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外音:
通過太平公主主動要求招駙馬的舉動,我們可以看出,少年時代的太平公主,不僅活潑聰慧,而且敢於大膽追求個人幸福,這不禁讓人隱隱約約看到武則天年輕時候的影子,那麽誰將會成為武則天的乘龍快婿呢?大唐第一公主的婚禮,又會有著怎樣的不同之處呢?
蒙曼:
唐高宗和武則天開始選駙馬了,他們給太平公主選中的這個駙馬到底是誰呢?這個駙馬啊,姓薛名紹,為了選這個人物,唐高宗夫婦那可是煞費苦心啊,為什麽說煞費苦心呢?因為這個駙馬,太符合理想駙馬的標準了,有三大優點,哪三大優點呢?第一個優點,他出身河東大族薛氏,他的父親本人就是一個駙馬,而且原來也是一個武將,那咱們說,他的父親是駙馬,她的母親肯定就是公主了,薛紹的母親是誰呢?薛紹的母親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長孫皇後的親生女兒,也就是唐高宗的親姐姐,叫成陽公主。所以你看這個薛紹,他出身革命家庭,而且又是親上加親,這是一個典型的,門當戶對的婚姻,這是第一個優點。第二個優點是什麽呢?第二個優點,是這個薛紹的父母,雖然出身高貴,可是這時候都已經去世了,所以太平公主嫁過去之後,不用費心處理兒媳婦和公婆之間的關係了,不用麵臨婆媳關係的尷尬,這當時也是一個優點。第三個優點是什麽呢?第三個優點啊,是這個薛紹本人,長得非常英俊,而且又年輕,和太平公主是姑舅兄妹,兩個人從小一塊兒玩兒著長大的,有點像《紅樓夢》裏頭,賈寶玉和林黛玉的那種關係,兩小無猜,所以說他們對這個駙馬,可以說是精挑細選啊,而且沒準還徵求了太平公主本人的意見,太平公主對這個駙馬爺,那也是百分之百滿意,那人選確定下來了,再經過一番緊鑼密鼓的籌備。到了開耀元年,也就是公元681年的7月,唐高宗夫婦就為太平公主舉行了盛大的婚禮。
這可是唐朝有史以來,第一場超豪華婚禮,場麵特別的宏大,怎麽個宏大法呢?《新唐書·公主傳》有這樣一段記載,“假萬年縣為婚館,門隘不能容翟車,有司毀垣以入,自興安門設燎相屬,道樾為枯,”這是一段古文,咱們得解釋解釋了,什麽意思呢?婚禮的這個禮堂啊,設在當時的萬年縣的縣衙,萬年縣又是一個什麽樣的位置啊?當時長安城一共下轄兩個縣,一個叫長安,一個就叫做萬年,那如果在萬年縣的縣衙舉行婚禮的話,就相當於咱們今天說,到北京市東城區區政府去舉辦婚禮,這是一個很大的規模。雖然說萬年縣的縣衙,本身已經很氣派,很豪華了,可是還沒有太平公主的婚車豪華呢,太平公主的婚車,開到萬年縣縣衙門口,一看進不去,門窄,車寬,這怎麽辦啊?誰也沒想到的情況,那隻好臨時給唐高宗夫婦打報告了,咱們也知道,唐高宗和武則天嘛,這是一對強人夫妻,這點小事兒,哪能難得了他們啊?一聲令下,拆牆,把牆拆了,不就無所謂門了嘛,是把牆拆了,才讓太平公主的豪華婚車,開進去的。那咱們知道,唐朝有一個習慣,婚禮一般是在晚上進行的,可是當時晚上,又沒有路燈啊,看不見怎麽辦啊?那就點火把吧,從長安城,北邊的興安門出來,一直到長安城南邊的萬年縣的縣衙,挺長的一條路啊,這個火把就點成了一條火龍,火勢很大,把旁邊的槐樹都給烤焦了,所以說啊,這一場婚禮,那雖然不是絕後,可是在當時看來,絕對是空前啊,如果當時就有攝影技術的話,也不用剪輯,也不用特技,直接拍下來,那就是一部大片。
那咱們也知道,中國人嘛,有共同的心理,講究好事成雙,現在太平公主出嫁了,正好前幾年,她的三哥李顯的妃子,因為得罪了武則天,被武則天給餓死了,現在李顯已經當了太子了,身邊還沒有一個妃子呢,那就也在這天,娶一個妃子吧,讓他們這個婚禮和太平公主的婚禮同時進行,那咱們說這一天,給李顯娶來的這個妃子是誰啊?和太平公主同一天結婚的這個三嫂到底是誰呢?她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韋皇後啊,以後她和太平公主,在權力場上爭奪得是你死我活,隻不過這時候,兩個人還都是天真無邪的小姑娘,都在享受著豪華婚禮帶來的幸福感,誰也沒有往後多考慮。
