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出海吧少年
屯兵百萬!什麽!朕不是太子? 作者:烤魚加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炷香的時間過後,李辰和李源皆是一副神情不定的模樣,他們想過一百種甚至一千種可能會遭受的罪責和結局。
哪怕李兆現在就宣判他們的死刑,這兩人亦是不會感到任何意外,反而還會覺得安心。
但就在剛才,李兆所說的內容卻讓他們陷入了迷茫,甚至懷疑這道聖旨是不是當真是來自養心殿。
以他們二人對於那位父皇的了解,李明乾可不是什麽優柔寡斷的人。
哪怕是自己的兒子,隻要敢做出逼宮篡位的事情,那結局也隻有一個死字,最好的結局也頂多是幽禁起來,一輩子無法與外界接觸,在高牆和瘋癲的狀態之中了卻殘生...
李兆將聖旨從牢房的縫隙裏丟給李辰。
“太子殿下若是懷疑聖旨的真假,可以自己看看,想必太子殿下對父皇的字跡很熟悉,更何況這上麵還有傳國玉璽的璽印,這可做不得假。”
雖然李兆已經習慣了假造聖旨,但這封旨意卻不是他造假的,而是實打實的出自皇帝老爹之手。
隻是這聖旨的內容卻是他的意思...
李辰驚疑不定的將聖旨上的內容反複看了幾遍,確定李兆所說的話並不是空穴來風。
接著神情嚴肅的看向李兆,開口問道:“九弟,父皇當真要饒我們不死?甚至不將我們圈禁起來?”
李源亦是附和道:“老九,你莫不是在糊弄我們?”
李兆苦笑著搖搖頭:“兩位兄長,我很忙的,要忙著賺銀子,沒時間來糊弄你們。”
這聖旨裏提及,將李辰太子之位廢除,這還算正常,但下一句就已經超出了李辰和李源的預料。
李明乾居然將他們二人分封為藩王,一個是辰王,一個則是原王。
這一下就讓兩人看不懂情況了,自己都已經光明正大的逼宮篡位了,結果父皇不僅不殺自己,反而還將自己分封為藩王...
而且聖旨之中還說了,讓兩人帶著他們麾下的黨羽一起到封地就藩,不僅如此,還允許他們在封地裏豢養私兵。
父皇不是之前才花費了大力氣削藩嗎?怎麽現在突然轉變風向了?
這哪裏是什麽定罪的聖旨,這他媽更像是封賞...自古以來造反不被殺頭,還能被封賞的事情,曆朝曆代也沒見過啊。
難道說父皇就喜歡自己兒子造反,造反不僅無罪,反而還有賞?
李辰看著李兆淡然的笑容,心裏頓時有一種不好的預感,總感覺這又是父皇布下的局。
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李辰寧願聽到自己被處死的旨意,也不願意經受這種精神上的折磨。
李源倒是沒有多想,在他看來,好死不如爛活著,既然父皇有意饒過自己一條性命,哪兒還管什麽局不局謀不謀的。
不過李源倒是問出了關鍵的問題。
“老九,我和太子的封地在何處,想必父皇會把我們丟到什麽鳥不拉屎的地方吧,也等同於是流放了。”
李兆點點頭,心道,老三也不愧是被稱為賢王的人,一下子就看出了事情的重點。
“父皇還是念及親情的,給予二位兄長的封地更是富庶無比,那裏良田沃野千裏,而且還無比廣闊。”
李辰嘴角抽搐,越是聽李兆吹噓,越是覺得背後發涼。
富庶無比?還無比廣闊?這他媽還叫流放嗎?
李兆拍了拍手,兩個護衛便是從外麵走進來,接著便從懷裏拿出一張巨大的堪輿圖。
不過李辰和李源皆是從未見過這幅堪輿圖,不過卻依稀能分辨這是一張和海圖一起並存的堪輿圖,而大唐在這堪輿圖上僅僅隻是占據了一小塊地方。
李兆就像是某個銷售公司的職員,此時露出一副標誌性的職業笑容。
“兩位兄長,此來萬國堪輿圖,這世界廣袤無比,又豈止隻有華夏之地,你們看這裏,從南海出海,一路往暹羅灣,再繞過馬六甲海峽...”
