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聽著,仿佛不認識綠竹一樣,她這是什麽時候變得這樣子胡作非為,膽大包天的,揚起手來想要打她,可看著她一身狼狽卻仍舊倔著腦袋,又下不去手。
“我說剛才怎麽總瞧著王大夫不對勁呢,敢情你們倆把人家王大夫也算計上了!要不是王大夫說讓我們去縣裏,你是不是還想瞞著我?”宋氏有些激動地拍著胸口。
綠竹低頭不說話,沒有否認,的確,如果不是這樣,她的確會把這事一直瞞著。
看她這樣,宋氏又是被氣得呼吸不暢,深呼吸了好幾下才苦口婆心地跟她說,“你不願意嫁去張家,你跟爹和娘說一句,娘總不會不顧你感受就把你嫁過去的啊,可你這樣子,以後還哪有好人家要你啊!真是氣死我了。”
綠竹抬起頭來,直直地看著她的娘親,“我跟娘說了,娘真的會答應不應這門親事嗎?爹和娘那天夜裏的話我都聽見了,對你們來說,這或許是一件好親事,可對我而言,那就是個火坑!”
“就因為張荀有意中人這事?娘不是和你說過了嗎?讓你爹去打探消息,要真是那樣,爹娘也不會將你往火坑裏推的!你這是不相信你爹和你娘我啊!”說到這宋氏顯然有些激動。
麵對宋氏的譴責,綠竹有些不敢看她,“可是,這事哪裏是爹能打探得出來的?這可是事關人家姑娘清譽的事,爹不可能打探得到消息的。沒有確切消息,娘最後還是會應了這門親事的,難道不是嗎?我就是明白這個,才會出此下策的。”
宋氏頓時有些語塞,“你是翅膀硬了,會飛了,連娘的話都不聽了!”
“娘,隻要您不讓我嫁去張家,我以後什麽都聽你的!”綠竹哀求。
宋氏就不明白了,閨女為什麽那麽不願意嫁給張荀,那張秀才可真的是一表人才啊,哪家姑娘不盼著嫁給他?偏偏自個閨女想不開。
“你該不會是喜歡上別的人了吧,要不然怎麽連張荀都看不上?”宋氏瞪著眼睛,仿佛要把綠竹盯出個洞來,不容她說一句謊話。
綠竹很無奈,“娘,你想到哪裏去了,我隻是純粹不想嫁給他。他既然心裏藏著一個人,家裏給他安排的親事,卻又不敢反抗,他要是一條心堅持著非那心儀的姑娘不娶,我還會敬他是條漢子。可他卻那樣的懦弱又自私,無端辜負了一個好人家的姑娘。我看不起他!”說著竟是怒極,似要把上輩子的憋屈都發泄出來。
宋氏狐疑地看著綠竹,“你怎麽對張荀還有他的事知道得那麽清楚?你老實告訴我,你真的對那張荀沒有一點那心思?”
綠竹見她娘這樣,無奈放了狠話,“除非我死,要不然我這輩子都不會嫁給他!”
呸呸呸,宋氏呸了幾下,“好端端的說什麽死不死的,你不要命,你娘還要你呢!”
說著又把懷疑的目光落在她身上,“你身上的傷該不會也是你自個弄出來的吧?”
綠竹心裏咯噔一下,但仍舊強自保持著鎮定,“娘,你說什麽呢?你都看見了,我不僅手傷了,腿也崴了,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罪受嗎?這事恰巧發生了,這也是老天爺的天意。”
宋氏眯了眯眼睛,“沒有最好。”心裏對推了張家的親事原本還有些遲疑,此時卻將這一絲遲疑都給去了,秀才公的嶽母再好,那也沒有自家閨女來得重要。
綠竹小心地看著她娘,“娘,那和張家的親事?”