那麽這個豪華的婚禮一過呢,太平公主的少女時代,其實也就結束了,那我們究竟應該怎樣評價她的童年和少年生活呢?我總結了四個特點:第一個特點,作為皇帝的女兒啊,太平公主的生活,從一開始就是和政治緊密相關的,無論是出家,還是出嫁,其實都要遵從父母的政治利益,這是第一點,她的身份決定了,她不可能脫離政治。第二點,雖然說她無法脫離政治,但是在當時,太平公主和政治的關係畢竟還不太密切,也不太直接,有可能的話,父母還是會讓她過上像普通人那樣,平靜而幸福的生活的,他們會嗬護她,所以這第二條特點是,雖然無法遠離政治,但也還沒有直接捲入政治。那第三個特點是什麽呢?第三個特點啊,是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之中成長起來的太平公主,雖然有一定的政治敏感度,但是也還像大多數傳統的中國女性那樣,把一生的幸福主要寄托在婚姻和家庭上,這從她一定要求父母給她找一個駙馬就可以看出來,她是把理想寄托在婚姻和家庭之上。那麽第四個特點,太平公主和年輕時代的武則天一樣,既聰明又潑辣,勇於追求個人幸福,也善於追求個人幸福,這是性格問題,其實也是素質問題。
那這樣的純情公主,經過自己的一番努力,終於嫁給了自己心目中滿意的這個貴族少年了,會不會就像童話故事裏所說得那樣,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呢?從近期內講是這樣,太平公主在婚後一心享受著甜美的婚姻,所帶來的那種快樂感,跟薛紹兩個人夫妻恩愛,而且在如願以償地當上了賢妻之後,很快又當上了良母,沒過幾年,她和薛紹的四個孩子相繼誕生了,那如果不出什麽意外的話,我們都能夠想像,太平公主以後的生活,她的兒子長大了,會給她娶來新一代公主,而她的女兒也可能會嫁給某一個王子,她的生活也會這樣太太平平地過下去。
可是咱們知道,太平公主,她不是一個一般的公主,她是武則天的女兒啊,而武則天走的是一條離經叛道的路,因為她走了這樣的一條路,她也就把自己的兒女都綁到了她的這架戰車上,讓他們漸漸地偏離了自己的軌跡,太平公主也是這樣。其實她的這種未來,當時已經有人有預見了,她在跟薛紹結婚之前,薛紹的哥哥就特別擔心,說太平公主出身太好了,我們薛家恐怕承受不起啊,怎麽辦呢?在這種擔憂的心情之下,薛紹的哥哥就去請教他們薛家的一個老族長,族裏的一個爺爺,就問他,說你看我弟弟,他結這麽一門親事,這是福還是禍啊?我很擔心啊,這個老族長就說了,“帝甥尚主,國家故事,苟以恭慎行之,亦何傷,然諺曰,娶婦得公主,無事取官府,意堪憂也”,什麽意思呢?說皇帝的外甥,娶皇帝的女兒,這是咱們國家的慣例,因此啊,你弟弟薛紹娶太平公主,這可以說是命運決定的,出身決定的,也沒有辦法,而且隻要以後咱們薛家全家,都對這個公主客客氣氣,恭恭敬敬的,應該也不會有什麽大問題,不過呢,老百姓都在說一句話,叫做娶婦得公主,無事取官府,你把這個公主娶回家,以後和官家打交道,恐怕就是不可避免的了,這件事也還真是令人擔憂啊。那咱們說,薛紹的哥哥和薛家這個老爺爺,他們的擔心有沒有道理呢?他們的擔心是非常非常有道理的。果然,就在七年之後,已經和薛紹生育了四個兒女的太平公主,終於被捲入了政治漩渦之中,她的生活即將發生重大的變化,隨之改變的還有她的性格,和整個人生,那麽這是一場什麽樣的變故呢?請看下集,初涉政壇。
第2章 初涉政壇
畫外音: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在中國古代,無論是職業還是婚姻都比較穩定,所以一旦一個人,入了哪一行,或者是嫁了哪一個人,基本上都很難再做調整。但是大唐第一公主,太平公主的婚姻被認為嫁錯了之後,駙馬薛紹就莫名其妙地以謀反的罪名被判了死刑,太平公主又輕易地走上了再嫁之路,那麽究竟是誰認為太平公主嫁錯了人呢?這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呢?這樁婚姻悲劇對於太平公主一生又產生了哪些影響呢?
