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霍衛同人)元狩七年 作者:貓不語馬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霍去病並不隱瞞,點點頭,道:"去了合黎山。"
兩人素來知心,遑論今日,衛青已完全明白了,合黎山是場硬碰硬的血戰,毫無花巧,這是霍去病的恨事,換今日的他再打那一仗,不會死那麽多人,可,生死最無奈,驃騎今日已蕩平河西,卻再帶不回他的兄弟。而他正是去了合黎山,才更擔心趙破奴,乃至整個驃騎軍對他一人依賴太過,若後來人不能獨當一麵,難免重蹈覆轍。
這種感觸,衛青經歷得更多,隻是至於後者,非人力所能為。他略沉吟了片刻,隻道:"去病這點上運氣不如我。"
衛青本意是寬慰,但聲音說得很輕,又象是開玩笑,他此刻正是喝酒喝到最舒服的時候,比平時來得更坦然,看看眼前的霍去病,隻覺有說不出的滿足。
霍去病微微一愣,他看著衛青喝到微紅的臉,心中千言萬語彙作一句,隻由衷道:"大將軍等我初戰,等了十年。"
兩人目光微微一碰,均想起馬邑乃至漠南的十年,其實,又何止十年?即是感嘆,又是歡喜。
衛青隻極簡單的道:"等得。"他頓了頓,又道:"我和去病一起打過仗,去病有種氣勢,讓人願意同死,沒有遺憾。"
此刻是春天,颳了十幾天大風,帳外正下著綿綿春雨,兩人半月未見,此刻均有些意動,隻霍光既在軍中,實在不便。兩人隻依舊笑笑,端坐著聊天。
然,兩人隻坐著,相互看看,心底亦溫柔異常,他們是少年相伴,倆倆相親,共過生死患難,憶及當年,再看今日,近三十年時光如流,彼此能始終一起,比之年少時的歡喜悸動,這份情意到了今日,更是沉澱了下來,歷久彌新,有如醇酒。
比之旁人,幸甚。
或許是有意教導霍光的意思,此後半月,霍去病一直親自帶著他這弟弟,盤點河西四郡中的屯田、水利乃至牧馬苑等設施,一路與他細述鐵製農具的好處,如數家珍。霍光頗感詫異,兄長這幾年分明在朔方,卻對這河西之地真熟悉,仿佛從未離開。
霍光默記在心,後勤的重要性,昔日舅父教他兵法,也曾細細講解過,可,身教勝於言傳,乃至今日,看著那曾戰火綿延,而今則生機勃勃的河西四郡,他卻明白了,這,就是舅父與兄長過去數年的心血之所在,不,這是他們畢生的心血之所在。
看到這些,霍光隻想到從前兵法上一句,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恰如這次西羌來犯,集結十萬,結果就像撞在一張大網上。
夕陽西下,兄弟倆停下馬來稍作休息。跟在兄長身邊,霍光再次感覺到,這,就是河西。雄渾蒼茫,氣勢宏偉,悲壯蒼涼,看著那夕陽映照下宛若燃燒火龍般的戈壁,很自然會想起這裏曾是刀光劍影的戰場,曾有無數將士浴血的疆場。
不,還不止如此。
霍光曾做過一次統計,大漢立國後,自高皇帝到先帝年間,匈奴曾大規模騷擾北邊十三次,其中六次涉及隴西、北地。那個時候,西邊北邊之郡,五尺以上不輕得息,斥侯望烽燧不得臥,將吏被介冑而睡。
完全不象現在,有廣漠的良田,規模的牧場,成群的商隊,騎著馬,牽著駱駝,駝鈴叮噹...
如今,大漢不戰,而外侮不敢戰。
這是兄長這些年做的事情,不象他早年雷霆兩戰那樣精彩,史書上不會記載,朝廷不會封賞,不易見成果,沒有傳奇,但,霍光突然明白了,實實在在做到這些,才是他兄長...
霍去病看著極目處不化的白雪沉思片刻,提鞭一指前方,道:"小光,人活著就要做事,否則就和死了沒有區別。看到這些,我霍去病才是真正活著!你現在大了,也該知道自己當做些什麽,為國為家,盡了力,那就是一生有了意義!"
這,是兄長平生對他說的最長的一句話。至於朝局,乃至未來行至,兄長卻未對他談過一句,而霍光也就不問。大丈夫間坦蕩於天地間,有些事,本就無須當麵交代。
霍光走在從河西回長安路上,背挺得很直。
依舊是撲麵的大風,依舊是滿眼的沙子,年輕人卻不時抬眼,看看隊伍中那麵迎風招展的"漢"旗。
離開武威之日,部下原本喜孜孜的摸出一麵"霍"字旗想掛上,無他,河西這地方,有驃騎軍旗庇佑,不比什麽都實惠,更何況,霍都尉也姓霍,這是名副其實!