“什麽親事?我怎麽沒聽說過?黃媒婆今天還沒上門來,本來還想著將它拖一拖的,現在不用想了,直接推了。”宋氏沒好氣地說道。
綠竹不禁喜盈於色,宋氏卻用一句“不過”把她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不過,你現在就得和娘走縣裏一趟,做戲做全套,回來也就說縣裏的大夫給了好藥,花了好些銀子,你這手過個個把月就能好了。還有,回頭跟著你娘我上王大夫家去賠禮道歉,你算計了人家,也算是壞了人家的名聲,怎麽也得誠心去道個歉。”宋氏想東西比較周到。
她頓了頓,想了想,“那救你下山的黃大嬸,還有冬至,也該好好謝一謝他們。”
綠竹自認不及她娘想得周全,隻好唯唯諾諾地應了。
坐著村裏黃大叔的牛車上了趟城裏,讓他在城門等著,母女倆去了醫館,開了兩包藥,又順道去了一趟錦繡閣,把綠竹受傷短期內做不了繡活的事說了。而後才拎著藥去和黃大叔匯合回村子裏。
進了村子,一路上不時有人關心綠竹的情況,宋氏按照想好的,告訴他們花了大價錢在一德堂買了好藥,大夫說個把月就能好全了,也多虧了王大夫處理得好,又送去得及時才能有機會能好。
綠竹在一邊聽著,覺得她娘真的是厲害,方方麵麵都顧及到了,一張嘴更是利索,她自愧不如。
上輩子她十五出嫁,十九去了,在張家的四年光景都隻想著做刺繡賺銀子給張荀讀書,還有侍奉公婆,說不上毫無長進,卻也沒成長多少,還是太傻太天真。
想想自己居然就這麽為了不讓他們好過,在張荀的新婚之夜上吊,說好聽點是有氣性,說難聽點是不成熟,衝動,卻也不想想在家鄉的爹娘。
她那時還年輕,也沒個孩子傍身,其實若是她想得開一點,大可以和張荀和離,去重新過想要的日子,想來張荀也不會不同意,畢竟少了她,就能少了個礙眼的存在。
這回的事也一樣,她那樣子橫衝直撞,不計後果,傷心的也隻有她的爹娘,其他不關心她的人,可不會為她掉一滴眼淚。想想,上輩子得知她的死訊之後,她的爹娘該有多傷心啊!
唉,她這重活了一輩子,是該真正地長大了。
作者有話要說: 餿主意自然是一秒就破了→_→
☆、道謝
趙鐵柱傍晚時才回來,在村口得知女兒摔了一跤,手受傷了,還挺嚴重,頓時腳步不停地往家趕,看著母女倆沒有一點憂慮的神色,倒也沒那麽急了。
宋氏自然不可能什麽都告訴他,隻是說女兒受傷了,去了趟縣裏,討了些好藥,個把月應該就能好全,讓他別擔心。
綠竹她爹頓時鬆了一口氣,宋氏於是問起他今天進城裏有什麽收獲,趙鐵柱沒有意外地說沒打聽到。
宋氏也早有心理準備,和他說了,“如今女兒腿也崴了,手也傷了,雖然大夫說是個把月能好,可誰知道呢,我看這和張家的親事還是別結了。人家本來也是看中了咱家綠竹的繡藝,她這手以後要是好不了,別到時候親家沒做成,倒成了冤家了。倒不如一開始便不答應,免得以後竹丫頭受欺負。”
“可是,可是,”趙鐵柱撓頭搔首,有些急,“我看張家人也不是那樣勢利的人,這親要是結下來了總不至於反悔的,這秀才公可是注重信譽和名聲的。而且,如果竹丫頭的手真的好不了了,我擔心她以後找不到比張家更好的人家。”
說的也是,宋氏其實也在擔心這個,要不然她今天也不會特意走這一趟縣裏,裝模作樣地抓了藥,還大張旗鼓地告訴村裏人,綠竹得了好藥,這手能好全。
可這信的人有,不信的人自然也有。不管怎樣,也隻有等綠竹的手好了,給大家夥看看,這才能消除大家夥的疑慮。屆時,什麽好人家沒有?她就不信了,除了那張荀,就沒有好人家了!
而且,那張荀也不見得有多好。
宋氏想了想,歎氣,“其實,仔細想一想,就算竹丫頭的手沒受傷,那張家也不算得什麽好去處。說白了,現在他們家貧,看中了咱家閨女的手藝去給他們賺錢來供那張荀,畢竟他以後的花銷隻會越來越大。雖然這無可厚非,咱想要以後沾光,現在就得付出,可想到女兒被當成了賺錢工具我就納悶。
且,如今雖然隻是小道消息,可這張荀沒結親心裏就有別人了,以後能不能和咱閨女好好過日子還真難說。別以後女兒熬成了黃臉婆,他卻高中了意氣風發,那話本子裏榜下擇婿,拋棄發妻的故事還少嗎?咱得為閨女好好考慮考慮。”
趙鐵柱訥訥,他本來就嘴笨說不過媳婦,而且宋氏說的也的確有道理,隻好幹巴巴地來一句,“也不是所有讀書人都這般忘恩負義的。”
宋氏斜了他一眼,“話是這樣說沒錯,我也沒打算一竿子打死所有人,隻是這張荀他現在就有點苗頭了,我是信不過他的。你且再等上個兩三日,看看那趙桂花是不是還派媒人上門來催?估計出了這檔子事,懸得很。”
趙鐵柱無言,隻一個勁地歎氣,說著可惜了,可惜了。
一旁聽著的綠竹卻是越來越佩服她娘了,那可真是慧眼如炬,料事如神啊!那張荀可不就是這樣嗎?