蒙曼:
上集咱們不是說過了嘛,太平公主,嫁給了自己的表哥,也就是,唐高宗的親外甥薛紹,可是這場婚姻在經歷了七年之後,被認為是嫁錯了,得調整了,隻不過呢,認為太平公主嫁錯郎的,不是公主本人,而是太平公主的母親武則天,這是怎麽回事呢?這件事啊,咱們還得,先從唐高宗之死說起,咱們在《武則天》這個係列裏頭講過,唐高宗死了之後,武則天離皇帝的目標就近了,緊鑼密鼓,幾年時間,她辦了好幾件大事,她廢黜了中宗李顯,當時還叫李哲,軟禁了睿宗李旦,而且平定了南方的徐敬業叛亂,又利用裴炎之獄把朝廷裏頭可能反對她,這些軍政係統這些人,也給肅清了一下,一步接一步,離皇帝的寶座是越來越近,可是咱們也說過,中國古代這是家天下,王朝都是一家一姓的,因此武則天想要,把這個李唐變成她的武周,不僅僅要換皇帝,還要把整個李唐皇族,也得給換一下,她要清洗一下李唐宗室,那怎麽清洗呢,當時武則天她是,利用了一個國家禮儀工程,武則天為了當皇帝,不是要製造輿論呢,當時她的侄子武承嗣,就出來給她幫忙來了,給她偽造了一個寶石,就是拿一塊石頭,上麵刻上,“聖母臨人,永昌帝業,”八個大字,然後謊稱這個石頭是從洛水裏打撈出來的,把這石頭就獻給了武則天了,那咱們知道,根據古代儒家學說,這河出圖,洛出書那可是重大祥瑞,那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標誌,所以武則天對這塊石頭,是非常非常重視,她就把這個石頭,命名為“天授寶圖”,同時根據石頭上的文字,給自己上了一個尊號,叫做聖母神皇,另外她還決定,當年的12月,親臨洛水,來拜受這個寶圖,那麽親臨落水拜受寶圖之後,她還要在明堂裏麵,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這是一係列的國家典禮,為了把這個典禮辦得圓滿,武則天她就要求,所有的刺史、都督,宗室,外戚這些人,在典禮舉行之前的十天,都到洛陽集合,那武則天這個集合令一出來,李唐宗室的人可就緊張了,他們心裏就在想啊,武太後這是想幹嘛啊?她是不是想把我們召集到洛陽,然後甕中捉鱉,然後把我們一網打盡啊,越想越緊張,怎麽辦啊?最後這些宗室一合計,咱們造反吧,造反都有什麽人參與啊?首先就是李唐王朝,前幾代皇帝的兒子、孫子,就是這些男性的後代,那另外呢,唐朝還不流行這種,所謂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種觀念,所以前幾代皇帝的公主,也都給網羅進來了,彼此互通聲氣,都說要造反,造反的這個聲勢,造得很大,可是最後因為叛徒告密,等等種種原因吧,反正這個反,實際上沒有真正造起來,到最後真正起兵的,隻有李貞和李沖一對父子,那這個造反的規模,就小多了,武則天很輕鬆地就把這個起兵給平息下去了,可是咱們說武則天平定了,李貞、李沖父子起兵之後,她會不會就此罷手呢?她不可能就此罷手,因為咱們剛剛說過,武則天當時一個預設的目標,就是想清理一下李唐宗室,她把他們往洛陽去叫,其實也是引蛇出洞,那麽現在蛇好不容易都出來了,還能讓它再縮回洞裏嗎?