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說,還一邊看著齊王。
“你……”齊王快要氣死,幾乎要腦溢血,氣沖沖問沐慈,“你到底想要怎樣?”
沐慈氣定神閑道:“這不問我,庭審自有規矩。”說完,淡淡瞥了孟誌一眼,雖不淩厲,但那平靜淡漠的目光,透出絕對的睥睨。
沐慈的平淡,非是高遠無爭的淡泊,而是一種從骨子裏散發的高傲卓絕,似站在超越眾生的高度,猶如神邸般垂眸俯視,不用去爭,無需生怒,淡然中自有一種龐大威勢……
更加上沐慈智慧無雙,行事有度,冷靜沉穩,公正無情。
便是沐慈麵容嬌美艷麗,年少體弱,也不讓人覺得可欺,隻顯出十萬分的聖潔尊貴,風華絕代,讓人生不出半絲不服、不敬。
孟誌給嚇得再不敢胡亂開口,心知若在楚王心裏記了一筆,必然要糟糕。
呂秉辰也是心中一凜,下意識看向方善悟,見方善悟微不可查輕輕搖頭,便道:“嫌疑人是否無辜,還待審理,不可以輕易釋放。待搜集更多證人證據,再開庭審。”
因忠義會和齊王府真脫不開幹係,齊王也不好強硬把人帶走,免得被人認為做賊心虛,便威脅了幾句,要求善待沐恆遣,不允許私刑拷問,便一甩袖子走了。
樂守和鳳落護著沐慈回去,牟漁留了兩步,對方善悟、呂秉辰道聲辛苦,並說:“我忽然想起一事,可巧得很,前段時間我有個部下救了一個擅長仿照筆跡之人,不如傳他來問問,許能得到一些線索。”
方、呂兩人對視一眼,心道:巧什麽巧,必定是夜行衛所為。能在京中做官,屹立不倒的都是人精,兩人臉上還做個真巧的表情,從善如流答應了。
……
救人真是巧合,擅長模仿筆跡的人因技術敏感,之前一直是天授帝授意夜行衛重點監控的對象,可巧的很麽,差點被滅口的恰是模仿這封信的人。
問一問,當然問出了一些有意思的東西。
第二日庭審,德光帝沒空過來,說是小公主不好了。德光帝脫不開身,心裏也難受,便隻讓李海代表他監審。李海不敢坐主位的,隻站在主位邊上。
那善模仿字跡的人作證,指認出委託他模仿的人來,一根藤牽出無數瓜,牟漁有夜行衛,又有嵠丘軍助力,有備而來,很快把相關人等都控製住了。因著許多都是滅口未遂的,險些被殺自然心中有怨,犯不著為主謀隱瞞,便很快找出了真正主謀。
不是齊王嫡五子沐恆遣,卻是齊王的長子沐恆過。
沐恆過很快被抓捕歸案,麵對確鑿的證人證詞證據,沐恆過並不能頑抗,不招也可以給他定罪了。
齊王氣得說不出話,千防萬防,家賊難防,竟然是沐恆過給家裏招禍,還試圖陷害兄弟。
有此不孝子,齊王氣得啊……
麵對證據,忠義會大當家扛不住,說出了真相。
沐恆過有刺殺楚王的動機。
他身為庶長子,高娶了三朝老臣林有德(天授帝頗為倚重的丞相)的嫡孫女。庶子娶嫡妻本就不容易,兩個妻舅又因他的指使,貪墨河工銀子,一個被查後流放,一個因沐慈建議派兵鎮壓主官上堤,直接死在了洪水決口,垮塌的堤防上。
林家最有出息就是這兩個孫輩,這下全完了,哪裏肯依,一直要嫡女與沐恆過和離。
沐恆過一腔愁苦,醉酒的時候就和忠義會的大當家吐露。大當家因楚王府送還內庫財物回宮一事,眼紅楚王府大財,可是曾對沐恆遣提議過劫楚王一次,卻被否決。
常言道“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忠義會大當家一直沒死心過——內庫是什麽?那可是大幸朝好幾年的國庫總收入啊,有多少錢啊!!
