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得知人族迅猛發展,然食物匱乏,饑餓之苦蔓延,竟使多族同胞相繼隕落,心中憂慮,深感事態之嚴峻。


    是以,伏羲閉門思慮,夜以繼日,苦思良策。


    伏羲曰:“人族本應繁榮興盛,然若無飽食之道,何以延續?”


    “食物者,生存之本也!今若不吾思、他族皆困於饑,非人族之福祉,乃是天理之虧也。”


    乃至山水之間,觀察草木之生長,思及手中所持之種子,悟出昔日烈山所傳之耕作之理,心中漸生明悟。


    其思慮尤為深遠,決意以圖謀策,嚐試推廣農耕之法,造福人族。


    於是,伏羲聚集心智,遣使四方,招往各族,廣談農技,以解短缺之苦。


    激勵各族共耕乃成豐盈之地,彼時既為人族開辟新路,使蒼生和諧共處,方能彌補因饑餓而生之悲劇。


    伏羲雖苦思良策,然終無良法以填飽眾人之肚。


    是日,偶聞千裏之外渭河流域之薑部落,乃有一大賢,名為神農。


    所種五穀:稻、黍、稷、麥、菽,以解百姓之饑寒,助千萬生靈安然無憂。


    伏羲聽聞,內心微覺欣喜。


    然複思自身為昔日妖族大聖,久知洪荒之間所謂大賢者,多為欺世盜名之輩。


    若欲求真知,寧可親自探訪,方得其詳。


    他深思熟慮,遂決定親赴薑部落,親見神農之事。


    於是,伏羲整裝待發,凝神靜氣,踏上征途,奔赴渭河流域,心中思忖:


    “希望神農非虛名也,若能尋得其道,不僅可為人族解困,亦可為我解憂。”


    途中奔走,不辭勞苦,跨越萬水千山,知行合一,伏羲懷揣求知之誌,行跡漸趨向薑部落。


    時光流逝,終於抵達其境,伏羲目睹部落之景,田疇茂盛,禾穗搖曳,眾民和樂,頓覺心中愈發希冀。


    伏羲心中暗念:


    “若此神農真有其才,必定可為人族增光添彩。”


    遂靜心待機,欲一探究竟,期望藉此一行,得遇傳世之道,以挽救人族於水深火熱之中。


    伏羲至薑姓部落,見其規模宏偉,壯闊不亞於陳郡,心中暗自稱奇。


    眼前低窪之地,水流潺潺,盡是穀子生長。


    高坡之處,金黃麥穗搖曳,氣象一派欣欣向榮。


    四野之間,粟、蕎、薔雜植交錯,吐綠盈盈,儼然人間仙境。


    田間農夫埋頭耕作,揮汗如雨,身旁孩童歡樂嬉戲,嬉笑聲聲,似聲聲樂曲,蕩漾於耳。


    人眾皆過著富足安樂之生活,歡愉之意溢於言表,伏羲愈覺內心歡喜。


    伏羲擇幾位路過之人,詢問其事,眾皆異口同聲,皆稱此地之富饒、安樂,皆歸功於部落首領神農。


    伏羲聽罷,心中感激,思忖:


    “此神農果然非等閑之輩,能使部落青春美麗,眾生幸福,實乃人族之福音。”


    此刻,伏羲深感欣慰,盼望能親自拜見神農,慕名而至,以求教益,助人族共同繁榮,拔除饑寒之苦,複興之道,心中更生奮發之誌。


    於是,伏羲決心深入部落,深入其境,渴望與神農一會,共圖大事。


    伏羲命人召來神農,待其至。


    便見神農身材魁梧,膚色黝黑,顯然乃多年耕作之所得,自然之氣息逼人而來。


    伏羲遂開口,問及種植莊稼之事,神農應聲而答,言辭清晰,舉例詳盡,盡顯其深厚的農耕智慧。


    伏羲心中大悅,繼而詢問管理洪荒眾部落之道,神農亦能應對自如,引述經驗,推陳出新,提出多項行之有效之見解,令人耳目一新。


    神農言道:


    “治國平天下,首在安民,民安則國強。應以農為本,時適而耕,方可興隆。”


    伏羲聞之,情不自禁,心中感慨,歎服道:


    “神農真為大賢啊!如此智慧與德行,實乃人族之寶,幸而得以見識。”


