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大師唯一的條件就是需要長時間的苦練。每天練三小時,完成一萬小時需要十年時間,但這隻是達到世界水平的最低要求。統計表明對音樂家而言,世界級水平要求的訓練時間是十五到二十五年。但最關鍵的並不是練習的時間,而是練習的方法。


    天才是怎樣煉成的?中國傳統思維比較強調一個“苦”字,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甚至是頭懸樑錐刺股。而近代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人們則開始強調一個“愛”字,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強調寓教於樂,“哈佛女孩”的家長們紛紛寫書,介紹自己的孩子如何一路玩進名校。


    很多勵誌故事和流行的成功學書籍最愛強調的似乎是“頓悟”,認為一個人之所以不成功是因為他沒想通,他沒有認識到真正的自己!好像一旦一個人頓悟到了真正的自己,他就會非常簡單地在本來應該屬於自己的領域成為天才人物。一個銷售員可能認為真正的自己其實是個小說家,一個醫生可能認為真正的自己其實是個畫家——唯一的問題是他們從來沒有寫過小說或者畫過畫,但他們認為他們距離“真正的自己”隻有一步之遙,一旦嚐試了就會爆發天份,成為天才。


    所有這些關於成功學的個人經驗和勵誌故事都不科學。假設一個成功人士做過一百件事,包括參加演講比賽,衣著有個性,聽英文歌曲,最喜歡的顏色是綠色等等,他會非常自得地把這一百件事都寫進自傳,沒準還要加上女朋友的影響。然而其中真正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可能隻有四件事,問題是他和讀者都不知道是哪四件,當然,也有可能他不願分享自己之所以會成功的原因。


    科學家不信勵誌故事,他們隻相信調查研究。在過去二三十年內,心理學家們係統地調研了各行各業內的從新手,一般專家到世界級大師們的訓練方法,包括運動員,音樂家,西洋棋棋手,醫生,數學家,有超強記憶力者等等,試圖發現其中的共性。他們的研究甚至細緻到精確記錄一所音樂學院的所有學生每天幹的每一件小事,用多少時間做每件事,父母和家庭環境,來比較到底是什麽使得那些音樂天才脫穎而出。


    現在這項工作已經成熟了。2006年,一本900多頁的書,thecambridgehandbookofexpertiseandexpertperformance,出版。這是“怎樣煉成天才”研究的一本裏程碑式的學術著作,此書直接引領了後來一係列暢銷書的出現,包括格拉德威爾的《異類》,geoffcolvin的talentisoverrated,和danielcoyle的thetalentcode等等。科學家們不但證明了高手是練出來的,而且通過考察各個領域最好的訓練方法的共性,總結了一套統一的練習方法,這就是所謂“刻意練習”(deliberatepractice)。


    過去多年來,訓練方法是不斷進步的。比如說作曲,假設一名普通學生使用普通訓練方法六年時間能達到的水平,另一個學生使用新的訓練方法三年就能達到,那麽我們可以說這個新訓練方法的“有效指數”是200%。統計表明,莫紮特當時的訓練,他的有效指數是130%。而二十世紀的天才也許沒有莫紮特有名,但其訓練水平都能達到300%到500%!十三世紀的哲學家培根曾經認為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少於30年之內掌握數學,而現在的學生十幾歲的時候已經學到多得多的數學,教學方法進步了。事實上,我們今天在所有領域都比過去做得更好,體育世界紀錄被不斷打破,藝術家們的技巧也是過去根本無法想像的。


    訓練方法重要性的另一個體現是“天才”的紮堆出現,比如曾經有一個時期俄羅斯對女子網球,韓國對女子曲棍球,更不必說中國對桌球的的絕對優勢。更進一步,哪怕你這個國家傳統上並不擅長這個項目,隻要有一名教練摸索掌握了科學訓練法,那麽他就可以帶出一代絕世高手,比如中國花樣滑冰教練姚濱。人們經常感慨中國十多億人居然找不到11個足球天才——如果天才是天生的,那麽十多億人必然足以產生很多天才,但天才是練出來的,而中國缺乏有效的練習環境,人口再多也比不上歐洲小國。


    首次提出“刻意練習”這個概念的是佛羅裏達大學心理學家k.andersericsson。這套練習方法的核心假設是,專家級水平是逐漸地練出來的,而有效進步的關鍵在於找到一係列的小任務讓受訓者按順序完成。這些小任務必須是受訓者正好不會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學習掌握的。完成這種練習要求受訓者思想高度集中,這就與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帶娛樂色彩的練習完全不同。


    “刻意練習”的理論目前已經被廣泛接受,可以總結一下它的特點。


    1.隻在“學習區”練習。


    科學家們考察花樣滑冰運動員的訓練,發現在同樣的練習時間內,普通的運動員更喜歡練自己早已掌握了的動作,而頂尖運動員則更多地練習各種高難度的跳。普通愛好者打高爾夫球純粹是為了享受打球的過程,而職業運動員則集中練習在各種極端不舒服的位置打不好打的球。真正的練習不是為了完成運動量,練習的精髓是要持續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心理學家把人的知識和技能分為層層嵌套的三個圓形區域:最內一層是“舒適區”,是我們已經熟練掌握的各種技能;最外一層是“恐慌區”,是我們暫時無法學會的技能,二者中間則是“學習區”。隻有在學習區裏麵練習,一個人才可能進步。有效的練習任務必須精確的在受訓者的“學習區”內進行,具有高度的針對性。在很多情況下這要求必須要有一個好的老師或者教練,從旁觀者的角度更能發現我們最需要改進的地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鬼風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今夜的淚水特別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今夜的淚水特別多並收藏鬼風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