其實大唐對於海外的世界並不是一無所知,早在大唐鼎盛之時,便是耗費了數百萬兩銀子打造了一支船隊。
由一位姓鄭的公公率領六十多艘大型海船,隨行數萬人,七下西洋。
不僅在海外找到了諸多不曾聽聞的國家,同時也帶回了許多稀奇的東西,而後也有不少西洋人遠渡重洋來到大唐。
就比如弗朗機人就給大唐帶來了新式的火炮,以及從來沒聽說過的基督教...
不過後來大唐的國力減弱,雖然鄭和有意再次探尋海外的世界,但朝廷大臣卻是一致反對,皆是認為下西洋是浪費銀子的事情,不僅沒有任何用處,反而還增加朝廷的負擔,後麵更是解散了船隊,同時也限製出海。
直到大唐南遷之後,為了發展經濟,才再次允許民間出海。
當初鄭和就給朝廷獻上了一幅萬國堪輿圖,李辰和李源也是曾經看過那張圖,不過很明顯,李兆拿出來這幅萬國堪輿圖比起鄭和那副更加廣闊,裏麵提及的阿菲利加洲,還有什麽亞美利加洲,更是聽都沒聽過...
而李辰的封地就在阿菲利加洲,李源則是在亞美利亞洲...
光是從這堪輿圖上的距離就能看出來,這兩個地方距離大唐可謂是十萬八千裏,先不說這封地根本就不是大唐的領土。
兩人甚至懷疑自己到底能不能活著到目的地,這海上的風險二人早有所聞,更何況還是去這種從未有人達到過的土地。
李辰無奈的發出兩聲輕歎,朝李源看了一眼,李源同樣是一臉的淡漠,就像是被宣判了死刑。
本以為父皇當真要饒過自己,原來隻是換個辦法整死我們啊...流放就算了,居然還是流放海外!
李兆看出兩人的熱情都不高,於是開口安慰道。
“兩位兄長不必如此喪氣,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兩個洲雖然離我大唐很遠,但這也是我大唐的領土,父皇正是因為看重兩位兄長的能力,才將如此重要的任務交給兩位兄長啊。”
李兆表現出痛心疾首的模樣,看著堪輿圖說道:“這兩洲之地物產豐富,西方國家早已經對這兩洲之地覬覦良久,我大唐又豈能落於人後。”
兩人皆是用毫無感情的眼神看著李兆...忽悠,你接著忽悠...
不就是想整死我們嗎?不用這麽麻煩,我們自己找塊豆腐裝死行不行?
但不管李辰和李源如何去想,這件事情本來就由不得他們二人拒絕,他們也沒有任何資格說不。
其實按照李明乾的想法,早就想將這些叛逆臣子全部處死,不過卻是被李兆攔下來。
李兆早已經動了開拓海外版圖的心思,不過礙於老二的事情還未塵埃落定,便是無法再做其他事情。
太子和老三這兩人皆是有心計有計謀的人,李兆想著,與其把這兩人殺了,還不如讓他們發揮剩餘價值,若是這兩個家夥當真能找到美洲大陸和非洲大陸,那也算是替大唐在未來的曆史長河中跟上了西方國家的步伐。
上一世的李兆就想過,與其等著被別人殖民,還不如搶先一步去殖民別人,而眼前的大唐其實有這個能力。
下旨的第三天,太子和老三便在李兆親切的護送下來到了射洪縣,隨行的自然還有那數百名官員。
等到了運河邊上,太子和老三看到碼頭上停靠著的七八艘巨大的海船,這才反應過來。
感情老九這家夥早就謀劃好了?不然怎麽可能連這種寶船級別的海船都準備好了...
