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該怎麽說好呢?”


    金石的表情令人覺得有點兒可怕。


    “對於警方和檢察官來說,他們需要將犯罪者簡單地定型,交付法庭審判吧?在此意義上,這個詞彙來得正好。若說某某人感情欠缺,則無須再細微地尋找其動機……當然,我不是想要強調,這個詞彙是犯罪心理學家應警方的期望製造出來的。”


    不想這樣說的,卻已等於這樣說了。若槻有些惱火,但阿惠卻一點也不在乎。


    “你的疑問已經很清楚了。跟黑澤說的很接近。”


    醍醐教授插話了,想緩和開始顯得緊張的氣氛。


    “關於感情欠缺或者悖德症候群這樣的名詞,我的確也有些疑問。”


    醍醐教授打手勢製止了想說話的金石。


    “不過……對了,可能說一下我的經歷更好。我曾有一次目睹可能算是實例的案子。”


    醍醐教授微笑著,但眉宇間深刻的皺紋顯示她正回憶著令人不快的往事。


    “……而且,這個人就是我的學生。他比若槻早兩三屆,說不定在校園的某處碰過麵呢。最初注意到這個學生,是看他的巴烏姆測驗畫(又叫樹木描繪檢查法,做法是令被檢測者描繪結有果實的樹木,然後分析其特點,進行精神判斷。)的時候。”


    若槻覺得似曾聽過,但一下子想不起是怎樣的測驗。醍醐教授好像從他的表情看出來了。


    “你也是一入學就畫過吧?讓人在a4紙上畫樹木,以其所繪的畫進行判斷的心理測驗。之所以要人校新生都做巴烏姆測驗,實在是因為本校在國立和公立大學中,擁有自殺率名列第一的不光彩紀錄。”


    若槻也聽過這個說法。好像他在學期間,學校的留級率也高踞榜首。


    “於是看了新生們畫的樹木畫,令人吃驚的是,那真是集怪畫之大成。有的是似平板的殘株,有的樹幹碎裂,有的幼稚如三歲孩童的畫。連鑽出地表的樹重又將樹梢紮回地裏頭的稀奇事都有。在此就不做解釋了……如果想僅以偏差值來選人的話,這真是好樣板。其中的一個學生,稱他為f吧。你看過一眼就終身難忘。”


    醍醐教授微微顫抖著。


    “即使沒有心理學上的知識,誰見了都會覺得異常。巴烏姆測驗的畫中,地裏頭的部分是表達無意識的,但f的畫,有一半是在地裏頭。但問題並不在此,而在於他所畫的內容。樹根所纏繞的,是人的屍體。而且是無數的腐屍。毛細血管般的根須,為了吸取養分,箍緊屍首全身。不知何故,樹幹的部分形如一張張苦悶的人麵……素描和遠近處理都很怪,看似稚拙,反而更具異樣的衝擊力。”


    “對這名學生做了心理治療嗎?”


    若槻問道。醍醐教授點點頭。


    “是的。試過麵談,也看不出有多異常。我的眼光也不太行吧。小夥子家庭環境一般,是通過入學考試直接錄取的。隻留下個很普通、智商高但內向的印象。要說不尋常之處,大概就是給他上研磨咖啡,他卻不碰。說是天生的嗅覺異常,完全聞不到香味……”


    醍醐教授像證實香味似的啜一口咖啡。


    “關於他的畫作,他說是將梶井基次郎(梶井基次郎(1901—1932),小說家,有代表作《檸檬》。)的《櫻樹下埋著屍體》形象化。現在想來,覺得那隻是掩飾。f後來還來接受過幾次心理治療,但最後以一無所獲告終。我隻能認為,f對這種測驗有抗拒心理,為了嚇一嚇考試官而有意那麽畫的。”


    醍醐教授眯起眼睛,籲一口氣,似乎已觸及她不想提起的部分。


    “十個月後,f被警方逮捕了。當時聽到這個消息,我吃了一驚。他似乎在糾纏一名通過介紹認識的女子大學的學生。他不分晝夜,一天打數十個電話,多次守候在大學門口跟蹤。最後,還堵到那女孩子的家門口。據說他的眼神、態度已完全異於常人,和與我麵談時判若兩人。那女孩子避而不見,由其兄代為出麵,其兄與f發生爭吵,f持刀將女孩及其兄刺成重傷。……而且,兩人都被刺了十餘刀。據警方說,f的刺法很顯然要致人於死地。兄妹兩人能活下來是近乎奇蹟的事。”


    醍醐教授神色黯然。誰也沒有發問。


    “警方知道f在大學裏接受過心理治療,就來向教犯罪心理學的山崎老師請教。我因為曾與f麵談過,也在場。說來慚愧,到那時,我才頭一次看清楚了f在一個誠實小夥子的假麵具之下所隱藏的真麵目。他竟是個冷酷得可怕的人,為滿足自己的願望,視別人的性命如草芥。山崎老師認為,他屬於包括感情欠缺在內的多重人格異常,即悖德症候群的類型,有責任能力。然而,起訴前應律師的請求,再次進行精神鑑定時,精神科醫生卻將f診斷為妄想型分裂症。最後,f沒有被起訴,移交精神病醫院監控。因為不是謀殺案,與精神病有關且未成年,報紙也就沒有怎麽報導。”


    “老師,您認為f不是精神分裂症嗎?”


    對若槻的問題,醍醐教授無奈地笑笑說:


    “我認為不是。但誰也說不準呀。普通的、平常的人與性格異常、精神病人之間的界線是模糊的。況且,檢察方麵和律師方麵各有想法,接受委託的人在鑑定上就容易有所偏重。極端地說,若由一百個人做精神鑑定,有可能出現一百種不同的結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黑屋弔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貴誌佑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貴誌佑介並收藏黑屋弔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