    此時,伏羲對神農的敬仰愈發增強,暗暗思量,願與其攜手共謀圖策,以助人族日益繁榮。


    這一日,伏羲不僅見識了神農之才,更明悟了治世之道,心中充滿了希望與力量。


    伏羲定計已成,遂請神農同行,欲將人族共主之位傳於其手。


    伏羲誠心所至,目光炯炯,言道:


    “神農,爾心存仁德,智勇兼備,足以承載人族之重任。”


    “今我願將共主之位傳於汝,統領眾生,以共圖大道。”


    神農聞言,沉吟片刻,心中明了,然不欲推辭,遂答曰:


    “伏羲所言,非我所敢當。”


    “但若得以統領人族,便當盡心竭力,恪盡職守,誓以安民為先,輔佐諸族,共創興盛之基。”


    伏羲欣然見之,心中自是歡喜,遂共議行程,將神農之家人亦一並接納,齊行於途。


    神農家人見其主前程似錦,皆喜悅不已,踴躍隨行,團團而聚。


    兩人攜手並肩,步向陳郡,途中談笑風生,神農談及農耕之道,伏羲道出治世之策。


    皆言辭暢達,互訴心願,攜手共謀人族之未來,至誠之義,猶如山河共榮,意氣風發,浩然長風。


    接位大典,乃人族之大事,故伏羲與神農俱心慎重,莫敢怠慢。


    晨曦初露,光照大地,陳郡廣場上已是人山人海,眾生皆聚,欲拭目以待此盛典。


    廣場四周高朋滿座,或是長者麵露肅穆,或是壯士神采飛揚,或是婦孺皆懷期望,個個皆眸光炯炯,靜候儀式之啟。


    廣場中央,彩幔飄揚,巍巍高台聳立,氣宇軒昂,似乎預示著新主之降臨。


    樂聲悠揚,鼓樂齊鳴,嗩呐搖曳,音聲入耳,氣氛愈發熱烈,眾人無不翹首以盼。


    伏羲身著華袍,神農則神采奕奕,二人齊步登台,頓時引起全場轟動,掌聲雷動,歡呼之聲此起彼伏,直上雲霄。


    伏羲舉手致辭,聲如洪鍾,傳達對神農之信任,承諾以揚人族之盛德,人人皆可共享安寧與幸福。


    神農侃侃而談,表白其治國之理念,鄭重施誓,願以赤誠之心,奉獻於眾。人


    們無不為之感動,眾聲齊應,表達對新主之擁戴。


    大典舉行,禮盡而興,時光徐行,眾生心中皆盼未來之美好。


    此刻,鄉音共融,情誼悠然,凝聚人族之力,願共創輝煌,發揚光大,繼往開來,傳承不輟,銘刻於曆史之中。


    典禮既畢,青天之上,忽見雲龍翻騰,祥雲密布,光輝灑落,萬道功德如雨而下,直灌伏羲之元神。


    其時,伏羲感受到無盡之力自天際而來,心中震撼,頗為詫異,然亦知此乃天道眷顧,誠為人族之福。


    功德漸漸匯聚,伏羲體內靈力呼嘯而起,宛若洪流奔騰,不可阻擋,流暢貫穿天地。


    修為日益精進,刹那間,體內真元如火焰般燃燒,返源而歸,漸至金仙之境,靈光閃爍,神態愈發莊嚴。


    又一瞬,功德如注,再次助其提升,直至太乙金仙。


    伏羲神智明亮,領悟萬法,洞見操控之道,處世之理,令人心折。


    未待稍息,氣勢如虹,伏羲修為飛躍至大羅金仙,來勢洶湧,其力量乃被天道所承認,直可與諸聖抗衡。


    繼而,靈魂立現,便是一股氣勁無比,如同潮水般再次狂湧,恰似星辰流轉,瞬息之間,已然達到準聖初期。


    良久之後,欲望未減,伏羲心中猶自求索,再行數次,遂至準聖中期、準聖後期,直至亞聖之境。


    才方始停下,神態如虹,光華迸發,氣勢愈加渾厚,儼然登峰造極,穩如泰山。


    此時天際之光輝漸漸收斂,萬般功德歸於寧靜,伏羲則靜心凝思,冥冥之中。


    他知其使命重任,心中複生豪情,欲以所獲之力,助人族圖興,開創輝煌之未來。


    時空中,祥雲騰飛,輕盈飄至,眾人齊目相望,見一位身披青袍、麵容清朗之者,正是玄都大法師。


    其步履輕捷,宛如道風,瞬息間已至伏羲之前,神色莊重,氣宇軒昂,令人敬畏。


    玄都大法師手握崆峒印,印光璀璨,隨即高聲宣讀老子之法旨,餘音繞梁:


