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她的心情卻很複雜。那些美國人舉國狂躁,虛張聲勢,似乎如釋重負,興奮激動,一出戰便馬到成功似的;酒吧裏常能聽到“揍扁日本鬼子”,到處都談論著“把日本人當野獸一般獵殺”——歧視日裔美國人的浪潮開始了。
日本的一切均遭抵製——餐館紛紛關門停業,商店櫥窗到處被砸。中國城裏的歡呼聲、起鬧聲此起彼伏——華人是日本人的死對頭。麗娜不由得聯想起自己在德國的遭遇,盡管還沒那麽嚴重。她一想到戰爭就極為恐懼,但對這些普通的日本人卻恨不起來。
形勢繼續升溫,麗娜日漸沉默與擔憂,預感將有厄運來臨,每天寢食不寧、坐立不安;甚至麥克斯也感染了這種情緒,脾氣變得暴躁乖戾起來一周以後,果然應驗。
那一天,早上陽光燦爛而溫和——這在12月的芝加哥極為罕見;不久變成了雨夾雪,路麵光滑,結起一層薄冰。到了傍晚,積雪已達兩英尺4。道路覆蓋著白色的裹屍布。下班後,卡爾通常步行回家。可那天早上出門時,他既沒穿靴子,又沒戴圍巾。
珍珠港事件以來,卡爾極少在午夜以前到家,所以麗娜沒有等他,獨自去睡了。
幾小時以後,她醒來,一摸身邊,卡爾還是不在;一看時間,已是淩晨一點。平常,若是回家很晚,或是要在辦公室過夜,卡爾總要打個電話說一聲,可這次沒打。看了一眼窗外,那雪下得正緊。可能他就在係裏過夜了吧。
一陣響個不停的門鈴聲驚醒了她——一看鍾,淩晨三點。難道卡爾忘了帶鑰匙?從未有過此事。她裹緊睡袍從門上的小孔看出去。
門外站著兩個警官,在雪地裏跺著雙腳。她頓時脈搏狂跳,耳如雷鳴,雷霆擊穿了雙手、胸腔和頭部——連呼吸都很困難。他們要幹什麽?是來抓她的嗎?還是來抓卡爾的?他們究竟為何而來?
一瞬間,好似回到了納粹德國。但這兒的確是美國。卡爾曾建議她準備一支槍在家裏,但她不同意,說這兒很安全。那時,甚至一想起家藏武器就覺得可笑。此刻,是否可笑就難說了。
她把門開了一條縫,雙手不住顫抖。
“什麽事?”聲音嘶啞而低沉。
“你是斯特恩太太嗎?”
她咽下一口唾液,點了點頭。
“我是奧格雷迪警官,這是我的搭檔梅武德。可以進屋嗎?”
“你們想要什麽?”
“你丈夫的事,我們必須和你談談。”
她胃部一陣痙攣,重重地靠在門上。突然之間,她隻想匆匆跑回床上,把被子蒙在頭上。
“求求你,夫人,請打開門好嗎?”奧格雷迪有些猶豫,似乎知道她很害怕。“我們不會傷害你。”
她打量了一番這兩個警官。外套、靴子,手套,好像沒拿武器。實際上,奧格雷迪已經摘下了帽子,帽子邊緣融化著雪花。麗娜把門開大了一些。
“謝謝你,夫人。”他倆進來,剛好站在了門廊裏。她關上門,就站在門口。
“斯特恩夫人,恐怕我們帶來了壞消息。”
腦袋好像被一根鋼箍子箍了起來。
“卡爾·斯特恩就是你丈夫?”
她點點頭。
奧格雷迪一個深呼吸,像是一聲嘆息。
“我們去處理一樁電話報警的交通事故,肇事車早已逃逸。就在57號大街。”
鋼箍子箍得更緊了——雙腳如同在地板上生了根。
“約一小時前,你丈夫在57號大街向東行走,我們相信他是從學校出來。這——”
“究竟怎麽啦?”麗娜插話道。
奧格雷迪目光下垂,再移開,然後迎著麗娜的目光。
“你丈夫被一輛汽車撞倒在地,準是在冰上失去了控製,肇事車的一側撞到了他。很遺憾,斯特恩夫人:他沒能挺過來,已經去世。”
* * *
1 光明節:又名修殿節,燈節,猶太教節日,節期為猶太歷的基斯流月(公曆11—12月份),為期八天。
2 臨界質量:維持核子鏈式反應所需的裂變材料質量。
3 即芝加哥橄欖球隊。
4 兩英尺:約61公分。
第12章
1942年1月,芝加哥。
這是上帝對我的懲罰,麗娜想。肯定是。準是上帝曾經規定,我的幸福隻能很短。難道是因為我和約瑟夫曾躲在動物園那棵樹後麵偷偷接吻?還是因為爸媽顯然已經遭難而我卻活得如此滋潤?還是多年來我一直不大相信上帝?我努力工作,隻是要創造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幸福。如今才明白,上帝對我並不滿意。
葬禮儀式上,悲痛如濃霧般籠罩她的心靈,好不容易才熬過去,下葬時也是如此。厄休拉操辦了七日喪期——人們來來去去長達7天。康普頓來了幾次,坐在她身邊,握著她的手。麗娜記不得康普頓給她說了些什麽,能回憶起的隻有他的眼鏡鏡片上反射著屋裏的燈光。係裏的德國研究生——現在是科學家——都來了,來的還有她的朋友,就是數學係的邦妮,還有一些認識卡爾的人,但她並不認識。
麥克斯還不明白爸爸去了哪兒。他說,爸爸肯定躲起來了,於是就去尋找,找遍床下麵,壁櫥裏、門背後,都沒找到,就不停地追問爸爸什麽時候回來。有一次甚至問道:“爸爸去打仗了嗎?”
