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可以停滯的,隻要你願意。時間也是可以倒流的,隻要你想那樣。整個八月,門格沉浸在不可言說的歡悅中,根本沒有走出房門一步。他最遠的行程,就是從自己的臥室走向客廳,再順著走廊抵達女兒的臥室。在他看來,這已經很漫長了。漫長的像他幾近衰滅的人生。韋婉最後一封信是七月寄出的。門格在海溫斯公寓一樓有一個報箱,除了偶爾給女兒寄來的郵件外,就隻有韋婉的信了。一個月一封,從來沒有間斷過。門格很慶幸自己的閱讀就是從七月份這封信開始的,然後是六月、五月,然後是去年、前年、大前年,直到三十年前最初的那一封信。那時韋婉才二十幾歲,自己也不過三十出頭。年輕的韋婉以一個女孩溫柔、任性以及敏感的語氣,向門格傾訴了對話劇本身的熱愛,對戲裏人生和戲外人生的關注,以及對門格近似於盲目的狂熱崇拜。門格看著鏡中的自己,感覺時光真是倒流了。灰白的頭髮已出現灰黑的跡象,皺紋堆壘的額頭也變得很平整,眼裏又萌動著青年人才有的豪氣。整個八月,他在韋婉三百多封來信的閱讀中,找回了最初的自己。
窗外的陰晴冷暖,是是非非都與他沒有任何關係。他一字一句,字斟句酌地反覆閱讀韋婉的來信,他的手指在字裏行間隨意地撫mo穿行。仿佛那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女人就坐在床頭,像所有女人等待男人那樣等待著他的撫愛。門格有許多問題無從問起。你多大了?你有愛人嗎?你跟他幸福嗎?你做什麽工作?你為什麽三十年如一日的堅持給我寫信?你有幾個孩子?他們對你好嗎?你現在身體怎麽樣?你喜歡穿黑裙子嗎?你留什麽樣的頭髮?你說話什麽聲音?你到底是誰?
門丁的出現並沒有引起門格的注意,他仍然假想著那個陌生的女人,在離他不遠的地方沖他微笑。門丁被眼前的情景嚇了一跳:門格盤腿坐在地板上,佝僂著身子,眼窩深陷,麵色蒼白,頭髮像一蓬衰敗的野草,支愣八叉地在頭頂盤旋,鬍子亂蓬蓬的,在臉上下巴上瘋長。地板上到處是信。各式各樣的信封,各式各樣的信紙。門格讀信時的貪婪,有如一個行將彌留的人在尋找自己的來生。
“老爸,你怎麽啦?”門丁焦慮地問。
“啊——啊,我挺好。”門格的回答與他臉上的木然合二為一,他極力地笑著。“我在讀信嗬。”
門丁對父親的私生活從不過問。對一個陌生女人給父親來信,這件事她早就知道。她眼中的門格與門格眼中幻覺的自己,有了很大的偏差。她擔心門格真的病了。她略帶強製性的把門格的信收拾到小箱子裏,然後叫了輛計程車,陪門格去了醫院。讓門丁吃驚的是,除了門格患了老年癡呆症的前兆外,再沒有其他的疾病了。連困繞他多年的咽炎也大有好轉,血壓也趨於正常。門丁對門格說:你必須出來走一走,你需要感覺感覺陽光,呼吸呼吸新鮮空氣,再見見人。門格搖頭,門格此時的乖順像一個幼兒園大班的孩子。門丁又去問大夫,大夫說:“適當的運動是不能少的,老年人也需要有自己的社交圈子,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工作。看上去老人家很孤獨,可能已經習慣了,其實他很怕孤獨,你應該多陪一陪他。”
