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似在群魔亂舞的大地上,有人畫了一個微弱發光和像霧一樣飄動的圈子——它眼看著就要熄滅,但在還沒有滅掉以前——你的感覺是,在這個圈子裏,半小時內你是妖魔力所不及的。


    在這裏還有人撥弄著吉他。有人輕聲唱著歌——完全不是那種允許在舞台上唱的歌子。你心裏顫動起來了:生命——還存在!它——還存在!於是,你幸福地環顧四周,你也想向誰表達點什麽東西。


    不過,說話要留神。聽話要當心。瞧!這是廖瓦·格-曼。他既是個發明家(公路交通學院未畢業的學生,打算大大提高發動機的有效係數,搜查時資料被拿走了),又是個演員。,我們與他一起上演過契訶夫的《求婚》。他還是個哲學家,會說這樣動聽的話:“我不願關心後代,讓他們自己往地裏去掏挖吧。我像這樣緊緊地抓住生活!”——他現身說法,用指甲緊緊掐進桌子的木頭。“相信崇高的思想?——這是打已經斷了線的電話。歷史是一係列不相連貫的事實。把我的尾巴還給我吧!阿米巴——要比人完美些;它有比較簡單的功能。”他的話會使你入神:他詳細地解釋為什麽憎惡列夫·托爾斯泰,為什麽陶醉於愛倫堡和亞歷山大·格林。他還是個隨和的小夥子,在勞改營裏不逃避幹重活:用長鑽鑿牆,誠然,這是在保證能完成百分之一百四十任務的作業班裏。他的父親手一九三七年被捕入獄並死在牢裏,但他自己是個普通刑事犯,是因為偽造麵包配給證被抓進來的,然而,他恥於帶著詐騙罪的條文,竭力向五十八條犯人靠近。靠近啊靠近,但有一次開始舉行勞改營內的審判,這麽討人喜歡的、這麽使人感興趣的,“這樣抓住生活的”廖瓦·格-曼卻作為起訴方麵的證人出庭。如果你沒有向他講過多的東西,那就算運氣。


    如果在勞改營裏有怪人(他們總是有的!),那麽他們走的路決不會繞過文教科,他們一定要到那裏去瞧上一眼。


    請看阿裏斯蒂德·伊萬諾維奇·多瓦圖爾——有哪一點不是個怪人?他是彼得堡人,羅馬尼亞和法國的血統,古典語文學家,一輩子是個孤孤單單的光棍。像把貓從肉食分拉走一樣,也把他從希羅多德和凱撒身邊拉走了,並把他關進了勞改營。他的心靈裏還充滿著沒有釋讀完的文本,他在勞改營裏——像在夢裏一樣。他在這裏本來第一個星期就會完蛋,但醫生們保護了他,給他安排了令人艷羨的醫務統計員的職務,每月還讓他給新招來的醫士們上兩次對他們不無益處的課!在勞改營裏——上拉丁文課!阿裏斯蒂德·伊萬諾維奇站到小黑板旁——像在美好的大學年代裏那樣容光煥發!他寫下土著們眼前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奇怪的動詞變位表,他的心由於粉筆移動時發出的吱吱聲而跳動起來。他被安排得那麽寧靜,那麽好!——但是災禍也降臨到他的頭上:勞改營長認為他是個罕見的誠實的人!於是就任命……為麵包房主任!勞改營職務中最誘人的一個!麵包房主任——就是生命主任!對這個職務,勞改犯們都是心向神往、全力以求的,但得到的人是寥寥無幾!而這時候職務從天上掉下來——多瓦圖爾卻被它壓垮了!還沒有接管麵包房,他整個星期就像被判了死刑似的。他乞求長官燒了他,讓他活著,讓他繼續保持舒暢的精神和拉丁文動詞變位法。他得到了赦免:又一個騙子手被任命為麵包房主任。