大當家與沐恆過兩人便合謀,策劃了這一場刺殺。他們認定楚王小小年紀,剛出府沒站穩腳跟,可欺;他又並不與任何人交好,得罪人的事沒少幹,不會有人幫忙。定王府日薄西山,自身都一堆麻煩,也不會幫他。
兩人便覺得若取了楚王性命,隻怕叫好的,趁機踩一腳的人居多,絕不會有人認真追究。便是新帝,嘴上定會追究,說不定心裏還會贊他們,並不會大力輯凶。
如此,他們就可以趁局勢混亂,樹倒猢猻散,攻入還沒建好的楚王府,劫取財物,便是不能獨吞,沒肉吃喝個湯也足夠飽了。
……
兩人也想好退路,找人偽造一封書信,待朝廷來查案,便將黑鍋推給沐恆遣,叫他來背這個罪名,而忠義會則把罪名推給旁人,算是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如此一來,一箭三雕。
沐恆過報了仇,得了大財,又除了自家唯一嫡子,以齊王對他的寵愛,爵位必會落在他頭上。
簡直是人生贏家。
於是,沐恆過提供武器,忠義會出精銳人手,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打聽了沐慈行動路線,趁著牟漁不在,覺得天時地利人和,便發動了刺殺。
……
至此,真相大白。
沐慈麵上不露一絲情緒,無波無瀾看著招供的大當家和沐恆過……
任何人說謊,隱瞞,都不能逃過沐慈的眼睛。沐慈的精神力便是最好的測謊儀,自然知道大當家的交代,並未說謊隱瞞。
但沐恆過卻是藏了許多事不肯說的,比如刺殺用的軍中製式武器,是禁止外流的,他一個沒多少實權的王府庶子,再受寵愛,也不可能弄到那麽許多。
誰給他提供的武器?
沐恆過不說,大概心知自己不得善終,心中恨極,還想著讓逍遙法外的合謀之人在將來為他報仇。
不過沐慈不是不懂人情世故的,這件事抓到沐恆過便可告一段落。再追究,就不容易了。
他的敵人也太多,有一部分是因自己不講情麵,行事狠絕而來;更多一部分是已故天授帝的遺留問題,一天半天的,根本清除不完。
沐慈的耐心十足,最沉得住氣。而且,沒有敵人的日子,很寂寞的。
……
方善悟、呂秉辰商定,孟誌抗議無效,便定下了沐恆過的死罪。
至於株連九族,因齊王和皇族一脈同宗,不好株連,且有壽王謀逆的先例在,並不隨意株連無辜。齊王真不知情,他知情不會允許長子犯傻,便隻定個齊王一個縱子之罪,罰俸降品,從超品成了一品親王。
沐恆過見父王沒有傷筋動骨,便嚎哭著道:“父王,兒子不想死,兒子隻是一時糊塗……”
齊親王動容,還想找辦法給兒子脫罪,至少不定死罪,定個流放也好。牟漁冷笑著,取了多年前夜行衛的密檔的抄錄本,給齊王看。
齊王看過,顫抖的手指著長子:“老二……老三……是不是你害死的?”
沐恆過自然不肯認。
牟漁道:“您那庶長子行事不密,當年兩位世子的意外,還有幾個證人在,要不要我給您找出來?”
齊王眼珠一陣亂動,這個年老親王非常機敏,立即想到牟漁所為必是天授帝指示,明知道他的庶長子害了兩個嫡子,不僅不告訴他,反而幫著隱藏證人,可見天授帝對他並非全然信任,甚至沒多少善意……
齊王瞬間冷汗淋漓,不知道死去的天授帝是否留了後招來整治他,戰戰兢兢不敢再有任何異動。
且庶長子的確該死,齊王便不再求情,任由三法司將終審判決提交廷議。
……
德光帝因小公主離世,正傷心憤怒無處發泄,便隻改了死罪的執行,定個“千刀萬剮”,其他維持原判,不大肆株連。
齊王聽說,已經沒了力氣抗辯,隻在府裏哭了兩聲,還得跪地朝著皇宮方向叩謝聖恩。
……
沐恆遣這兩天很受驚嚇,雖然脫罪,可心裏更加難過——來自至親之人的背叛,比任何人的殺傷力更大。這會兒他有些心灰意冷,見父王還在哭沐恆過,想著自己病死的二哥,慘死的三哥,竟然都是被兄弟……不得好死,隻覺得悲從中來。
一個大男人的,捂著臉,跪在地上,對齊王磕頭:“兒不孝,請容兒剃髮出家……”
這個家,從小便不是樂土。
齊王見唯一的嫡子如此,再看王府已呈衰敗之相,一口氣提不上來,眼一黑便暈了過去……
又是一場紛亂!