難道他早就知道自己要造反?而且還知道自己造反會失敗?
我以為我在第三層,難道這家夥已經在大氣層了?
哪怕李兆現在就宣判他們的死刑,這兩人亦是不會感到任何意外,反而還會覺得安心。
但就在剛才,李兆所說的內容卻讓他們陷入了迷茫,甚至懷疑這道聖旨是不是當真是來自養心殿。
以他們二人對於那位父皇的了解,李明乾可不是什麽優柔寡斷的人。
哪怕是自己的兒子,隻要敢做出逼宮篡位的事情,那結局也隻有一個死字,最好的結局也頂多是幽禁起來,一輩子無法與外界接觸,在高牆和瘋癲的狀態之中了卻殘生...
李兆將聖旨從牢房的縫隙裏丟給李辰。
“太子殿下若是懷疑聖旨的真假,可以自己看看,想必太子殿下對父皇的字跡很熟悉,更何況這上麵還有傳國玉璽的璽印,這可做不得假。”
雖然李兆已經習慣了假造聖旨,但這封旨意卻不是他造假的,而是實打實的出自皇帝老爹之手。
隻是這聖旨的內容卻是他的意思...
李辰驚疑不定的將聖旨上的內容反複看了幾遍,確定李兆所說的話並不是空穴來風。
接著神情嚴肅的看向李兆,開口問道:“九弟,父皇當真要饒我們不死?甚至不將我們圈禁起來?”
李源亦是附和道:“老九,你莫不是在糊弄我們?”
李兆苦笑著搖搖頭:“兩位兄長,我很忙的,要忙著賺銀子,沒時間來糊弄你們。”
這聖旨裏提及,將李辰太子之位廢除,這還算正常,但下一句就已經超出了李辰和李源的預料。
李明乾居然將他們二人分封為藩王,一個是辰王,一個則是原王。
這一下就讓兩人看不懂情況了,自己都已經光明正大的逼宮篡位了,結果父皇不僅不殺自己,反而還將自己分封為藩王...
而且聖旨之中還說了,讓兩人帶著他們麾下的黨羽一起到封地就藩,不僅如此,還允許他們在封地裏豢養私兵。
父皇不是之前才花費了大力氣削藩嗎?怎麽現在突然轉變風向了?
這哪裏是什麽定罪的聖旨,這他媽更像是封賞...自古以來造反不被殺頭,還能被封賞的事情,曆朝曆代也沒見過啊。
難道說父皇就喜歡自己兒子造反,造反不僅無罪,反而還有賞?
李辰看著李兆淡然的笑容,心裏頓時有一種不好的預感,總感覺這又是父皇布下的局。
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李辰寧願聽到自己被處死的旨意,也不願意經受這種精神上的折磨。
李源倒是沒有多想,在他看來,好死不如爛活著,既然父皇有意饒過自己一條性命,哪兒還管什麽局不局謀不謀的。
不過李源倒是問出了關鍵的問題。
“老九,我和太子的封地在何處,想必父皇會把我們丟到什麽鳥不拉屎的地方吧,也等同於是流放了。”
李兆點點頭,心道,老三也不愧是被稱為賢王的人,一下子就看出了事情的重點。
“父皇還是念及親情的,給予二位兄長的封地更是富庶無比,那裏良田沃野千裏,而且還無比廣闊。”
李辰嘴角抽搐,越是聽李兆吹噓,越是覺得背後發涼。
富庶無比?還無比廣闊?這他媽還叫流放嗎?
李兆拍了拍手,兩個護衛便是從外麵走進來,接著便從懷裏拿出一張巨大的堪輿圖。
不過李辰和李源皆是從未見過這幅堪輿圖,不過卻依稀能分辨這是一張和海圖一起並存的堪輿圖,而大唐在這堪輿圖上僅僅隻是占據了一小塊地方。
李兆就像是某個銷售公司的職員,此時露出一副標誌性的職業笑容。
“兩位兄長,此來萬國堪輿圖,這世界廣袤無比,又豈止隻有華夏之地,你們看這裏,從南海出海,一路往暹羅灣,再繞過馬六甲海峽...”
