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穀。為天下穀,常德乃足,複歸於樸。】


    “榮”,是比喻尊貴在上。“辱”,是比喻卑賤在下。人若有榮貴,當守之以汙濁,如是則天下歸之,如水流入深穀一般。“榮”、“辱”二字,緊密相連,而且時刻都在變化之中,無論是榮是辱,隻不過是時空的瞬間閃現而已,所以不能固執一端,而以執中為度。


    就顯態物質世界而言,譬如草木之壯為榮,草木之謝為辱。就人世間而言,富貴為榮,貧賤為辱;功名顯赫為榮,默默無聞為辱;受人尊敬為榮,被人欺侮為辱;得之者為榮,失之者為辱,等等。


    但從事物的另一麵來說,凡事得其理為榮,不得其理謂之辱。榮者,是我加之於人,世人皆喜好;辱者,是人加之於我,世人皆厭惡。但人們有所不知,自己所習慣的好惡,所處所遇的境況雖然不同,但在真理麵前,卻是人人平等。雖然暫時受辱,若是得其理,則其辱未嚐不是榮;若是失其理,暫時得榮貴,則其榮未嚐不是辱。


    古往今來,不少盡忠報國者反遭奸臣陷害,為堅持正義反而含寃受辱,好心助人反遭誤解等史例,舉不勝舉。諸如賣身投靠所得的高官厚祿,沽名釣譽所獲的名譽地位,不擇手段所得的榮華富貴等等,皆屬此類。


    榮辱互含,彼此相得,各有其理,相互轉化。榮辱的互變互化,深蘊著辯證之理。往日之榮,未嚐不是今日之辱;今日之辱未嚐不是明日之榮。唯有道德真理永恒。所以聖人貴於得理,不計較榮辱得失,視榮辱為晨露。


    榮辱皆是身外之遇,隻不過是暫短的過眼煙雲,不應生取舍之心,不當起好惡之念。生死富貴,不動其心,名利貨樂,不亂其誌。有道之人,置個人榮辱於度外,以天下之榮為榮,與天下人共其榮,則天下可以保其榮;以天下之辱為辱,與天下人共守其辱,使天下不陷於辱。


    “知榮守辱”之義,“知”者,知世人之所好榮,而我卻不貪不好。“守”者,守眾人所惡之辱,而我不厭不惡,甘心守辱。如此顛倒而行,逆而修之,不好不惡,無心處世,執兩用中,心如立於虛穀一般,穀神就能應而不缺,虛靜空明。聖人之心,容而不有,雖也常遇榮辱之事,但無榮辱之心,聖人心胸寬廣含宇宙,能容天下能容、難容的一切事物,故曰“為天下穀”。既能為“天下穀”,穀神與天地融合,真炁常盈,真德常足。


    “穀神常盈”者,是因為能常虛其心。“聖德常足”者,足之以理也。聖人之德既足,則天下之德亦足,聖人以天下之足為足。天下之德既足,天下一體,萬民一德。故曰“為天下穀,常德乃足。”


    細想天下之事,無不是自虛穀謙下而起。“萬丈高樓平地起”。人能以卑下自處,養謙虛之德,萬事皆可得其榮。常德既足,忘榮忘辱,不好不惡,是謂有道之天下,天下必歸之於樸。故經言“複歸於樸”。“樸”者,渾全未解也。大道本渾全,故以“樸”取喻之。天下既歸於樸,則聖人之心,同於天下人之心;天下人之心,同於聖人之心。聖人與天下人心心相通、相同,心同、理同、德同,而道即同,大道渾全於天下,天地人萬物為一體。聖人之德化至此,可謂天下複歸於樸矣。


    【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製不割。】


    道樸未散之先,就像一根圓木,尚未解開製成器具,故稱之為樸,不以器為名。大道動而散萬殊,形而上之樸既散,而後才化成有形有象的天下器物。此段四句經文,是說大道之用有隱有顯,有陰陽之變動,所以才有雌雄、有白黑、有榮辱等對待。雌雄、黑白、榮辱等等陰陽變化的萬物萬象,都是道樸散化為萬器的應用。


    “樸”者,渾全之木。樸木未被刀鋸斧劈散割之前,可大可小,可曲可直,可長可短,可方可圓,無施而不可。“樸散為器”,既被散割製成器具之後,器之大者不能再小,器之小者不能再大;器之曲者不能再直,器之直者不能再曲;器之長者不能再短,器之短者不能再長;器之圓者不能再方,器之方者不能再圓。欲返其本,再還其樸,則已萬萬不能。