……
沐慈冷淡看齊王府真實倫理劇的消息,淡淡點評:“嫡庶不分,禍亂之源。”三妻四妾,更是紛爭之始。
因沐慈是維護嫡長製度的金字招牌,連皇位都辭了呢,他說出這句話來,底氣十足,叫人不能反駁。
而且,道理也的確是這樣的,庶子心大,不是一件美事。
……
沐慈看事情塵埃落定,便問牟漁:“我建議增加對死難百姓的賠償,廷議怎麽說?”
給死難者撫恤,是應有之義,方善悟根據大幸律法規定,已經羅列出來,並提交了相關判決。但沐慈對判決上的數額不滿意,便提議增加。
牟漁搖頭:“決議不下,說是您要求的數額又太大。”
沐慈不為所動,讓牟漁招了方善悟過來。
方善悟自然很快麵見楚王。
沐慈從不寒暄,直入主題:“律法中所定額度,還是六十年前定的,現在生活水平提高太多,早應該更改。”
方善悟是刑法專家,聞言點頭:“殿下所言極是,隻是……您定的數額太高。”
“高嗎?人命是無價的,我看過死難者的資料,有一個是入京預備恩科的舉子,在將來許能賢明宰相,或能成為驚世大儒,卻忽然天降人禍,將一切希望扼殺在還未開始的時候……這不僅是死難者本人的劫難,他家庭的悲劇,更是整個國家的損失。就算死難者都是一文不名之人,誰知道他們是否能孕育出優秀子嗣,在將來萬世傳頌?可惜……現在都被扼殺了。”
方善悟還是第一次聽說這種理論,就好比殺死一隻無價的小雞,將來這隻小雞可能會生金蛋,就算不生金蛋,也能生子,子又生孫,無窮盡也……的確不能一口咬定人家,或是子孫生不出金蛋來。
可偏偏這種理論,該死的正確,饒是方善悟有善辯之才,也找不到語言反駁。
人命,的確是無價的。
沐慈又道:“殺死無辜者,雖要償命,賠償足夠錢財也是必須的。一是讓家中老父稚子得以生存,不能讓人家遭遇失去親人的痛楚,還要因此陷入經濟困境。再者,高額賠償也是為了警示後人。若隻賠償這麽幾個小錢,不痛不癢的,並不利於懲前毖後。”
“你……”齊王快要氣死,幾乎要腦溢血,氣沖沖問沐慈,“你到底想要怎樣?”
沐慈氣定神閑道:“這不問我,庭審自有規矩。”說完,淡淡瞥了孟誌一眼,雖不淩厲,但那平靜淡漠的目光,透出絕對的睥睨。
沐慈的平淡,非是高遠無爭的淡泊,而是一種從骨子裏散發的高傲卓絕,似站在超越眾生的高度,猶如神邸般垂眸俯視,不用去爭,無需生怒,淡然中自有一種龐大威勢……
更加上沐慈智慧無雙,行事有度,冷靜沉穩,公正無情。
便是沐慈麵容嬌美艷麗,年少體弱,也不讓人覺得可欺,隻顯出十萬分的聖潔尊貴,風華絕代,讓人生不出半絲不服、不敬。
孟誌給嚇得再不敢胡亂開口,心知若在楚王心裏記了一筆,必然要糟糕。
呂秉辰也是心中一凜,下意識看向方善悟,見方善悟微不可查輕輕搖頭,便道:“嫌疑人是否無辜,還待審理,不可以輕易釋放。待搜集更多證人證據,再開庭審。”
因忠義會和齊王府真脫不開幹係,齊王也不好強硬把人帶走,免得被人認為做賊心虛,便威脅了幾句,要求善待沐恆遣,不允許私刑拷問,便一甩袖子走了。
樂守和鳳落護著沐慈回去,牟漁留了兩步,對方善悟、呂秉辰道聲辛苦,並說:“我忽然想起一事,可巧得很,前段時間我有個部下救了一個擅長仿照筆跡之人,不如傳他來問問,許能得到一些線索。”
方、呂兩人對視一眼,心道:巧什麽巧,必定是夜行衛所為。能在京中做官,屹立不倒的都是人精,兩人臉上還做個真巧的表情,從善如流答應了。
……
救人真是巧合,擅長模仿筆跡的人因技術敏感,之前一直是天授帝授意夜行衛重點監控的對象,可巧的很麽,差點被滅口的恰是模仿這封信的人。
問一問,當然問出了一些有意思的東西。
第二日庭審,德光帝沒空過來,說是小公主不好了。德光帝脫不開身,心裏也難受,便隻讓李海代表他監審。李海不敢坐主位的,隻站在主位邊上。
那善模仿字跡的人作證,指認出委託他模仿的人來,一根藤牽出無數瓜,牟漁有夜行衛,又有嵠丘軍助力,有備而來,很快把相關人等都控製住了。因著許多都是滅口未遂的,險些被殺自然心中有怨,犯不著為主謀隱瞞,便很快找出了真正主謀。
