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國懵懂的眼神讓她意識到知道衛國太小,還理解不了她說的話。
於是,她迅速轉入了正題:“衛國,飯就在外麵,你可以選擇吃或不吃。
但如果吃飯,就一定要為你的胡鬧認錯。”
說完這話,她大步走了出去。
夜裏躺下後,她冷硬的心腸又弱下來。
開始擔心衛國會不會真死頂著餓就是不肯認錯,孩子太小再餓出病來可怎麽得了?
但若是高高拿起,又低低放下,她往後在衛國麵前也沒什麽威嚴可言了。
她輾轉反側了整整一夜,第二天幾乎和劉秀同時醒來。
她下了地剛披上了褙子就聽見了衛國的聲音:“青素姐姐,母後起身了嗎?”
她不等青素作答,就赤腳走了出去。
“母後在——”
衛國迎著她期待的眼神,抿了抿嘴:“母後,我錯了。
我不該鬧脾氣,更不該無理取鬧。
母後是盼著衛國能成為漢室最好的公主……”
郭聖通笑了,她的小女兒能來認錯,她便滿意了。
缺點不是一下能改過來的,她做好了長期糾正的準備。
隻是——
“後麵這些話誰教你的?”
衛國搖頭,奶聲奶氣地:“沒有人教衛國,而是外祖母告訴衛國。
舅舅小時候不愛讀書,還貪玩。
外祖母也很怕他將來變成壞人,所以格外嚴厲。”
母親?
郭聖通望向青素。
青素低聲道:“陽安侯夫人在宮門一開便進了宮,現在已經走了。”
特意來安慰小外孫女?
郭聖通不禁失笑。
而後又嘆了口氣,她雖然是四個孩子的母親了,但因為三個兒子到了年紀就進學,論循循善誘她真的沒有母親做的好。
她太簡單粗暴了,她隻看到衛國的驕縱,卻沒有看到衛國的天性何其單純。
她蹲下身來,喚衛國過來:“吃飯了嗎?”
衛國搖頭,“母後說要認錯了才能吃。”
她的雙眼突地紅了,她抱住衛國,輕輕地對衛國道歉:“衛***後昨天不該對你發火。”
衛國敏感地意識到了母後的嗓音不對,她問她:“母後,你哭了嗎?”
郭聖通沒有說話,衛國小小的胳膊把她抱的更緊了:“母後,衛國以後會聽話的。“
她們身後不遠處,劉秀在笑著。
但很快,劉秀便笑不出來了。
*****
六月盛夏天,火爐般的太陽炙烤著大地。
議事大殿中擺著足夠大的冰山來消暑,但殿內沉默的朝臣們額頭上還時沁出了細密的汗珠。
“說話啊,怎麽都啞巴了?”
劉秀拿手指瞧著桌麵,帶著笑說道。
沒有人敢接話。
他們不用抬頭,都能想像陛下雖是語帶笑意,但眸子冰寒的模樣。
今年二月,陛下下令令遷雁門、代郡、上穀吏民於居庸、常山關以東,以避兵鋒。
這一遷,遷出了大事來。
天下墾田多不以實自占,戶口、年齡互有增減的事情被鬧到了檯麵上。
陛下令州郡檢核。
而刺史、太守多以度田為名,聚民田中,把房屋、裏落,都作為田地丈量。
豪強仗勢,使得地方官連上門都不敢的事情都有發生。
身為天子,無法掌控天下,如何不讓劉秀盛怒非常?
“讓朕不要治理黃河時,一個兩個不是都很能說嗎?
怎麽?
真碰著要你們直言不諱的時候,都不敢說話了?
做人可不能太虛偽,會對不起讀過的聖人言。”
☆、第三百二十三章 叛亂
殿中還是詭異的沉默,劉秀的話恍如石沉大海,激不起半點浪花,盪不開一絲漣漪。
朝臣們都知道在治理黃河上天子憋了一口氣,正好借著這次豪強巨富瞞報土地人口對抗中央發泄出來。
在這時,無論是辯解還是認錯,都隻會火上澆油。
天子終究會冷靜下來,尋找解決辦法,而不是揪著人問為什麽。
朝臣們低著頭,繼續默不作聲,把目光凝滯在殿角的雁銜魚形銅釭燈上。
嗯。
前人的東西做的就是精美。
這鴻雁形體豐腴,脖頸修長,短尾上翹,雙足並立,線條流暢而優美。
雁體通身翠綠,雁冠紅如烈火,雁魚和燈罩上用墨線、紅彩分別勾勒出翎羽、鱗片和夔龍紋。
圓睜著的雁眼無辜純真,雁身的羽翼,掌上的蹼都活靈活現。
更叫人讚嘆的還是貫穿始終的那份巧思。
瞧瞧——
由雁首銜魚、雁體、燈雁首銜魚,魚接燈罩蓋,蓋下為燈罩,燈罩為兩片可隨意調節燈光的亮度和方向的弧形屏板,其上部插進魚腹,下部插入燈盤。
燈盤置於雁背上。
雁頸與雁體以字母口相接成為管形煙道。
點燈後,雁體通身被照透,氤氳開光來。
放眼望去,實在是賞心悅目。
嗯。
那灰陶素麵磨光爵隻怕是周代的古物了吧。
呂不韋當年著實是費——
“潁川、弘農可以問,河南、南陽不可以問。”
一道低沉的聲音驚散了朝臣們浮亂的思緒。
他們昂起頭來,發現陛下從一本奏章後取出一封附在後麵的信。
陛下銳利的目光刺向陳留郡吏:“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什麽時候朕治下也分個三六九等了?