    大道之樸分散以後,則為萬器之用。以此比喻世間萬事萬物,皆同其理。道散則為天地萬物,流為陰陽五行。經中之內涵,其意正在欲使天下保持道樸之不散,使人人還淳返樸。故曰“樸散為器。”


    縱觀顯態世間人們的一切有作有為,及其孜孜所求者,無論是有形的或無形的,無非是物質之“器”而已。皆是遠離大道,舍本逐末,在“雌雄”、“黑白”、“榮辱”等私欲的小圈子裏打轉轉,沉溺在榮華富貴、物質享受的苦海中不能醒悟,陷入陰陰的捆綁中不能解脫。


    “聖人用之,則為官長”。天下之物器,有道器,有凡器,都是大道所化生。器之應用,全在於德,即使一般凡物之器,若是聖人以德用之,則此器已非凡器,而名為“官長”。何為官長?公而無私謂之“官”,主宰萬物為之“長”。“官長”,就是以天下之至公,公於天下;以天下之共宰,宰於天下。聖人以大道為官長之體,以雌雄、黑白、榮辱、知守,為官長之用。故曰“聖人用之,則為官長。”


    大製之聖人,如此“官”之於天下,如此“長”之於天下,則天下自然常德不離,複歸於嬰兒。天下自然常德不忒,複歸於無極。天下自然常德乃足,複歸於大樸。歸於樸,即是歸於道,則天下與道為一,雌雄一誌,黑白一致,榮辱同觀。如此,則太樸之道,不勉而自至。


    所謂“大製不割”,是說聖人以大道製禦天下,無為而為,自然而然,雖宰製而不離於道,不傷割其樸,治身則以無心克製情欲,養性則不害精神。“不割”,就是不離、不害之義。器是道之子,道是器之母;道是器之體,器是道之用。道可以主宰器物,而器物不能主宰道,這就是聖人執本禦末、大製不割之道。假若離開道本,以末為本,以器為體,必然以小害大,以末喪本,梏於形器之小,執於有為之私,永得入於真道。故曰“大製不割”。


    聖人化天下,皆是無為而為,不離於道,不用後天有作有為,如皰丁解牛,操刀遊刃,若然無事而已。


    【本章說解】


    本章經旨,太上反複以“雌雄”、“黑白”、“榮辱”等對立關係,教人認識大道之理,體認大道隱與顯、陰與陽、有與無、體與用等整體觀、辯證觀,以糾偏而成全,以防陷於一端而離道。無中之有,乃是大道之體;有中之無,乃是大道之用。以體言之,雖說無中之有,實則未嚐有也;雖言有中之無,又實則未嚐無也。其體其用,本無方所可求,亦無始終可見。


    大道之體雖不可求,但大道之理卻實存;大道之形雖不可見,但造化萬物之顯跡,則天下處處可見。是故聖人窮其理以盡其道,就其有以探其無,以其無而探其有,以明示大道自然演化的規律。


    人雖為萬物之靈,但也不過是半陰半陽之體,生存在三維空間,受後天識心欲望的種種汙染,先天本性被物塵蒙蔽,故往往失之偏頗,難識大道真全之貌,以致自陷苦海不能自拔。聖人悲憫天下人們隻知顯,不知隱;隻知陽,不知陰;隻求榮,不守辱;隻知雄,不守雌等種種偏差,因此而喪失常德,失去嬰兒之樸,不能回歸太初複無極,所以在本章反複類比,循循善誘,以示人返樸歸根之道。


    本章大旨,在於教人返本還源,複歸自然之道。河上公稱本章命名為“返樸”。所謂“樸”,徐靈胎在《道德經注》中曰:“樸者,不雕不琢,無一物之形,而具萬物之質。散者,離其本真,加以造作之工,一有造作,則隨人所為而成一器,此物不能為彼物,而太樸離矣。”大道之樸本為一,流散以後,則化為萬物;萬物又複返歸為一道,萬又化為一,如此循環往複,運化不息。大道之理,至簡至易,唯一也。故世間愈複雜的東西,離道樸愈遠;而愈簡單、愈質樸的東西,愈接近於道。這是至理。


    世人之心,往往被欲妄陰賊捉弄,認假為真,以假亂真,妄造妄作,越抹越黑,離樸愈遠。返樸歸真,是道家一貫的思想。《莊子》一書中有“鑿開混沌”的寓言,是說南海之帝名“倏(shu)”,北海之帝名“忽”,中央之帝名“混沌”。倏與忽常受到混沌的恩惠,想報答他。說:人們都有七竅,用來觀物、聽聲、飲食、呼吸,而混沌卻沒有。於是便著手為混沌開鑿七竅。自此每日鑿一竅,結果“七日後而混沌死”。這個寓言是對後天識心有為所造成惡果的比喻,是生動而絕妙的形象寫照,也驗證了先輩所雲“有為般般假,無為處處真”這句話的真實不虛。修真人當從此例中深思之!