日本的一切均遭抵製——餐館紛紛關門停業,商店櫥窗到處被砸。中國城裏的歡呼聲、起鬧聲此起彼伏——華人是日本人的死對頭。麗娜不由得聯想起自己在德國的遭遇,盡管還沒那麽嚴重。她一想到戰爭就極為恐懼,但對這些普通的日本人卻恨不起來。
形勢繼續升溫,麗娜日漸沉默與擔憂,預感將有厄運來臨,每天寢食不寧、坐立不安;甚至麥克斯也感染了這種情緒,脾氣變得暴躁乖戾起來一周以後,果然應驗。
那一天,早上陽光燦爛而溫和——這在12月的芝加哥極為罕見;不久變成了雨夾雪,路麵光滑,結起一層薄冰。到了傍晚,積雪已達兩英尺4。道路覆蓋著白色的裹屍布。下班後,卡爾通常步行回家。可那天早上出門時,他既沒穿靴子,又沒戴圍巾。
珍珠港事件以來,卡爾極少在午夜以前到家,所以麗娜沒有等他,獨自去睡了。
幾小時以後,她醒來,一摸身邊,卡爾還是不在;一看時間,已是淩晨一點。平常,若是回家很晚,或是要在辦公室過夜,卡爾總要打個電話說一聲,可這次沒打。看了一眼窗外,那雪下得正緊。可能他就在係裏過夜了吧。
一陣響個不停的門鈴聲驚醒了她——一看鍾,淩晨三點。難道卡爾忘了帶鑰匙?從未有過此事。她裹緊睡袍從門上的小孔看出去。
門外站著兩個警官,在雪地裏跺著雙腳。她頓時脈搏狂跳,耳如雷鳴,雷霆擊穿了雙手、胸腔和頭部——連呼吸都很困難。他們要幹什麽?是來抓她的嗎?還是來抓卡爾的?他們究竟為何而來?
一瞬間,好似回到了納粹德國。但這兒的確是美國。卡爾曾建議她準備一支槍在家裏,但她不同意,說這兒很安全。那時,甚至一想起家藏武器就覺得可笑。此刻,是否可笑就難說了。
她把門開了一條縫,雙手不住顫抖。
“什麽事?”聲音嘶啞而低沉。
“你是斯特恩太太嗎?”
她咽下一口唾液,點了點頭。
“我是奧格雷迪警官,這是我的搭檔梅武德。可以進屋嗎?”
“你們想要什麽?”
“你丈夫的事,我們必須和你談談。”
她胃部一陣痙攣,重重地靠在門上。突然之間,她隻想匆匆跑回床上,把被子蒙在頭上。
“求求你,夫人,請打開門好嗎?”奧格雷迪有些猶豫,似乎知道她很害怕。“我們不會傷害你。”
她打量了一番這兩個警官。外套、靴子,手套,好像沒拿武器。實際上,奧格雷迪已經摘下了帽子,帽子邊緣融化著雪花。麗娜把門開大了一些。
“謝謝你,夫人。”他倆進來,剛好站在了門廊裏。她關上門,就站在門口。
“斯特恩夫人,恐怕我們帶來了壞消息。”
腦袋好像被一根鋼箍子箍了起來。
“卡爾·斯特恩就是你丈夫?”
她點點頭。
奧格雷迪一個深呼吸,像是一聲嘆息。
“我們去處理一樁電話報警的交通事故,肇事車早已逃逸。就在57號大街。”
鋼箍子箍得更緊了——雙腳如同在地板上生了根。
“約一小時前,你丈夫在57號大街向東行走,我們相信他是從學校出來。這——”
“究竟怎麽啦?”麗娜插話道。
奧格雷迪目光下垂,再移開,然後迎著麗娜的目光。
“你丈夫被一輛汽車撞倒在地,準是在冰上失去了控製,肇事車的一側撞到了他。很遺憾,斯特恩夫人:他沒能挺過來,已經去世。”
* * *
1 光明節:又名修殿節,燈節,猶太教節日,節期為猶太歷的基斯流月(公曆11—12月份),為期八天。
2 臨界質量:維持核子鏈式反應所需的裂變材料質量。
3 即芝加哥橄欖球隊。
4 兩英尺:約61公分。
第12章
1942年1月,芝加哥。
這是上帝對我的懲罰,麗娜想。肯定是。準是上帝曾經規定,我的幸福隻能很短。難道是因為我和約瑟夫曾躲在動物園那棵樹後麵偷偷接吻?還是因為爸媽顯然已經遭難而我卻活得如此滋潤?還是多年來我一直不大相信上帝?我努力工作,隻是要創造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幸福。如今才明白,上帝對我並不滿意。
葬禮儀式上,悲痛如濃霧般籠罩她的心靈,好不容易才熬過去,下葬時也是如此。厄休拉操辦了七日喪期——人們來來去去長達7天。康普頓來了幾次,坐在她身邊,握著她的手。麗娜記不得康普頓給她說了些什麽,能回憶起的隻有他的眼鏡鏡片上反射著屋裏的燈光。係裏的德國研究生——現在是科學家——都來了,來的還有她的朋友,就是數學係的邦妮,還有一些認識卡爾的人,但她並不認識。
麥克斯還不明白爸爸去了哪兒。他說,爸爸肯定躲起來了,於是就去尋找,找遍床下麵,壁櫥裏、門背後,都沒找到,就不停地追問爸爸什麽時候回來。有一次甚至問道:“爸爸去打仗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