所以武則天就擴大了肅清的規模,把很多很多宗室都給牽扯進了這個宗室謀反案之中了,牽扯進的人裏就包括,太平公主的駙馬薛紹,以及薛紹的哥哥叫薛顗,那咱們說薛紹和薛顗,都已經下了大獄了,接著就要審了,咱們也在這兒,先考慮一下,這薛紹他到底,有沒有謀反呢?薛紹有沒有謀反啊?這個在史書之中,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記載,第一種記載說,薛紹確實謀反了,這是在《新唐書·公主傳》裏說的,《新唐書·公主傳》這樣說,“琅邪王衝起兵,顗與弟紹,以所部庸調,作兵募士,且應之,沖敗,殺都吏以滅口,事泄,下獄俱死”,什麽意思呢?李貞、李沖父子,起兵的時候,薛紹和薛顗這一對哥倆兒,他們也想呼應,想響應這個起兵來著,為了響應起兵,他們還去招兵買馬,做了好多準備工作,隻可惜李貞、李沖父子,敗得太快,他們還沒有來得及響應,這邊這個事情,就已經平息下來,他們害怕事情敗露,就把當初幫助他們,操持這些具體工作的都吏,也就是一個下級,一個手下給滅口了,企圖掩蓋罪行,那如果按這種說法的話,那他們就是確確實實參與謀反,抓起來是一點都不冤枉。可是按照《舊唐書》,那就不是這個說法,《舊唐書·外戚傳》裏講,薛紹他沒有謀反,說他謀反是冤枉的,它怎麽記?它說,“紹,垂拱中被誣告與諸王連謀伏誅”,是說薛紹這時候被人冤枉,被人誣告。
通過太平公主主動要求招駙馬的舉動,我們可以看出,少年時代的太平公主,不僅活潑聰慧,而且敢於大膽追求個人幸福,這不禁讓人隱隱約約看到武則天年輕時候的影子,那麽誰將會成為武則天的乘龍快婿呢?大唐第一公主的婚禮,又會有著怎樣的不同之處呢?
蒙曼:
唐高宗和武則天開始選駙馬了,他們給太平公主選中的這個駙馬到底是誰呢?這個駙馬啊,姓薛名紹,為了選這個人物,唐高宗夫婦那可是煞費苦心啊,為什麽說煞費苦心呢?因為這個駙馬,太符合理想駙馬的標準了,有三大優點,哪三大優點呢?第一個優點,他出身河東大族薛氏,他的父親本人就是一個駙馬,而且原來也是一個武將,那咱們說,他的父親是駙馬,她的母親肯定就是公主了,薛紹的母親是誰呢?薛紹的母親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長孫皇後的親生女兒,也就是唐高宗的親姐姐,叫成陽公主。所以你看這個薛紹,他出身革命家庭,而且又是親上加親,這是一個典型的,門當戶對的婚姻,這是第一個優點。第二個優點是什麽呢?第二個優點,是這個薛紹的父母,雖然出身高貴,可是這時候都已經去世了,所以太平公主嫁過去之後,不用費心處理兒媳婦和公婆之間的關係了,不用麵臨婆媳關係的尷尬,這當時也是一個優點。第三個優點是什麽呢?第三個優點啊,是這個薛紹本人,長得非常英俊,而且又年輕,和太平公主是姑舅兄妹,兩個人從小一塊兒玩兒著長大的,有點像《紅樓夢》裏頭,賈寶玉和林黛玉的那種關係,兩小無猜,所以說他們對這個駙馬,可以說是精挑細選啊,而且沒準還徵求了太平公主本人的意見,太平公主對這個駙馬爺,那也是百分之百滿意,那人選確定下來了,再經過一番緊鑼密鼓的籌備。到了開耀元年,也就是公元681年的7月,唐高宗夫婦就為太平公主舉行了盛大的婚禮。