還有的能問?
有的不能問?”
一連三個詰問,怒火漸次加深。
有人很快反應過來:這是陳留郡吏一不小心把提點自己的東西落在奏章裏麵了。
不。
這個想法又迅速被推翻了。
哪來這麽多不小心?
又不是初出茅廬的學徒,手忙腳亂地什麽都做不好。
這是有人想把事鬧大。
而至於始作俑者,很有可能就是現下大為光火的陛下。
畢竟沒有誰會比陛下更盼望著皇權集中。
當然,也有可能是太子。
他今年十五歲了,在政治方麵嗅覺靈敏,表現出色。
更何況,他還有個野心勃勃的母後。
種種可能從眼前一晃而過。
陛下冷冰冰地道:“給朕一個合理的理由來解釋這番話。”
陳留郡吏在陛下剛發現那封信時,雙眸裏盡是駭然意外。
他臉色霎時慘白一片,仿佛渾身的血液都跟著倒流裏。
但在陛下咄咄逼人地責問時,他卻深吸了口氣拜伏下去,語氣平靜:“臣惶恐,臣亦不知來源。”
他的話還沒落音,陛下就嗤笑了一聲。
他硬著頭皮繼續說道:“這是臣在長壽街上撿到的。”
劉秀哦了一聲,高高挑起眉來:“朕還以為這是官吏在度田時用來互相警醒的注意事項呢。”
於是,她迅速轉入了正題:“衛國,飯就在外麵,你可以選擇吃或不吃。
但如果吃飯,就一定要為你的胡鬧認錯。”
說完這話,她大步走了出去。
夜裏躺下後,她冷硬的心腸又弱下來。
開始擔心衛國會不會真死頂著餓就是不肯認錯,孩子太小再餓出病來可怎麽得了?
但若是高高拿起,又低低放下,她往後在衛國麵前也沒什麽威嚴可言了。
她輾轉反側了整整一夜,第二天幾乎和劉秀同時醒來。
她下了地剛披上了褙子就聽見了衛國的聲音:“青素姐姐,母後起身了嗎?”
她不等青素作答,就赤腳走了出去。
“母後在——”
衛國迎著她期待的眼神,抿了抿嘴:“母後,我錯了。
我不該鬧脾氣,更不該無理取鬧。
母後是盼著衛國能成為漢室最好的公主……”
郭聖通笑了,她的小女兒能來認錯,她便滿意了。
缺點不是一下能改過來的,她做好了長期糾正的準備。
隻是——
“後麵這些話誰教你的?”
衛國搖頭,奶聲奶氣地:“沒有人教衛國,而是外祖母告訴衛國。
舅舅小時候不愛讀書,還貪玩。
外祖母也很怕他將來變成壞人,所以格外嚴厲。”
母親?
郭聖通望向青素。
青素低聲道:“陽安侯夫人在宮門一開便進了宮,現在已經走了。”
特意來安慰小外孫女?
郭聖通不禁失笑。
而後又嘆了口氣,她雖然是四個孩子的母親了,但因為三個兒子到了年紀就進學,論循循善誘她真的沒有母親做的好。
她太簡單粗暴了,她隻看到衛國的驕縱,卻沒有看到衛國的天性何其單純。
她蹲下身來,喚衛國過來:“吃飯了嗎?”
衛國搖頭,“母後說要認錯了才能吃。”
她的雙眼突地紅了,她抱住衛國,輕輕地對衛國道歉:“衛***後昨天不該對你發火。”
衛國敏感地意識到了母後的嗓音不對,她問她:“母後,你哭了嗎?”
