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老九探監
屯兵百萬!什麽!朕不是太子? 作者:烤魚加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刑部天牢
自皇城動亂之後,如今的刑部天牢也是人滿為患。
哪怕是將一部分犯人轉移到錦衣衛詔獄以及臨安府的大牢,天牢的牢房依舊不夠住。
十幾個人擠在單間裏也是常態,可謂是大唐南遷之後,入獄人數最多,牽連官員最多的一次。
能住進天牢的都是在朝堂上有名有姓的高官,至於那些五品以下的官員要麽斬首要麽就已經被流放了。
這些人都是跟隨太子、老二、老三逼宮造反的官員,那些幸免遇難的官員在事後亦是膽寒不已。
暗道皇上的手段恐怖如斯,一手裝病,一手裝死,就這麽輕輕鬆鬆的平定了造反,同時還將朝堂上這些官員一次性全部清洗幹淨,可謂是一石二鳥,毫不費吹灰之力。
畢竟這些官員裏麵很多人平日裏都是不顯山不露水,若非是這一次冒出頭來,隻怕是錦衣衛也很難將這些人全部調查出來。
比起這些官員們擁擠肮髒的獄中待遇,在刑部天牢最深處,兩間偌大的牢房卻是顯得十分與眾不同。
這兩間牢房裏麵都擺著精美的物件,床榻桌椅也是一應俱全,甚至在這暗不見天日的天牢裏,牆上居然還開了幾扇窗戶。
每日都有刑部的官員親自來這裏配送飯菜,可謂是服務態度無可挑剔。
而住在這裏的兩個人正是此前逼宮篡位失敗的兩兄弟,李辰和李源...
老二是跑掉了,但這兩人卻是沒有那個本事,在局勢平定之後,李明乾便是直接將這兩人及其黨羽全部定罪下獄。
不過關於具體的發落卻是不曾有旨意發下來,刑部的官員便是隻能暫時將這些人擱置起來。
尤其是這兩位,一個是太子,一個是三皇子,隻要陛下沒有下旨,刑部也不敢對這兩人有任何苛刻。
說到底這逼宮篡位都是天家皇室的事情,最後怎麽發落都是皇上說了算,即便刑部也不敢隨意定罪。
李辰坐在窗戶旁,手裏提著筆在紙上畫著什麽,時不時的露出耐人尋味的笑容。
李源繞著牢房來回踱步,最後耐不住性子的走到牢門前,朝對麵的李辰喊道。
“太子殿下,您可當真沉得住氣啊,現在還不知道父皇如何發落,你居然還有心思在這裏妙筆丹青?”
李辰並未抬頭,繼續寫寫畫畫,平靜的回道:“著急又如何?三弟,逼宮篡位曆來都是死罪,即便父皇有意放過我們,難道你以為我們還能重見天日嗎?既然著急也無用,倒不如趁著還能活著,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李辰停下筆,宣紙之上赫然是一幅庭院雪景,畫中還有幾個人影,雖然看不清麵容,但這畫中幾人皆是穿著袞龍袍。
“其實不管是我也好,還是你也好,就算再給我們一次機會,我們依然會選擇做這件事。”
“至少在我看來,此事我沒有後悔,也沒有愧疚,隻是有些許的不甘心罷了。”
聽完李辰的話,李源也是陷入了深思之中,不過很明顯,比起李辰,李源更加不甘心。
一直以來李源都自認才能超過自己這位太子大哥,至於老二,老三更是從未覺得對方是自己的對手。
雖然到最後李源才看明白,他們三人之中,當屬老二最為恐怖...
李源一拳捶在牢門上,震得門上的鎖鏈一陣作響。
“老二這家夥真他媽是個鼠輩,居然讓他給逃走了,聽刑部的人說,到現在都沒找到他的消息。”
李辰搖搖頭,撐著雙腿從椅子上站起來。
神色淡然的看向窗外那棵歪脖子樹,盡管這景致顯得十分尋常,甚至有些不堪入目,但這也是他唯一能看見的風景了。
“老三,你還沒有發現一件事情嗎?”
李源疑惑的皺眉道:“何事?”
