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山在寺院內轉了一圈,沒特意到後麵去。自己是外人,與此無關。僅有的一株櫻花樹,被風一吹,花瓣落到了地上。
童男童女的遊行隊伍出發了。
來到山門,桑山同結束現場勘查的一行人不期而遇。
“這不是檢察官嗎?”一位身著西裝的中年男子寒暄著走上前來。桑山不認識他。
“我是山村副檢察官,在檢察官遺體告別儀式上見過您。”
“啊,對不起。”
桑山在告別儀式上同此地檢察係統的許多人見過麵,因此,見了他一時未想起來。
他們不知不覺地站著交談起來。若冷淡地匆匆告別有失禮貌,桑山隻好應酬一下,並不是想打聽案情。
“好像是在勘查現場,辛苦了。”
“唔,是啊。您在散步?”
“我住在那邊的旅館裏,聽說這個寺院有浴佛會,來看看。真是個風雅之寺啊!”
他是想暗示他對案件並無興趣。其實,這種用心是多餘的,副檢察官主動提起了此事。
“昨天早上,寺院的後麵發現了一具被勒死的年輕姑娘的屍體,兇手是個精神分裂症患者,案子很棘手。出了這樁人命案,連浴佛會也在一開始就被罩上了陰影。”
“真遺憾!”
“對被害者來說,就好像是遇上了交通事故,因為她是偶然來到這裏的。”
“那姑娘到這裏來幹什麽?”
“據她寄宿的姑母說,那姑娘喜歡遊覽古寺,以前經常利用工休日到肥前的國分寺遺址和附近的觀音寺、國分寺等古寺觀光,所以,這次又獨自來到這座寺院。
若是再早一點兒,趁天沒黑就回去,那就好了。”
“什麽時間死的?”
“根據解剖結果,死亡時間是6日下午6時至7時之間。”
“是在天黑的時候。行兇時寺院裏沒有人聽到姑娘的慘叫或求救聲嗎?”
“據說當時正殿裏沒有一個人,人們都在寺廚裏製作今天浴佛會上用的紙花。
行兇地點在正殿的後麵,離得稍遠一些。”
“可是,這地方這麽靜,若大聲喊叫,準會有人聽見的。”
“加害者是個精神分裂症患者,所以情況無法查清,找他了解,他隻是莫名其妙地胡說一通。……我猜想,那姑娘突然遭到瘋子的襲擊,說不定沒能喊出聲。瘋子可能原來就藏在竹林裏,今天在現場勘查中發現了他潛藏的痕跡,就在行兇現場附近。因為實在太意外了,說不定那姑娘猛然間從正麵遇上瘋子,已嚇得目瞪口呆叫不出聲來。”
“兇器是繩子嗎?”
本想寒暄幾句了事,不想竟愈談愈深。
“是糙繩,好像是在旁邊的墓地拾的。繩子不長,風吹雨打得已經朽了。對被害者來說,真是太不幸了。”
“瘋子為什麽拿著那條繩子?”
“唔,這個還不清楚,他是瘋子,也許是胡亂拿在手上的吧,精神病人就像個孩子。”
“那姑娘碰上他,真是災難啊!”
“我們也很討厭這樁案子。那姑娘的父親十分富有,大家都說,要是不叫她去工作,把她關在家裏,早些擇個乘龍快婿就好了。”
“是她本人想到佐賀去工作的嗎?”
“據她父母說,她不喜歡一直呆在家裏,說好到佐賀工作兩年。她想追求少女的自由,心情可以理解。”
“佐賀有相好的男朋友嗎?”
聽副檢察官說她想追求少女的自由,桑山才問起了這件事。
“聽她姑母說,絕對沒有這種事,工作單位也反映她人很正派。”
不知不覺中,兩人談了很久。
“好吧,下次再見。”桑山向對方告別。
“再見!”副檢察官低頭致意後便走了。
桑山沿著田間小道返回溫泉區。那邊的大路上,童男童女的隊伍在行進,人聚得很多。
回到旅館,女侍給房間裏送來茶水。
“您辛苦了,怎麽樣?”
“啊,謝謝,時隔20年,我又看到了浴佛會。”
“喝到上常山茶了嗎?”