    “伏羲在人族功德圓滿,證得天皇道果。”


    此言一出,四方眾生無不默然,深感法旨之威,伏羲亦神情凝重,恭敬傾聽,心中萬般感慨,明白其所承載之重任。


    又聞大法師道:


    “即刻往火雲洞修行,鎮壓人族氣運,無事不可外出。”


    語畢,雲光繚繞,似乎對伏羲之使命自有安排,氣氛亦變得肅穆。


    伏羲心知此旨乃為天道所命,然其修行之路,非但為己,更是為了人族之未來。


    在此良機,伏羲心無旁騖,遂以堅定之念,回以一禮,表敬意而承諾:


    “弟子謹遵法旨,必將竭盡全力,鎮壓人族氣運,以保蒼生安寧。”


    眾人皆感其決心,心中湧動共鳴,宛若風雲動蕩,意氣風發,願隨其共赴未來之路。


    此時,玄都大法師一笑而退,留下祥雲依依,伏羲則心懷重任,向火雲洞而去,步伐堅定,氣運如虹,誌在不移。


    正當此時,姹紫嫣紅間,女媧聖母緩步而至,氣韻非凡,周身似有浩然之氣環繞。


    眾人見之,皆低頭拜見,恭敬如前,禮數周全,唯恐失禮。


    伏羲亦不例外,心中激蕩,眼見妹子登場,旋即行禮問好,尊稱道:


    “弟子伏羲,拜見聖母。”


    女媧微微一笑,似有星河燦爛之光,語氣溫柔,言道:


    “天皇卻也不必與我多禮,隨便一些的好。”


    此言雖輕,卻飽含深情,二人皆知彼此乃有血緣之緣。


    然今昔身份已然不同,兄長已證得天皇道果,聖母之位亦顯乎不凡,二者間的關係,頓顯微妙,似乎多了一層尷尬之意。


    四周眾生默然而立,見這令人稱羨的場景,心中感念無不湧動,皆知二者情深義重。


    且此時相見乃是人族盛典之時,更可謂天人合一,感天動地。


    伏羲複言:“久仰聖母代天行道,弟子在此,誠惶誠恐。”


    女媧微微搖首,又曰:


    “今何必多說,兄長之名已如雲霄,願共攜手,保人族安寧,乃我心之所向。”


    伏羲一聽,心中感激如潮,仿佛百丈洪流,無盡波瀾,姐弟之情愈顯深厚,眾人亦為之鼓舞,心中皆有新的希望。


    到正午時分,陽光普照,禮儀官高聲宣布:“吉時已到!”


    話音未落,突聽三十三天外傳來陣陣仙樂,悠揚悅耳,宛如天籟之音,直入人心,令人心曠神怡。


    善音回響之際,霎時間,萬朵金蓮如雨霰般從空中飄落,光輝奪目,金光熠熠,宛若晨星閃爍。


    點綴於眾人之間,生出一種非凡之境,皆皆歡愉,無不沉浸於此神聖儀式之中。


    須臾之間,天邊忽現一架驕龍飛天,乃九條五爪金龍,威武非凡,龍首昂揚,龍身蜿蜒,似乎乘風破浪,氣勢恢宏,令人歎為觀止。


    諸龍齊心協力,拖曳一輛華貴輦車,從天而降,緩緩停於伏羲之側。


    此輦車鑲金嵌玉,璀璨奪目,四周環繞著靈氣流轉,恍若瓊樓玉宇,光芒流轉之間,更顯神秘之威儀。


    眾生見狀,紛紛矚目,皆知此乃人族之大典,天降殊榮。


    伏羲步伐穩健,緩步上前,恭敬接過旨意,心懷感激,口中言道:


    “感謝聖人!”


    聲音鏗鏘,振奮人心。


    玄都大法師聞言,臉上露出一抹淡然之笑,言辭輕鬆,回道:


    “還請天皇坐上龍輦!”