霍光卻笑笑,叫他再掛兩麵"漢"軍旗。
十年前,他立誓要站在兄長身邊,提防大將軍
十年後,他終於明白,衛霍真正是一家。
他繞了一個諾大的圈子,隻明白了一個簡單的道理。
衛氏、霍氏,確是兩姓,有很多機會,他們也會走到相背之處。
但,因為有這兩個人,衛青,和,霍去病。
他們所看的,並不是世人所知的利益、家族,
從始至終,這兩人自有他們的驕傲。
那種聯繫之緊密。
不是外人,哪怕是他這弟弟,所能理解的。
何其有幸,他是霍去病的弟弟。
何其有幸,他是衛青的外甥。
兄長舅父庇護他至今,如今,該是他有所擔當的時候了。
臨行,他對舅父深深一拜,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
兩人素來知心,遑論今日,衛青已完全明白了,合黎山是場硬碰硬的血戰,毫無花巧,這是霍去病的恨事,換今日的他再打那一仗,不會死那麽多人,可,生死最無奈,驃騎今日已蕩平河西,卻再帶不回他的兄弟。而他正是去了合黎山,才更擔心趙破奴,乃至整個驃騎軍對他一人依賴太過,若後來人不能獨當一麵,難免重蹈覆轍。
這種感觸,衛青經歷得更多,隻是至於後者,非人力所能為。他略沉吟了片刻,隻道:"去病這點上運氣不如我。"
衛青本意是寬慰,但聲音說得很輕,又象是開玩笑,他此刻正是喝酒喝到最舒服的時候,比平時來得更坦然,看看眼前的霍去病,隻覺有說不出的滿足。
霍去病微微一愣,他看著衛青喝到微紅的臉,心中千言萬語彙作一句,隻由衷道:"大將軍等我初戰,等了十年。"
兩人目光微微一碰,均想起馬邑乃至漠南的十年,其實,又何止十年?即是感嘆,又是歡喜。
衛青隻極簡單的道:"等得。"他頓了頓,又道:"我和去病一起打過仗,去病有種氣勢,讓人願意同死,沒有遺憾。"
此刻是春天,颳了十幾天大風,帳外正下著綿綿春雨,兩人半月未見,此刻均有些意動,隻霍光既在軍中,實在不便。兩人隻依舊笑笑,端坐著聊天。
然,兩人隻坐著,相互看看,心底亦溫柔異常,他們是少年相伴,倆倆相親,共過生死患難,憶及當年,再看今日,近三十年時光如流,彼此能始終一起,比之年少時的歡喜悸動,這份情意到了今日,更是沉澱了下來,歷久彌新,有如醇酒。
比之旁人,幸甚。
或許是有意教導霍光的意思,此後半月,霍去病一直親自帶著他這弟弟,盤點河西四郡中的屯田、水利乃至牧馬苑等設施,一路與他細述鐵製農具的好處,如數家珍。霍光頗感詫異,兄長這幾年分明在朔方,卻對這河西之地真熟悉,仿佛從未離開。
霍光默記在心,後勤的重要性,昔日舅父教他兵法,也曾細細講解過,可,身教勝於言傳,乃至今日,看著那曾戰火綿延,而今則生機勃勃的河西四郡,他卻明白了,這,就是舅父與兄長過去數年的心血之所在,不,這是他們畢生的心血之所在。
看到這些,霍光隻想到從前兵法上一句,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恰如這次西羌來犯,集結十萬,結果就像撞在一張大網上。
夕陽西下,兄弟倆停下馬來稍作休息。跟在兄長身邊,霍光再次感覺到,這,就是河西。雄渾蒼茫,氣勢宏偉,悲壯蒼涼,看著那夕陽映照下宛若燃燒火龍般的戈壁,很自然會想起這裏曾是刀光劍影的戰場,曾有無數將士浴血的疆場。
不,還不止如此。
霍光曾做過一次統計,大漢立國後,自高皇帝到先帝年間,匈奴曾大規模騷擾北邊十三次,其中六次涉及隴西、北地。那個時候,西邊北邊之郡,五尺以上不輕得息,斥侯望烽燧不得臥,將吏被介冑而睡。
完全不象現在,有廣漠的良田,規模的牧場,成群的商隊,騎著馬,牽著駱駝,駝鈴叮噹...
如今,大漢不戰,而外侮不敢戰。
這是兄長這些年做的事情,不象他早年雷霆兩戰那樣精彩,史書上不會記載,朝廷不會封賞,不易見成果,沒有傳奇,但,霍光突然明白了,實實在在做到這些,才是他兄長...
霍去病看著極目處不化的白雪沉思片刻,提鞭一指前方,道:"小光,人活著就要做事,否則就和死了沒有區別。看到這些,我霍去病才是真正活著!你現在大了,也該知道自己當做些什麽,為國為家,盡了力,那就是一生有了意義!"
這,是兄長平生對他說的最長的一句話。至於朝局,乃至未來行至,兄長卻未對他談過一句,而霍光也就不問。大丈夫間坦蕩於天地間,有些事,本就無須當麵交代。
霍光走在從河西回長安路上,背挺得很直。
依舊是撲麵的大風,依舊是滿眼的沙子,年輕人卻不時抬眼,看看隊伍中那麵迎風招展的"漢"旗。
離開武威之日,部下原本喜孜孜的摸出一麵"霍"字旗想掛上,無他,河西這地方,有驃騎軍旗庇佑,不比什麽都實惠,更何況,霍都尉也姓霍,這是名副其實!
霍光卻笑笑,叫他再掛兩麵"漢"軍旗。
十年前,他立誓要站在兄長身邊,提防大將軍
十年後,他終於明白,衛霍真正是一家。
他繞了一個諾大的圈子,隻明白了一個簡單的道理。
衛氏、霍氏,確是兩姓,有很多機會,他們也會走到相背之處。
但,因為有這兩個人,衛青,和,霍去病。
他們所看的,並不是世人所知的利益、家族,
從始至終,這兩人自有他們的驕傲。
那種聯繫之緊密。
不是外人,哪怕是他這弟弟,所能理解的。
何其有幸,他是霍去病的弟弟。
何其有幸,他是衛青的外甥。
兄長舅父庇護他至今,如今,該是他有所擔當的時候了。
臨行,他對舅父深深一拜,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