這可是唐朝有史以來,第一場超豪華婚禮,場麵特別的宏大,怎麽個宏大法呢?《新唐書·公主傳》有這樣一段記載,“假萬年縣為婚館,門隘不能容翟車,有司毀垣以入,自興安門設燎相屬,道樾為枯,”這是一段古文,咱們得解釋解釋了,什麽意思呢?婚禮的這個禮堂啊,設在當時的萬年縣的縣衙,萬年縣又是一個什麽樣的位置啊?當時長安城一共下轄兩個縣,一個叫長安,一個就叫做萬年,那如果在萬年縣的縣衙舉行婚禮的話,就相當於咱們今天說,到北京市東城區區政府去舉辦婚禮,這是一個很大的規模。雖然說萬年縣的縣衙,本身已經很氣派,很豪華了,可是還沒有太平公主的婚車豪華呢,太平公主的婚車,開到萬年縣縣衙門口,一看進不去,門窄,車寬,這怎麽辦啊?誰也沒想到的情況,那隻好臨時給唐高宗夫婦打報告了,咱們也知道,唐高宗和武則天嘛,這是一對強人夫妻,這點小事兒,哪能難得了他們啊?一聲令下,拆牆,把牆拆了,不就無所謂門了嘛,是把牆拆了,才讓太平公主的豪華婚車,開進去的。那咱們知道,唐朝有一個習慣,婚禮一般是在晚上進行的,可是當時晚上,又沒有路燈啊,看不見怎麽辦啊?那就點火把吧,從長安城,北邊的興安門出來,一直到長安城南邊的萬年縣的縣衙,挺長的一條路啊,這個火把就點成了一條火龍,火勢很大,把旁邊的槐樹都給烤焦了,所以說啊,這一場婚禮,那雖然不是絕後,可是在當時看來,絕對是空前啊,如果當時就有攝影技術的話,也不用剪輯,也不用特技,直接拍下來,那就是一部大片。
那咱們也知道,中國人嘛,有共同的心理,講究好事成雙,現在太平公主出嫁了,正好前幾年,她的三哥李顯的妃子,因為得罪了武則天,被武則天給餓死了,現在李顯已經當了太子了,身邊還沒有一個妃子呢,那就也在這天,娶一個妃子吧,讓他們這個婚禮和太平公主的婚禮同時進行,那咱們說這一天,給李顯娶來的這個妃子是誰啊?和太平公主同一天結婚的這個三嫂到底是誰呢?她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韋皇後啊,以後她和太平公主,在權力場上爭奪得是你死我活,隻不過這時候,兩個人還都是天真無邪的小姑娘,都在享受著豪華婚禮帶來的幸福感,誰也沒有往後多考慮。
那麽這個豪華的婚禮一過呢,太平公主的少女時代,其實也就結束了,那我們究竟應該怎樣評價她的童年和少年生活呢?我總結了四個特點:第一個特點,作為皇帝的女兒啊,太平公主的生活,從一開始就是和政治緊密相關的,無論是出家,還是出嫁,其實都要遵從父母的政治利益,這是第一點,她的身份決定了,她不可能脫離政治。第二點,雖然說她無法脫離政治,但是在當時,太平公主和政治的關係畢竟還不太密切,也不太直接,有可能的話,父母還是會讓她過上像普通人那樣,平靜而幸福的生活的,他們會嗬護她,所以這第二條特點是,雖然無法遠離政治,但也還沒有直接捲入政治。那第三個特點是什麽呢?第三個特點啊,是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之中成長起來的太平公主,雖然有一定的政治敏感度,但是也還像大多數傳統的中國女性那樣,把一生的幸福主要寄托在婚姻和家庭上,這從她一定要求父母給她找一個駙馬就可以看出來,她是把理想寄托在婚姻和家庭之上。那麽第四個特點,太平公主和年輕時代的武則天一樣,既聰明又潑辣,勇於追求個人幸福,也善於追求個人幸福,這是性格問題,其實也是素質問題。
