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的小夥子乘汽車衝出去,把鐵絲網偷偷剪斷,在大風雪裏從一個雪堆爬向另一個雪堆。對我來說,這些鐵絲網似乎並不存在,我仿佛始終處於自己的長久的、遙遠的逃跑之中,但是,看守們發現不了這一點,他們隻知道數數人頭。


    我知道,我並不是唯一這樣做的人,我知道,我已經接觸到一個偉大的秘密。在古拉格群島分散的一個個小島上,在同我一樣的孤獨的胸腔中,這個秘密正在人不知鬼不曉中成長起來,為的是在未來的年代,也許是在我們死後,顯露出它的威容,匯成整個狂濤怒吼般的俄羅斯文學。


    一九五六年,當時已經出現“私下出版物”(薩姆依茲達特)了,我在那裏讀到了瓦爾拉姆·沙拉莫夫的第一本詩集,它使我感到由衷的激動。就像會見了多年不見的親兄弟一樣。那裏寫道:


    我自己知道:這不是遊戲,


    這意味著死亡——槍斃。


    但是,像阿基米德一樣,


    即使為了獲得生命,


    我也絕不放下這支筆!


    這張已經展開的紙,


    我絕不把它揉棄!


    他這詩也是在勞改營寫的!這也是背著所有的人向黑暗發出的孤獨而沒有回聲的呼喊:


    那長長的一排墳墓


    是我所記憶的全部。


    我本應也赤身露體躺進泥土,


    但我曾發誓;要把我的歌兒唱完,


    要走完自己的路,


    不吐出最後一個字,


    絕不停止哭訴;


    仿佛在我這死人的生活裏


    也還有過什麽最初……


    當時有多少像我們這樣的人呀?我想,其數字要遠比在這交替的年代泅出來的人多得多。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幸能活到今天的。有些人隻好把寫出的詩篇裝到瓶子裏埋在地下,但卻沒有把埋藏地點告訴任何人。有的人交給別人保存起來了,但是交到了一些漫不經心的人手裏,或者,相反地,交到了一些過於謹慎的人手裏。有些人則根本沒有來得及寫下來。


    即使在埃克巴斯圖茲這個小島上,難道我們會那麽容易彼此相識,互相鼓勵幾句,互相表示支持嗎?我們在勞改營裏是像狼一般躲避著所有人的,我們彼此也互相躲避。不過,即使這樣,我還是在埃克巴斯圖茲營裏認出了其中幾個。


    我完全意外地(通過洗禮教派信徒們)認識了一位宗教詩人阿納托利·瓦西裏耶維奇、西林。當時他已經四十多歲。相貌平庸,毫無特色。棕黃色頭髮已經被剪掉、剃光,眼眉也是棕黃色的。他對誰都謙讓、溫和,但也是矜持而審慎的。我和他已經談過很多話,每逢不勞動的星期天,我們有時就在營區內長時間地散步。隻是在這種時候,他才把自己寫的宗教性敘事詩讀給我聽(他也和我一樣,在勞改營裏作詩)。這時我便一次又一次地感到驚奇:人的相貌真是多麽不足為憑啊!一個平庸的外貌下麵可能隱藏著多麽不平庸的靈魂啊!


    西林自幼流浪,在保育院裏長大,是個無神論者。他被德國人俘虜後接觸過一些宗教書籍,被這些書迷住了。從那時起,他不僅成了一個虔誠的宗教徒,而且成了哲學家和神學家!正因為“從那時起”他就一直生活在監獄和勞改營裏,他作為神學家的道路也是自己獨自走過來的;別人在他之前早已發現的東西,他要重新去發現,或者重新走入迷途,因為“從那時起”他就既未看到過宗教書籍,也未遇到過可以談心的人。目前在埃克巴斯圖茲勞改營裏,他當的是壯工和掘土工。他努力完成那不可能完成的定額,每天歸來時累得腿都直不起來,兩手顫抖著。但是,不管白天黑夜,他的腦海裏充滿了詩篇的抑揚格,四韻的自由詩。全部詩篇都是在腦子裏默默寫成的。我相信,到我們相識的時候他頭腦裏大概總裝有二萬行詩句了。他也把寫詩看作自己的一種神聖職責,他有自己的記憶方法和向別人傳遞的方法。


    他體驗到一個“大自然宮殿”,這使他對世界的認識變得美麗而溫暖。每逢他看到在我們這不毛之地“非法地”生長出來的一棵小草,他便會俯身對著那小草高聲感嘆:


    “看,大地上的青草有多美!創世主甚至把它也送來給人當鋪墊了。那就是說,我們,人,更應該多麽美好啊!”


    “怎麽能說‘你不要愛這個世界和世界上的東西’呢?”(這是教派的信徒們常說的一句話。)


    接著,他便抱歉地笑笑。他善於用這種微笑同別人和解。


    “是啊,甚至在塵世間肉體的愛裏也表現出我們嚮往統一的偉大願望啊!”


    按照他的“神正論”,也就是他為神的正義所作的辯護,對於世界上為什麽應該存在罪惡這一問題的解釋,是用下列詩句表達的:


    盡善盡美的創世主


    允許有非盡善盡美的——


    靈魂的痛苦,是因為沒有它


    人們就不會了解幸福。


    …………


    …………


    法律確是嚴酷,


    但隻有靠了它


    那些微末的俗子凡夫


    才能踏上偉大的永久和平之路。


    西林對於耶穌在肉體上遭受的苦難也作了自己的大膽解釋:他認為這不僅是出於智人間贖罪的需要,而且也是出於上帝自己想重新體驗一下人間痛苦的願望。西林勇敢地斷言:


    “上帝一直是了解這些痛苦的,但是在這之前從來沒有親身體驗過它!”


    同樣,關於將在所謂世界末日前出現的耶穌的敵人,即那個


    歪曲了人的自由靈魂


    對偉大光明的追求,


    而把它局限於對今生光明的追求的人,西林的描寫也使用了清新的、富有人情味的語言:


    這偉大的天使拋棄了


    賦予他的幸福,


    因為他沒有受過人間痛苦。


    甚至他的愛也不會完美,


    假如其中沒有哀愁苦楚。


    西林自己的思想十分自由,他的廣闊胸懷中可以容納下基督教的所有教派,他說;


    ……它們的實質是:


    即便在基督的教義中


    每個天使的形象也互不相同。


    唯物主義者會怒氣沖沖地提出疑問:精神怎麽會產生物質?對此,西林置之一笑,他說:


    “這些人並沒有想認真地思考一下:粗糙的物質怎麽會產生精神?如果是粗糙的物質產生了精神,那豈不是奇蹟嗎?那應該是更大的奇蹟才對!”


    我的腦海已經被我自己的詩句占滿了,所以在我聽到的西林的長詩中隻保留了這麽一些片斷。我真擔心他自己或許什麽也保留不下來。在另一篇敘事詩中,他使自己最喜歡的主人公(他給這個主人公取了個古希臘人的名字,我把它忘記了)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了一篇假想演說——宣讀了一篇為全人類製定的精神綱領。這位詩人的胸膛中,這個身上掛著四塊號碼布、疲憊不堪、隻有死路一條的奴隸的胸膛中,擁有許許多多話需要向活著的人們訴說。他的話比在雜誌社、出版社和廣播電台裏牢固地占據著自己的職位的、除了對自己之外對誰也不需要的整群人所講的話還要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拉格群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俄]亞歷山大·索忍尼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俄]亞歷山大·索忍尼辛並收藏古拉格群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