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這些年代也不允許這個製度稍有削弱:基洛夫剛剛被暗殺,接著是一九三七—一九三八年,一九三九年歐洲又開始戰爭,一九四一年蘇聯本國進入戰爭狀態。倒是應該辦另外一件事,這事也確實是辦了:從一九三七年起又根據刑法第五十八條對許多倒黴的“富農分子”及其子女判了罪,把他們從特種移民村押進了勞改營。
不錯,戰爭年代,當前線缺少勇猛的俄羅斯人力時,又想起了這些富農分子:他們作為俄羅斯人的良心應該高於其富農本性嘛!於是到處向這些人提出建議,要他們從特種移民村和勞改營直接奔赴前線,保衛神聖的祖國。
人們也真的奔去了……
也不是全願意去。例如h·赫-
夫就沒有去。我的《伊萬·傑尼索維奇的一天》中的丘林就是以這個人前半生經歷為原型的,但我當時卻沒有勇氣採用他後半生的經歷。勞改營內許多托洛茨基分子和共產黨員那時爭先恐後地報名去“保衛祖國”,都遭到拒絕,可是勞改營當局卻主動要這個赫-夫去。不料赫-夫對勞改營登記分配處斷然地說:“是你們的祖國,就請你們去保衛吧!無產者是沒有祖國的!!”
這話似乎完全符合馬克思的理論,況且勞改營裏的囚犯確實比無產者還要貧苦、低微和無權呀!可是勞改營管理處根本沒有這樣去理解他,而是宣布:判處h·赫-夫槍決!h·赫-夫作為死因在崗樓下麵賠了兩個星期,根本沒想請求赦免,因為他恨透了這些人。後來還是管理處自己給他改判為……你判十年勞改。
有時發生過這樣的情況,把被剝奪的富農們帶進了凍土地帶或者泰加森林,放開以後就把他們忘在那兒了:帶到那兒去本來就是要他們死的,幹嘛要記住?那地方又荒涼又偏遠,所以連一個當兵的也不留給他們。這個被英明領導撒手不管了的,沒有馬,沒有犁,沒有漁具,沒有獵槍的勤勞而頑強的部族,也許隻靠幾把斧頭,幾把鐵鍬,在比石器時代略好的條件下,為了生存而開始了毫無希望的鬥爭。但與社會主義的經濟規律背道而馳,這些村落不但活下來了,而且鞏固了,富了。
布羅夫就是在這樣一個村子裏長大的。這個村莊位於鄂畢河的一條不能通航的小支流上遊,布羅夫是小時候跟隨大人來到這裏的。他說,還在戰爭之前就曾有一艘小艇經過他們村子附近,發現了他們這個村子。原來那是區首長坐的小艇。他向明了這些人從何處來,是些什麽人,什麽時候來的。區首長對於這裏人們的富裕和美好生活感到驚奇,這是同他那個區的集體農莊不能相比的。首長回去了。過了幾天便有內務人民委員部的特派員帶著衝鋒鎗手來了。於是又像鬧“瘟疫”那年一樣,命令他們在一小時內扔掉積攢起來的一切,扔掉溫暖的鄉村,隻帶一個小小的包袱上路。他們又被押送到更遙遠的凍土帶去。
通過這個故事難道還不理解“富農”和“剝奪富農財產”的實質嗎?
假如能讓這樣的人民自由地生活、自由地發展,誰又能奈何得了他們呢!!!
