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對社會革命黨人的迫害要嚴酷得多。但到底嚴酷到什麽程度呢?難道格爾舒尼(一九o三年被捕)和薩溫科夫(一九0六年被捕)的罪行還輕嗎?他們組織領導了對俄羅斯帝國最顯要人物的謀殺。但是,並沒有處死他們。瑪麗亞·斯皮裏多諾娃打死的僅僅是一名五品文盲(而且整個歐洲還掀起了一場保衛她的浪潮),那更是如此了——不敢處死她,隻好把她流放了。假如一九二一年唐波夫省(又是唐波夫!)農民起義的鎮壓者被一個十七歲的女中學生打死了,那麽在“回擊”的紅色恐怖浪潮中不經審判而就地處決的中學生和知識分子會有幾千呢?


    俄國海軍基地(斯維亞堡)的暴亂造成了幾百名無辜士兵的死亡,為這件事槍斃了三十八人,另有八百人被判刑。(其中幾個人二月革命時在傳說得神乎其神的澤林圖伊苦役地獲釋——這次革命時在那裏總共才發現了二十二名政治苦役犯。)


    那麽對一九o一年在彼得堡舉行大規模遊行示威的大學生們是怎樣懲罰的呢?據伊萬諾夫-拉祖姆尼克回憶說,當時彼得堡的監獄裏簡直就像大學生們在舉行郊遊野餐一樣,學生們笑語喧騰,一起唱歌,隨便在牢房之間串來串去。伊萬諾夫一拉祖姆尼克竟然要求監獄長準許他去看一場藝術劇院的巡迴演出:他說,不然,票就白白浪費了啊!後來判他“流放”,流放到什麽地方?根據他自己的選擇到辛菲羅波爾去,這樣他就可以背著背包在克裏米亞到處遊逛了。


    阿裏阿德娜·特爾科娃在回憶這同一個時期時寫道:“對我們這些受偵查的人,管製並不嚴格。”憲兵軍官們向受偵查人提供從最好的“多頓飯店”’買來的午餐。另一位喜歡深入鑽研的民意黨人評論家布爾采夫證實:‘彼得堡的監獄比歐洲的監獄要人道得多”


    列昂尼德·安德烈耶夫曾起草號召書,號召莫斯科的工人們舉行武裝(!)起義以推翻(!)專製製度。為此他被……關在牢房裏整整十五天!(他本人也覺得太少了,所以他自己加了刑;三星期。)我們來看看他當時的一段日記吧。


    “單身牢房!不過,沒什麽,也並不十分糟糕。我鋪好了床,把小板凳挪過來,擺好燈,放好香菸、梨……邊讀書,邊吃梨,完全和在家裏一樣……滿有意思。確實有意思。”“先生!喂,先生!”獄卒這樣招呼他吃飯。他手頭有許多書,還有從鄰室傳來的條子。


    總之,安德烈耶夫承認,從居住條件和飲食方麵來說,牢房的生活並不比他當年的大學生活更差。


    這個時期,高爾基在特魯別茨要塞監獄裏寫完了他的劇本《太陽的孩子》。


    一九o五—一九o七年革命退潮以後,許多活動分子,如季亞奇科夫-塔拉索夫和安娜·拉克之流,並未坐等逮捕,紛紛出了國,——二月革命以後他們一個個英雄似地回來,主宰國內的新生活了。這樣的人有好幾百。


    布爾什維克的領導部門以“格拉納特”百科全書第四十一卷的形式出版了一套相當厚顏無恥的自我吹噓,題為“蘇聯及十月革命的活動家們——自傳和傳記”。隨便把其中哪一篇拿來一讀,用今天的尺度來衡量,你都會感到驚奇:他們既然進行革命工作.怎麽竟然會逍遙法外?特別奇怪的是他們在獄中的監禁條件怎麽會那麽好?!例如,關於克拉辛的條目裏寫道:“他回憶起在塔甘卡監獄裏的情景總是感到滿意。經過最初幾次審訊之後,憲兵們就不再麻煩他了。(可這是為什麽呢?——作者注)於是他把這不自由的閑暇時間全部用來頑強地做一件事:他學會了德語,讀完了席勒和歌德的幾乎全部原版著作,讀了叔本華和康德的書,認真研究了穆勒的邏輯學、馮特的心理學……”等等。克拉辛自選的流放地是伊爾庫茨克,即西伯利亞的首府,西伯利亞文化最發達的城市。


