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空軍學院學習過的巴塔諾夫也試驗過類似的方法,不過他是一個人單獨子的。埃克巴斯圖茲的木材加工廠製作房門,這些預製的房門從工廠用卡車運到工地去安裝。木材加工廠的工作是晝夜不停的,因此,崗樓上始終有警衛。但是工地上隻是白天有警衛,晚上就撤掉。巴塔諾夫在同誌們的幫助下被裝在一捆門框裏,兩麵用門板釘起來,裝上汽車,卸在工地上。在木材加工廠裏,趁著交接班時的混亂混過了查點人數這一關。所以當天晚上沒有發現有人逃跑。在工地上,他夜間從門框裏爬出來,逃跑了。但他在去巴夫洛達的路上又被捉回來。(這次逃跑是在他上次逃跑一年之後,他上次坐汽車逃跑時輪胎被打穿了。)
逃跑而被捉回的人和逃跑前被察覺的人;參與過那些使整個勞改營的土地燃燒起來的事件的人;由於行動人員的深思熟慮而受到特別監視的人;拒絕服從命令的人;還有其他各種不馴服的人——所有這些人使得埃克巴斯圖茲勞改營裏的加強管製棚不斷地擴大、再擴大。新建的兩廂磚房已經容納不下了,懲戒室(距營部不遠的第二號工棚)也容納不下了。又新開闢了一個懲戒空(第八號工棚),它是特別為“班傑拉分子”建立的。
每發生一次逃跑,每發生一次騷亂事件,三個懲戒棚的製度都要變得更加嚴厲一些。(為了忠實地反映刑事慣犯們的歷史,這裏應該指出:埃克巴斯圖茲加強管製棚裏的“每狗”們對此是十分不滿的,他們經常嘀咕:“壞蛋們!別再逃跑吧!因為你們逃跑,我們都快要被這嚴厲的製度給卡死啦!……在一般勞改營裏,這種事隻打幾個嘴巴就了事了。”這些話也正是監獄當局希望他們說的。)
一九五一年夏天,整個第八號工棚懲戒室在計劃集體逃跑。這個工棚距營區障礙地帶隻有三十米遠,所以他們決定挖地道。但是,他們幹得太明顯,幾個小夥子在自己人中間公開議論、商量。他們以為,既然大家都是“班傑拉分子”,就不會有眼線。實際上卻早已有人當了眼線。他們那不像樣子的地道剛挖了幾米,就被出賣了。
第二號工棚懲戒室的領袖人物對於八號工棚的吵吵嚷嚷的逃跑計劃十分不滿。倒不是怕暴露之後加強管製,而是因為自己也離障礙地帶三十米,也正在挖一個高質量的地道,而且在八號工棚開挖前就開始了。他們擔心:既然兩個懲戒室都想到了挖地道,那麽獵犬們也會想到這一點並且會開始檢查。但埃克巴斯圖茲營的主人們最怕的還是搶汽車逃跑,所以他們把主要精力放在這方麵的防範上,決心把所有的工地和生活區全用一米深的地溝圍起來,使任何汽車都通不過,就像中世紀嫌城牆不夠,還要挖護城河一樣。這些日子囚犯們已經在工地和隔離區周圍挖出了一條條整齊的地溝。
第二號懲戒工棚是在整個埃克巴斯圖茲隔離區內部又用鐵絲網圈起來的一個小區。鐵絲網圍牆上的小門經常鎖著。除了在石灰場勞動的時間之外,這裏的囚犯每天隻有二十分鍾可以在小區內活動,其餘時間全被關在工棚裏,隻有去上工和回來時才通過大營區;他們不能到大食堂去吃飯,飯由炊事員用木桶給他們送來。
懲戒室的囚犯把去石灰場隻看作曬太陽和呼吸新鮮空氣的機會,誰也不去用力鏟那有害健康的石灰。一九五一年八月底發生過一起打死人的事件。(刑事慣犯阿斯帕諾合用鐵棒打死了阿尼金。阿尼金曾經在暴風雪中利用大風旋起的大雪堆爬過鐵絲網逃跑過,但一晝夜後又被捉回來,關進了懲戒室。關於他的事已見第三部第十四章。)從那以後,這裏的囚犯更是拒絕當這種“工人”了,因此,整個九月間懲戒室沒有人去勞動,實際上等於蹲在監獄裏。
這些人中間有不少“堅定不移的逃跑者”,從夏天開始,他們逐漸集結到一起,終於組成了一個“十二人逃跑小組”(哈吉耶夫·穆罕默德,他是埃克巴斯圖茲地區伊斯蘭教徒的領袖;瓦西裏·庫斯塔爾尼科夫;瓦西裏·布留欣;瓦連京·雷日科夫;穆吉亞諾夫;一個喜歡挖地道的波蘭軍官及其他幾個人)。大家都是平等的,但其中庫班的哥薩克人斯捷潘·科帶瓦洛夫還是居於主要地位。他們訂了盟約:誰要是泄露哪怕一個字,誰就別想活,或者自己自殺,或者別人把他捅死。