是舊教徒,是永遠受迫害、被流放的舊教徒們早在三十年前就已經看清了“首長們”的兇惡實質。一九五o年,有一架飛機在波德卡緬納亞一通古斯卡上空練習飛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我國的空軍學校的訓練大大完善了,因此這位盡心盡力的飛行員從飛機上看到了二十年來沒有人看到過的東西:在泰加原始森林中間似乎有一個小小的居民點。他拍了照片,報告了上級。盡管十分偏僻遙遠,但對於內務部來說沒有辦不到的事,半年之後他們進入了這個地方。原來這裏住著一些從雅魯耶沃遷來的舊教徒。當人們盼望已久的那個偉大瘟疫——農業集體化到來時,這些人便全村一起逃離了這種“幸福”,逃到原始森林裏來了。人們住在這裏,從不出去,隻是偶爾讓村長一人到雅魯耶沃去購買鹽、漁具、獵具上的金屬部件和工具上的鐵片,其餘物品一概自給自足。他們沒有錢,村長可能是帶著貴重毛皮之類進城的。辦完事情之後,他就像一個受到通緝的犯人一樣躲躲閃閃地離開市場。雅魯耶沃的舊教徒們就是這樣贏得了二十年的生活——二十年與野獸為伍的、但卻是自由的人間生活,避免了集體農莊的二十年的沮喪苦悶。他nl全穿上布衣服,自製皮靴,一個個身體顯得特別強壯。
現在他們作為農業集體化戰線上的可惡逃兵全被逮捕了,而且“依法”判了刑。您猜猜是依據哪一條法律條文?和世界資產階級有聯繫?破壞活動?不,根據第五十八條第10分條的“反蘇鼓動”(!?!?)和第五十八條第11分條的“反蘇組織”。(其中許多人後來被押解到斯捷普拉格的傑茲卡茲甘分部,因此這個消息才透露出來。)
一九四六年還曾把另一批舊教徒放在木排上沿葉尼塞河流放走。這些人是那些英勇的蘇軍戰士們從某個偏僻的寺院裏趕出來的。(這時已經使用上迫擊炮,已經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驗。)但是,那些堅強不屈的俘虜們在史達林時代,也和在彼得大帝時代一樣,從木筏上跳進洶湧的葉尼塞河的洪流,而我們的衝鋒鎗手則隨即把他們槍殺在水裏。
蘇軍戰士們!可要不斷地加強戰鬥準備呀!
不,這個註定要滅亡的人種並沒有死絕!在流放地他們又有孩子降生並且世襲地依附於自己的特種移民村。(您可記得“兒子不為父親負責”那句話?)外麵的姑娘嫁給特種移民,就算加入了農奴階層,就失去了公民權。外麵人娶這類人做媳婦,自己就變成了流放者。女兒從外麵來看爸爸,就被寫進特種移民名冊,以糾正以前漏劃的錯誤。因轉入勞改營而造成的人口損失,靠這些來源得到補充。
卡拉幹達一帶的特種移民是非常顯眼的,人數很多。他們的先人曾被永遠固定在烏拉爾和阿爾泰的工廠,現在他們是被永遠固定在卡拉幹達礦井裏。他們該勞動多長時間,該付給他們多少錢,礦井的主人在這些問題上根本無須客氣。據說這些特種移民反而很羨慕從事農業勞動的勞改犯。
五十年代之前,有些地方則是直到史達林死之前,不發給特種移民身份證。在伊加爾地區隻是從戰爭開始之後才實行北極地區的工資補貼辦法。
現在,這些經過二十年瘟疫般的流放生活後從警備隊監督下解放出來的、取得了“值得自豪的”我國身份證的人們,是怎樣的人呢?他們的內心和外表是怎樣的呢?瞧吧!都是我國的標準公民?是的。他們也同那些在工人村、在工會會議上、在蘇軍部隊中培養出來的標準公民完全一樣!他們也同樣把沒有用完的體力和勇氣全部傾注在摔打多米諾骨牌上(當然不是舊教徒),同樣朝著電視屏上閃過的每一個鏡頭頻頻點頭稱讚,而在必要時也以同樣的憤怒譴責南非共和國,或者同樣為了幫助古巴而把自己僅有的幾文小錢捐獻出來。
所以,我們怎能不在那位“偉大的屠夫”麵前低垂下自己慚愧的頭呢?!怎能不為他沒下的智力謎語所折服、對他欽佩得五體投地呢!?既然如此,他不是作對了嗎?他這個深知人心的人攪起了這一場可怕的血腥的大旋渦,並且年復一年地不停地翻動它,結果不是表明他作對了嗎?!