其實大唐對於海外的世界並不是一無所知,早在大唐鼎盛之時,便是耗費了數百萬兩銀子打造了一支船隊。
由一位姓鄭的公公率領六十多艘大型海船,隨行數萬人,七下西洋。
不僅在海外找到了諸多不曾聽聞的國家,同時也帶回了許多稀奇的東西,而後也有不少西洋人遠渡重洋來到大唐。
就比如弗朗機人就給大唐帶來了新式的火炮,以及從來沒聽說過的基督教...
不過後來大唐的國力減弱,雖然鄭和有意再次探尋海外的世界,但朝廷大臣卻是一致反對,皆是認為下西洋是浪費銀子的事情,不僅沒有任何用處,反而還增加朝廷的負擔,後麵更是解散了船隊,同時也限製出海。
直到大唐南遷之後,為了發展經濟,才再次允許民間出海。
當初鄭和就給朝廷獻上了一幅萬國堪輿圖,李辰和李源也是曾經看過那張圖,不過很明顯,李兆拿出來這幅萬國堪輿圖比起鄭和那副更加廣闊,裏麵提及的阿菲利加洲,還有什麽亞美利加洲,更是聽都沒聽過...
而李辰的封地就在阿菲利加洲,李源則是在亞美利亞洲...
光是從這堪輿圖上的距離就能看出來,這兩個地方距離大唐可謂是十萬八千裏,先不說這封地根本就不是大唐的領土。
兩人甚至懷疑自己到底能不能活著到目的地,這海上的風險二人早有所聞,更何況還是去這種從未有人達到過的土地。
李辰無奈的發出兩聲輕歎,朝李源看了一眼,李源同樣是一臉的淡漠,就像是被宣判了死刑。
本以為父皇當真要饒過自己,原來隻是換個辦法整死我們啊...流放就算了,居然還是流放海外!
李兆看出兩人的熱情都不高,於是開口安慰道。
“兩位兄長不必如此喪氣,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兩個洲雖然離我大唐很遠,但這也是我大唐的領土,父皇正是因為看重兩位兄長的能力,才將如此重要的任務交給兩位兄長啊。”
李兆表現出痛心疾首的模樣,看著堪輿圖說道:“這兩洲之地物產豐富,西方國家早已經對這兩洲之地覬覦良久,我大唐又豈能落於人後。”
兩人皆是用毫無感情的眼神看著李兆...忽悠,你接著忽悠...
不就是想整死我們嗎?不用這麽麻煩,我們自己找塊豆腐裝死行不行?
但不管李辰和李源如何去想,這件事情本來就由不得他們二人拒絕,他們也沒有任何資格說不。
其實按照李明乾的想法,早就想將這些叛逆臣子全部處死,不過卻是被李兆攔下來。
李兆早已經動了開拓海外版圖的心思,不過礙於老二的事情還未塵埃落定,便是無法再做其他事情。
太子和老三這兩人皆是有心計有計謀的人,李兆想著,與其把這兩人殺了,還不如讓他們發揮剩餘價值,若是這兩個家夥當真能找到美洲大陸和非洲大陸,那也算是替大唐在未來的曆史長河中跟上了西方國家的步伐。
上一世的李兆就想過,與其等著被別人殖民,還不如搶先一步去殖民別人,而眼前的大唐其實有這個能力。
下旨的第三天,太子和老三便在李兆親切的護送下來到了射洪縣,隨行的自然還有那數百名官員。
等到了運河邊上,太子和老三看到碼頭上停靠著的七八艘巨大的海船,這才反應過來。
感情老九這家夥早就謀劃好了?不然怎麽可能連這種寶船級別的海船都準備好了...
難道他早就知道自己要造反?而且還知道自己造反會失敗?
我以為我在第三層,難道這家夥已經在大氣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