不是齊王嫡五子沐恆遣,卻是齊王的長子沐恆過。
沐恆過很快被抓捕歸案,麵對確鑿的證人證詞證據,沐恆過並不能頑抗,不招也可以給他定罪了。
齊王氣得說不出話,千防萬防,家賊難防,竟然是沐恆過給家裏招禍,還試圖陷害兄弟。
有此不孝子,齊王氣得啊……
麵對證據,忠義會大當家扛不住,說出了真相。
沐恆過有刺殺楚王的動機。
他身為庶長子,高娶了三朝老臣林有德(天授帝頗為倚重的丞相)的嫡孫女。庶子娶嫡妻本就不容易,兩個妻舅又因他的指使,貪墨河工銀子,一個被查後流放,一個因沐慈建議派兵鎮壓主官上堤,直接死在了洪水決口,垮塌的堤防上。
林家最有出息就是這兩個孫輩,這下全完了,哪裏肯依,一直要嫡女與沐恆過和離。
沐恆過一腔愁苦,醉酒的時候就和忠義會的大當家吐露。大當家因楚王府送還內庫財物回宮一事,眼紅楚王府大財,可是曾對沐恆遣提議過劫楚王一次,卻被否決。
常言道“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忠義會大當家一直沒死心過——內庫是什麽?那可是大幸朝好幾年的國庫總收入啊,有多少錢啊!!
大當家與沐恆過兩人便合謀,策劃了這一場刺殺。他們認定楚王小小年紀,剛出府沒站穩腳跟,可欺;他又並不與任何人交好,得罪人的事沒少幹,不會有人幫忙。定王府日薄西山,自身都一堆麻煩,也不會幫他。
兩人便覺得若取了楚王性命,隻怕叫好的,趁機踩一腳的人居多,絕不會有人認真追究。便是新帝,嘴上定會追究,說不定心裏還會贊他們,並不會大力輯凶。
如此,他們就可以趁局勢混亂,樹倒猢猻散,攻入還沒建好的楚王府,劫取財物,便是不能獨吞,沒肉吃喝個湯也足夠飽了。
……
兩人也想好退路,找人偽造一封書信,待朝廷來查案,便將黑鍋推給沐恆遣,叫他來背這個罪名,而忠義會則把罪名推給旁人,算是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如此一來,一箭三雕。
沐恆過報了仇,得了大財,又除了自家唯一嫡子,以齊王對他的寵愛,爵位必會落在他頭上。
簡直是人生贏家。
於是,沐恆過提供武器,忠義會出精銳人手,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打聽了沐慈行動路線,趁著牟漁不在,覺得天時地利人和,便發動了刺殺。
……
至此,真相大白。
沐慈麵上不露一絲情緒,無波無瀾看著招供的大當家和沐恆過……
任何人說謊,隱瞞,都不能逃過沐慈的眼睛。沐慈的精神力便是最好的測謊儀,自然知道大當家的交代,並未說謊隱瞞。
但沐恆過卻是藏了許多事不肯說的,比如刺殺用的軍中製式武器,是禁止外流的,他一個沒多少實權的王府庶子,再受寵愛,也不可能弄到那麽許多。
誰給他提供的武器?
沐恆過不說,大概心知自己不得善終,心中恨極,還想著讓逍遙法外的合謀之人在將來為他報仇。
不過沐慈不是不懂人情世故的,這件事抓到沐恆過便可告一段落。再追究,就不容易了。
他的敵人也太多,有一部分是因自己不講情麵,行事狠絕而來;更多一部分是已故天授帝的遺留問題,一天半天的,根本清除不完。
沐慈的耐心十足,最沉得住氣。而且,沒有敵人的日子,很寂寞的。
……
方善悟、呂秉辰商定,孟誌抗議無效,便定下了沐恆過的死罪。
至於株連九族,因齊王和皇族一脈同宗,不好株連,且有壽王謀逆的先例在,並不隨意株連無辜。齊王真不知情,他知情不會允許長子犯傻,便隻定個齊王一個縱子之罪,罰俸降品,從超品成了一品親王。
沐恆過見父王沒有傷筋動骨,便嚎哭著道:“父王,兒子不想死,兒子隻是一時糊塗……”
齊親王動容,還想找辦法給兒子脫罪,至少不定死罪,定個流放也好。牟漁冷笑著,取了多年前夜行衛的密檔的抄錄本,給齊王看。
齊王看過,顫抖的手指著長子:“老二……老三……是不是你害死的?”