“沒有,茶倒沒喝。”
桑山乘當晚的火車回到大販,那樁人命案再沒對人提起過。興趣隻是當時那一會兒的事,時過境遷也就拋到九霄雲外了。
遺忘腦後也無甚不妥,本來就是一樁旅途中聽到的案件,與已毫無關係。檢察官這種職業一年中要處理各種各樣的案件,早已習以為常,何況那是在他管轄之外的九州發生的。
日子越久,遺忘越深。桑山信爾有時去看看戲,欣賞一下“拉車”舞台。可是,即使天拜山寺院的浴佛會浮上腦際,精神病患者兇殺案的記憶卻蕩然無存。
第一節大女人和小男人
在丸之內一幢大樓的一樓,有個名叫“屋島”的法國餐館,老闆是一位擔任過駐法大使和駐英大使的高級外交官的私人廚師。在巴黎期間,他一麵為主人做日本飯菜,一麵學做法國榮,在主人辭去外務省公職的時候開始獨立。《屋島》是大使愛哼的一支小曲。
經營者已是第二代。有風聲說,自上代主人死後,味道大不如以前了。不過這餐館本來就很僻靜,別具一格,年輕人是不大光顧的。
晚上8點左右, 裏麵角上的一張桌子上。有一男一女在邊談邊吃,在遠離那張桌子的地方,還坐著三對顧客。
經理站在門口的牆邊上迎候客人,他那若無其事的目光主要集中在屋角裏的那張桌子上。
男人看上去約莫二十五六歲,身材細長,溜肩膀,給人一種瘦弱之感,五官不算醜,但也不是美男子,眉毛過濃,眼睛細小,鼻樑高挺,相貌平庸。隻是,惟有一點略顯特殊:他著意不使自己的服飾顯眼,穿著很樸素。
女人似乎有三十七八歲,微胖的身上穿著花紋華麗的和服,顯得雍容華貴,一克拉左右的鑽石戒指像燈台上的轉燈一樣不時從手指熠熠發光,嘴唇用唇膏修飾得很小,一看便知是個闊太太。
女人看上去顯得年輕,不僅是因為她穿著色調鮮明的和服,還因為她的髮型,那種髮型比她身上選用的任何一件衣物都更適合於她。她容貌平平,可她的髮型卻使經理看得不勝感嘆。髮型做得恰適合其身份,準是個技藝高超的美容師做的。
女人兩個月前開始光顧這個餐館,已經來過四五次了,每次來都是髮型剛剛做好。
大女人談吐大方,就像姐姐對弟弟說話一般。小男人則態度拘謹,時常低著頭。
交談也多是女人說,男的聽著,很少開腔。
當然,經理早已看出,他們不是姐弟倆。隻要留心那兩人的舉止,誰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
大女人看著小男人時,眼神裏充滿著柔情,一些細小的動作中也流露出愛意。
徵詢對方意見後吩咐上菜的總是女人,最後結帳的也是她。
童男童女的遊行隊伍出發了。
來到山門,桑山同結束現場勘查的一行人不期而遇。
“這不是檢察官嗎?”一位身著西裝的中年男子寒暄著走上前來。桑山不認識他。
“我是山村副檢察官,在檢察官遺體告別儀式上見過您。”
“啊,對不起。”
桑山在告別儀式上同此地檢察係統的許多人見過麵,因此,見了他一時未想起來。
他們不知不覺地站著交談起來。若冷淡地匆匆告別有失禮貌,桑山隻好應酬一下,並不是想打聽案情。
“好像是在勘查現場,辛苦了。”
“唔,是啊。您在散步?”
“我住在那邊的旅館裏,聽說這個寺院有浴佛會,來看看。真是個風雅之寺啊!”
他是想暗示他對案件並無興趣。其實,這種用心是多餘的,副檢察官主動提起了此事。
“昨天早上,寺院的後麵發現了一具被勒死的年輕姑娘的屍體,兇手是個精神分裂症患者,案子很棘手。出了這樁人命案,連浴佛會也在一開始就被罩上了陰影。”
“真遺憾!”
“對被害者來說,就好像是遇上了交通事故,因為她是偶然來到這裏的。”
“那姑娘到這裏來幹什麽?”
“據她寄宿的姑母說,那姑娘喜歡遊覽古寺,以前經常利用工休日到肥前的國分寺遺址和附近的觀音寺、國分寺等古寺觀光,所以,這次又獨自來到這座寺院。
若是再早一點兒,趁天沒黑就回去,那就好了。”
“什麽時間死的?”
“根據解剖結果,死亡時間是6日下午6時至7時之間。”
“是在天黑的時候。行兇時寺院裏沒有人聽到姑娘的慘叫或求救聲嗎?”
“據說當時正殿裏沒有一個人,人們都在寺廚裏製作今天浴佛會上用的紙花。
行兇地點在正殿的後麵,離得稍遠一些。”
“可是,這地方這麽靜,若大聲喊叫,準會有人聽見的。”
“加害者是個精神分裂症患者,所以情況無法查清,找他了解,他隻是莫名其妙地胡說一通。……我猜想,那姑娘突然遭到瘋子的襲擊,說不定沒能喊出聲。瘋子可能原來就藏在竹林裏,今天在現場勘查中發現了他潛藏的痕跡,就在行兇現場附近。因為實在太意外了,說不定那姑娘猛然間從正麵遇上瘋子,已嚇得目瞪口呆叫不出聲來。”
“兇器是繩子嗎?”
