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句話說,或許我們從這本《愛爾蘭薔薇》中可以發現,作者其實早在出道之前就已經為自己的創作找好了方向,了解自己想寫些什麽,並勇敢去做。這大概就是石持以新人之姿卻能馬上攻下各大重要推理排行榜的理由吧。
看過石持作品的讀者,應該很容易發現作者是個熱愛“封閉空間”的人,出道以來的作品,幾乎都是發生在具封閉特色的場景中。雖然叫做封閉空間,但是卻不僅止於“空間上的封閉”而已,更精彩的地方在於作者布下了“精神上的封閉”。
《月之扉》讓三個人劫持了大型客機,除了不可能對外接觸外,劫機犯與乘客間原本就有不可能突破的精神障壁;《水迷宮》則是在巨大的水族館內,雖說館內遊客眾多,但在保密與保護遊客的雙重壓力下,故事中的角色與這些充當背景的人物有著明顯的區隔。而本作《愛爾蘭薔薇》的角色們變成困在湖畔旅館中,可能是他目前唯一一本循著推理小說熱愛的“暴風雨山莊”模式走的,使得這本書充滿了作者原初的風味。
這種封閉空間在作者的描寫下有著極大的魅力存在,由於封閉,所以人的精神容易變得躁急不安,在“殺人犯就在我身邊”的恐懼影響下,任何人都容易變得杯弓蛇影。讀者也會因為角色的精神緊繃,連帶閱讀的氣氛也跟著高昂起來,對於其中人物的心理細緻刻畫,彼此的關係消長,石持可說是當代翹楚。
更絕妙的地方在於,石持選取的“封閉空間”,絕非一般人所能想像的“虛構性場所”,山上被土石流斷絕聯絡的別墅、孤島上被颱風孤立的平房或者是被高科技產品鎖死無能逃脫的水泥空間,這類充滿機巧、人工感的設計,並不可能出現在石持的小說之中,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細節精準描述、情境鋪陳完整的“真實空間”,促使石持得以用豐沛的想像力在實質的環境上架構舞台,為其實與虛構問尋找完美的謀合點。真實的細節令讀者可以放心去相信他,為可信度打下了完美的基礎;虛構的線索卻又帶給讀者驚奇,讓意外感延續到書末。
這種對於舞台的掌握,也使得石持在麵對一個可能相當陌生的領域時,會用一種戰戰兢兢的角度去接近,並不輕易妄下斷語,而是看得出來背後作了好大功課,並一點一滴的透露在故事中,引領讀者進入自己所不清楚的世界。
這種細節的不斷堆疊,造成看每本小說都成為一種“know-how”的歷程,我們知道水族館如何運作、知道飛機起飛的細節、知道北愛爾蘭的政治關係,讀者藉由這種堆疊出的氣氛,身歷其境的覺得自己好似真的了解這個世界,才能有從容的餘暇運用想像力,布置出幻想中的場景,在舞台上的登場人物們也鮮明立體了起來。
不過這種細節,要是處理的不好,太過認真或是太過在乎自己找來的資料,很容易變得拖遝擱延,讓故事被包夾在“資訊”之間牽纏不清,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備受折騰。更糟糕一點的,則彷如剪貼簿般,不斷的將各式各樣有關無關的東西丟進小說,無能清理。
在這點上,石持展現了極高的材料檢選功力,資訊是案情的必要線索,不隻是生搬硬套而已,在敘述背景資訊的同時推動著情節前進,明快的敘事技巧與清晰的故事線讓小說的敘事風格自成一格,這種故事節奏同時成為他的特色。
以本格推理小說而言,往往會在案情的揭露與偵探的推理銜接上出現落差,讓本來前麵緊繃的情緒到了後麵忽然弛緩,直到即將破案時才又提振起精神來,但這不免構成閱讀上的不暢。石持在這點上可謂拿捏精準,敘述案情與偵探介入的步調安排得剛好,且在散置線索的同時安置懸疑感。
這邊的懸疑感並不是像美國盛行的驚悚、懸疑小說一樣,將一個理應完整呈現在讀者麵前的景象割裂切碎,在高潮出現時嘎然而止,另接上一段無關緊要的情節,逗引讀者繼續往下翻。這招經過證實,很有用,但不持久。像重讀《達文西密碼》時,作者的這種安排隻會讓人感覺不耐。
《愛爾蘭薔薇》中,我們並無法點出這種懸置安放在哪裏,但是卻用另外一種方法來經營讓讀者牽念的部分。從愛爾蘭共和軍的內訌開始,作者逐步帶我們進入一個看來並沒有那麽簡單的世界,一個謎題解開繼之是另一個無法解釋的謎團,帶著疏離感的偵探以一種不真切的態度探詢案情,讓這些謎團渲出交融的色彩,成為一個首尾呼應具有機結構的謎題,最終再完美的全數解決,留給讀者一個美好的閱讀經驗。
從這種安排下,我們也可以發現推理小說的另外一種可能、或說另外一種形態,這種可能賦予了論者以為老去的本格解謎推理小說新生,更迸出了無窮的活力。
這就是石持淺海,這就是《愛爾蘭薔薇》。
人物介紹
(所有資歷完全根據各人提供的資料)
傑瑞(傑拉爾德·奧萊利): 愛爾蘭科學家
富士(黑川富士雄): 日本科學家
比爾(威廉·華勒斯): 愛爾蘭會計師