這時候,整個埃克巴斯圖茲營區已經被四米高的圍牆圍得嚴嚴實實。順著圍牆還有一條四米寬的耕翻過的前沿地帶,牆外還有一條十五米寬的隔離禁區,最後是一條一米深的溝。逃跑者們決定使地道通過這整個障礙地帶,而且要把地道挖得十分可靠,讓誰也不能提前發現它。
初步調查表明:房子的基礎較低,整個工棚的地板下麵的空間很小,挖出的上沒有地方放。看來,這個困難很難克服。那麽,就不逃跑?……於是有人提議:天花板上麵有很大的空間,把土弄到天花板上去!通過無法隱蔽的、經常受到檢查的工棚的居住空間偷偷把幾十立方米的土運到天花板上的頂樓去?每日每時都要這樣往上運,還不能掉下來一點點,不能留下痕跡?這似乎不可想像!
但是,一旦想出了解決辦法,人們歡呼起來了。隻有這時才算把逃跑計劃最後確定下來。解決辦法是在分小組選擇住房的同時找到的。這座按芬蘭式建築的工棚原本是為自由工人們建造的宿舍,把它合併到勞改營營區內是個錯誤,整個營區再沒有第二棟這樣房子了:工棚裏分成一個個小房間,而這種房間又不像其他房間那樣可以塞進七個“小車廂”,而隻能接三個,也就是說隻能住十二個人。十二名逃跑者中有幾個人是住在同一房間裏的,於是逃跑者也就選中這一間作為基地。他們通過各種手段——通過自願換床位或者用玩笑或嘲笑來排擠那些礙事的人(“你睡覺打鼾太厲害了……”“你……’”理由多得很呢!),慢慢地把“小組”外的人統統擠到別的房間去了,十二個“‘自己人”終於集中到這間屋裏。
懲戒室與一般營區隔絕得越是嚴格,懲戒室裏的人受到的懲罰和壓迫越是厲害、這些人在整個營區中的精神作用力也就越大。對全營的囚犯來說,懲戒室的人要求定製一件什麽東西,那就像是傳下一道聖旨。現在,凡是技術上需要的東西都可以訂貨,這些東西會在某個工地上製作出來,會冒險通過營門口的搜查帶進隔離區,然後再留著第二次危險(放在爛菜湯裏,麵包裏,或者放在藥品箱裏)帶進懲戒室裏。
他們首先定製和得到的是刀子和磨刀石。然後又要來了釘子、小螺絲、油石灰、水泥、白粉子、電線、小滑輪。他們用小刀整齊地鋸斷了三塊地板木條上的陽榫,取下了一塊壓住這幾條地板的護牆板,拔掉這幾條木板兩端(靠牆的一端和搭在房間中部地板橫樑上的一端)的釘子,就把這三塊板掀了起來。然後,在它們朝下的一麵用小木條把三塊板拚起來釘成一個整塊托板。在其靠牆的一端,釘小木條的釘子中有一顆大釘子是從l向下釘的,但沒有把它釘到底,稍稍留一點釘子帽,把這個釘子帽用地板顏色的灰膩子填膩上,再弄上一點塵土。把這整塊托板放回原處,它就仍然非常嚴密地和整個地板合在一起,沒有一點縫和損傷,也沒有可以把它拿起來的地方,因為從來沒有在板縫處使用過刀斧之類。然後再把護牆板放回原處,壓住這塊板。取下這塊托板的方法是:先把那塊活動的護牆板拿掉,用一個鐵絲圈套住大釘子帽,把托板拉起來。這就是地道入口。進入地下挖土的人每次換班都要把護牆板取下來再裝回去。他們每天要“擦地板”(為的是使地板保持濕潤膨脹,不出現幹裂縫)。這個進入地下的任務是主要任務之一。總的說來,他們這個房間一直收拾得非常幹淨整齊,從來沒有人穿著鞋躺在床上,也沒有人吸菸,個人的東西從不亂放。床頭小櫃裏也沒有碎屑殘渣之類。因此,每次來檢查內務的看守都是在這個房間停留的時間最短。“搞得好,有文化!”看守們一邊這樣說著,就去檢查下一間了。