上輩子她娘大約是不知道張荀有相好的事,這才把她嫁去張家,畢竟他如今就是稟生,日後高中的機率很大,誰都想以後能沾一沾光。幸而,這輩子回來得早,被她這麽一攪和,這親事是要吹了。她娘可是向來說一不二,答應了她的就不會反悔。
這趙鐵柱如何在家等著黃媒婆再次登門暫且不提,就說第二日,宋氏提上兩包點心,拉上綠竹上王大夫家去賠禮道歉加道謝。
“都是咱家閨女不懂事,沒得帶壞了桂梅,害王大夫左右為難,我已經打過她了,還望王大夫原諒她,王大夫的醫術我是很相信的。”宋氏歉意地說道。
王大夫昨兒個也從桂梅那知道了她們這麽做的因由,想出這主意來的綠竹固然不對,可自家閨女要是不答應,這也成不了事,且他如果不為所動實話實說、當場拆穿的話,這事也是不成的。因而,說到底,雙方都有錯。
“趙家娘子別這麽說,咱閨女也有做得不對的地方,我將錯就錯為她遮掩也是不對,趙家娘子別怪我們就好。”說著拉了把一旁的桂梅,“還不來和你嬸子道個歉。”
“對不起,嬸子。”桂梅低頭小聲地說著。
見此,綠竹也向王大夫說,“王叔叔,對不起,我不該想出那等主意,還把桂梅拖下水的,請你原諒。”
王大夫點點頭,“好好好,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叔叔原諒你了。”
綠竹笑了,“謝謝王叔,”遲疑了下,她又問桂梅,“桂梅,我們還能做朋友嗎?”
她有些忐忑,畢竟和桂梅之間的友誼她還是很珍惜的,也怕這次她和張家的親事沒成,趙嬸子會把目光放到桂梅身上,她是她的好朋友,她可不能做坑她的事。
昨兒個她爹已經教訓過她了,桂梅也曉得利害,真心知錯。至於綠竹,這事說開了,她仍舊和她做朋友。於是點頭,“做啊,幹嘛不做,你個負心漢,還能不要我不成?”
綠竹趕緊討饒,兩個大人見了也笑了。
這事就這麽過去了,王大夫那邊需要綠竹親自出麵,黃嬸子還有徐冬至那邊卻不用,她的腳還傷著呢。隻她娘帶上果子雞蛋之類的上門去謝過就好。
說到徐冬至,山裏那次還是綠竹頭一回見他,聽她娘說他家是個獵戶。他爹在他還小的時候進山死在了大蟲爪子底下,她娘抑鬱成疾,沒過多久也跟著去了,現如今家裏就他和他奶奶兩人。徐冬至今年十八了,子承父業,也是個獵戶,興許是打獵危險,至今還未說親。
因他家在山下,他又是經常出入山林,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而綠竹先頭跟著錦繡閣的師傅學藝,在縣裏住了好些年,平常回家時間少,待到十四要說親了這才回得家來長住。因而,兩人先前從未見過。就是上輩子綠竹成親以後一直關在張家做繡活,極少出門,對他也沒關注,因而認不得。
就上回來看,這徐冬至是個沉默寡言的,人品如何還要細看,不過能夠幫她應該也差不到哪裏去。隻是,不知為何,他那繞著她手腕那一眼,總讓她覺得他知道點什麽。隻要一想到自己這衝動幹的壞事被一個外人知道了,綠竹就睡不安穩。
可她近段時間都被她娘掬在家裏養傷,就算能出門了,她一個女孩子家也不好私下裏去找他,更何況能不能找得著還挺難說。萬幸,她打聽了一下村子裏的八卦,村裏的人頂多是惋惜了好久她的手腕,歎息她失了門好親事,當然也有幸災樂禍的,可到底沒有關於她自編自導自演一出慘劇的流言,這讓她鬆了一口氣。
也是,那人看著也不像是個會八卦的,嘴巴嚴實得很。
至於和張家的親事,後來她爹等了三日,都不見那黃媒婆上門來,問了以後才知道這門親事張家那邊不打算做了,可對他們趙家卻沒個說法!她爹很是火大,叫囂著要去張家要個說法,可到底被她娘給拉住了。
“這事本來就沒有說定,八字還沒一撇呢,你這樣子鬧上去還不是要讓你閨女難看!最後吃虧的也是咱家綠竹,你可別壞了她的名聲,就當這親事沒提過吧!”這是她娘的原話。
她爹被勸住了,可到底意難平,她娘也是一樣,可理智還在,眯著眼睛道,“這事交給我,咱可不能讓咱閨女吃虧。”
這時候的宋氏顯然忘記了這親事還是自個閨女親手搞砸的,讓她家吃個悶虧,可以,但也不能叫張家的好過。
沒過幾日,村裏就傳出了流言,說張荀他是有心上人的,是城裏頭的姑娘。
有人就問了,他家不是早前在給張秀才說親嗎?