門丁嚐試著和門格溝通。她翻出中學時寫的作文,讀給門格聽;她拿出幾大本照相冊,給門格看;她換著樣兒,給門格帶回來各種小吃。日復一日看著門格無動於衷的神情,她有些煩了。她也經常出去不回家了,有一天她領回幾個朋友,像以往一樣又是吵,又是鬧,又是唱,又是叫。喝了好多酒,喝得東倒西歪,人事不醒。而這一切,對門格沒有任何影響。門格每天該起床的時候起床,該睡覺的時候睡覺,他讀書卻不知道在讀什麽;他看電視卻不知道在看什麽。他伏在案頭寫他的劇本《從哪裏來到哪裏去》,不僅沒有完成,還把以前寫的給撕掉了。門丁覺得,門格已經從原來的狀態中走出來了,走出來的門格跟自己一樣不可救藥。幹脆誰也別管誰了。每次她吵完鬧完,總會把一個紙條放在門廳的地板上。門格看了紙條,就會幫她簡單收拾好房間。習慣也就成了自然。
九月末的一天,門丁帶著三男兩女來到她海溫斯公寓的家中。從母親那裏回到門丁身邊的可可,自然也跟來了。她是第一次來門丁海溫斯的家。可可這一段情緒很不好,因為她一直被幾個她討厭的男人糾纏著。
舞台不大,上麵隻有一個女演員。所有的燈光都打在女人的臉上。女人的膚色白皙,頭髮高挽,五官很模糊。門格坐在觀眾席中,觀眾人數也不多。背景的燈光裏,每一張麵孔都有些虛假。門格全神貫注的看著舞台。舞台後麵的背景詭異離奇,變幻莫測。一會兒像是中世紀的霧都倫敦或古羅馬街頭,一會兒像是海溫斯公寓悠長而寂靜的走廊。女演員孤零零的站在舞台上,她孤獨而絕望地說著莫名其妙的台詞,仿佛百老匯盛演不衰的名劇《貓》中的芭芭拉·史翠珊。黑暗中的觀眾忽而鴉雀無聲,忽而噓聲四起,忽而說出極端下流的惡語。女演員不為所動,忘情地演繹著劇中的角色。門格的身體被黑暗捆綁著,想動也動不了,他不安的靈魂在不大的劇場裏四處漂遊。燈光漸暗,女演員隱身不見了。觀眾和門格一起,以死一般的冷寂靜候著高潮的出現。躲在暗處的街燈像長了腳似的,迂迴到舞台中間,把最後一抹光亮瘋狂地宣洩出來,刺得人眼珠生疼。女人再次出現了,她的手裏不知何時已多了一把鋥亮的刀子。刀子從她的左手交到右手,然後又從右手交還到左手。死寂的沉默在女人悠長的嘆息和呻吟中愈加膨脹。終於女人又倒下去了,噴濺的鮮血像花朵一樣,在她身邊璀璨的怒放。沒有人看見她是如何用刀子把自己弄死的,那瞬間太過短促了。觀眾的吶喊與狂喜聲隨之而起。門格雙手掩麵,陷入到蓄謀以久的絕望中。
窗外的陰晴冷暖,是是非非都與他沒有任何關係。他一字一句,字斟句酌地反覆閱讀韋婉的來信,他的手指在字裏行間隨意地撫mo穿行。仿佛那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女人就坐在床頭,像所有女人等待男人那樣等待著他的撫愛。門格有許多問題無從問起。你多大了?你有愛人嗎?你跟他幸福嗎?你做什麽工作?你為什麽三十年如一日的堅持給我寫信?你有幾個孩子?他們對你好嗎?你現在身體怎麽樣?你喜歡穿黑裙子嗎?你留什麽樣的頭髮?你說話什麽聲音?你到底是誰?
