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哪裏有這本事,不過是在一本古書上看到了方子,沈遲和小子按方子上寫的搗鼓出來罷了。”蘇墨給自己和沈遲也倒了一杯葡萄酒說道。


    裏正慢慢喝完杯裏的葡萄酒,猶豫了一下說道:


    “二小子,今天我來是想替村裏人問問有沒有什麽法子能幫村裏人賺點銀子的,如今村裏也就你們家過的日子最好了。”


    蘇墨知道重點來了,他笑著替裏正續了一杯酒說:


    “裏正爺爺來的正好,沈遲前幾天還和我商量說我們家發達了但不能忘了村裏人,畢竟村裏還是有人幫過沈遲一把的。


    隻是賺錢的法子哪裏是那麽容易就想出來的,這不,沈遲和我就想著給村裏把路俢一修,鋪上一層磚頭,這樣村裏人去鎮上也方便些。”


    裏正沒想到沈遲這麽早就打算替村裏做好事了,修路自古以來就是有大功德的事。村裏這路一下雨就泥濘不堪,車子和人都沒法走。裏正自己也曾想著拾掇拾掇,隻是村裏人心不齊,修路又是費銀子的大事,所以一直沒有組織起來。


    如今沈遲準備替村裏人把這路修了,還是修成磚頭路,裏正自然是求之不得的。


    “二小子,修路這事你說的可是真的?這可得花一大筆銀子啊。”


    沈遲點了點頭說“自然是真的。”


    蘇墨在旁邊補充說“裏正爺爺,我夫妻二人雖然掙了些銀子,隻是這修宅子又開鋪子的,手裏的銀子也不多,鎮上的鋪子又是剛開張不久的,還沒回本,所以沈遲出銀子買磚頭,這人手還得村裏人自己出。”


    裏正點了點頭說“這是自然的,修路是全村人的事,總不能靠著你們一家人替村裏把路修好。這樣吧,秋收過了村裏人就都閑了,到時候把村裏人聚起來一起修,不出兩個月應該就能修好。”


    “那就有勞裏正爺爺安排了,我和沈遲年輕,修路需要注意的地方都不知道,裏正若有需要直接找和叔就行。”蘇墨說道。


    “我曉的,墨小子啊,我能看出來你對村裏人其實不喜歡,說實話其實有些人我看著也混的很。隻是我今天來是了受全村人之托,等他們知道你們要修路,村裏人就沒話說了。”裏正看著蘇墨二人說道。


    按理說蘇墨和沈遲根本不用管村裏人的死活的,隻是奈不住村裏人是非多,硬要眼紅沈遲二人的銀子。


    如今好了,沈遲夫妻寧願給村裏修路也不願意給村裏人謀賺銀子的法子,看來是不想顧及一個村裏人的情麵了。其實這樣也好,省的那些老想從別人身上刮下一層肉的壞慫們再出餿主意。


    “裏正爺爺的為人小子自是知道的,隻是這樣一來沈遲就不欠村裏人的情分了。請裏正爺爺把這話給村裏人說清楚,不過以後誰家要是有什麽事沈遲能幫上還是會幫的,隻要不牽扯銀子就行。畢竟要是真牽扯了銀子到時候認真算起來還傷感情。”蘇墨把醜話說在前麵,免得到時候難看。


    裏正喝了一口酒說“我曉的。墨小子,這沈遲娶到你是他的福氣,你二人以後的造化大著呢。”


    “裏正爺爺說的這是什麽話,莫不是喝醉了,看來這酒是不能讓您喝了,來人……”蘇墨還沒說完,裏正就護住酒杯說:


    “誰說我醉了,墨小子不準調皮,我還沒喝夠呢!”