    還有這麽一個怪人——下工後是文教科的常客,他還能在什麽地方呢?他長著一個大腦袋,輪廓粗大,便於化裝,從遠處看得很清楚。毛茸茸的濃眉特別富有表現力。而樣子卻總是帶著悲劇色彩。他坐在房間的角落裏抑鬱地瞧著我們的貧乏的排演。這是卡米爾·列奧波爾多維奇·岡圖阿爾。革命初年他從比利時來到彼得格勒創建“新劇院”——未來的劇院。當時誰能預見到這個未來將是個什麽樣子,導演們將怎樣被關進牢去?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岡圖阿爾都是同德國人打了仗的:第一次——在西方,第二次——在東方。現在卻以背叛祖國的罪名給他扣上了十年……背叛什麽樣的祖國?……在什麽時候?……


    當然羅,文教科屬下最露臉的——那就是畫家。他們在這裏是主人。如果有單獨的房間——這是供他們使用的。如果有誰固定地免除一般勞動——那隻是他們。在所有的繆斯的侍從者中,隻有他們創造著真正的價值——一可以用手去觸摸的,可以在住所裏掛起來的,可以賣錢的。他們畫的畫,當然不是自己腦子裏想出來的——而且也不要求他們這樣做,難道從五十八條犯人的腦子裏能夠產生出好畫來嗎?他們隻不過是把美術明信片上的畫臨摹成大的複製品——有的劃上格子,有的不劃格子也可對付。你在泰加林和凍土帶的窮鄉僻壤裏再也找不到更好的美術商品了,你們隻管畫,至於掛到什麽地方去——我們知道。甚至如果並不馬上中意也無妨。來了一個準軍事警衛隊的副排長維彼拉依洛,瞧了瞧德烏爾的“勝利者—尼祿”的臨摹品;


    “這是什麽?新郎官騎馬?他怎麽灰溜溜的?……”還是照樣拿走。畫家還用顏色畫毯子:乘著小艇與天鵝一起漂浮在水麵的美人,落日和城堡——這一切都很合軍官同誌們的胃口。畫家也不是傻瓜,他還偷偷地為自己畫這樣的小毯子,看守拿到外麵的市場上賣了錢對半分。需求量是很大的。一般說,畫家在勞改營裏是可以生活的。


    雕塑家——要差一些。雕塑作品對於內務部的幹部來說,並不是那麽美觀的東西,擺設起來不習慣,而且還要占用擺家具的地方,一碰還會打碎。在勞改營裏雕塑家的工作很少,通常都是像涅多夫那樣兼搞繪畫。就這樣,巴卡耶夫少校走進來,看見一座母親的小塑像還會說:


    “你怎麽搞的,做了個哭鼻子的母親。在我們國家裏母親是不哭的!”伸手就要砸掉塑像。


    沃洛佳·克列姆普涅爾,一個青年作曲家,富裕的律師的兒子,依照勞改營的觀念,還是個沒有打垮的公子哥兒,他從家裏把自己的鋼琴運到莫斯科近郊的別斯庫德尼克勞改營(群島上聞所未聞的事件)!運來好像是為了加強群眾文化工作,實際上則是為了自己作曲,不過,他隨身帶著勞改營舞台的鑰匙,熄燈後點著蠟燭(電燈已經關了)彈奏。有一次他在這樣彈奏,記下自己編的一首新的奏鳴曲,突然被後麵的一聲吆喝嚇了一跳:


    “你的音樂有鐐銬味!”


    克列姆普涅爾跳了起來,一個少校,勞改營長,老契卡人員偷偷摸摸站在牆邊,現在他向蠟燭走過來——他的身後拖著一條巨大的黑影。少校現在明白了,為什麽這個騙子要寫信叫運來鋼琴。他走過去,拿起記下的樂譜,一聲不吭地、陰沉沉地在蠟燭上燒了起來。


    青年作曲家不能不叫起來:“你在做什麽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拉格群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俄]亞歷山大·索忍尼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俄]亞歷山大·索忍尼辛並收藏古拉格群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