“從頭到尾,不管是你我也好,還是老二也好,咱們所做的事情看似隱秘,但其實一直在被什麽監視,甚至是在被對方推波助瀾,就像冥冥之中在被一個人牽著鼻子走。”
李源認真的點點頭,對於李辰的話也是認同,他也有這種感覺,之前還認為這是自己的錯覺,如今聽李辰也如此說,便是覺得確有其事。
“這個人還能是誰,當然是父皇了,比計謀比布局,我們三個加起來也比不上父皇。”
李辰笑著歎了口氣,小聲的嘀咕道。
“並不是父皇啊...而是一個比老二藏得還要深的人...老九...”
此時的天牢裏突然變得熱鬧起來,那些被關起來的官員皆是在呼喊著什麽。
李源納悶的看向外麵,暗道,這些刑部並未對這些官員動用私刑,這些家夥在叫嚷什麽?
不多時幾個刑部官員便是出現在走廊上,後麵還有一個掛著諂媚笑容的中年人正在給一個年輕男子帶路。
那個笑得諂媚的中年人正是如今的刑部右侍郎,譚瑞,而能讓刑部右侍郎如此的巴結的人,縱觀皇城,如今也隻有這位風頭無兩的大唐武陽王。
很明顯李辰和李源都沒有想到李兆會來到天牢,但兩人此時皆是不自覺的臉色凝重了幾分。
因為李兆的手裏拿著一道聖旨...根本不用猜測,這聖旨一定是關係到兩人的生死。
李兆朝譚瑞看了一眼:“出去候著吧,別讓其他人進來了。”
譚瑞畢恭畢敬的拱拱手:“下官就在門口候著,王爺放心。”
說完便是帶著幾個刑部官員離開,講道理即便是李兆宣布聖旨,譚瑞作為刑部官員也應該在場,按照刑部的律例是不允許犯人私下與人接觸,更何況還是太子和三皇子這種造反的重罪。
但譚瑞卻是不敢對李兆的吩咐有任何怠慢,此次動亂之後,原本的刑部右侍郎已經入獄,他本是刑部十幾個郎中之一,按資排輩也輪不到他來出任刑部右侍郎,全靠張居正的一手提攜才坐上這個位置。
而張居正也在私底下告訴了譚瑞,他是武陽王這個派係的人,初聞此事的譚瑞自然是嚇得不輕,畢竟張居正表麵上和李兆是不對付的,沒想到張大人居然是武陽王的人。
可以說如今武陽王就是他的主子,自家主子發話了,譚瑞自然是不敢有什麽差池。
李辰露出一抹笑意朝李兆開口道:“九弟,比起二弟,你才是藏得最深的啊,連刑部右侍郎都對你畢恭畢敬,我們倒台之後,看來最有希望成為儲君的人,就是九弟了。”
李辰這番話並不是陰陽怪氣,而是發自真心,自從入獄之後李辰就一直在心裏複盤逼宮篡位的事情經過。
在排除了所有的因素之後,李辰才聯想到自己這個九弟...
李源也不是傻子,自然也是猜出一些端倪,皮笑肉不笑的看向李兆。
“老九,你說,三方大軍在城外亂戰,是不是你在從中作梗?到這時候了,你沒必要再藏著掖著。”
和往日李兆表現出的膽小怕事又恭敬的神色不同,此時的李兆帶給兩人的感覺就像是在直麵深淵一般。
盡管李兆的臉上還是掛著笑容,但這笑容卻讓人感覺到不寒而栗。
李兆將聖旨背在身後,緩步走到兩間牢房的中間。
“太子殿下,三殿下...現在才反應過來,是不是太晚了?”
“我不過是稍微在你們的布局之中落下一枚閑子,要怪隻能怪你們過於自負...”
聽到李兆承認之後,李源終於是忍不住了,當即便是破口大罵。
“李兆!你當真不為人子,居然如此不顧及兄弟情,枉我待你不薄!”
而李辰則是沒有任何情緒波動,隻是看向李兆的眼神裏多了幾分忌憚,他本以為已經看透了李兆,但現在看來,他隻是看到了冰山一角罷了。
李兆看向李源,平靜的說道:“三哥,氣大傷身,我來此地可不是為了戲弄你們。”
“我是來給你們一次重生的機會...”
