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爺聽見,神情一呆,“真的?”“真的!”滿鳥鳥和覃瓶兒神情凝重,隨聲附和。
寄爺接過手電,將臉湊近水麵,看看河水流向,又立起身來前後瞄了瞄,“啷格有這麽古怪的地方喲,老子活這麽大,還是頭一次看見這樣的怪事!”
“寄爺,這您家就不曉得了,這種水往上流的情形,世界各地並不少見……”我將從網上了解到的“上坡容易下坡難”的地方跟寄爺說了一遍,“……大自然造就的神奇,連專家們也說不出子醜寄寅卯啊!”
寄爺聽完,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我終於曉得‘一碗水’中的水為麽子舀不幹了!”
“一碗水?”覃瓶兒很納悶,“什麽‘一碗水’?”
“‘一碗水’是天腳山斜對麵那座叫‘喳口岩’山頂上的一個碗大的岩氹,是很多年前人工在岩板上鑿出來的,裏麵的水清甜甘洌,長年不幹,不管是牛飲還是馬喝,水氹中的水始終是滿的。以前有很多專家來考察研究過,也沒說出個所以然,沒想到,這個謎居然被我們解開了——這陰河水既然能往上流,‘一碗水’中的水自然不會幹……沒想到大山環繞的硒都居然有這麽神奇的地方。”滿鳥鳥嘴快,向覃瓶兒解釋了“一碗水”的來歷。
聽滿鳥鳥提起“喳口岩”,我想起另一個問題:我們進安樂洞之後,七沖八闖,早已迷失方向,難道我們現在已不在天腳山底,而是跑到“喳口岩”下麵了?
果真如此,俠馬口村下麵肯定是溶洞縱橫,怪不得天坑、岩隙密布。
寄爺也想到這個問題,聲音充滿驚喜,“這下好了,繼續向上,說不定真能走到‘一碗水’附近呢,我記得那裏有個山洞,肯定就是出口。”
有了方向,四人信心大增,一邊談論著“水往上流”的神奇景觀,一邊向前蹬著腿朝陰河“下”遊走去。
陰河七彎八拐,水始終往上流。我們借著手電光和竹燈光走了不知多遠,寄爺忽然驚喜地叫道:“哈哈!那不是我的背簍嗎?”果然,寄爺的柴背簍被河水抵在一麵石壁,上下晃動。我們走近一看,發現那陰河拐了個180度的急彎,爬完上坡,再經過一個坳口,不再往上流,而是向下流到一個黑沉沉的天坑中去了。
陰河拐彎處留下一塊堆滿黑色卵石的淺灘。我們走上淺灘,發現地勢平穩,並無上坡下坎的感覺,才明白已經走出那段“水往上流”的怪坡。花兒站在淺灘上,衝著寄爺的背簍汪汪狂叫。寄爺把我的東西還給我,哈著氣,再次下到陰河中,撈起柴背簍,弓身到河中一陣亂摸,驚喜交加,“哈哈,老子的東西果然被衝到這裏了!”——這老傢夥真是……
直到此時,我除了知道他帶了一塊新鮮豬肉、一把斧頭、一些苞穀粑以及一壺酒之外,根本不曉得他的背簍裏還有什麽其它東西。對他那副欣喜若狂的神情,我很不以為然。
滿鳥鳥對那怪坡很感興趣,趁稍鬆口氣的間歇,退回怪坡回走一段,返身回來說:“格老子的,安樂洞雖然兇險,倒沒想到有恁個神奇的地方。——要是開發出來就好了!”心裏的鬼板眼昭然若揭。
寄爺撿回自己的東西,走到陰河轉折處探頭探腦看了一回,回來對我們說:“那個天坑象刀砍斧剁一般,滑不溜秋,根本不可能下去,看來我們又走上絕路了。”
此時,我的力氣雖然沒有完全恢復,倒也能夠正常站立了。我拿著手電,打量周圍的環境,不經意發現靠近淺灘的岩壁上,似乎有一個簸箕大小的岩孔。岩壁雖然陡峭,卻有很多凸出來的石頭,看情形,可以藉助它們順利爬進那個岩孔,隻是不曉得裏麵有沒有出路。
“鳥鳥,你上去看看。”我指著那個岩孔說。
滿鳥鳥答應一聲,接過手電,攀著岩壁上的石頭,噌噌幾下,敏捷地爬進那個岩孔,手電亂晃幾下之後,他轉身扔下棕繩,興奮地喊道:“上來上來,媽那個巴子,裏麵好寬喲!”
