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南漠北百姓的傳統,是長子繼承家業,幼子守灶。由於醫療衛生條件的不發達,不管是遊牧民族還是農耕民族,為了種族的延續,普遍都喜歡多生,通過數量來對抗天災、人禍以及疾病。


    對於漠南百姓而言,假設家中有三個兒子,家產該如何分配就成了問題。


    現在王倫開出了條件,非長子、幼子的中男,都來遼東吧,朝廷替你們解決煩惱!


    遼東地廣人稀,朝廷自然也是要設馬場的,所以就需要引進一批懂得養馬的人,這工作簡直再適合漠南百姓不過。


    馬場多在已經定居、從事農耕的百姓生活區附近,貿然引入另外一個族群,如何解決民族矛盾,就需要提前考慮。


    所以王倫又下了一道旨意,號召天下各行省各級學堂的學生們前來遼東,放寬了東北二行省的吏員考試選拔難度,隻要學生們肯來,官階遷升就比內地更容易一些。


    同時再次下旨,重申了朝廷禁止民間溺斃女嬰的行為,願意嫁到東北的內地女子,朝廷給予分田,且不管是和離、再嫁,女子名下的土地不變。


    阮小二也收到了王倫送來的一封密信,要求他繼續對高麗監視,並協助商人將高麗女子安全地送到遼東。


    針對高麗的女性人口買賣,這件事朝廷不能主導,甚至不能擺在明麵上,隻能讓民間商人進行,反正高麗國內的貴族、官員們已經習慣了人口買賣。


    可以說王倫為了吸引百姓主動前來遼東二行省,想盡了一切辦法,並要求落實執行到位,不得疏忽半分。


    完顏宗翰的首級已經傳遍東北,然後懸掛在了會寧府城的南門,楊誌與林衝聯手追殺完顏斜也,終於設伏打了一仗,完顏斜也中了一箭,被親衛拚死救走,他的部下幾乎全數被殲。


    至於完顏宗弼,被鄧飛、孫安聯手掃蕩桓仁府,已經不知道躲藏到哪裏當野人去了。


    時間過得很快,東北的夏季已經到來,許貫忠等重臣數次請求皇帝班師回朝,王倫知道自己也到了該回師的時候了。


    在宗澤數次自請之後,王倫便以宗澤出任吉林行省布政使,兼宣撫使、轉運大使,任楊誌為會寧都督府都督、安北將軍。


    楊誌覺得完顏斜也沒有被自己殺死,就是沒有完成任務,所以固請坐鎮,其實他也清楚,完顏斜也大約是翻不起什麽浪花了,但是朝廷肯定要對漠北用兵的,自己坐鎮會寧府,向西就是塔塔兒部,離得這麽近,陛下肯定會記起自己。


    被王倫抽調北上的解珍,則出任鎮東都督府都督,負責安撫會寧府以東以北的廣大地區。


    從湄沱湖回師的嶽飛,順手對周邊大致梳理了一番,此後朝廷就可以派出軍法官巡視諸部,調解矛盾、審理案件。


    孫安仍舊坐鎮桓仁府以南,他的任務是盯著完顏宗磐,不許完顏宗磐向西越過鴨綠江一步。


    也有不少將領自請留在東北,因為眾將都很清楚,朝廷下一步必然是要攻打西夏,樞密院和兵部大約是不會抽調自己領兵,畢竟西北禁軍眾將士可是翹首以盼,皇帝為了平衡,大約也不會再任用他們的。


    所以為什麽不留在東北坐鎮一段時間,靠著剿匪多賺些軍功呢?


    太仆寺少卿之一的段景住被抽調前來,他要在遼東、吉林二行省重建朝廷的馬政,隨之而來的則是漠南諸部數千名興高采烈的百姓中男。


    當第一批從北方諸行省抽調、前來負責屯墾的民兵們從盧龍、旅順諸港口靠岸下船後,王倫也正式下令班師。


    嶽飛的神武軍為前軍,韓世忠同樣要領兵返回河東,征戰數年,將士們也該回家與妻兒家人團聚一番了。


    離開黃龍府的前夜,王倫大宴群臣將士,他再次表示,一旦返回京師,禮部就會選定嘉名,凡立功將士該授爵者,朝廷將會以高規格賞賜到位。


    這讓眾將士們頓時歡呼了起來。


    滅金之戰後,朝廷的賞銀、分發的繳獲獎勵、分發的軍功土地都已經到位,隻有爵位並沒有及時下發,曾有將士猜測是不是皇帝打算昧了自己的軍功,就被同僚們怒斥了一番。


    旁的事情都不須提,朝廷的軍功賞賜,哪一次不是相當及時?這一次滅金之戰,有功將士極多,兵部要認真核驗,禮部要用心挑選,陛下一言九鼎,何來昧軍功一說?


    王倫的話再次明確了朝廷的公信力,真金白銀朝廷都已經給了,難道還會在意區區一個爵位麽?


    在湄沱湖之戰結束後,全軍將士們都已經徹底折服,再無人嫉妒嶽飛了。別的不說,跟隨北伐的諸部,哪一支能夠像冠軍侯那般,打得幹淨利索,一戰就平定了完顏宗翰?


    名將並非隻看能不能打勝仗,似完顏宗翰這樣,被漢軍圍困,還能夠領殘部東躲西藏,這也是真本事啊!


    所以漢軍驕傲歸驕傲,但也認可了完顏宗翰、完顏斜也的能力。


    一夜盡興後,第二日漢軍便開始有序開拔,緩緩退出了黃龍府,他們中的大部分將會通過陸路返回河東河北,還有一部分會南下盧龍港等,通過海路返回。


    看著送行的宗澤、楊誌、解珍等官員將領,王倫頗為不舍,他知道這一次之後,自己很難再有機會出京了,皇帝要荷天下之重,其實也被限製了自由。


    “諸君多努力!”


    王倫騎在馬上,望著黃龍府城南整整齊齊的農田,輕歎一聲,然後迅速擺脫了這些情緒,長笑了起來:“前漢前唐之盛況、之榮耀,方始於今日也!”


    他朝著遠處的宗澤等人揮了揮手,大喊道:“將士們,漢家好兒郎們,高唱凱歌,我等回家!”


    漢軍將士們便放聲高歌,唱得正是前唐流傳下來的《秦王破陣曲》,王倫命太常寺重新修訂曲譜,便做為了漢軍的軍歌。


    軍歌從黃龍府城南響起,一路向中原唱響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奪宋:水滸也稱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人叢中一回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人叢中一回首並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