不錯,戰爭年代,當前線缺少勇猛的俄羅斯人力時,又想起了這些富農分子:他們作為俄羅斯人的良心應該高於其富農本性嘛!於是到處向這些人提出建議,要他們從特種移民村和勞改營直接奔赴前線,保衛神聖的祖國。
人們也真的奔去了……
也不是全願意去。例如h·赫-
夫就沒有去。我的《伊萬·傑尼索維奇的一天》中的丘林就是以這個人前半生經歷為原型的,但我當時卻沒有勇氣採用他後半生的經歷。勞改營內許多托洛茨基分子和共產黨員那時爭先恐後地報名去“保衛祖國”,都遭到拒絕,可是勞改營當局卻主動要這個赫-夫去。不料赫-夫對勞改營登記分配處斷然地說:“是你們的祖國,就請你們去保衛吧!無產者是沒有祖國的!!”
這話似乎完全符合馬克思的理論,況且勞改營裏的囚犯確實比無產者還要貧苦、低微和無權呀!可是勞改營管理處根本沒有這樣去理解他,而是宣布:判處h·赫-夫槍決!h·赫-夫作為死因在崗樓下麵賠了兩個星期,根本沒想請求赦免,因為他恨透了這些人。後來還是管理處自己給他改判為……你判十年勞改。
有時發生過這樣的情況,把被剝奪的富農們帶進了凍土地帶或者泰加森林,放開以後就把他們忘在那兒了:帶到那兒去本來就是要他們死的,幹嘛要記住?那地方又荒涼又偏遠,所以連一個當兵的也不留給他們。這個被英明領導撒手不管了的,沒有馬,沒有犁,沒有漁具,沒有獵槍的勤勞而頑強的部族,也許隻靠幾把斧頭,幾把鐵鍬,在比石器時代略好的條件下,為了生存而開始了毫無希望的鬥爭。但與社會主義的經濟規律背道而馳,這些村落不但活下來了,而且鞏固了,富了。
布羅夫就是在這樣一個村子裏長大的。這個村莊位於鄂畢河的一條不能通航的小支流上遊,布羅夫是小時候跟隨大人來到這裏的。他說,還在戰爭之前就曾有一艘小艇經過他們村子附近,發現了他們這個村子。原來那是區首長坐的小艇。他向明了這些人從何處來,是些什麽人,什麽時候來的。區首長對於這裏人們的富裕和美好生活感到驚奇,這是同他那個區的集體農莊不能相比的。首長回去了。過了幾天便有內務人民委員部的特派員帶著衝鋒鎗手來了。於是又像鬧“瘟疫”那年一樣,命令他們在一小時內扔掉積攢起來的一切,扔掉溫暖的鄉村,隻帶一個小小的包袱上路。他們又被押送到更遙遠的凍土帶去。
通過這個故事難道還不理解“富農”和“剝奪富農財產”的實質嗎?
假如能讓這樣的人民自由地生活、自由地發展,誰又能奈何得了他們呢!!!