我聽了大喜,急忙將花兒背在背上,招呼寄爺和覃瓶兒拉著棕繩,爬進岩孔,打眼一望——我的老伯伯!裏麵豈止是寬,簡直就是一望無垠的沙漠!
我興奮地跳進洞中,抓起地上的沙子一看,發現那根本不是石沙,而是幹燥的黃褐色泥土。寄爺放下背簍,搶過竹燈,迅速向前奔去。花兒汪汪叫著,跟在寄爺的後邊。我正暗自納悶,就聽見寄爺在前方大聲叫道:“硝洞!硝洞!!這是硝洞!!!”叫聲在巨大的洞廳中顯得空曠而悠遠。
硝洞?我們進了硝洞?這才真是百分之百的通黃鱔來水蛇——算路不跟算路來。我們想進硝洞時,因為天梯斷裂不得而入,我們想從陰陽樹那裏出去,卻陰差陽錯來到留有土家人足跡的硝洞……莫非,真是冥冥中自有天定?
我們加快腳步,跑到寄爺身邊,目之所及,完全被眼前的景象震憾住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用黃色泥土夯成的巨大圓柱,根據目測的結果,那泥柱的直徑至少在十米以上,高約三到四米。泥柱周圍,環繞著幾堆較為規則的夯土堆,依稀能看見夯土堆上鑿有供人上下的幾步梯子。夯土堆最高處離泥柱頂還差兩尺左右。也許因為年代久遠,泥柱與周圍的夯土堆相當多的地方已經垮塌,黃褐色泥塊東一堆西一堆散落在附近。因為洞中空曠,竹燈的光照有限,我們看見的也隻是泥柱和夯土梯的大致輪廓。
寄爺接過手電,將臉湊近水麵,看看河水流向,又立起身來前後瞄了瞄,“啷格有這麽古怪的地方喲,老子活這麽大,還是頭一次看見這樣的怪事!”
“寄爺,這您家就不曉得了,這種水往上流的情形,世界各地並不少見……”我將從網上了解到的“上坡容易下坡難”的地方跟寄爺說了一遍,“……大自然造就的神奇,連專家們也說不出子醜寄寅卯啊!”
寄爺聽完,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我終於曉得‘一碗水’中的水為麽子舀不幹了!”
“一碗水?”覃瓶兒很納悶,“什麽‘一碗水’?”
“‘一碗水’是天腳山斜對麵那座叫‘喳口岩’山頂上的一個碗大的岩氹,是很多年前人工在岩板上鑿出來的,裏麵的水清甜甘洌,長年不幹,不管是牛飲還是馬喝,水氹中的水始終是滿的。以前有很多專家來考察研究過,也沒說出個所以然,沒想到,這個謎居然被我們解開了——這陰河水既然能往上流,‘一碗水’中的水自然不會幹……沒想到大山環繞的硒都居然有這麽神奇的地方。”滿鳥鳥嘴快,向覃瓶兒解釋了“一碗水”的來歷。
聽滿鳥鳥提起“喳口岩”,我想起另一個問題:我們進安樂洞之後,七沖八闖,早已迷失方向,難道我們現在已不在天腳山底,而是跑到“喳口岩”下麵了?