嘿,李家的,這你就不懂了吧,這城裏頭的姑娘哪是那麽容易討得著的,可這村裏頭的姑娘可就不同了,能幹,像鐵柱家閨女那樣能賺大錢的誰不稀罕?
有人又說,這親事不也沒成嗎?你們少說兩句吧!
俺還不是替綠竹那姑娘不值嗎?這本來八字還沒一撇的事,被你們拿來說來說去,卻不見你們說這張家的不厚道,勢利眼,而且這秀才公如果真有意中人了,還要人家好姑娘嫁過去,這不是坑人嘛?
是啊,是啊!我看綠竹這丫頭就很好,她這手不也說了能治好嗎?可這張家的……說話的人搖了搖頭。
剛把獵物拿到鎮上賣完回來的冬至,路過時聽了這麽一耳朵,皺了皺眉頭,啥也沒說就從村口旁的一條小道家去了。
張家裏趙氏如何苦不堪言,又是如何對交好的隔壁李嬸子疑神疑鬼的,這些暫且不提。
就說綠竹這,桂梅上門來看她時,悄悄問了,“這事是你放出來的風聲?”
綠竹也沒瞞她,“是我娘說出去的,她也是為我這事氣不平。”
桂梅沉默了一會後,欲言又止。
綠竹放下手中的絡子,“你有什麽想問的想說的都說出來吧,咱們是朋友。”
“你真的不後悔嗎?外頭的人先前說的話,實在有些難聽。”桂梅偷偷覷著她的臉色問。
綠竹搖頭,“我不後悔,這嘴巴長在人家身上,別人怎麽說我管不了,可事情是好是壞隻有我自個清楚。”
說著又把先前她娘跟她爹說的話說了出來,想著打消她對張荀的那點心思,她親身體會過了,那不是一處好去處。至於聽不聽得進去,就要看桂梅自己了。
畢竟,她幹預不了她的想法和選擇,隻能盡可能地提醒她。若她一意孤行,她也沒辦法。隻是,桂梅和她不同,她頂多對張荀有著妻對夫的期盼和憧憬罷了,而桂梅顯然是對他有些曖昧心思的,如果真嫁給了他,以後隻會傷得更慘。
她憂心地看著桂梅,桂梅察覺到了,臉蛋一紅,丟下一句“我改日再來看你”就走了。
☆、心態
話說,綠竹和張家的親事沒說成,她爺奶知道以後,馬上叫她爹娘回去問話。她爹和大伯趙鐵栓在小姑母出嫁以後就分了家,爺奶跟著大伯,和他們二房的不一塊。
她娘多會說話的人啊,話裏話外自然都是向著綠竹的,也因此,和她爹一樣脾氣的她爺也嚷著要找張家的理論,而她奶則把張家的祖宗十八代都罵了個遍。最後好歹被兄弟倆,還有兩妯娌給勸住了。
可到底心中不忿,要不是後來關於張荀有意中人的事情傳出來,村裏風向變了,兩老估計還得鬧一陣子。
不過,村裏人,包括她爺奶,都說的是張家和趙嬸子做得不地道,罔顧兒子心願去娶媳婦,鬧得大家都不愉快,可沒人說張荀的。
趙嬸子也乖覺,索性自個抗下來,隻當兒子一概不知。而張荀一直在縣裏讀書,見不著人,大家夥也都是信了張荀是不知情的,因而都沒把戰火燒向他,隻讓趙氏背負了罵名。
綠竹知道以後,皺了皺眉頭,倒沒說什麽。隻希望他們家別禍害別的好姑娘就好,譬如桂梅。
今日,她大伯母李氏領著堂姐青梅、堂妹青荷上門來看她。
“我說剛才怎麽總瞧著王大夫不對勁呢,敢情你們倆把人家王大夫也算計上了!要不是王大夫說讓我們去縣裏,你是不是還想瞞著我?”宋氏有些激動地拍著胸口。
綠竹低頭不說話,沒有否認,的確,如果不是這樣,她的確會把這事一直瞞著。
看她這樣,宋氏又是被氣得呼吸不暢,深呼吸了好幾下才苦口婆心地跟她說,“你不願意嫁去張家,你跟爹和娘說一句,娘總不會不顧你感受就把你嫁過去的啊,可你這樣子,以後還哪有好人家要你啊!真是氣死我了。”
綠竹抬起頭來,直直地看著她的娘親,“我跟娘說了,娘真的會答應不應這門親事嗎?爹和娘那天夜裏的話我都聽見了,對你們來說,這或許是一件好親事,可對我而言,那就是個火坑!”