    人往往都有好心辦壞事的教訓,究其原因,無不是後天識心作為的結果。人的知識總是有限的,即使一個聰明絕頂的人,在自然真理麵前,也實在是微不足道。更何況往往摻雜著私心欲望,行事接物,必然難以符合自然法則,因之往往事難圓滿,甚至碰得頭破血流,也百思不得其解。其實原因很簡單,蓋因喪失了先天道樸之故。


    此章重在言聖人“以無馭有,知彼守此,知子守母”之道,以“知之”為用,以“守之”為主宰。雌雄以剛柔而言,黑白以明晦而言,榮辱以貴賤而言。以嬰兒言其柔,以無極言其虛,以樸言其質,括而言之,皆是指“常德”而言。經中反複類比,以明示大道之理。天下事理,剛不生於剛,而生於柔;明不生於明,而生於晦;貴不生於貴,而生於賤。剛、明、貴三者,皆是物之末也,去道已遠;柔、晦、賤三者,雖也是物之一端,而離道卻近。此即聖人所言“既知其子,複守其母”,“既守其母,其子必歸”之真意。


    所謂“為溪、為式、為穀”者,皆是言真常之德。所言“嬰兒、無極、樸”,皆是人本有之道性。樸可製為器,而器不可為樸。聖人執其本,故為母不為子,為樸不為器,皆是正其本而已。若能固守道本,雖以至剛而決斷天下事,以至明照天下情,以至貴蒞天下賤,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功而不居,何割之有?假若逐子棄母,逐物棄道,必然與道相爭相刃,相割相離,莫之能止,心身尚不能治,何況家國天下乎?


    自然章第二十九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在聖人看來,天下之事,都是自然而然,皆不可有為而作。一芥(jiè,小草)之微,尚且不可妄取,更何況偌大之天下,人力本不可取,亦不可強為。古之聖人,雖有不得已而取,不得已而為之事,雖有“取”之名,但實際上未嚐是有意去取;雖有“為”之名,實際上未嚐有心去為。隻是因為陰陽消長的運轉,世事氣勢之盛衰,自然大道定數之使然,而不得不取,不得不為,並非有心去取去為。譬如虞舜順應自然,以讓而有天下;周武伐紂,以救民於水火,以伐而有天下,此皆非舜帝、周武武之有欲有為。無論舜之“讓有”,或武之“伐有”,其形式雖然有異,其其道卻相同,都是出於“不得已”而為之,並非有心去取,亦非有意去為,一切都是自然運勢的必然,並沒有摻雜個人後天的欲心妄為。這就是“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之義。


    天下朝代的更迭,看起來是人為的有欲奪取,其實其中也有必然的規律。每一個朝代的興衰榮辱,既有時空運轉的氣運之數,也有為政者道德因素的影響。此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下有為之政,都是“不為而不得已,愈為而愈不得已”。


    大道之本體,本是清靜湛寂。奈何世人不知大道真諦,終日隻在有為法中追求,不向無為法中體認。人身難得今已得,本該保身以載道;迷蒙紅塵忘歸路,反致害身失道身。此皆是不守身中清靜無為之神器,妄為妄執之過,故才有此害身失道之患。