郭聖通沒有說話,衛國小小的胳膊把她抱的更緊了:“母後,衛國以後會聽話的。“
她們身後不遠處,劉秀在笑著。
但很快,劉秀便笑不出來了。
*****
六月盛夏天,火爐般的太陽炙烤著大地。
議事大殿中擺著足夠大的冰山來消暑,但殿內沉默的朝臣們額頭上還時沁出了細密的汗珠。
“說話啊,怎麽都啞巴了?”
劉秀拿手指瞧著桌麵,帶著笑說道。
沒有人敢接話。
他們不用抬頭,都能想像陛下雖是語帶笑意,但眸子冰寒的模樣。
今年二月,陛下下令令遷雁門、代郡、上穀吏民於居庸、常山關以東,以避兵鋒。
這一遷,遷出了大事來。
天下墾田多不以實自占,戶口、年齡互有增減的事情被鬧到了檯麵上。
陛下令州郡檢核。
而刺史、太守多以度田為名,聚民田中,把房屋、裏落,都作為田地丈量。
豪強仗勢,使得地方官連上門都不敢的事情都有發生。
身為天子,無法掌控天下,如何不讓劉秀盛怒非常?
“讓朕不要治理黃河時,一個兩個不是都很能說嗎?
怎麽?
真碰著要你們直言不諱的時候,都不敢說話了?
做人可不能太虛偽,會對不起讀過的聖人言。”
☆、第三百二十三章 叛亂
殿中還是詭異的沉默,劉秀的話恍如石沉大海,激不起半點浪花,盪不開一絲漣漪。
朝臣們都知道在治理黃河上天子憋了一口氣,正好借著這次豪強巨富瞞報土地人口對抗中央發泄出來。
在這時,無論是辯解還是認錯,都隻會火上澆油。
天子終究會冷靜下來,尋找解決辦法,而不是揪著人問為什麽。
朝臣們低著頭,繼續默不作聲,把目光凝滯在殿角的雁銜魚形銅釭燈上。
嗯。
前人的東西做的就是精美。
這鴻雁形體豐腴,脖頸修長,短尾上翹,雙足並立,線條流暢而優美。
雁體通身翠綠,雁冠紅如烈火,雁魚和燈罩上用墨線、紅彩分別勾勒出翎羽、鱗片和夔龍紋。
圓睜著的雁眼無辜純真,雁身的羽翼,掌上的蹼都活靈活現。
更叫人讚嘆的還是貫穿始終的那份巧思。
瞧瞧——
由雁首銜魚、雁體、燈雁首銜魚,魚接燈罩蓋,蓋下為燈罩,燈罩為兩片可隨意調節燈光的亮度和方向的弧形屏板,其上部插進魚腹,下部插入燈盤。
燈盤置於雁背上。
雁頸與雁體以字母口相接成為管形煙道。
點燈後,雁體通身被照透,氤氳開光來。
放眼望去,實在是賞心悅目。
嗯。
那灰陶素麵磨光爵隻怕是周代的古物了吧。
呂不韋當年著實是費——
“潁川、弘農可以問,河南、南陽不可以問。”
一道低沉的聲音驚散了朝臣們浮亂的思緒。
他們昂起頭來,發現陛下從一本奏章後取出一封附在後麵的信。
陛下銳利的目光刺向陳留郡吏:“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什麽時候朕治下也分個三六九等了?
還有的能問?
有的不能問?”
一連三個詰問,怒火漸次加深。
有人很快反應過來:這是陳留郡吏一不小心把提點自己的東西落在奏章裏麵了。
不。
這個想法又迅速被推翻了。
哪來這麽多不小心?
又不是初出茅廬的學徒,手忙腳亂地什麽都做不好。
這是有人想把事鬧大。
而至於始作俑者,很有可能就是現下大為光火的陛下。
畢竟沒有誰會比陛下更盼望著皇權集中。
當然,也有可能是太子。
他今年十五歲了,在政治方麵嗅覺靈敏,表現出色。
更何況,他還有個野心勃勃的母後。
種種可能從眼前一晃而過。
陛下冷冰冰地道:“給朕一個合理的理由來解釋這番話。”
陳留郡吏在陛下剛發現那封信時,雙眸裏盡是駭然意外。
他臉色霎時慘白一片,仿佛渾身的血液都跟著倒流裏。
但在陛下咄咄逼人地責問時,他卻深吸了口氣拜伏下去,語氣平靜:“臣惶恐,臣亦不知來源。”
他的話還沒落音,陛下就嗤笑了一聲。
他硬著頭皮繼續說道:“這是臣在長壽街上撿到的。”
劉秀哦了一聲,高高挑起眉來:“朕還以為這是官吏在度田時用來互相警醒的注意事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