自皇城動亂之後,如今的刑部天牢也是人滿為患。
哪怕是將一部分犯人轉移到錦衣衛詔獄以及臨安府的大牢,天牢的牢房依舊不夠住。
十幾個人擠在單間裏也是常態,可謂是大唐南遷之後,入獄人數最多,牽連官員最多的一次。
能住進天牢的都是在朝堂上有名有姓的高官,至於那些五品以下的官員要麽斬首要麽就已經被流放了。
這些人都是跟隨太子、老二、老三逼宮造反的官員,那些幸免遇難的官員在事後亦是膽寒不已。
暗道皇上的手段恐怖如斯,一手裝病,一手裝死,就這麽輕輕鬆鬆的平定了造反,同時還將朝堂上這些官員一次性全部清洗幹淨,可謂是一石二鳥,毫不費吹灰之力。
畢竟這些官員裏麵很多人平日裏都是不顯山不露水,若非是這一次冒出頭來,隻怕是錦衣衛也很難將這些人全部調查出來。
比起這些官員們擁擠肮髒的獄中待遇,在刑部天牢最深處,兩間偌大的牢房卻是顯得十分與眾不同。
這兩間牢房裏麵都擺著精美的物件,床榻桌椅也是一應俱全,甚至在這暗不見天日的天牢裏,牆上居然還開了幾扇窗戶。
每日都有刑部的官員親自來這裏配送飯菜,可謂是服務態度無可挑剔。
而住在這裏的兩個人正是此前逼宮篡位失敗的兩兄弟,李辰和李源...
老二是跑掉了,但這兩人卻是沒有那個本事,在局勢平定之後,李明乾便是直接將這兩人及其黨羽全部定罪下獄。
不過關於具體的發落卻是不曾有旨意發下來,刑部的官員便是隻能暫時將這些人擱置起來。
尤其是這兩位,一個是太子,一個是三皇子,隻要陛下沒有下旨,刑部也不敢對這兩人有任何苛刻。
說到底這逼宮篡位都是天家皇室的事情,最後怎麽發落都是皇上說了算,即便刑部也不敢隨意定罪。
李辰坐在窗戶旁,手裏提著筆在紙上畫著什麽,時不時的露出耐人尋味的笑容。
李源繞著牢房來回踱步,最後耐不住性子的走到牢門前,朝對麵的李辰喊道。
“太子殿下,您可當真沉得住氣啊,現在還不知道父皇如何發落,你居然還有心思在這裏妙筆丹青?”
李辰並未抬頭,繼續寫寫畫畫,平靜的回道:“著急又如何?三弟,逼宮篡位曆來都是死罪,即便父皇有意放過我們,難道你以為我們還能重見天日嗎?既然著急也無用,倒不如趁著還能活著,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李辰停下筆,宣紙之上赫然是一幅庭院雪景,畫中還有幾個人影,雖然看不清麵容,但這畫中幾人皆是穿著袞龍袍。
“其實不管是我也好,還是你也好,就算再給我們一次機會,我們依然會選擇做這件事。”
“至少在我看來,此事我沒有後悔,也沒有愧疚,隻是有些許的不甘心罷了。”
聽完李辰的話,李源也是陷入了深思之中,不過很明顯,比起李辰,李源更加不甘心。
一直以來李源都自認才能超過自己這位太子大哥,至於老二,老三更是從未覺得對方是自己的對手。
雖然到最後李源才看明白,他們三人之中,當屬老二最為恐怖...
李源一拳捶在牢門上,震得門上的鎖鏈一陣作響。
“老二這家夥真他媽是個鼠輩,居然讓他給逃走了,聽刑部的人說,到現在都沒找到他的消息。”
李辰搖搖頭,撐著雙腿從椅子上站起來。
神色淡然的看向窗外那棵歪脖子樹,盡管這景致顯得十分尋常,甚至有些不堪入目,但這也是他唯一能看見的風景了。
“老三,你還沒有發現一件事情嗎?”
李源疑惑的皺眉道:“何事?”