    【故物或行或隨,或呴(hou)或吹,或強或羸(léi),或載或隳(hui)。】


    這四句話,是言人的四種不同類型和態度。


    故物“或行或隨”,是指人的處境地位的不同;“或呴或吹”,是說人的感受不同;“或強或羸”,是指人的體質不同;“或載或隳”,是說人的生命運勢、事業成敗的不同。“呴”音吼,張口緩慢噓氣之狀,即俗所稱之“哈氣”,呴氣緩而使人溫暖。“吹”即吹氣,吹氣急使人感覺寒冷。“羸”,瘦弱。“隳”,音灰,毀壞。此段經文是說,不但製天下有自然之道,世間一切事物皆有自然之道。大至國家天下,小至日用家常,乃至人的一行一隨,或呴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皆含有自然道性之理,也都有其各自的個性特征,及其內在的自然規律。所以做人處事,樁樁件件,當思悟其理,不可莽撞妄為,不可強執己見,不可強求一律,而應當尊重人事物的自然屬性,隨時順勢,方合自然法度。倘若強為強執,勉強作為,那樣必然是在行動之間,就有隱患跟隨其後。若欲呴之以暖,必有寒隨之以吹;若欲恃之以強,必有弱者襲之於後;若欲載之以成,必有隳者毀之其敗。此皆是一陰一陽、一正一反互相作用的物力所然,是事理氣勢之不可避免,不以人的主觀意誌為轉移。


    天下之事,隻有無為自然,才是從根本上避免偏差失誤的唯一途徑。一個人無論多麽聰明智慧,隻要動了後天識心,即使你用錦囊妙計,或是用後天有為做得天衣無縫,也仍然不是自然之道,必有違背客觀自然規律之害。這就是人的後天知識及其行為的局限性,此正應驗了常言所說的“人算不如天算”的正確性。


    由此可知,無論治身治家,也無論治國平天下,再好的有為之方,再英明絕倫的治世者,遠不如無欲無為的用中之道。一個智慧的領導者,無論其地位的高低,權利的大小,隻要具備厚德,並能順其自然之道,上不違於天時,下不逆於人事,不動心用神,一切惟以神用,以先天駕馭後天,後天服從先天,則可以歸於自然自在矣。倘若不然,行者必有隨,噓者必有吹,強者必有嬴,載者必有隳。雖欲為之執之,隻圖眼前,不管長遠,一意孤行,陷入陰陽,待到勢極而盡,未有不失敗者。故曰“或行”、“或隨”、“或呴”、“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等句,其義深邃(sui),當參悟之。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此三句,是總結上文之意。


    所謂“去甚”,就是不偏執過分,行執兩用中之道。凡是不循自然之道,妄動妄為,謂之“過甚”。做人處事,皆宜平和,處人以和為貴,財氣以和為生,人身以中和之氣為寶。凡是偏陰偏陽,偏強偏弱,偏剛偏柔,都是“過甚”,皆不合中道,都應當去除之,校正之,使其歸於中正,趨於中和狀態。這種“去甚”的執中之法,雖曰有為,而卻等於無為;雖曰有作,而亦同於無作,因為它合乎道性法度。故可以有無相生,左右逢源,無在不得其宜矣。


    “去奢”,就是棄絕奢侈浮華,不貪圖享受,不貴難得之貨。凡是奢侈者,皆是不識大道,不務真誠,人生之路偏離了正確方向,所以衣食講求奢華,日用過費不節,損失先天福根。聖人之所以“去奢”,在於涵養儉德。人的生活愈儉樸,其德愈厚,其道更真,故聖人去奢而從儉。修身如此,治家治國又何嚐不是此理?


    “去泰”,法令過苛謂之“泰”。聖人去泰,是說聖人治世,不用立法設禁,不用苛政欺民,而是行無為之治,以道德治化人心,不束縛人民的自由,尊重人的天分自性,因勢利導,以導化其歸道成真。“泰”還有驕傲放肆,不安本分,恃強好勝之意。“去泰”,就是要人去掉恃才傲人,自以為是,固執己見等驕傲自滿的心理病態。


    “去甚”、“去奢”、“去泰”之“去”,就是摒(bing)除過分、保持中和之意。聖人處世不為己甚,不過柔,不過剛,以菲薄自安,以簡默自處,此即是“去甚”之義。堅守至誠,不尚奢侈,不慕浮華,不貪求享受,儉樸敦厚,此即是“去奢”之義。處事平實,語言安靜,順天之理,體人之宜,不敢侍傲,不敢占先,此即是“去泰”之義。陸佃在《老子本義》中說:“去甚,慈也。去奢,儉也。去泰,不敢為天下先也,三者乃聖人之有天下也。”聖人能去此三者,靜處中和,無心無為,所以能治人心,能治天下,而大道自歸之。