沐恆過自然不肯認。
牟漁道:“您那庶長子行事不密,當年兩位世子的意外,還有幾個證人在,要不要我給您找出來?”
齊王眼珠一陣亂動,這個年老親王非常機敏,立即想到牟漁所為必是天授帝指示,明知道他的庶長子害了兩個嫡子,不僅不告訴他,反而幫著隱藏證人,可見天授帝對他並非全然信任,甚至沒多少善意……
齊王瞬間冷汗淋漓,不知道死去的天授帝是否留了後招來整治他,戰戰兢兢不敢再有任何異動。
且庶長子的確該死,齊王便不再求情,任由三法司將終審判決提交廷議。
……
德光帝因小公主離世,正傷心憤怒無處發泄,便隻改了死罪的執行,定個“千刀萬剮”,其他維持原判,不大肆株連。
齊王聽說,已經沒了力氣抗辯,隻在府裏哭了兩聲,還得跪地朝著皇宮方向叩謝聖恩。
……
沐恆遣這兩天很受驚嚇,雖然脫罪,可心裏更加難過——來自至親之人的背叛,比任何人的殺傷力更大。這會兒他有些心灰意冷,見父王還在哭沐恆過,想著自己病死的二哥,慘死的三哥,竟然都是被兄弟……不得好死,隻覺得悲從中來。
一個大男人的,捂著臉,跪在地上,對齊王磕頭:“兒不孝,請容兒剃髮出家……”
這個家,從小便不是樂土。
齊王見唯一的嫡子如此,再看王府已呈衰敗之相,一口氣提不上來,眼一黑便暈了過去……
又是一場紛亂!
……
沐慈冷淡看齊王府真實倫理劇的消息,淡淡點評:“嫡庶不分,禍亂之源。”三妻四妾,更是紛爭之始。
因沐慈是維護嫡長製度的金字招牌,連皇位都辭了呢,他說出這句話來,底氣十足,叫人不能反駁。
而且,道理也的確是這樣的,庶子心大,不是一件美事。
……
沐慈看事情塵埃落定,便問牟漁:“我建議增加對死難百姓的賠償,廷議怎麽說?”
給死難者撫恤,是應有之義,方善悟根據大幸律法規定,已經羅列出來,並提交了相關判決。但沐慈對判決上的數額不滿意,便提議增加。
牟漁搖頭:“決議不下,說是您要求的數額又太大。”
沐慈不為所動,讓牟漁招了方善悟過來。
方善悟自然很快麵見楚王。
沐慈從不寒暄,直入主題:“律法中所定額度,還是六十年前定的,現在生活水平提高太多,早應該更改。”
方善悟是刑法專家,聞言點頭:“殿下所言極是,隻是……您定的數額太高。”
“高嗎?人命是無價的,我看過死難者的資料,有一個是入京預備恩科的舉子,在將來許能賢明宰相,或能成為驚世大儒,卻忽然天降人禍,將一切希望扼殺在還未開始的時候……這不僅是死難者本人的劫難,他家庭的悲劇,更是整個國家的損失。就算死難者都是一文不名之人,誰知道他們是否能孕育出優秀子嗣,在將來萬世傳頌?可惜……現在都被扼殺了。”
方善悟還是第一次聽說這種理論,就好比殺死一隻無價的小雞,將來這隻小雞可能會生金蛋,就算不生金蛋,也能生子,子又生孫,無窮盡也……的確不能一口咬定人家,或是子孫生不出金蛋來。
可偏偏這種理論,該死的正確,饒是方善悟有善辯之才,也找不到語言反駁。
人命,的確是無價的。
沐慈又道:“殺死無辜者,雖要償命,賠償足夠錢財也是必須的。一是讓家中老父稚子得以生存,不能讓人家遭遇失去親人的痛楚,還要因此陷入經濟困境。再者,高額賠償也是為了警示後人。若隻賠償這麽幾個小錢,不痛不癢的,並不利於懲前毖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