    蘇墨忍著笑恭敬的說“是是是,裏正爺爺您慢慢喝,我和沈遲陪著您喝。”


    裏正心裏這才順了氣。


    ☆、修路


    “鐺~鐺~鐺”


    “怎麽回事兒?村裏的鑼怎麽響了?”青山村正在樹底下乘涼的村民奇怪的問道。


    “是啊, 這都好幾年沒響了,不會是裏正弄錯了吧?”旁邊坐著的一個婦人望著打穀場的方向說道。


    “你們兩個婦道人家別瞎說了,裏正敲鑼肯定是有事情,快些走別耽誤了事。”路上走的一個老人說道。


    青山村裏的人都往打穀場上走去,以往村裏召集起來議事都是在打穀場上進行的,村裏人都習慣了。


    看著人來的差不多了,裏正咳了咳喉嚨說道:“各家各戶的人都來了嗎?沒來的就讓親戚鄰居帶個話, 讓他們知道今天都說了啥,不要耽誤了大家的正事。”


    “知道了裏正,今天有啥事兒啊?咱們村都好幾年沒有這麽大的陣仗了。”嘴快的村民問道。


    “今天叫大家一起是想說個事兒, 這件事兒是造福全村人的大事,所以大家等我說完再說話,別我在上麵說話你們在下麵叨叨,像個娘們兒一樣的。”裏正看著下麵亂糟糟的人說道。


    “知道了裏正。你就說吧大夥兒都聽著呢!”村民們說道。


    “是這樣的, 我們村裏的這條路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修整過了,所以一到雨天就全是爛泥, 村裏人去趟鎮上也不好走。今天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就想讓大家每家湊點銀子修修路,以後我們進出也方便。”


    “裏正,這可不行啊,我家裏可沒銀子!”陳二狗嚷嚷道。


    陳二狗是青山村出了名的懶漢, 家裏田地也不管整天遊手好閑,隻剩下妻兒在地裏勞作養活雙親,所以青山村有誌氣的人都不喜歡他。


    一聽這話,村裏人都嚷嚷起來, 誰家都不肯出銀子。


    “好了,安靜。”裏正敲了敲手裏的鑼大聲叫道。


    “既然你們都不願意出銀子,那就出力氣,每家兩個壯漢不能少。家裏沒有壯漢的婦人來頂,每天給幹活的人送水做飯,你們有什麽意見嗎?”


    “裏正,這村裏人都出力氣了,修路的銀子從那裏來?”說話的是村裏有名望的老人,村裏人都稱陳老太爺,以前在鎮上讀過私塾,為人很是公正村裏人都很尊敬他。


    看到說話的是陳老太爺,裏正的臉色緩和了許多。


    “我知道你們都想知道銀子是從哪兒來的,我今天就告訴你們。這銀子是沈遲夫妻二人專門給村裏人捐來修路的,他們夫妻二人早就商量著要為村裏做些事,今天我去他們家沈遲給我說要出銀子幫村裏人把路修了,就當是還了村裏人早些年照顧他的人情。


    隻是沈遲二人今年才修了宅子又到鎮上開了鋪子,所以手裏的銀子也不多,再說這修路是全村人的事,總不能讓沈遲一家修路咱們全村的人看著,所以我和村裏的幾個族老都商量過了,沈遲家出銀子買磚頭,村裏人出力氣,你們答不答應?”


    村裏人一聽就像炸了鍋一樣吵了起來,有說沈遲仁義的,有說沈遲大方的,有羨慕沈遲銀子多的,還有說沈遲太摳門,不知道幫村裏人賺銀子反而把銀子花到這些沒用的地方。


    蘇墨和沈遲站在樹上看著打穀場上聚集在一起的村民,天氣漸漸暗了,蘇墨和沈遲又站的高,所以村裏人都沒發現他們。


    蘇墨把說酸話的幾個人記下列入自己的黑名單裏,然後悄悄的附在沈遲的耳邊說“你看,現在村裏至少有一半多的人在說你的好了,等修路的時候我在想幾個法子肯定能讓村裏人改變對我們的看法。”


    沈遲被他說話呼出來的氣弄的癢癢的,耳朵迅速染上了紅色。


    “阿墨,謝謝你。”