    【本章說解】


    此章經旨,深誡在上者勿以有為用事,勿妄用神器,以免空耗精神,避免敗失之害。世間事物的自然規律,有的前行,有的後隨;有的輕噓,有的急吹;有的強壯,有的瘦弱;有的安全,有的危險,其中自有其內在、外在的諸多原因,但總不離自然因果規的製約。因此聖人不執己甚,不尚奢侈,不敢占先。天下之大,萬有不齊,錯綜複雜,所以不能以私智強為,隻能順其自然規律,當行則行,當止則止,因事順勢,無為而處。


    自然之道,守之則貴,行之則利。守之者,天德在我,無欲無為,不生敗失之患,所以貴莫勝焉。當行之者,是道則進,順天應人,不起機智之詐,不用後天之識,因事處事,因物付物,如此才能無往而不利。


    經中所謂“神器”者,即被人們稱為“神乎其神”的自然大道也。天地之道,本是無為,萬物自化其中。試觀天地初生之時,乾元資始,陽動而行先;坤元資生,陰來而隨後。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天地陰陽二氣,由伸而屈,吸之則油然而呴;氣之由屈而伸,呼之則悠然而吹。天地之道的一張一弛,才使生氣通暢,萬物滋生。至於萬物在享受天地陰陽二氣質量與數量的多寡不同,所以萬物的稟性剛柔特性也各各有異,或受氣多而精強,或受氣少而精弱,所以才造就了林林總總大千世界的萬有萬異。


    大道生物的特性不同,故有時而伸,氣機蓬勃上升;有時而降,氣機油然下隳。雖千差萬別,但皆是天道之自然,非人力所能改變。非自然,萬物不能形交氣感,不能妙化萬物;非自炁,陰陽二氣不能攝生,日月便不能煥發神光。


    古之聖帝明王,循自然之道,牢握乾符而治天下,文武公卿,秉國政而安社稷,皆是用自然大道之“神器”而造福天下。修道之人,應當處中和,行無為,如能坐臥天然,行藏獨樂,處世待人,應事接物,行住坐臥,言談舉止,即可得自然之妙。終日處於紅塵,心卻能在無欲無為的大自在中,潛修默煉,世俗不顯,近而身心性命,遠則天地萬物,無所不超然,無處不是道法自然。


    聖人待物,皆是去其太甚,而不敢過求;去其奢泰,而不敢過望。心不生爭競,故無盛滿之患;心不謀物,而物性自歸;心不留物,而物自不遠去。天下之物,各有自然之性,豈可用有為去幹擾它?所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皆是順遂物性的自然而已,物來不求,物去不留,心中不落痕跡。物性天然,不可強為,事有適度,不可太過,此即太上聖祖示此“三去”之本意。


    “取天下常以無事”。所謂“無事”者,就是因事物的自然之性而順之,故能得天下萬物之心。這是有為所難以達到的。所以聖人從來都是輔萬物而不敢有為也。


    不道章第三十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佐”,即輔助。“人主”,即君主,泛指一切居於領導地位者。“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此二句,是太上針對春秋戰國時期天下動亂,群雄紛起,諸候爭霸,皆是以“不道之兵”爭奪天下,由此而對後世之訓誡。由此可知,太上一貫倡導道治主義,反對戰爭,怕人民生命塗炭。戰爭是邪惡的產物,有善與不善、侵略與被侵略、正義與非正義之分。


    老子的反戰思想,並非一概“反戰”。在國家尚還存在,天下尚未道化大同以前,養兵以衛國還是必要的。他提出“不以兵強天下”的思想,就是不主動挑戰去侵略別人,這是道德的基本準則。戰爭的目的是以戰止戰,以防禦之戰製止侵略之戰,以正義戰製止非正義戰。這是太上在本章闡述的主要論題。河上公命本章為“儉武”章,意即並非不要“武”,而是要儉用“武”。


    君為天下之主,心為一身之主,國之有君,猶如人之有心。所以君正則國治,心正則身修,此乃自然之理。君正與心正,皆正之於有道,有道則正,失道則偏。故善於輔佐在上者,惟輔之以道德。有道之君,皆是以道德治國,所以天下太平,國泰民安,民無傷患,天下自然歸之。若是無道,以兵戰稱強天下,濫用武力,民遭塗炭,過失天地之和氣,天下必然離亂,此乃自然之理。太上以此警示世人,其意在於要人類樹立愛心,國與國和睦相處,人與人友善相待,則天下永保太平,不會再招致“其事好還”的怨怨相報。


