的努力。但是,盡管他們努力,氣球還是繼續下墜,同時順著東北風以極大速度移動。
第一章
“我們又在上升了嗎?”“不,正相反!我們在下降!”“比那還要糟,史密斯先生!我們正在往下掉!”“天哪!快把壓倉物扔出去吧!”“瞧!這最後的一袋都空了!”“氣球上升了嗎?”“沒有!”“我好象聽到波浪衝擊的聲音!”“吊籃下麵就是海!”“離我們至多不過五百英尺了!”“把所有占分量的東西都扔下去!……所有的東西!”
這就是1865年3月23日下午四點鍾從遼闊的太平洋上空傳來的喊聲。
那年春分前後,那場從東北方吹來的駭人暴風是令人難忘的。從3月18日到26日,大風暴片刻不停地怒吼著。它從北緯35度斜穿赤道,直到南緯40度,掠過了一千八百英裏的地帶,給美洲、歐洲和亞洲造成了嚴重的災害。城市被吹毀;樹木被連根撥起;排山倒海似的巨浪沖毀了堤岸,僅僅根據已經發表的數字,一直拋上陸地的船就有幾百隻;有些龍捲風經過的地方,整個都變成了平地;好幾千人在陸上和海裏喪了命;這就是當時瘋狂肆虐的暴風過去以後所留下的罪證。1810年10月25日哈瓦那和1825年7月26日瓜德羅普的災情固然可怕,但是也比不上這一次。
就在這陸地和海洋上慘遭浩劫的時候,激盪的高空中也演出了同樣驚心動魄的悲劇。
一隻輕氣球,象被龍捲風帶到水柱頂上的皮球一樣,卷進了一股氣流的旋渦中,它以每小時九十英裏的速度掠過太空,仿佛被什麽空中旋渦抓住了似的,不停地轉著。
氣球的下邊繫著一隻吊籃,裏麵坐著五個人,由於濃霧和水汽瀰漫在整個的洋麵上,人們很難看得清楚。
也許有人會問,這個氣球——暴風的玩具是從哪兒來的?它是從地球的哪個角落升起的?當然,它是不會在刮暴風的時候起飛的。但是,暴風已經颳了五天,並且在18日那天就已經有了要起風暴的徵兆。毫無疑問,這個氣球是從極遠的地方飛來的,因為大風一晝夜至少要把它帶走兩千英裏。
這些迷失方向的乘客,橫豎也沒法計算他們起航以來經歷了多少路程。奇怪的是,他們雖然在這怒吼的暴風中飄蕩,卻還是平安無事。他們被風拋來拋去,吹得團團亂轉,卻絲毫不覺得自己在滾動,也不覺得怎樣顛簸。
他們的目光沒法透過吊籃下麵的濃霧。陰雲環抱著他們。他們分辨不清是白天還是黑夜。當時他們懸浮在高空中,周圍一片昏暗,既看不見地上的反光,也聽不到地上的人聲,連海洋的澎湃聲也傳不到他們的耳朵裏。隻有當急驟下降的時候,他們才意識到會有慘遭滅頂的危險。他們扔下了彈藥、槍枝和糧食一些重負以後,便又升到四千五百英尺高度的空中。飛行的人們一發覺下麵是汪洋大海,就覺得上麵的危險總比下麵小些,因此毫不猶豫地連他們最有用的東西都扔掉了,同時他們盡量想法不讓氣球漏掉一點氫氣,隻有這種氫氣,才是他們的命根子,才能把他們懸在海洋上。
黑夜在驚險恐怖中過去了(如果是膽小的人,恐怕早已嚇死了)。白晝又來臨了。隨著白晝的來臨,暴風也逐漸和緩下來。從3月24日那一天清晨起,暴風有了減弱的徵象。黎明時分,一片片的輕雲向更高處升去。幾小時的工夫,颶風已經變成了“強風”,這就是說:大氣流動的速度已經減弱了一半。這時雖然還是水手們所說的“緊帆風”,然而風勢畢竟減弱不少了。
將近十一點鍾的時候,下層的空氣顯得比較明朗了。大氣已經發出象雷雨過後常有的那種濕潤的氣息。暴風似乎不再向西颳了。風力已經顯得有氣無力了。它會不會象印度洋上的颱風那樣,往往說停就停,一下子就煙消雲散呢?
可是,就在這時候,氣球顯然又在慢慢地下降了。看來它正在逐漸癟下去,氣囊愈伸愈長,從球形變成了橢圓形。到了中午,氣球離海麵隻有兩千英尺了。氣囊能容納五萬立方英尺氣體,正因為它有這麽大容量,所以它才能在空中——或是向上升得很高,或是保持平行方向移動——停留很長時間。
乘客們感覺到自己有危險,把僅存的一些能夠使吊籃下墜的物品:少量存糧,每一件東西,甚至衣袋裏的小刀都扔掉了。這時,有一個人爬到套住網索的圓環上,打算把氣球的下部係得更牢一些。
然而,乘客們心裏都很明白,氫氣已經不足了,氣球不可能再維持在更高的空際。他們隻有死路一條了。
他們底下沒有大陸,甚至連一個小島也沒有。隻是一片汪洋,沒有一處可以讓他們著陸、也沒有任何地麵可以讓他們下錨。
遼闊的大海上,仍然翻騰著驚濤駭浪!這片汪洋大海,即使人們居高臨下,視野擴大到半徑四十英裏,也同樣是一眼望不到邊。這流動的平原在暴風無情的鞭撻下激起洶湧的浪頭,真好比萬馬奔騰,那一片白色鬃毛還在迎風飄拂哩!看不到一寸陸地,也看不到一葉孤帆!這時必須不借任何代價阻止氣球再往下降,否則就有被波浪吞沒的危險。乘客們在這緊急關頭顯然是盡了最大的努力。但是,盡管他們努力,氣球還是繼續下墜,同時順著東北風以極大速度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