    此言溫和,似乎在鼓勵,恰如春風化雨,傳遞著深厚的期盼。


    伏羲點頭應允,麵帶尊重之意,緩步走向金龍輦,心中既有激動,亦有責任。


    堪與天齊之尊,廣之於世,如今,星辰皆在他身後,榮光照耀,溫暖人心。


    彼時,九條五爪金龍盤旋於上,一時輝煌蕩漾,周遭氣氛猶如沐浴於晨曦之中,令人神往。


    龍輦閃動,山川之靈似共鳴,氣勢奕奕,宛若天降之瑞,注定要載著伏羲,如鳳鳴於天,直入雲霄。


    攜大師之德,護人族之未來,振興偉業,直至永恒。


    伏羲心中銘記,稍待片刻,便從懷中取出一塊古樸石板,及一枚綠毛龜甲,恭敬地交於道玄。


    此乃河圖洛書,乃天道之秘,日月之韻,曆代賢聖所仰,今逢此際,正欲物歸原主。


    伏羲神色凝重,語氣誠懇,言道:


    “弟子得之於昔日,今雖證道功德已圓,然此物乃天命所在,理應奉還於大師。”


    言中透出敬仰之意,似乎在表達對河圖洛書的無限崇敬。


    道玄接過石板與龜甲,緩緩低頭凝視,麵露欣然,心知此物承載著深厚的道理,乃道法之根基,影響蒼生之命運。


    雖為素樸之物,然蘊藏無盡智慧,乃天道之象征。


    眾人圍觀,見此情景,心中感歎,立刻生出敬重,皆知河圖洛書的重要,恰如星辰高懸,引領世人向上。


    伏羲與道玄之間,情誼溫厚,似雲海之共舞,長空之相依。


    道玄言:“承君之情,愚生感激。”


    “然此物非我所用,然當為人族指引方向,願與君共襄偉業,一同護佑天下蒼生。”


    話語之中,透出深沉的使命感。


    伏羲心頭一震,感知其重任,更覺今日之責任沉重,誓將攜此神物,共同維護人族之安寧,開創輝煌未來。


    隨即,伏羲目光凝視那九龍星辰冠,似有所思,良久之後,心中明悟,遂取下這一尊貴之物,緩步走至神農麵前,恭敬地將其交予。


    伏羲言道:


    “此冠乃人族首領所佩戴,承載著無數功德,豐功偉績,今特賜於汝,作為人皇佩冠。


    願爾承福而行,教化人族,傳承其道,切記之!”


    其言語鄭重,光輝似昭照於眾,令人不敢小覷。


    神農麵色凝重,豎起耳聽,心中感激,微微點頭,語中懇切,言道:


    “絕不敢忘!承君所托,若有所負,必將盡心竭力,奉獻於人族。”


    語氣沉穩,目光堅定,顯現出不屈不撓之誌。


    周遭眾人矚目,見此盛況,紛紛心生敬仰,皆知神農責任重大,身擔重任,今後乃人皇命。


    引導族人,務必以德治人,齊心協力,共築人族未來。


    伏羲見狀,心中欣慰,感到人族自有未來,良才輩出,隨眾人皆為之振奮,豪情四溢,願與神農共譜新篇,攜手開創光輝之明天。


    此時九龍星辰冠在神農頭上輝映,猶如星河璀璨,映照著人族之希望,輝煌燦爛。


    伏羲立於九龍輦上,麵目凝重,望向神農,語氣親切,似乎關係匪淺,緩緩言道:


    “禦弟,為兄先行,欲至火雲宮候爾。”


    言語間流露出兄長之情,關切不已。


    神農聽言,心中明了,微微頷首,以示應允。


    目送伏羲啟程,心中充滿敬仰,感激湧上心頭,明白此時乃先兄承載重任,飛升三十三天之外,尋求人族之榮光。


    伏羲說罷,九龍輦由天龍駕引,龍身蜿蜒,化作一道光影,直衝天際,雙龍旋轉,蕩氣回腸。


    伴隨著天音之樂,宛如天梯而上,漸漸隱於雲海之中,直至火雲宮而去。


    神農則回眸凝望九龍輦消逝之處,長吸一口氣,心中暗自期許。


    今日二人交替,至此接任人族共主,肩負眾望,必將全力以赴,教化百姓,興旺人族,以傳承兄長之誌。


    時光流轉,神農冉冉踱步至人族之巔,眾生齊聚,皆以期待之目固執注視,唯願在其引領之下,共同邁向光明之境。


    自此以後,神農立誌,心係族人,務必不負重托,延續人族之輝煌,再創盛世之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洪荒:截教大師兄道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語春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語春秋並收藏洪荒:截教大師兄道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