    所謂“其事好還”,是說天道的自然報應規律,從來都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種什麽種子就結什麽果,這是自然界的不變法則。自然界如此,人類社會也不例外,其應絲毫不爽。“天道好還”的規律,不以人的主觀意誌而改變,更不是僥幸所能免。天道有此好還之理,必得此好還之事。若我以兵勢強加於人,人必以兵勢還之於我,這種自種惡因,自食惡果,以牙還牙,以怨報怨之事,天下隨處可見,皆是失道離德,不明因果的必然。


    一國的領導者,絕不可以兵強耀武於天下。今日之強,可能就是明日之弱;今日欺人,明日可能被欺。表現的形式未必相同,但“其事好還”的災禍卻在所難逃。今日世界號稱的超級大國,到處稱雄逞霸,動輒(zhé)狂轟亂炸,惹得天怒人怨。自以為無人敢惹,其結果還是引火燒身,遭到一次“好還”的惡性報應,至今仍然糊裏糊塗,不知自己種下惡果自己償的原因。


    修道之人,若以情欲亂了自己性中之天下,助無明陰魔在心中動起幹戈,此亦是“以兵強天下”。因為不能以道德輔佐心君,導致了體內的六賊共起,陰魔猖狂。於是,身中之國,性中之天下,便一日不得安靜;心中之主人,一刻也不得自在。此是心身內的“好還”之道。觀之於此,則道法、世法之理,均可明白。切不可輕忽了身中天下的“以道佐人君”之事。隻要那顆道心佛性常明,心君常處在道中,身中的太平盛世,必會長久康寧!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上古之時,各君其國,人民渾樸,共安無事之天,焉有戰爭之事?至黃帝時,蚩(chi)尤犯上作亂,於是文有玉帛,武有兵戎;治則用禮樂,亂則用幹戈,才有文武並重。然而有道的君子,惟以道事人主,不以兵而強天下。“師”,即軍隊。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是描述戰爭所帶來的淒涼景象。無論古時的大刀長矛,還是現代的新式武器,都是殘殺生靈的不祥凶器。自古聖人,皆以道為本,以德化民,深戒用兵之事。戰爭是殘酷的,是天下最大的殺人場所,是最大的不道德。無論古今,隻要兵戈興起,戰事紛爭,死傷無數,百姓遭殃。戰事過後,人民流離失所,農事必廢,田園荒蕪,荊棘叢生。故曰“師之所處,荊棘生焉。”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蓋因戰爭都是要殺人的禍事,你殺別人的父兄,別人亦必殺你的父兄。人心思返,天道好還。冤仇相報,理之自然。況且戰爭所在之地,人民罹(li)害;兵過之處,雞犬亦空。戰爭都是以殺人取勝為目的,殺戮過重,死亡必多,血汙大地,枯骨遍野。而且戰爭這種殺氣,必然大傷天地和氣;乖戾之風,必然惹得天怒人怨。因而陰陽失調,雨暘不時,旱幹水澇,頻生凶荒,饑饉而至,民不聊生。這是戰爭殺氣造成的必然惡果。


    戰爭就是災難。凡是兵馬所到之處,兩軍交戰,震撼天地的槍炮聲、喊殺聲,死傷者的慘叫聲,其中所含的嗔(chēn)恨之氣,必蕩然於太空,號啕於天地間,萬姓受苦,眾生蒙難,家破人亡,獸走失群,飛鳥離散,惹得天地齊怒人共怨,造下不可饒恕的罪業。


    所謂“大兵之後,必有凶年”。凶年,就是大災禍降臨的年份。例如大旱大澇,顆粒無收;人民饑饉,賊盜猖狂;瘟疫流行,蟲蝗遍野;地動山崩,怒風暴雨;或無病而死,或妖孽橫生等等。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怪異之災,皆是凶年之驗應。


    凡是凶年,看似偶然,實際上是人類造業的共作共受,是“天道好還”規律的必然結果。人生存於天地之間,與天地萬物息息相關。天道本好生,天地從來都是以慈悲之心養育群生,絕不會無故降災於人類。但天道又至公至道,助善罰惡,賞功懲罪的“好還”規律,卻是鐵麵無私,毫無私情可言。


    人類當前所麵臨的種種災難,都是人類違逆天理,失道喪德,破壞生態平衡,自造罪業所應受的報應。人類若能知迷而醒,修養道德,承順天道自然之理,還天道以善德正氣,天地必以吉祥瑞氣降之於人,這才是人類永得福惠,安享太平的長久之路。