門丁的出現並沒有引起門格的注意,他仍然假想著那個陌生的女人,在離他不遠的地方沖他微笑。門丁被眼前的情景嚇了一跳:門格盤腿坐在地板上,佝僂著身子,眼窩深陷,麵色蒼白,頭髮像一蓬衰敗的野草,支愣八叉地在頭頂盤旋,鬍子亂蓬蓬的,在臉上下巴上瘋長。地板上到處是信。各式各樣的信封,各式各樣的信紙。門格讀信時的貪婪,有如一個行將彌留的人在尋找自己的來生。
“老爸,你怎麽啦?”門丁焦慮地問。
“啊——啊,我挺好。”門格的回答與他臉上的木然合二為一,他極力地笑著。“我在讀信嗬。”
門丁對父親的私生活從不過問。對一個陌生女人給父親來信,這件事她早就知道。她眼中的門格與門格眼中幻覺的自己,有了很大的偏差。她擔心門格真的病了。她略帶強製性的把門格的信收拾到小箱子裏,然後叫了輛計程車,陪門格去了醫院。讓門丁吃驚的是,除了門格患了老年癡呆症的前兆外,再沒有其他的疾病了。連困繞他多年的咽炎也大有好轉,血壓也趨於正常。門丁對門格說:你必須出來走一走,你需要感覺感覺陽光,呼吸呼吸新鮮空氣,再見見人。門格搖頭,門格此時的乖順像一個幼兒園大班的孩子。門丁又去問大夫,大夫說:“適當的運動是不能少的,老年人也需要有自己的社交圈子,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工作。看上去老人家很孤獨,可能已經習慣了,其實他很怕孤獨,你應該多陪一陪他。”
門丁嚐試著和門格溝通。她翻出中學時寫的作文,讀給門格聽;她拿出幾大本照相冊,給門格看;她換著樣兒,給門格帶回來各種小吃。日復一日看著門格無動於衷的神情,她有些煩了。她也經常出去不回家了,有一天她領回幾個朋友,像以往一樣又是吵,又是鬧,又是唱,又是叫。喝了好多酒,喝得東倒西歪,人事不醒。而這一切,對門格沒有任何影響。門格每天該起床的時候起床,該睡覺的時候睡覺,他讀書卻不知道在讀什麽;他看電視卻不知道在看什麽。他伏在案頭寫他的劇本《從哪裏來到哪裏去》,不僅沒有完成,還把以前寫的給撕掉了。門丁覺得,門格已經從原來的狀態中走出來了,走出來的門格跟自己一樣不可救藥。幹脆誰也別管誰了。每次她吵完鬧完,總會把一個紙條放在門廳的地板上。門格看了紙條,就會幫她簡單收拾好房間。習慣也就成了自然。
九月末的一天,門丁帶著三男兩女來到她海溫斯公寓的家中。從母親那裏回到門丁身邊的可可,自然也跟來了。她是第一次來門丁海溫斯的家。可可這一段情緒很不好,因為她一直被幾個她討厭的男人糾纏著。
舞台不大,上麵隻有一個女演員。所有的燈光都打在女人的臉上。女人的膚色白皙,頭髮高挽,五官很模糊。門格坐在觀眾席中,觀眾人數也不多。背景的燈光裏,每一張麵孔都有些虛假。門格全神貫注的看著舞台。舞台後麵的背景詭異離奇,變幻莫測。一會兒像是中世紀的霧都倫敦或古羅馬街頭,一會兒像是海溫斯公寓悠長而寂靜的走廊。女演員孤零零的站在舞台上,她孤獨而絕望地說著莫名其妙的台詞,仿佛百老匯盛演不衰的名劇《貓》中的芭芭拉·史翠珊。黑暗中的觀眾忽而鴉雀無聲,忽而噓聲四起,忽而說出極端下流的惡語。女演員不為所動,忘情地演繹著劇中的角色。門格的身體被黑暗捆綁著,想動也動不了,他不安的靈魂在不大的劇場裏四處漂遊。燈光漸暗,女演員隱身不見了。觀眾和門格一起,以死一般的冷寂靜候著高潮的出現。躲在暗處的街燈像長了腳似的,迂迴到舞台中間,把最後一抹光亮瘋狂地宣洩出來,刺得人眼珠生疼。女人再次出現了,她的手裏不知何時已多了一把鋥亮的刀子。刀子從她的左手交到右手,然後又從右手交還到左手。死寂的沉默在女人悠長的嘆息和呻吟中愈加膨脹。終於女人又倒下去了,噴濺的鮮血像花朵一樣,在她身邊璀璨的怒放。沒有人看見她是如何用刀子把自己弄死的,那瞬間太過短促了。觀眾的吶喊與狂喜聲隨之而起。門格雙手掩麵,陷入到蓄謀以久的絕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