“就因為張荀有意中人這事?娘不是和你說過了嗎?讓你爹去打探消息,要真是那樣,爹娘也不會將你往火坑裏推的!你這是不相信你爹和你娘我啊!”說到這宋氏顯然有些激動。
麵對宋氏的譴責,綠竹有些不敢看她,“可是,這事哪裏是爹能打探得出來的?這可是事關人家姑娘清譽的事,爹不可能打探得到消息的。沒有確切消息,娘最後還是會應了這門親事的,難道不是嗎?我就是明白這個,才會出此下策的。”
宋氏頓時有些語塞,“你是翅膀硬了,會飛了,連娘的話都不聽了!”
“娘,隻要您不讓我嫁去張家,我以後什麽都聽你的!”綠竹哀求。
宋氏就不明白了,閨女為什麽那麽不願意嫁給張荀,那張秀才可真的是一表人才啊,哪家姑娘不盼著嫁給他?偏偏自個閨女想不開。
“你該不會是喜歡上別的人了吧,要不然怎麽連張荀都看不上?”宋氏瞪著眼睛,仿佛要把綠竹盯出個洞來,不容她說一句謊話。
綠竹很無奈,“娘,你想到哪裏去了,我隻是純粹不想嫁給他。他既然心裏藏著一個人,家裏給他安排的親事,卻又不敢反抗,他要是一條心堅持著非那心儀的姑娘不娶,我還會敬他是條漢子。可他卻那樣的懦弱又自私,無端辜負了一個好人家的姑娘。我看不起他!”說著竟是怒極,似要把上輩子的憋屈都發泄出來。
宋氏狐疑地看著綠竹,“你怎麽對張荀還有他的事知道得那麽清楚?你老實告訴我,你真的對那張荀沒有一點那心思?”
綠竹見她娘這樣,無奈放了狠話,“除非我死,要不然我這輩子都不會嫁給他!”
呸呸呸,宋氏呸了幾下,“好端端的說什麽死不死的,你不要命,你娘還要你呢!”
說著又把懷疑的目光落在她身上,“你身上的傷該不會也是你自個弄出來的吧?”
綠竹心裏咯噔一下,但仍舊強自保持著鎮定,“娘,你說什麽呢?你都看見了,我不僅手傷了,腿也崴了,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罪受嗎?這事恰巧發生了,這也是老天爺的天意。”
宋氏眯了眯眼睛,“沒有最好。”心裏對推了張家的親事原本還有些遲疑,此時卻將這一絲遲疑都給去了,秀才公的嶽母再好,那也沒有自家閨女來得重要。
綠竹小心地看著她娘,“娘,那和張家的親事?”