果真如此,俠馬口村下麵肯定是溶洞縱橫,怪不得天坑、岩隙密布。
寄爺也想到這個問題,聲音充滿驚喜,“這下好了,繼續向上,說不定真能走到‘一碗水’附近呢,我記得那裏有個山洞,肯定就是出口。”
有了方向,四人信心大增,一邊談論著“水往上流”的神奇景觀,一邊向前蹬著腿朝陰河“下”遊走去。
陰河七彎八拐,水始終往上流。我們借著手電光和竹燈光走了不知多遠,寄爺忽然驚喜地叫道:“哈哈!那不是我的背簍嗎?”果然,寄爺的柴背簍被河水抵在一麵石壁,上下晃動。我們走近一看,發現那陰河拐了個180度的急彎,爬完上坡,再經過一個坳口,不再往上流,而是向下流到一個黑沉沉的天坑中去了。
陰河拐彎處留下一塊堆滿黑色卵石的淺灘。我們走上淺灘,發現地勢平穩,並無上坡下坎的感覺,才明白已經走出那段“水往上流”的怪坡。花兒站在淺灘上,衝著寄爺的背簍汪汪狂叫。寄爺把我的東西還給我,哈著氣,再次下到陰河中,撈起柴背簍,弓身到河中一陣亂摸,驚喜交加,“哈哈,老子的東西果然被衝到這裏了!”——這老傢夥真是……
直到此時,我除了知道他帶了一塊新鮮豬肉、一把斧頭、一些苞穀粑以及一壺酒之外,根本不曉得他的背簍裏還有什麽其它東西。對他那副欣喜若狂的神情,我很不以為然。
滿鳥鳥對那怪坡很感興趣,趁稍鬆口氣的間歇,退回怪坡回走一段,返身回來說:“格老子的,安樂洞雖然兇險,倒沒想到有恁個神奇的地方。——要是開發出來就好了!”心裏的鬼板眼昭然若揭。
寄爺撿回自己的東西,走到陰河轉折處探頭探腦看了一回,回來對我們說:“那個天坑象刀砍斧剁一般,滑不溜秋,根本不可能下去,看來我們又走上絕路了。”
此時,我的力氣雖然沒有完全恢復,倒也能夠正常站立了。我拿著手電,打量周圍的環境,不經意發現靠近淺灘的岩壁上,似乎有一個簸箕大小的岩孔。岩壁雖然陡峭,卻有很多凸出來的石頭,看情形,可以藉助它們順利爬進那個岩孔,隻是不曉得裏麵有沒有出路。
“鳥鳥,你上去看看。”我指著那個岩孔說。
滿鳥鳥答應一聲,接過手電,攀著岩壁上的石頭,噌噌幾下,敏捷地爬進那個岩孔,手電亂晃幾下之後,他轉身扔下棕繩,興奮地喊道:“上來上來,媽那個巴子,裏麵好寬喲!”
我聽了大喜,急忙將花兒背在背上,招呼寄爺和覃瓶兒拉著棕繩,爬進岩孔,打眼一望——我的老伯伯!裏麵豈止是寬,簡直就是一望無垠的沙漠!
我興奮地跳進洞中,抓起地上的沙子一看,發現那根本不是石沙,而是幹燥的黃褐色泥土。寄爺放下背簍,搶過竹燈,迅速向前奔去。花兒汪汪叫著,跟在寄爺的後邊。我正暗自納悶,就聽見寄爺在前方大聲叫道:“硝洞!硝洞!!這是硝洞!!!”叫聲在巨大的洞廳中顯得空曠而悠遠。
硝洞?我們進了硝洞?這才真是百分之百的通黃鱔來水蛇——算路不跟算路來。我們想進硝洞時,因為天梯斷裂不得而入,我們想從陰陽樹那裏出去,卻陰差陽錯來到留有土家人足跡的硝洞……莫非,真是冥冥中自有天定?
我們加快腳步,跑到寄爺身邊,目之所及,完全被眼前的景象震憾住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用黃色泥土夯成的巨大圓柱,根據目測的結果,那泥柱的直徑至少在十米以上,高約三到四米。泥柱周圍,環繞著幾堆較為規則的夯土堆,依稀能看見夯土堆上鑿有供人上下的幾步梯子。夯土堆最高處離泥柱頂還差兩尺左右。也許因為年代久遠,泥柱與周圍的夯土堆相當多的地方已經垮塌,黃褐色泥塊東一堆西一堆散落在附近。因為洞中空曠,竹燈的光照有限,我們看見的也隻是泥柱和夯土梯的大致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