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目前正處於世界的焦點,眾目注視。可以肯定,這裏的人們又重新享受到了和平的幸福與勞動的快樂。


    1月22日


    我在這本日記裏多次寫到一名被槍殺的中國士兵的屍體,這具屍體被捆綁在一張竹床上,自12月13日起一直橫躺在我的房子附近,沒有掩埋。我對日本大使館提出抗議,請求他們派人或是準許我進行掩埋,至今仍沒有結果。屍體依然在原來的地點,隻是繩索已被剪斷,那張竹床扔在兩米遠處。我無法理解日本人對這件事的做法。他們一方麵要別人承認它是和歐洲強國平起平坐的大國並受到同樣對待;另一方麵其行為卻時時表現出殘暴、野蠻和獸性,以致別人可以把他們同成吉思汗的部落相比。既然我為安葬這具可憐的屍體所付出的種種努力沒有任何結果,我隻好作罷,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越來越意識到,這個人雖然死了,但他的屍體將永遠留在這個人間。


    今天早晨,約翰·馬吉牧師陪我和會講一點日語的克拉到後勤軍醫總監平井大夫那裏,我必須對他作一次回訪。我們利用這個機會,請求平井大夫準許我們訪問紅十字醫院。這所醫院是我們在外交部設立起來的,我們現在還向那裏提供大米。但在南京淪陷後就不許我們進去,因為日本人接管了這家醫院的管理工作。平井大夫對我們的請求稍作考慮後,答應要向總參謀部提出申請。他看上去是個和藹的、平易近人的老先生。我們今天訪問他時,他身穿整齊的製服正坐在靠背椅上,讓一名日本畫家畫肖像。


    馬吉又收集了幾起令人厭惡的暴行。日本士兵搶走了他們搞到的全部用於屠宰的牲畜。日本人最近叫一些中國年輕人去找豬,有幾個動作不麻利或沒找到豬的年輕人被日本人用刺刀刺死了。一個被刺死的年輕人內髒拖在肚皮外麵!一個人老是聽到目擊者的這類報告,就會感到厭惡。人們也許會認為,日本軍隊都是由釋放出來的囚犯組成的,正常的人不會做出這等事來!我們今天看到幾輛裝滿中國士兵的卡車從南麵開來,並朝下關駛去。我估計他們都是在這裏和蕪湖之間被俘的戰俘,要在揚子江岸邊被處決。


    高玉先生來拜訪我。他是領事館警察的負責人,是日本大使館的參贊,我給他搞到一輛汽車,希望他給一張徵用收據。他沒有在收據上簽字,一聲不吭地把收據塞進了口袋。我吃虧了。以往他來時總是穿一套合身的藍色製服,現在卻穿了便服。他目前正在尋找在南京拍攝的空戰和墜毀的日本飛機照片。這方麵的照片很多,是由半官方的中央黨部攝影社拍攝的。該社的辦事處離我這裏很近,但這時已被日本人燒光了。這個攝影社拍攝的有關這方麵的照片花一元錢可以買到一張(順便說一下,我覺得太貴)。這些照片中有一張是16個日本飛行員的合照,他們因飛機墜毀而被關進中國戰俘營裏,受到中國人的細心護理和良好治療。據說其中有高玉的一個朋友,我們不知道他的名字。高玉似乎對這個被俘飛行員的命運很關心,希望從我們這裏了解到關於他更詳細的情況。我們無法給他提供任何情況,因為事實上我們一無所知;即使我們知道一點,提供情況無論如何要非常小心謹慎,因為大使館秘書福田先生已經告訴過我,一個日本軍官(飛行員中有幾個軍官)做了俘虜,必須剖腹自殺,一個日本軍官是不可以被俘的。這是日本人自己之間應該解決的事。如果有一批在這兒犯下殘暴罪行的日本人剖腹自殺,我是絕不會反對的,但盡管這樣我對此仍不能提供幫助或信息。


    我們委員會的總稽查施佩林先生,看到了我們寫的所有報告。這喚醒了他至今一直沉睡著的榮譽感,他按擦不住,也湊成了一篇報告。施佩林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他理應得到榮譽),在我們中間確實也經歷得最多。但他這個人比較簡單,因此報告寫得並不怎麽樣。我們大家都不是天生的文學家,但是施佩林寫的那些文理不通的東西,看上去的確非常滑稽可笑。他把草稿拿給我看。我當然不忍心把他那令人驚異的描寫改掉,就讓他那樣報告下去吧。但是“……有許許多多的婦女,……用顫抖的乳房給孩子餵奶”,“赤身裸體的日本兵趴在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孩子身上……”這類句子他還是應該刪掉的。下麵就是這篇報告:


    愛德華·施佩林南京大方巷21號1938年1月22日致羅森博士先生德國大使館南京


    在南京和南京周圍發生戰事期間,我同其他先生們冒著生命危險留在這裏,並在國際委員會成立時被任命為南京安全區總稽查(警察委員)。我作為總稽查駕車巡視時,有機會親眼看到一些好事,但更多的卻是壞事。我的外勤任務並不輕鬆。我有650名訓練有素的警察,還有一個組織得很好的平民警察隊協助我。我們維持了良好的秩序。這裏我必須再次證實,我受到了中國人的重視和尊敬。如同我經常看到的一樣,這個民族善於忍受痛苦和煎熬,而不去抱怨或發牢騷。有20萬難民不得不離開了自己的家園,他們隻身逃離,尋找安全的地方,尋求得到保護,這其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婦女,她們懷抱幼小的孩子,用顫抖的乳房給孩子餵奶。


    在南京安全區,我們原來有兩個組織良好的消防站,一個在鼓樓,另一個在大方巷,可惜我們的消防龍頭和消防車都在日本軍隊進駐後被他們徵用了,因此我們在遇到許多火災時束手無策。火災幾乎每日每夜都發生,我們卻幫不了忙,也許我們的幫忙也不受歡迎。真是可悲,但卻是真實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拉貝日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德]約翰·拉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德]約翰·拉貝並收藏拉貝日記最新章節