    觀今之人類社會,離失道德已遠,私欲膨脹,胡作非為,不顧天理人倫,我行我素。動則窮兵黷(du)武,殘殺生靈,破壞自然生態平衡。今之人心,惡跡斑斑,社會風氣頹廢,人類的惡心所形成的邪陰之氣,嚴重地幹擾和破壞了天地之和氣,所以天地必以凶年之災還報之。科學家已經探知,多年來地球上氣候反常,災害增加,其原因在於保護地球的臭氧層出現較大漏洞,從而導致了南極冰山加速溶化,海水上漲等反常現象。這些結論雖也有一定道理,但從根本上說,還是人類喪失道德所導致的結果。佛祖說:“世間無偶然,皆是因果大循環。”明白宇宙間這個不變的因果報應法則,人們豈可不畏乎?


    人若不悟真常,不修正道,不明宇宙基本規律,妄作妄為,惡念叢生,怨心難平,三氣難散,心中的刀兵爭戰不休。則荊棘必生於自心方寸之地,魔軍必動亂於自身內環境中,心身自此無寧日。不是心煩意亂,就是疾病叢生,或是運勢不佳等,都是自己招來的麻煩。念慮日日起塵勞,真陰真陽時時消,三田自此而荒蕪,血氣衰盡命難保。這就是人身中的凶年,可不慎乎?


    【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是果而勿強。】


    古雲:“兵貴神速,不貴遲疑。”兵法之用,並非什麽祥事。但有天下國家在,其備亦不可少,以防外敵之侵擾。兵家之事,全在於用之“善”與“不善”。善用兵者,皆是外敵臨門,迫不得已而後用之。


    用兵之善,在於“果而勿強”為妙。“果”者,即果敢之謂。大敵臨門,應當速戰速決,果敢勇猛,迅速取勝。這樣可以減少雙方的傷亡,百姓也少受災殃。


    所謂“不敢以取強”,其意是說,心存善德的人,不敢逞強,假若敵已退敗,就應當鳴鑼收金,不敢窮追猛殺,否則必然殺傷過多,自造殺業,那就不是“善果”。萬物中以人為最貴,所以在戰爭中既要速勝,又要減少傷亡,這才是敵我交戰的“善果”。有道之聖人,皆是行仁義之師,何敢逞殺戮(lu)於片時,更不敢取強威於一己。


    戰爭都是迫不得已之事。聖人對待戰爭,皆是內持不得已之心,外為戰而速決。即使取勝,也是未嚐矜、未嚐伐、未嚐驕、未嚐強,皆是事到臨頭被迫而為之,而絕無好戰之心。“果”,即果敢應敵,速戰速決。戰勝之後,果斷收兵,不逞強勢,不以多殺人為快。比如內遇亂臣賊子叛逆作亂,不得已而用兵治亂時,我兵雖強,也不敢以取強為心;我兵雖勝,亦不敢以取勝而得意。如此,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用不得已之兵,敵人必不會以兵強而加之於我。文中所言“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即是此義。


    用兵“不敢取強”,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即“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


    “果而不矜”者,就是謙卑用兵,知己知彼,不敢輕敵自負,不打無準備之仗。“矜”者,即沒有好兵之念。


    “果而勿伐”者,就是先人後己,不打第一槍,以謙讓用兵,不炫耀武力,不逞能好強。


    “果而勿驕”者,驕兵必敗,順天理而用兵,雖已獲勝,也不敢自恃強傲,窮追猛殺,以免造成無端的傷亡,違背天理好善之德。


    “果而不得已”者,兵之所用,不主動挑起戰爭,不能有鬥勝取強之心,而是入敵已病臨城下,不得已而用兵。


    “果而勿強”者,是說用兵果敢,但不敢以強兵而欺淩,至誠守善,不敢殘暴。


    以上“五果”,皆是太上告誡天下:即使兩軍交戰,也不敢用逞強之道。不僅用兵如此,做人處世,麵對萬事萬物,乃至修德養性,又何嚐不是此理呢?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物壯則老”,這是自然界的基本規律。花紅到極點時則謝,草木壯極後則枯,人壯年之後則衰老,此乃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則。一切生物自生至壯,由壯至老,由老至死,完成物的周期循環。這種生、長、壯、老、死的演變程序,反映了生物界的普遍法則。


    為何物壯則老?其中內涵著陰陽消長的因素。它反映了陽極陰生的道理。正像日中正午,陽氣俱足,是為壯時;待到太陽西移,陽氣漸消,陰氣漸生,由壯至老;直至日落西山,夜幕降臨,純陰之時,萬物俱息,由老至死。