那這樣的純情公主,經過自己的一番努力,終於嫁給了自己心目中滿意的這個貴族少年了,會不會就像童話故事裏所說得那樣,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呢?從近期內講是這樣,太平公主在婚後一心享受著甜美的婚姻,所帶來的那種快樂感,跟薛紹兩個人夫妻恩愛,而且在如願以償地當上了賢妻之後,很快又當上了良母,沒過幾年,她和薛紹的四個孩子相繼誕生了,那如果不出什麽意外的話,我們都能夠想像,太平公主以後的生活,她的兒子長大了,會給她娶來新一代公主,而她的女兒也可能會嫁給某一個王子,她的生活也會這樣太太平平地過下去。
可是咱們知道,太平公主,她不是一個一般的公主,她是武則天的女兒啊,而武則天走的是一條離經叛道的路,因為她走了這樣的一條路,她也就把自己的兒女都綁到了她的這架戰車上,讓他們漸漸地偏離了自己的軌跡,太平公主也是這樣。其實她的這種未來,當時已經有人有預見了,她在跟薛紹結婚之前,薛紹的哥哥就特別擔心,說太平公主出身太好了,我們薛家恐怕承受不起啊,怎麽辦呢?在這種擔憂的心情之下,薛紹的哥哥就去請教他們薛家的一個老族長,族裏的一個爺爺,就問他,說你看我弟弟,他結這麽一門親事,這是福還是禍啊?我很擔心啊,這個老族長就說了,“帝甥尚主,國家故事,苟以恭慎行之,亦何傷,然諺曰,娶婦得公主,無事取官府,意堪憂也”,什麽意思呢?說皇帝的外甥,娶皇帝的女兒,這是咱們國家的慣例,因此啊,你弟弟薛紹娶太平公主,這可以說是命運決定的,出身決定的,也沒有辦法,而且隻要以後咱們薛家全家,都對這個公主客客氣氣,恭恭敬敬的,應該也不會有什麽大問題,不過呢,老百姓都在說一句話,叫做娶婦得公主,無事取官府,你把這個公主娶回家,以後和官家打交道,恐怕就是不可避免的了,這件事也還真是令人擔憂啊。那咱們說,薛紹的哥哥和薛家這個老爺爺,他們的擔心有沒有道理呢?他們的擔心是非常非常有道理的。果然,就在七年之後,已經和薛紹生育了四個兒女的太平公主,終於被捲入了政治漩渦之中,她的生活即將發生重大的變化,隨之改變的還有她的性格,和整個人生,那麽這是一場什麽樣的變故呢?請看下集,初涉政壇。
第2章 初涉政壇
畫外音: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在中國古代,無論是職業還是婚姻都比較穩定,所以一旦一個人,入了哪一行,或者是嫁了哪一個人,基本上都很難再做調整。但是大唐第一公主,太平公主的婚姻被認為嫁錯了之後,駙馬薛紹就莫名其妙地以謀反的罪名被判了死刑,太平公主又輕易地走上了再嫁之路,那麽究竟是誰認為太平公主嫁錯了人呢?這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呢?這樁婚姻悲劇對於太平公主一生又產生了哪些影響呢?