“什麽親事?我怎麽沒聽說過?黃媒婆今天還沒上門來,本來還想著將它拖一拖的,現在不用想了,直接推了。”宋氏沒好氣地說道。
綠竹不禁喜盈於色,宋氏卻用一句“不過”把她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不過,你現在就得和娘走縣裏一趟,做戲做全套,回來也就說縣裏的大夫給了好藥,花了好些銀子,你這手過個個把月就能好了。還有,回頭跟著你娘我上王大夫家去賠禮道歉,你算計了人家,也算是壞了人家的名聲,怎麽也得誠心去道個歉。”宋氏想東西比較周到。
她頓了頓,想了想,“那救你下山的黃大嬸,還有冬至,也該好好謝一謝他們。”
綠竹自認不及她娘想得周全,隻好唯唯諾諾地應了。
坐著村裏黃大叔的牛車上了趟城裏,讓他在城門等著,母女倆去了醫館,開了兩包藥,又順道去了一趟錦繡閣,把綠竹受傷短期內做不了繡活的事說了。而後才拎著藥去和黃大叔匯合回村子裏。
進了村子,一路上不時有人關心綠竹的情況,宋氏按照想好的,告訴他們花了大價錢在一德堂買了好藥,大夫說個把月就能好全了,也多虧了王大夫處理得好,又送去得及時才能有機會能好。
綠竹在一邊聽著,覺得她娘真的是厲害,方方麵麵都顧及到了,一張嘴更是利索,她自愧不如。
上輩子她十五出嫁,十九去了,在張家的四年光景都隻想著做刺繡賺銀子給張荀讀書,還有侍奉公婆,說不上毫無長進,卻也沒成長多少,還是太傻太天真。
想想自己居然就這麽為了不讓他們好過,在張荀的新婚之夜上吊,說好聽點是有氣性,說難聽點是不成熟,衝動,卻也不想想在家鄉的爹娘。
她那時還年輕,也沒個孩子傍身,其實若是她想得開一點,大可以和張荀和離,去重新過想要的日子,想來張荀也不會不同意,畢竟少了她,就能少了個礙眼的存在。
這回的事也一樣,她那樣子橫衝直撞,不計後果,傷心的也隻有她的爹娘,其他不關心她的人,可不會為她掉一滴眼淚。想想,上輩子得知她的死訊之後,她的爹娘該有多傷心啊!
唉,她這重活了一輩子,是該真正地長大了。
作者有話要說: 餿主意自然是一秒就破了→_→
☆、道謝
趙鐵柱傍晚時才回來,在村口得知女兒摔了一跤,手受傷了,還挺嚴重,頓時腳步不停地往家趕,看著母女倆沒有一點憂慮的神色,倒也沒那麽急了。
宋氏自然不可能什麽都告訴他,隻是說女兒受傷了,去了趟縣裏,討了些好藥,個把月應該就能好全,讓他別擔心。
綠竹她爹頓時鬆了一口氣,宋氏於是問起他今天進城裏有什麽收獲,趙鐵柱沒有意外地說沒打聽到。
宋氏也早有心理準備,和他說了,“如今女兒腿也崴了,手也傷了,雖然大夫說是個把月能好,可誰知道呢,我看這和張家的親事還是別結了。人家本來也是看中了咱家綠竹的繡藝,她這手以後要是好不了,別到時候親家沒做成,倒成了冤家了。倒不如一開始便不答應,免得以後竹丫頭受欺負。”
“可是,可是,”趙鐵柱撓頭搔首,有些急,“我看張家人也不是那樣勢利的人,這親要是結下來了總不至於反悔的,這秀才公可是注重信譽和名聲的。而且,如果竹丫頭的手真的好不了了,我擔心她以後找不到比張家更好的人家。”
說的也是,宋氏其實也在擔心這個,要不然她今天也不會特意走這一趟縣裏,裝模作樣地抓了藥,還大張旗鼓地告訴村裏人,綠竹得了好藥,這手能好全。
可這信的人有,不信的人自然也有。不管怎樣,也隻有等綠竹的手好了,給大家夥看看,這才能消除大家夥的疑慮。屆時,什麽好人家沒有?她就不信了,除了那張荀,就沒有好人家了!
而且,那張荀也不見得有多好。
宋氏想了想,歎氣,“其實,仔細想一想,就算竹丫頭的手沒受傷,那張家也不算得什麽好去處。說白了,現在他們家貧,看中了咱家閨女的手藝去給他們賺錢來供那張荀,畢竟他以後的花銷隻會越來越大。雖然這無可厚非,咱想要以後沾光,現在就得付出,可想到女兒被當成了賺錢工具我就納悶。
且,如今雖然隻是小道消息,可這張荀沒結親心裏就有別人了,以後能不能和咱閨女好好過日子還真難說。別以後女兒熬成了黃臉婆,他卻高中了意氣風發,那話本子裏榜下擇婿,拋棄發妻的故事還少嗎?咱得為閨女好好考慮考慮。”
趙鐵柱訥訥,他本來就嘴笨說不過媳婦,而且宋氏說的也的確有道理,隻好幹巴巴地來一句,“也不是所有讀書人都這般忘恩負義的。”
宋氏斜了他一眼,“話是這樣說沒錯,我也沒打算一竿子打死所有人,隻是這張荀他現在就有點苗頭了,我是信不過他的。你且再等上個兩三日,看看那趙桂花是不是還派媒人上門來催?估計出了這檔子事,懸得很。”
趙鐵柱無言,隻一個勁地歎氣,說著可惜了,可惜了。
一旁聽著的綠竹卻是越來越佩服她娘了,那可真是慧眼如炬,料事如神啊!那張荀可不就是這樣嗎?