逃跑而被捉回的人和逃跑前被察覺的人;參與過那些使整個勞改營的土地燃燒起來的事件的人;由於行動人員的深思熟慮而受到特別監視的人;拒絕服從命令的人;還有其他各種不馴服的人——所有這些人使得埃克巴斯圖茲勞改營裏的加強管製棚不斷地擴大、再擴大。新建的兩廂磚房已經容納不下了,懲戒室(距營部不遠的第二號工棚)也容納不下了。又新開闢了一個懲戒空(第八號工棚),它是特別為“班傑拉分子”建立的。
每發生一次逃跑,每發生一次騷亂事件,三個懲戒棚的製度都要變得更加嚴厲一些。(為了忠實地反映刑事慣犯們的歷史,這裏應該指出:埃克巴斯圖茲加強管製棚裏的“每狗”們對此是十分不滿的,他們經常嘀咕:“壞蛋們!別再逃跑吧!因為你們逃跑,我們都快要被這嚴厲的製度給卡死啦!……在一般勞改營裏,這種事隻打幾個嘴巴就了事了。”這些話也正是監獄當局希望他們說的。)
一九五一年夏天,整個第八號工棚懲戒室在計劃集體逃跑。這個工棚距營區障礙地帶隻有三十米遠,所以他們決定挖地道。但是,他們幹得太明顯,幾個小夥子在自己人中間公開議論、商量。他們以為,既然大家都是“班傑拉分子”,就不會有眼線。實際上卻早已有人當了眼線。他們那不像樣子的地道剛挖了幾米,就被出賣了。
第二號工棚懲戒室的領袖人物對於八號工棚的吵吵嚷嚷的逃跑計劃十分不滿。倒不是怕暴露之後加強管製,而是因為自己也離障礙地帶三十米,也正在挖一個高質量的地道,而且在八號工棚開挖前就開始了。他們擔心:既然兩個懲戒室都想到了挖地道,那麽獵犬們也會想到這一點並且會開始檢查。但埃克巴斯圖茲營的主人們最怕的還是搶汽車逃跑,所以他們把主要精力放在這方麵的防範上,決心把所有的工地和生活區全用一米深的地溝圍起來,使任何汽車都通不過,就像中世紀嫌城牆不夠,還要挖護城河一樣。這些日子囚犯們已經在工地和隔離區周圍挖出了一條條整齊的地溝。
第二號懲戒工棚是在整個埃克巴斯圖茲隔離區內部又用鐵絲網圈起來的一個小區。鐵絲網圍牆上的小門經常鎖著。除了在石灰場勞動的時間之外,這裏的囚犯每天隻有二十分鍾可以在小區內活動,其餘時間全被關在工棚裏,隻有去上工和回來時才通過大營區;他們不能到大食堂去吃飯,飯由炊事員用木桶給他們送來。
懲戒室的囚犯把去石灰場隻看作曬太陽和呼吸新鮮空氣的機會,誰也不去用力鏟那有害健康的石灰。一九五一年八月底發生過一起打死人的事件。(刑事慣犯阿斯帕諾合用鐵棒打死了阿尼金。阿尼金曾經在暴風雪中利用大風旋起的大雪堆爬過鐵絲網逃跑過,但一晝夜後又被捉回來,關進了懲戒室。關於他的事已見第三部第十四章。)從那以後,這裏的囚犯更是拒絕當這種“工人”了,因此,整個九月間懲戒室沒有人去勞動,實際上等於蹲在監獄裏。
這些人中間有不少“堅定不移的逃跑者”,從夏天開始,他們逐漸集結到一起,終於組成了一個“十二人逃跑小組”(哈吉耶夫·穆罕默德,他是埃克巴斯圖茲地區伊斯蘭教徒的領袖;瓦西裏·庫斯塔爾尼科夫;瓦西裏·布留欣;瓦連京·雷日科夫;穆吉亞諾夫;一個喜歡挖地道的波蘭軍官及其他幾個人)。大家都是平等的,但其中庫班的哥薩克人斯捷潘·科帶瓦洛夫還是居於主要地位。他們訂了盟約:誰要是泄露哪怕一個字,誰就別想活,或者自己自殺,或者別人把他捅死。
這時候,整個埃克巴斯圖茲營區已經被四米高的圍牆圍得嚴嚴實實。順著圍牆還有一條四米寬的耕翻過的前沿地帶,牆外還有一條十五米寬的隔離禁區,最後是一條一米深的溝。逃跑者們決定使地道通過這整個障礙地帶,而且要把地道挖得十分可靠,讓誰也不能提前發現它。
初步調查表明:房子的基礎較低,整個工棚的地板下麵的空間很小,挖出的上沒有地方放。看來,這個困難很難克服。那麽,就不逃跑?……於是有人提議:天花板上麵有很大的空間,把土弄到天花板上去!通過無法隱蔽的、經常受到檢查的工棚的居住空間偷偷把幾十立方米的土運到天花板上的頂樓去?每日每時都要這樣往上運,還不能掉下來一點點,不能留下痕跡?這似乎不可想像!