是舊教徒,是永遠受迫害、被流放的舊教徒們早在三十年前就已經看清了“首長們”的兇惡實質。一九五o年,有一架飛機在波德卡緬納亞一通古斯卡上空練習飛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我國的空軍學校的訓練大大完善了,因此這位盡心盡力的飛行員從飛機上看到了二十年來沒有人看到過的東西:在泰加原始森林中間似乎有一個小小的居民點。他拍了照片,報告了上級。盡管十分偏僻遙遠,但對於內務部來說沒有辦不到的事,半年之後他們進入了這個地方。原來這裏住著一些從雅魯耶沃遷來的舊教徒。當人們盼望已久的那個偉大瘟疫——農業集體化到來時,這些人便全村一起逃離了這種“幸福”,逃到原始森林裏來了。人們住在這裏,從不出去,隻是偶爾讓村長一人到雅魯耶沃去購買鹽、漁具、獵具上的金屬部件和工具上的鐵片,其餘物品一概自給自足。他們沒有錢,村長可能是帶著貴重毛皮之類進城的。辦完事情之後,他就像一個受到通緝的犯人一樣躲躲閃閃地離開市場。雅魯耶沃的舊教徒們就是這樣贏得了二十年的生活——二十年與野獸為伍的、但卻是自由的人間生活,避免了集體農莊的二十年的沮喪苦悶。他nl全穿上布衣服,自製皮靴,一個個身體顯得特別強壯。
現在他們作為農業集體化戰線上的可惡逃兵全被逮捕了,而且“依法”判了刑。您猜猜是依據哪一條法律條文?和世界資產階級有聯繫?破壞活動?不,根據第五十八條第10分條的“反蘇鼓動”(!?!?)和第五十八條第11分條的“反蘇組織”。(其中許多人後來被押解到斯捷普拉格的傑茲卡茲甘分部,因此這個消息才透露出來。)
一九四六年還曾把另一批舊教徒放在木排上沿葉尼塞河流放走。這些人是那些英勇的蘇軍戰士們從某個偏僻的寺院裏趕出來的。(這時已經使用上迫擊炮,已經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驗。)但是,那些堅強不屈的俘虜們在史達林時代,也和在彼得大帝時代一樣,從木筏上跳進洶湧的葉尼塞河的洪流,而我們的衝鋒鎗手則隨即把他們槍殺在水裏。
蘇軍戰士們!可要不斷地加強戰鬥準備呀!
不,這個註定要滅亡的人種並沒有死絕!在流放地他們又有孩子降生並且世襲地依附於自己的特種移民村。(您可記得“兒子不為父親負責”那句話?)外麵的姑娘嫁給特種移民,就算加入了農奴階層,就失去了公民權。外麵人娶這類人做媳婦,自己就變成了流放者。女兒從外麵來看爸爸,就被寫進特種移民名冊,以糾正以前漏劃的錯誤。因轉入勞改營而造成的人口損失,靠這些來源得到補充。
卡拉幹達一帶的特種移民是非常顯眼的,人數很多。他們的先人曾被永遠固定在烏拉爾和阿爾泰的工廠,現在他們是被永遠固定在卡拉幹達礦井裏。他們該勞動多長時間,該付給他們多少錢,礦井的主人在這些問題上根本無須客氣。據說這些特種移民反而很羨慕從事農業勞動的勞改犯。
五十年代之前,有些地方則是直到史達林死之前,不發給特種移民身份證。在伊加爾地區隻是從戰爭開始之後才實行北極地區的工資補貼辦法。
現在,這些經過二十年瘟疫般的流放生活後從警備隊監督下解放出來的、取得了“值得自豪的”我國身份證的人們,是怎樣的人呢?他們的內心和外表是怎樣的呢?瞧吧!都是我國的標準公民?是的。他們也同那些在工人村、在工會會議上、在蘇軍部隊中培養出來的標準公民完全一樣!他們也同樣把沒有用完的體力和勇氣全部傾注在摔打多米諾骨牌上(當然不是舊教徒),同樣朝著電視屏上閃過的每一個鏡頭頻頻點頭稱讚,而在必要時也以同樣的憤怒譴責南非共和國,或者同樣為了幫助古巴而把自己僅有的幾文小錢捐獻出來。
所以,我們怎能不在那位“偉大的屠夫”麵前低垂下自己慚愧的頭呢?!怎能不為他沒下的智力謎語所折服、對他欽佩得五體投地呢!?既然如此,他不是作對了嗎?他這個深知人心的人攪起了這一場可怕的血腥的大旋渦,並且年復一年地不停地翻動它,結果不是表明他作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