“從頭到尾,不管是你我也好,還是老二也好,咱們所做的事情看似隱秘,但其實一直在被什麽監視,甚至是在被對方推波助瀾,就像冥冥之中在被一個人牽著鼻子走。”
李源認真的點點頭,對於李辰的話也是認同,他也有這種感覺,之前還認為這是自己的錯覺,如今聽李辰也如此說,便是覺得確有其事。
“這個人還能是誰,當然是父皇了,比計謀比布局,我們三個加起來也比不上父皇。”
李辰笑著歎了口氣,小聲的嘀咕道。
“並不是父皇啊...而是一個比老二藏得還要深的人...老九...”
此時的天牢裏突然變得熱鬧起來,那些被關起來的官員皆是在呼喊著什麽。
李源納悶的看向外麵,暗道,這些刑部並未對這些官員動用私刑,這些家夥在叫嚷什麽?
不多時幾個刑部官員便是出現在走廊上,後麵還有一個掛著諂媚笑容的中年人正在給一個年輕男子帶路。
那個笑得諂媚的中年人正是如今的刑部右侍郎,譚瑞,而能讓刑部右侍郎如此的巴結的人,縱觀皇城,如今也隻有這位風頭無兩的大唐武陽王。
很明顯李辰和李源都沒有想到李兆會來到天牢,但兩人此時皆是不自覺的臉色凝重了幾分。
因為李兆的手裏拿著一道聖旨...根本不用猜測,這聖旨一定是關係到兩人的生死。
李兆朝譚瑞看了一眼:“出去候著吧,別讓其他人進來了。”
譚瑞畢恭畢敬的拱拱手:“下官就在門口候著,王爺放心。”
說完便是帶著幾個刑部官員離開,講道理即便是李兆宣布聖旨,譚瑞作為刑部官員也應該在場,按照刑部的律例是不允許犯人私下與人接觸,更何況還是太子和三皇子這種造反的重罪。
但譚瑞卻是不敢對李兆的吩咐有任何怠慢,此次動亂之後,原本的刑部右侍郎已經入獄,他本是刑部十幾個郎中之一,按資排輩也輪不到他來出任刑部右侍郎,全靠張居正的一手提攜才坐上這個位置。
而張居正也在私底下告訴了譚瑞,他是武陽王這個派係的人,初聞此事的譚瑞自然是嚇得不輕,畢竟張居正表麵上和李兆是不對付的,沒想到張大人居然是武陽王的人。
可以說如今武陽王就是他的主子,自家主子發話了,譚瑞自然是不敢有什麽差池。
李辰露出一抹笑意朝李兆開口道:“九弟,比起二弟,你才是藏得最深的啊,連刑部右侍郎都對你畢恭畢敬,我們倒台之後,看來最有希望成為儲君的人,就是九弟了。”
李辰這番話並不是陰陽怪氣,而是發自真心,自從入獄之後李辰就一直在心裏複盤逼宮篡位的事情經過。
在排除了所有的因素之後,李辰才聯想到自己這個九弟...
李源也不是傻子,自然也是猜出一些端倪,皮笑肉不笑的看向李兆。
“老九,你說,三方大軍在城外亂戰,是不是你在從中作梗?到這時候了,你沒必要再藏著掖著。”
和往日李兆表現出的膽小怕事又恭敬的神色不同,此時的李兆帶給兩人的感覺就像是在直麵深淵一般。
盡管李兆的臉上還是掛著笑容,但這笑容卻讓人感覺到不寒而栗。
李兆將聖旨背在身後,緩步走到兩間牢房的中間。
“太子殿下,三殿下...現在才反應過來,是不是太晚了?”
“我不過是稍微在你們的布局之中落下一枚閑子,要怪隻能怪你們過於自負...”
聽到李兆承認之後,李源終於是忍不住了,當即便是破口大罵。
“李兆!你當真不為人子,居然如此不顧及兄弟情,枉我待你不薄!”
而李辰則是沒有任何情緒波動,隻是看向李兆的眼神裏多了幾分忌憚,他本以為已經看透了李兆,但現在看來,他隻是看到了冰山一角罷了。
李兆看向李源,平靜的說道:“三哥,氣大傷身,我來此地可不是為了戲弄你們。”
“我是來給你們一次重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