愛莉絲(愛莉西亞·菲茲帕屈克): 美國大學生
凱特(凱薩琳·米勒): 美國大學生
肯(肯尼斯·奧德諾班): 澳洲商人
看過石持作品的讀者,應該很容易發現作者是個熱愛“封閉空間”的人,出道以來的作品,幾乎都是發生在具封閉特色的場景中。雖然叫做封閉空間,但是卻不僅止於“空間上的封閉”而已,更精彩的地方在於作者布下了“精神上的封閉”。
《月之扉》讓三個人劫持了大型客機,除了不可能對外接觸外,劫機犯與乘客間原本就有不可能突破的精神障壁;《水迷宮》則是在巨大的水族館內,雖說館內遊客眾多,但在保密與保護遊客的雙重壓力下,故事中的角色與這些充當背景的人物有著明顯的區隔。而本作《愛爾蘭薔薇》的角色們變成困在湖畔旅館中,可能是他目前唯一一本循著推理小說熱愛的“暴風雨山莊”模式走的,使得這本書充滿了作者原初的風味。
這種封閉空間在作者的描寫下有著極大的魅力存在,由於封閉,所以人的精神容易變得躁急不安,在“殺人犯就在我身邊”的恐懼影響下,任何人都容易變得杯弓蛇影。讀者也會因為角色的精神緊繃,連帶閱讀的氣氛也跟著高昂起來,對於其中人物的心理細緻刻畫,彼此的關係消長,石持可說是當代翹楚。
更絕妙的地方在於,石持選取的“封閉空間”,絕非一般人所能想像的“虛構性場所”,山上被土石流斷絕聯絡的別墅、孤島上被颱風孤立的平房或者是被高科技產品鎖死無能逃脫的水泥空間,這類充滿機巧、人工感的設計,並不可能出現在石持的小說之中,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細節精準描述、情境鋪陳完整的“真實空間”,促使石持得以用豐沛的想像力在實質的環境上架構舞台,為其實與虛構問尋找完美的謀合點。真實的細節令讀者可以放心去相信他,為可信度打下了完美的基礎;虛構的線索卻又帶給讀者驚奇,讓意外感延續到書末。
這種對於舞台的掌握,也使得石持在麵對一個可能相當陌生的領域時,會用一種戰戰兢兢的角度去接近,並不輕易妄下斷語,而是看得出來背後作了好大功課,並一點一滴的透露在故事中,引領讀者進入自己所不清楚的世界。
這種細節的不斷堆疊,造成看每本小說都成為一種“know-how”的歷程,我們知道水族館如何運作、知道飛機起飛的細節、知道北愛爾蘭的政治關係,讀者藉由這種堆疊出的氣氛,身歷其境的覺得自己好似真的了解這個世界,才能有從容的餘暇運用想像力,布置出幻想中的場景,在舞台上的登場人物們也鮮明立體了起來。
不過這種細節,要是處理的不好,太過認真或是太過在乎自己找來的資料,很容易變得拖遝擱延,讓故事被包夾在“資訊”之間牽纏不清,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備受折騰。更糟糕一點的,則彷如剪貼簿般,不斷的將各式各樣有關無關的東西丟進小說,無能清理。
在這點上,石持展現了極高的材料檢選功力,資訊是案情的必要線索,不隻是生搬硬套而已,在敘述背景資訊的同時推動著情節前進,明快的敘事技巧與清晰的故事線讓小說的敘事風格自成一格,這種故事節奏同時成為他的特色。
以本格推理小說而言,往往會在案情的揭露與偵探的推理銜接上出現落差,讓本來前麵緊繃的情緒到了後麵忽然弛緩,直到即將破案時才又提振起精神來,但這不免構成閱讀上的不暢。石持在這點上可謂拿捏精準,敘述案情與偵探介入的步調安排得剛好,且在散置線索的同時安置懸疑感。
這邊的懸疑感並不是像美國盛行的驚悚、懸疑小說一樣,將一個理應完整呈現在讀者麵前的景象割裂切碎,在高潮出現時嘎然而止,另接上一段無關緊要的情節,逗引讀者繼續往下翻。這招經過證實,很有用,但不持久。像重讀《達文西密碼》時,作者的這種安排隻會讓人感覺不耐。
《愛爾蘭薔薇》中,我們並無法點出這種懸置安放在哪裏,但是卻用另外一種方法來經營讓讀者牽念的部分。從愛爾蘭共和軍的內訌開始,作者逐步帶我們進入一個看來並沒有那麽簡單的世界,一個謎題解開繼之是另一個無法解釋的謎團,帶著疏離感的偵探以一種不真切的態度探詢案情,讓這些謎團渲出交融的色彩,成為一個首尾呼應具有機結構的謎題,最終再完美的全數解決,留給讀者一個美好的閱讀經驗。
從這種安排下,我們也可以發現推理小說的另外一種可能、或說另外一種形態,這種可能賦予了論者以為老去的本格解謎推理小說新生,更迸出了無窮的活力。
這就是石持淺海,這就是《愛爾蘭薔薇》。
人物介紹
(所有資歷完全根據各人提供的資料)
傑瑞(傑拉爾德·奧萊利): 愛爾蘭科學家
富士(黑川富士雄): 日本科學家
比爾(威廉·華勒斯): 愛爾蘭會計師
愛莉絲(愛莉西亞·菲茲帕屈克): 美國大學生
凱特(凱薩琳·米勒): 美國大學生
肯(肯尼斯·奧德諾班): 澳洲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