    拉迪克在一九o六年被投入華沙監獄,“他被關了半年,日子過得非常好。他學習俄語,閱讀列寧、普列漢諾夫和馬克思的著作。在獄裏寫了他的第一篇文章……而當他(在獄中)收到一期刊有自己文章的考茨基主辦的雜誌時,感到十分自豪。”


    或者,舉個相反的例子吧。關於謝馬什科的一條裏有這樣的話:“監禁(在莫斯科,7八九五年)是非常令人痛苦的”:蹲了三個月監獄之後,他被判流放三年,流放到……自己的故鄉葉列茨去!


    是那些在監獄裏骨頭變軟了的人們,諸如帕爾武斯之流的政客,為了向沙皇專製報復,才會以那種充滿感傷主義美麗辭藻的誇張的回憶錄描寫沙俄的監獄,在西方製造了所謂“恐怖的俄國巴士的獄”的美名。


    從數以千計的小人物的單獨傳記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同樣的情況。


    例如,我手頭就有一部百科全書,不過,它不很合適:是一部《文學百科全書》,比較陳舊(一九三二年版),裏麵還“包含著錯誤。’現在,趁著這些“錯誤”還沒有被清除掉的時候,我姑且取一個“k”字母為例,舉幾個以“k”字母起頭的人名看一看吧。


    卡爾片科·卡雷。他是伊莉莎白格勒市的市警察局(!)的秘書,可他卻向革命者提供護照!(把這句話譯成現在的語言,就是:護照科的工作人員替非法組織弄護照。)為此他……被處絞刑了嗎?沒有。他被判流放……五(!)年,流放到……他自己的田莊去了!也就是說等於到別墅去了。後來他成了作家。


    基裏洛夫·b·t。他參加過黑海艦隊水兵的革命運動。槍斃了嗎?判了他終身苦役嗎?沒有。他被判流放到烏斯特-塞索爾斯克三年。他後來也成了作家。


    卡薩特金·h·m。他在監獄裏服刑,同時在寫短篇小說,而且報紙上居然發表這些小說!(我們這裏連刑滿釋放者寫的東西也一概不予發表。)


    卡爾波夫·葉夫季希曾經被流放兩次(!)。後來卻還是委以重任,讓他領導亞歷山大皇家劇院和蘇沃林劇院。(如果在我們這裏,第一,不允許他在首都落戶;第二,恐怕特別處連個在劇院提示台詞的角色也不會讓他當吧。)


    克日紮諾夫斯基在斯托雷平反動時期的最高潮中,從流放地回來(他仍然是秘密的中央委員會的委員),立即毫無阻礙地展開了他作為工程師的業務活動。(在我國,如果他能在農機站當個鉗工就算走運了!)


    雖然《文學百科全書》沒有把克雷連科作為一個條目收進去,但既然說到用“區”字母起頭的名字,提一提克雷連科總是公正的吧。他曾經熱情地從事革命活動,曾先後三次“幸運地逃脫了逮捕”,而其餘的六次逮捕總共坐了十四個月的牢。一九0七年(又是一個反動年頭!)他被控在軍隊中從事煽動並參加軍事組織,結果被軍區(!)法庭……宣告無罪釋放了!一九一五年克雷連科被控“逃避服軍役”(當時正在進行戰爭,而且他是軍官呀),可是他這個未來的軍事統帥(和想“謀殺”另一位軍事統帥的兇手)受到的懲處是……把他派往前線部隊(可絕非懲戒營!)去了!(沙皇政府指望這樣既可以戰勝德國人,又可以撲滅革命……)就這樣,在他那未被剪斷的檢察官羽翼的保護下,在多次審判中許多應該被判腦後吃一顆子彈的人竟然能夠苟活了十五年之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拉格群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俄]亞歷山大·索忍尼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俄]亞歷山大·索忍尼辛並收藏古拉格群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