上輩子她娘大約是不知道張荀有相好的事,這才把她嫁去張家,畢竟他如今就是稟生,日後高中的機率很大,誰都想以後能沾一沾光。幸而,這輩子回來得早,被她這麽一攪和,這親事是要吹了。她娘可是向來說一不二,答應了她的就不會反悔。
這趙鐵柱如何在家等著黃媒婆再次登門暫且不提,就說第二日,宋氏提上兩包點心,拉上綠竹上王大夫家去賠禮道歉加道謝。
“都是咱家閨女不懂事,沒得帶壞了桂梅,害王大夫左右為難,我已經打過她了,還望王大夫原諒她,王大夫的醫術我是很相信的。”宋氏歉意地說道。
王大夫昨兒個也從桂梅那知道了她們這麽做的因由,想出這主意來的綠竹固然不對,可自家閨女要是不答應,這也成不了事,且他如果不為所動實話實說、當場拆穿的話,這事也是不成的。因而,說到底,雙方都有錯。
“趙家娘子別這麽說,咱閨女也有做得不對的地方,我將錯就錯為她遮掩也是不對,趙家娘子別怪我們就好。”說著拉了把一旁的桂梅,“還不來和你嬸子道個歉。”
“對不起,嬸子。”桂梅低頭小聲地說著。
見此,綠竹也向王大夫說,“王叔叔,對不起,我不該想出那等主意,還把桂梅拖下水的,請你原諒。”
王大夫點點頭,“好好好,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叔叔原諒你了。”
綠竹笑了,“謝謝王叔,”遲疑了下,她又問桂梅,“桂梅,我們還能做朋友嗎?”
她有些忐忑,畢竟和桂梅之間的友誼她還是很珍惜的,也怕這次她和張家的親事沒成,趙嬸子會把目光放到桂梅身上,她是她的好朋友,她可不能做坑她的事。
昨兒個她爹已經教訓過她了,桂梅也曉得利害,真心知錯。至於綠竹,這事說開了,她仍舊和她做朋友。於是點頭,“做啊,幹嘛不做,你個負心漢,還能不要我不成?”
綠竹趕緊討饒,兩個大人見了也笑了。
這事就這麽過去了,王大夫那邊需要綠竹親自出麵,黃嬸子還有徐冬至那邊卻不用,她的腳還傷著呢。隻她娘帶上果子雞蛋之類的上門去謝過就好。
說到徐冬至,山裏那次還是綠竹頭一回見他,聽她娘說他家是個獵戶。他爹在他還小的時候進山死在了大蟲爪子底下,她娘抑鬱成疾,沒過多久也跟著去了,現如今家裏就他和他奶奶兩人。徐冬至今年十八了,子承父業,也是個獵戶,興許是打獵危險,至今還未說親。
因他家在山下,他又是經常出入山林,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而綠竹先頭跟著錦繡閣的師傅學藝,在縣裏住了好些年,平常回家時間少,待到十四要說親了這才回得家來長住。因而,兩人先前從未見過。就是上輩子綠竹成親以後一直關在張家做繡活,極少出門,對他也沒關注,因而認不得。
就上回來看,這徐冬至是個沉默寡言的,人品如何還要細看,不過能夠幫她應該也差不到哪裏去。隻是,不知為何,他那繞著她手腕那一眼,總讓她覺得他知道點什麽。隻要一想到自己這衝動幹的壞事被一個外人知道了,綠竹就睡不安穩。
可她近段時間都被她娘掬在家裏養傷,就算能出門了,她一個女孩子家也不好私下裏去找他,更何況能不能找得著還挺難說。萬幸,她打聽了一下村子裏的八卦,村裏的人頂多是惋惜了好久她的手腕,歎息她失了門好親事,當然也有幸災樂禍的,可到底沒有關於她自編自導自演一出慘劇的流言,這讓她鬆了一口氣。
也是,那人看著也不像是個會八卦的,嘴巴嚴實得很。
至於和張家的親事,後來她爹等了三日,都不見那黃媒婆上門來,問了以後才知道這門親事張家那邊不打算做了,可對他們趙家卻沒個說法!她爹很是火大,叫囂著要去張家要個說法,可到底被她娘給拉住了。
“這事本來就沒有說定,八字還沒一撇呢,你這樣子鬧上去還不是要讓你閨女難看!最後吃虧的也是咱家綠竹,你可別壞了她的名聲,就當這親事沒提過吧!”這是她娘的原話。
她爹被勸住了,可到底意難平,她娘也是一樣,可理智還在,眯著眼睛道,“這事交給我,咱可不能讓咱閨女吃虧。”
這時候的宋氏顯然忘記了這親事還是自個閨女親手搞砸的,讓她家吃個悶虧,可以,但也不能叫張家的好過。
沒過幾日,村裏就傳出了流言,說張荀他是有心上人的,是城裏頭的姑娘。
有人就問了,他家不是早前在給張秀才說親嗎?