本想寒暄幾句了事,不想竟愈談愈深。
“是糙繩,好像是在旁邊的墓地拾的。繩子不長,風吹雨打得已經朽了。對被害者來說,真是太不幸了。”
“瘋子為什麽拿著那條繩子?”
“唔,這個還不清楚,他是瘋子,也許是胡亂拿在手上的吧,精神病人就像個孩子。”
“那姑娘碰上他,真是災難啊!”
“我們也很討厭這樁案子。那姑娘的父親十分富有,大家都說,要是不叫她去工作,把她關在家裏,早些擇個乘龍快婿就好了。”
“是她本人想到佐賀去工作的嗎?”
“據她父母說,她不喜歡一直呆在家裏,說好到佐賀工作兩年。她想追求少女的自由,心情可以理解。”
“佐賀有相好的男朋友嗎?”
聽副檢察官說她想追求少女的自由,桑山才問起了這件事。
“聽她姑母說,絕對沒有這種事,工作單位也反映她人很正派。”
不知不覺中,兩人談了很久。
“好吧,下次再見。”桑山向對方告別。
“再見!”副檢察官低頭致意後便走了。
桑山沿著田間小道返回溫泉區。那邊的大路上,童男童女的隊伍在行進,人聚得很多。
回到旅館,女侍給房間裏送來茶水。
“您辛苦了,怎麽樣?”
“啊,謝謝,時隔20年,我又看到了浴佛會。”
“喝到上常山茶了嗎?”
“沒有,茶倒沒喝。”
桑山乘當晚的火車回到大販,那樁人命案再沒對人提起過。興趣隻是當時那一會兒的事,時過境遷也就拋到九霄雲外了。
遺忘腦後也無甚不妥,本來就是一樁旅途中聽到的案件,與已毫無關係。檢察官這種職業一年中要處理各種各樣的案件,早已習以為常,何況那是在他管轄之外的九州發生的。
日子越久,遺忘越深。桑山信爾有時去看看戲,欣賞一下“拉車”舞台。可是,即使天拜山寺院的浴佛會浮上腦際,精神病患者兇殺案的記憶卻蕩然無存。
第一節大女人和小男人
在丸之內一幢大樓的一樓,有個名叫“屋島”的法國餐館,老闆是一位擔任過駐法大使和駐英大使的高級外交官的私人廚師。在巴黎期間,他一麵為主人做日本飯菜,一麵學做法國榮,在主人辭去外務省公職的時候開始獨立。《屋島》是大使愛哼的一支小曲。
經營者已是第二代。有風聲說,自上代主人死後,味道大不如以前了。不過這餐館本來就很僻靜,別具一格,年輕人是不大光顧的。
晚上8點左右, 裏麵角上的一張桌子上。有一男一女在邊談邊吃,在遠離那張桌子的地方,還坐著三對顧客。
經理站在門口的牆邊上迎候客人,他那若無其事的目光主要集中在屋角裏的那張桌子上。
男人看上去約莫二十五六歲,身材細長,溜肩膀,給人一種瘦弱之感,五官不算醜,但也不是美男子,眉毛過濃,眼睛細小,鼻樑高挺,相貌平庸。隻是,惟有一點略顯特殊:他著意不使自己的服飾顯眼,穿著很樸素。
女人似乎有三十七八歲,微胖的身上穿著花紋華麗的和服,顯得雍容華貴,一克拉左右的鑽石戒指像燈台上的轉燈一樣不時從手指熠熠發光,嘴唇用唇膏修飾得很小,一看便知是個闊太太。
女人看上去顯得年輕,不僅是因為她穿著色調鮮明的和服,還因為她的髮型,那種髮型比她身上選用的任何一件衣物都更適合於她。她容貌平平,可她的髮型卻使經理看得不勝感嘆。髮型做得恰適合其身份,準是個技藝高超的美容師做的。
女人兩個月前開始光顧這個餐館,已經來過四五次了,每次來都是髮型剛剛做好。
大女人談吐大方,就像姐姐對弟弟說話一般。小男人則態度拘謹,時常低著頭。
交談也多是女人說,男的聽著,很少開腔。
當然,經理早已看出,他們不是姐弟倆。隻要留心那兩人的舉止,誰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
大女人看著小男人時,眼神裏充滿著柔情,一些細小的動作中也流露出愛意。
徵詢對方意見後吩咐上菜的總是女人,最後結帳的也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