    蘇墨捏捏沈遲的紅耳朵笑著說“謝什麽,你可是我媳婦兒。走,回家溜疾風去,它估計都要長綠毛了。”


    蘇墨和沈遲悄悄的回到了悠然居,打穀場上裏正和村民還在商量著修路的事情。


    天氣漸漸涼爽了下來,村裏人收了稻米種上了白菜蘿卜之類的過冬蔬菜,地裏也沒有什麽活幹了。修路的事情就被提上了日程。


    修路的磚頭還是從鄰村王家買來的,因為沈遲是熟客,需要的磚頭又多,所以價錢上也便宜了幾分。


    青山村有一百多戶人家,七八百人。這在大青山這一帶算得上是大村子了。定好了吉時,裏正和村裏的幾個族老帶著全村的人祭拜天地鬼神,這是修路必須要做的一件事,不然不吉利。


    全村的牛車驢車集合在一起從鄰村王家運磚頭,村裏的青壯年一部分挑著沙土平路,另一部分拿著大杵子打夯。打夯就是幾個人拉著杵子砸路麵,把路麵砸硬實,這樣路麵不容易塌方變形,夯的實的好路麵走幾代人不是問題。


    青壯年都在幹體力活,婦人和老人也沒閑著,幹著自己能幹的事。


    每隔三四十米的地方就架著一口大鐵鍋,鍋是村民自家帶的。裏麵煮著開水。有些家裏稍微好些的人家還往裏麵放一把茶葉,喝起來既解渴又有味道。


    男人都喜歡搶著喝茶水,這讓其他的婦人心裏不大舒服,第二天也從家裏帶了茶葉煮茶水,實在沒茶葉的人家也在水裏加了一些做飯用的調料,喝起了也算別有滋味。


    飯是大鍋飯,每一家一天帶二斤米或者一斤麵,蔬菜和紅薯南瓜都是不值錢的東西,村民都很舍得。


    裏正媳婦帶著村裏的大小媳婦兒把各家拿來的麵混合在一起,又把蔬菜紅薯分好分給讓她們,保證每一個鍋裏的麵和菜都是一樣的,免得有人心裏不平衡。


    吃飯的時候聚在一起,裏正和幾個老人詢問修路的情況。


    “裏正,磚頭做的路麵就是好,結結實實的又幹淨,我這腳都不敢往上麵放了嘞。”黃小琥吃著饅頭,手裏端著一大碗疙瘩湯笑著對裏正說道。


    “黃小琥看你那德行,這就不敢往路上放腳了!等修好了路你是不是連走都不會走了?”謝康調侃著黃小琥的話。


    旁邊的村民也樂的附和謝康,黃小琥還是憨憨的,任由這些人取笑。


    裏正看著修了一半的路,心情好的不得了,青山村要在自己的手裏走上坡路了,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讓他如何不高興?


    “行了,謝康你說說這路還得多少天就能修好?”


    謝康算了算這些日子做工的情況說“隻要磚頭供得上,大家夥兒不疲怠的話,不出半個月就能修好。”


    裏正算了算日子說“最好趕在天冷之前修好,大夥兒就不用受冷了。”


    楊青山走過來笑著對裏正說“裏正,你就別擔心了,我們村修的這路可是大青山這一帶最好的路了,別的村裏人都羨慕我們村呢。”


    楊青虎搶著接過話說“那可不是,別的村裏人一聽我們村修了新路,有的還偷偷打聽我們村裏沒成親的年輕人,說不定等路修好了我們村還能多幾個新媳婦兒呢!”