嘿,李家的,這你就不懂了吧,這城裏頭的姑娘哪是那麽容易討得著的,可這村裏頭的姑娘可就不同了,能幹,像鐵柱家閨女那樣能賺大錢的誰不稀罕?
有人又說,這親事不也沒成嗎?你們少說兩句吧!
俺還不是替綠竹那姑娘不值嗎?這本來八字還沒一撇的事,被你們拿來說來說去,卻不見你們說這張家的不厚道,勢利眼,而且這秀才公如果真有意中人了,還要人家好姑娘嫁過去,這不是坑人嘛?
是啊,是啊!我看綠竹這丫頭就很好,她這手不也說了能治好嗎?可這張家的……說話的人搖了搖頭。
剛把獵物拿到鎮上賣完回來的冬至,路過時聽了這麽一耳朵,皺了皺眉頭,啥也沒說就從村口旁的一條小道家去了。
張家裏趙氏如何苦不堪言,又是如何對交好的隔壁李嬸子疑神疑鬼的,這些暫且不提。
就說綠竹這,桂梅上門來看她時,悄悄問了,“這事是你放出來的風聲?”
綠竹也沒瞞她,“是我娘說出去的,她也是為我這事氣不平。”
桂梅沉默了一會後,欲言又止。
綠竹放下手中的絡子,“你有什麽想問的想說的都說出來吧,咱們是朋友。”
“你真的不後悔嗎?外頭的人先前說的話,實在有些難聽。”桂梅偷偷覷著她的臉色問。
綠竹搖頭,“我不後悔,這嘴巴長在人家身上,別人怎麽說我管不了,可事情是好是壞隻有我自個清楚。”
說著又把先前她娘跟她爹說的話說了出來,想著打消她對張荀的那點心思,她親身體會過了,那不是一處好去處。至於聽不聽得進去,就要看桂梅自己了。
畢竟,她幹預不了她的想法和選擇,隻能盡可能地提醒她。若她一意孤行,她也沒辦法。隻是,桂梅和她不同,她頂多對張荀有著妻對夫的期盼和憧憬罷了,而桂梅顯然是對他有些曖昧心思的,如果真嫁給了他,以後隻會傷得更慘。
她憂心地看著桂梅,桂梅察覺到了,臉蛋一紅,丟下一句“我改日再來看你”就走了。
☆、心態
話說,綠竹和張家的親事沒說成,她爺奶知道以後,馬上叫她爹娘回去問話。她爹和大伯趙鐵栓在小姑母出嫁以後就分了家,爺奶跟著大伯,和他們二房的不一塊。
她娘多會說話的人啊,話裏話外自然都是向著綠竹的,也因此,和她爹一樣脾氣的她爺也嚷著要找張家的理論,而她奶則把張家的祖宗十八代都罵了個遍。最後好歹被兄弟倆,還有兩妯娌給勸住了。
可到底心中不忿,要不是後來關於張荀有意中人的事情傳出來,村裏風向變了,兩老估計還得鬧一陣子。
不過,村裏人,包括她爺奶,都說的是張家和趙嬸子做得不地道,罔顧兒子心願去娶媳婦,鬧得大家都不愉快,可沒人說張荀的。
趙嬸子也乖覺,索性自個抗下來,隻當兒子一概不知。而張荀一直在縣裏讀書,見不著人,大家夥也都是信了張荀是不知情的,因而都沒把戰火燒向他,隻讓趙氏背負了罵名。
綠竹知道以後,皺了皺眉頭,倒沒說什麽。隻希望他們家別禍害別的好姑娘就好,譬如桂梅。
今日,她大伯母李氏領著堂姐青梅、堂妹青荷上門來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