但是,一旦想出了解決辦法,人們歡呼起來了。隻有這時才算把逃跑計劃最後確定下來。解決辦法是在分小組選擇住房的同時找到的。這座按芬蘭式建築的工棚原本是為自由工人們建造的宿舍,把它合併到勞改營營區內是個錯誤,整個營區再沒有第二棟這樣房子了:工棚裏分成一個個小房間,而這種房間又不像其他房間那樣可以塞進七個“小車廂”,而隻能接三個,也就是說隻能住十二個人。十二名逃跑者中有幾個人是住在同一房間裏的,於是逃跑者也就選中這一間作為基地。他們通過各種手段——通過自願換床位或者用玩笑或嘲笑來排擠那些礙事的人(“你睡覺打鼾太厲害了……”“你……’”理由多得很呢!),慢慢地把“小組”外的人統統擠到別的房間去了,十二個“‘自己人”終於集中到這間屋裏。
懲戒室與一般營區隔絕得越是嚴格,懲戒室裏的人受到的懲罰和壓迫越是厲害、這些人在整個營區中的精神作用力也就越大。對全營的囚犯來說,懲戒室的人要求定製一件什麽東西,那就像是傳下一道聖旨。現在,凡是技術上需要的東西都可以訂貨,這些東西會在某個工地上製作出來,會冒險通過營門口的搜查帶進隔離區,然後再留著第二次危險(放在爛菜湯裏,麵包裏,或者放在藥品箱裏)帶進懲戒室裏。
他們首先定製和得到的是刀子和磨刀石。然後又要來了釘子、小螺絲、油石灰、水泥、白粉子、電線、小滑輪。他們用小刀整齊地鋸斷了三塊地板木條上的陽榫,取下了一塊壓住這幾條地板的護牆板,拔掉這幾條木板兩端(靠牆的一端和搭在房間中部地板橫樑上的一端)的釘子,就把這三塊板掀了起來。然後,在它們朝下的一麵用小木條把三塊板拚起來釘成一個整塊托板。在其靠牆的一端,釘小木條的釘子中有一顆大釘子是從l向下釘的,但沒有把它釘到底,稍稍留一點釘子帽,把這個釘子帽用地板顏色的灰膩子填膩上,再弄上一點塵土。把這整塊托板放回原處,它就仍然非常嚴密地和整個地板合在一起,沒有一點縫和損傷,也沒有可以把它拿起來的地方,因為從來沒有在板縫處使用過刀斧之類。然後再把護牆板放回原處,壓住這塊板。取下這塊托板的方法是:先把那塊活動的護牆板拿掉,用一個鐵絲圈套住大釘子帽,把托板拉起來。這就是地道入口。進入地下挖土的人每次換班都要把護牆板取下來再裝回去。他們每天要“擦地板”(為的是使地板保持濕潤膨脹,不出現幹裂縫)。這個進入地下的任務是主要任務之一。總的說來,他們這個房間一直收拾得非常幹淨整齊,從來沒有人穿著鞋躺在床上,也沒有人吸菸,個人的東西從不亂放。床頭小櫃裏也沒有碎屑殘渣之類。因此,每次來檢查內務的看守都是在這個房間停留的時間最短。“搞得好,有文化!”看守們一邊這樣說著,就去檢查下一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