    太上以“物壯則老”的自然現象,教人行事不可逞強,其理猶如物壯則老,違者就不符合道性。大道之體本柔弱,大道之用貴中和,太過與不及,都不符合中道。此即所謂“物壯則老,是謂不道”。


    “不道早已”,“已”即完結,終了,死亡。天地間一切萬物,皆是有生必有幼,有少必有壯,有壯必有老,有老必有死,這是物理之勢然。物之理如此,用兵之事,做人處事,其理同然。用兵之道,兩軍對陣,生死存亡,驚天動地,危及萬生萬命,牽涉不小。倘若以矜伐驕詐之心,用強欺弱,則必然勢極必反,太過必傷,勝亦不能久持,強也難以久立。這與“物壯則老”的理勢相同,所以謂之“不道”。


    所謂“不道早已”,意即多行不義必自斃,不行大道必早夭。這個道理不僅用兵如是,自然界的萬物萬類亦如是。作為有靈性的人類,處世應俗,待人接物,時時處處,無不是此理。自古聖人以有道用兵,所以不壯、不老、不已,故能久立不敗之地,無敵於天下。


    修道人常能涵養道德,處事執兩用中,不逞強好勝,養太和之氣,身中的陰陽平衡和諧,真陰真陽不斷升華。始則可以抑製延緩“物壯則老”的自然過程;繼而逆修陰陽,以陽克陰,達到純陽之體,複歸到先天無極狀態。由凡軀之體,再造成金身;由受陰陽製化的“我命由天”,返歸為跳出陰陽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完成由“不道早已”到長生久視的過程,從而進入道境。這是人類改變“物壯則老,不道早死”的唯一途徑。


    【本章說解】


    本章以用兵而喻道,以戰事之理喻作人。


    “不道”之理,不僅用兵者當戒,世人不道德之行為,更應當警戒。人生一世,有如水麵之浮泡,有如旅店之過客,有如電光石火,轉瞬即逝,住世能有幾日光景?故應萬分珍惜來之不易的人身,不敢以七情六欲自我作賤,不可以無盡的煩惱傷殘自性,不可貪迷世俗而迷失回歸之路,更不敢逞強好勝,以強淩弱,無故屠殺生靈。一個向善之人,當念念存誠,心心在道,事事講德,無欲無為,求生死性命之根本,修無為自然大道。修之日久,大道自然不負苦誌人。


    所謂善者,即有道也。矜者自恃,伐者自誇,驕者自是,三病一源。知其病而能自克者,非有果敢精神不能奏效。修道之人,最忌恣貪聲色,最怕心性馳騁好遊,天空海闊,人我山高,終日竟夜,心被雜念所纏。閑心沒少操,閑事沒少做,惟不作以道輔佐人主心君之事,不去修養道德,涵養心性,這無異是白白浪費生命。


    修真人若有“逞強”之心,動止行藏,皆是不道不德。此等不道之心,名為修道,實為害道,自誤前程,即使聖人終日守傍,亦不能救其“天道好還”之患。修道之人,悉當言下徹悟,早日明悟了卻生死之道。不但今生超然物外,而且生生世世不入邪徑,這樣才能永得真道。


    恭聞三皇盛世,以道化民,以德教天下,無有“早兵”之用,不操機智籌謀。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各盡其道。故天下以道歸之,所以盛世和熙,人民純樸,上下無為,天下歸於一道。天下一道,即是天下一心;天下一心,則無形之兵器,不用而有餘;無名之將士,不戰而自勝。以此觀之,百倍勝於有形之兵強天下。


    經文中所謂“不道早已”,比如春秋以來,“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之戰,殺人盈城”。故孟子有“春秋無義戰”之論。秦漢以來,治亂的形式不同,得失雖然不一,但都在“不道”之列。凡是“不道”者,皆是不順天理,而是以力勝人,所以“好還”之果不能避免,這便是後世戰爭災難不斷的根本原因。


    此章經旨,重在“不以兵強天下”一句。若以兵強天下,何道之有?用兵之道如此,做人之道亦如此。人若放縱自己,以力勝人,恃才傲人,仗勢欺人,以貴輕人,持富賤人,以智巧詐人等等,此皆是失道喪德的“不道”行為,必遭天道“好還”之報。待到災凶報應臨身之時,則悔之晚矣!


    貴左章第三十一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道德經講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淨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淨師並收藏道德經講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