蒙曼:
上集咱們不是說過了嘛,太平公主,嫁給了自己的表哥,也就是,唐高宗的親外甥薛紹,可是這場婚姻在經歷了七年之後,被認為是嫁錯了,得調整了,隻不過呢,認為太平公主嫁錯郎的,不是公主本人,而是太平公主的母親武則天,這是怎麽回事呢?這件事啊,咱們還得,先從唐高宗之死說起,咱們在《武則天》這個係列裏頭講過,唐高宗死了之後,武則天離皇帝的目標就近了,緊鑼密鼓,幾年時間,她辦了好幾件大事,她廢黜了中宗李顯,當時還叫李哲,軟禁了睿宗李旦,而且平定了南方的徐敬業叛亂,又利用裴炎之獄把朝廷裏頭可能反對她,這些軍政係統這些人,也給肅清了一下,一步接一步,離皇帝的寶座是越來越近,可是咱們也說過,中國古代這是家天下,王朝都是一家一姓的,因此武則天想要,把這個李唐變成她的武周,不僅僅要換皇帝,還要把整個李唐皇族,也得給換一下,她要清洗一下李唐宗室,那怎麽清洗呢,當時武則天她是,利用了一個國家禮儀工程,武則天為了當皇帝,不是要製造輿論呢,當時她的侄子武承嗣,就出來給她幫忙來了,給她偽造了一個寶石,就是拿一塊石頭,上麵刻上,“聖母臨人,永昌帝業,”八個大字,然後謊稱這個石頭是從洛水裏打撈出來的,把這石頭就獻給了武則天了,那咱們知道,根據古代儒家學說,這河出圖,洛出書那可是重大祥瑞,那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標誌,所以武則天對這塊石頭,是非常非常重視,她就把這個石頭,命名為“天授寶圖”,同時根據石頭上的文字,給自己上了一個尊號,叫做聖母神皇,另外她還決定,當年的12月,親臨洛水,來拜受這個寶圖,那麽親臨落水拜受寶圖之後,她還要在明堂裏麵,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這是一係列的國家典禮,為了把這個典禮辦得圓滿,武則天她就要求,所有的刺史、都督,宗室,外戚這些人,在典禮舉行之前的十天,都到洛陽集合,那武則天這個集合令一出來,李唐宗室的人可就緊張了,他們心裏就在想啊,武太後這是想幹嘛啊?她是不是想把我們召集到洛陽,然後甕中捉鱉,然後把我們一網打盡啊,越想越緊張,怎麽辦啊?最後這些宗室一合計,咱們造反吧,造反都有什麽人參與啊?首先就是李唐王朝,前幾代皇帝的兒子、孫子,就是這些男性的後代,那另外呢,唐朝還不流行這種,所謂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種觀念,所以前幾代皇帝的公主,也都給網羅進來了,彼此互通聲氣,都說要造反,造反的這個聲勢,造得很大,可是最後因為叛徒告密,等等種種原因吧,反正這個反,實際上沒有真正造起來,到最後真正起兵的,隻有李貞和李沖一對父子,那這個造反的規模,就小多了,武則天很輕鬆地就把這個起兵給平息下去了,可是咱們說武則天平定了,李貞、李沖父子起兵之後,她會不會就此罷手呢?她不可能就此罷手,因為咱們剛剛說過,武則天當時一個預設的目標,就是想清理一下李唐宗室,她把他們往洛陽去叫,其實也是引蛇出洞,那麽現在蛇好不容易都出來了,還能讓它再縮回洞裏嗎?所以武則天就擴大了肅清的規模,把很多很多宗室都給牽扯進了這個宗室謀反案之中了,牽扯進的人裏就包括,太平公主的駙馬薛紹,以及薛紹的哥哥叫薛顗,那咱們說薛紹和薛顗,都已經下了大獄了,接著就要審了,咱們也在這兒,先考慮一下,這薛紹他到底,有沒有謀反呢?薛紹有沒有謀反啊?這個在史書之中,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記載,第一種記載說,薛紹確實謀反了,這是在《新唐書·公主傳》裏說的,《新唐書·公主傳》這樣說,“琅邪王衝起兵,顗與弟紹,以所部庸調,作兵募士,且應之,沖敗,殺都吏以滅口,事泄,下獄俱死”,什麽意思呢?李貞、李沖父子,起兵的時候,薛紹和薛顗這一對哥倆兒,他們也想呼應,想響應這個起兵來著,為了響應起兵,他們還去招兵買馬,做了好多準備工作,隻可惜李貞、李沖父子,敗得太快,他們還沒有來得及響應,這邊這個事情,就已經平息下來,他們害怕事情敗露,就把當初幫助他們,操持這些具體工作的都吏,也就是一個下級,一個手下給滅口了,企圖掩蓋罪行,那如果按這種說法的話,那他們就是確確實實參與謀反,抓起來是一點都不冤枉。可是按照《舊唐書》,那就不是這個說法,《舊唐書·外戚傳》裏講,薛紹他沒有謀反,說他謀反是冤枉的,它怎麽記?它說,“紹,垂拱中被誣告與諸王連謀伏誅”,是說薛紹這時候被人冤枉,被人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