    裏正也知道楊青虎說的這事兒,自古以來嫁女就要嫁個好地方,青山村山好水好離鎮上又近,年輕人大多也都實誠,所以隻要家裏不是太差的,都能娶個媳婦來。村裏的姑娘也比別的地方的受歡迎些。


    如今路修好了,去鎮上更方便,家裏吃不完的菜也能拉到鎮上賺幾個油鹽錢了,這些都讓鄰村的人眼熱的很。


    “行了,都別說匡話了。修路這事我們還得謝謝沈遲夫妻,要不是人家出銀子我們也修不起這路。”裏正搖了搖頭說道。


    楊青山笑了笑說“沈遲的情義大夥兒都記著呢,裏正放心。”


    周圍吃飯的人都附和的說著。裏正暗暗點了點頭。


    下午的時候修路的人群發出一陣喧嘩,裏正皺著眉走到喧嘩的地方問道“都怎麽回事?還沒到歇的時候。”


    楊青山笑著提起一隻豬耳朵說“裏正,沈遲那小子從山裏獵了一隻大野豬送到這裏來了,說是給村裏修路的人加餐呢!”


    “哦?我說呢,沈遲什麽時候來的?”裏正看著已經被眾人洗幹淨分成一塊塊的野豬問道。


    野豬淨重至少有三百斤,再加上下水排骨什麽的足夠村裏人美美的吃上一頓,看的周圍的人眼神都綠了。農家省錢,一年到頭隻有在過年和春種秋收的時候才吃肉。修路的時候正是閑暇的時候,所以農家基本都不買肉吃。


    “裏正,沈遲把豬丟下就走了,這會兒估計都到家了。他說這肉給村裏幹活的人添些油水,讓我們做了吃的。”陳二狗看著肉擦了擦口水。


    村裏另一個看不上陳二狗的人嘲笑陳二狗說“二狗子,你一天幹的活還沒女人幹的多,還想著吃肉,你臉皮怎麽這麽厚啊?”


    陳二狗狡辯的說著“你瞎說,我幹的活可多著呢隻是你們都沒看到罷了,在這裏說什麽說?”


    村裏另一個年輕人說道“你怕是回家和媳婦兒在被窩裏幹活幹的多吧,那我們可都看不到的,要不你給大夥兒說說?”


    “哈哈哈哈,趕緊說說”周圍的人都是男子,沒什麽顧及所以笑得很大聲。


    陳二狗得了個沒臉,站在一旁不說話,隻是那雙小眼睛還在不停的看著肉。


    ☆、美人酒賣的很好


    眾人看著裏正, 等著裏正發話。這些野豬肉要是拿到鎮上去賣,肯定能賣五六兩的銀子。


    如今沈遲一句輕飄飄的‘添些油水’就給了村裏人,這還是讓村裏人不怎麽放心。所以大夥兒都看著裏正等他發話。


    “把村裏做飯手藝好的大小媳婦都叫過來。”裏正看了看野豬就知道這一定又是蘇墨那鬼精鬼精的小子想出來的招數。


    “裏正,人都到了。”楊青虎看著漸漸聚到一起的婦人們說道。


    裏正點了點頭對楊青山的媳婦潘氏說道“村裏最大的鍋能做多少斤肉?”


    潘氏算了算說“村裏最大的鍋是廟裏的大鐵鍋,一鍋煮兩隻黃羊沒問題。”


    廟是山神廟,村裏人感謝大山的養育,信奉山神, 所以每年的七月十五都要祭神,把廟裏放了一年的山神抬出來擦去灰塵,請跳儺的人來念經表演儺舞。每個地方的規矩不同叫法也不同, 有的地方也叫“將老爺”。


    祭神後的這天晚上全村聚在一起,手巧的媳婦就會把祭拜過山神的祭品黃羊煮了讓村裏每人都喝口羊湯沾福氣。所以廟裏的鍋分外的大。


    “青山家的你和這些媳婦看著把這野豬肉燉了,一口鍋燉不下就再起一口大鍋,今晚就讓大夥兒好好吃燉肉, 爭取早些修好路,到時候大家夥兒也就能歇歇了。”裏正對周圍的村民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悠然農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洗澡的牛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洗澡的牛奶並收藏穿越之悠然農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